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92|回复: 14

[航空制造业]:降低成本,加速组装和提升竞争力---"十四条丰田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5-2006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流线性生产线 (Streamline Manufacturing)----- 波音公司和空中巴士
   



全球最大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和空中巴士一直来都处于竟争状态。两家公司在这个竟争激烈的航空业里都持有不同的见解,当空巴推出全球最大的客机 A380,波音就以最长航程及底耗油量的 B7E7 来对抗,然而 空巴也正在推出 A350 来争取更多的市场蛋糕。

虽然,它们一直对打但是近年来它们都有个共同政策,那就是想汽车业学习。在航空界,飞机总被认为是高科技产品因为它拥有400万个零件而汽车却只有一万个上下,可是这两家制造者却要向丰田汽车制造者学习 ----  丰田理论(The Toyota Way).



当 911事件 发生后,再加上油价上升不停等不利因素造成彼此争着降底价格及增加对航空公司的销售使全球航空业顿时陷入一片乌云。现在,唯一方法拯救航空业是调整生产成本与加速组装以维持生存力的重要一步。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5-5-2006 02: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5-2006 12: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航空业是一项高规格的工业,一切都以安全为重,飞航安全规定如 JAR, FAA, CAA等 也远比汽车为多且繁杂。不过,丰田的务实制度能令飞机制造业死里翻生。这就是丰田所强调的将事情简要化以节省更多金钱( make things simple will save a lot of money)。

长久以来,飞机设计很刻客制化(customisation),飞机机身的颜色到座舱设计都很多选择而且空巴与波音都会一手包办整架飞机设计。也因为如此,飞机的生产量远远落后汽车业。05 年(没错的话),汽车制造业生产量达百万辆轻型汽车而空巴与波音只能生产605架而已。飞机模型往往要数十年才变动一次但汽车车种每隔数年就更换一次。

所以,空巴与波音不约而同地将飞机重要零件制造转让给承包商去设计及生产。在大马如 Asian Composite Manufacturing, ACM 在 Kayu Hitam 是生产波音客机的零件, Composite Tehcnology Research Malaysia, CTRM 在 马六甲是生产空巴客机的control panel,还有别的如 SME Sdn Bhd等。然而,它们还会负责设计整架飞机但是设计选项却降低了如从 12种 白色机身颜料减到两种而已。



将飞机零件转让给承包商,一来可减少零件库存(inventory),二来可省下一笔钱来聘请工员及建库藏室。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7-5-2006 12: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06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各自工厂完成飞机各零件组合后,他们将会运输到最后的一个组装地点来完成飞机组合,这一类运作在汽车也称为流动性组合(moving assembly line)



另外,储藏室的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威尔斯,空巴的一家生产机翼的工厂类,生产小组经常要走很远的储藏室拿包头钉并常散落各地。根据汽车产业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计划小组研究何时,何地需要那些固定物,然后在工场内组织齿轨。如今有详细标签说明的大口箱子排列整齐,准备供应所需。

参考于<话尔街日报>,<星洲日报>及<东方日报>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8-5-2006 05:5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06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以塑造一个高水平讨论会。

迟下再讨论丰田理论。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7-5-2006 12: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5-2006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没反应的!!!
虾米!!!你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5-2006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丰田生产线之飞机制造业
在流线型生产线中,大家都明白到空巴和波音正在采用丰田生产线理论。到底,丰田生产线的原则又是什么呢?
希望能令大家对飞机生产业有更多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5-2006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很注重实践及实际行动。我们常会面对很多不明白的事物然而我们为何不尝试去解决问题而停留在原地呢?

在这种过程中,你会发现到你只懂一点而已及经常面对失败但你要不停地重新去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明白更多了( try and error)。通过这种称为的持续性改善(constant improvent),我们会取得更深的领悟"


                                 摘自 Fuji Cho, President , Toyota Motor Corp.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3-5-2006 01:2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Toyota Way 中,有四个"P"如: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人与伙伴(People and partners),过程(Process),哲学(Philosophy)和 Pull System。

Problem Solving
*持续性改进和学习
*持续性的团体学习
*下决定时切太快并要考虑周全但执行时要快准而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eople and Partners
*尊重,挑战及提拔他们
*尊重,提训及挑战你身边的人及伙伴
*尊重你的供应者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3-5-2006 01: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rocess
*减少废物
*统一职务以达到持续性改进
*透明度,将问题浮现在眼前
*用可靠信赖的科技

Philosophy
*长远计划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3-5-2006 01:4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5-2006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ull System
*资源、补充以消耗量为准
*补充资源当存货量底时但不是满货时以免生产过量(常发生在大量生产线)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3-5-2006 01:4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06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条丰田原则:
第一部分:长远计划哲学
第一则:无论是短期的财务目标仰或管理决策都需以长远为标准。

[ 本帖最后由 blackbird 于 15-5-2006 01: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06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正确的结果都会衍生于正确的过程。
第二则:提倡持续性的过程流动量以将问题浮现出来。
第三则:用"Pull System"以免过量生产。
第四则:分配工作量以减低个人负担。
第五则:培养出暂时停下来解决问题以提高生产量
第六则:统一化所有的职务以提升持续性改良。
第七则:以透明化操纵来避免问题被淹没了。
第八则:用可靠,信赖的科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2-2006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人对这生产概念有兴趣吗?好闷哦!没趣写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06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14-12-2006 02:18 PM 发表
没有人对这生产概念有兴趣吗?好闷哦!没趣写下去了~~


不是没兴趣, 而是没有去爬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2-2025 05:13 AM , Processed in 0.12775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