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1|回复: 6
|
研究显示黑人更可能无家可归 英国有人为获住房改名、改口音
[复制链接]
|
|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无家可归风险与种族有关。黑人无家可归的可能性约为白人的4倍,获得福利住房的可能性更低,还可能被房东公然种族歧视。
英国《卫报》报道,赫瑞·瓦特大学进行了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发现即使控制地理、贫困和住房自有率等变量,种族依然对无家可归风险有重大影响。为获得福利住房或其他服务,一些人被迫换发型,改口音,甚至更名。一些案例中,住房部门官员甚至告诉申请者要心存感激,因为“你在你的国家没有这些”。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苏珊娜·菲茨帕特里克教授指出,根植于历史性种族主义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影响着无家可归风险,现在依旧如此。她透露,有房东拒绝为黑人尤其是难民提供住房,或给他们增设一些其他租户没有的规则或限制。
研究小组分析了官方数据中75万户家庭的记录,发现在官方无家可归体系中,只有10%的黑人家庭得到福利住房,移民家庭比例为11%,而白人家庭比例为24%,整体水平为17%。具体而言,巴基斯坦-孟加拉裔家庭住房过度拥挤的可能性是白人家庭的7倍多,黑人家庭的可能性是白人家庭的6倍多。
研究还发现,黑人家庭更有可能长期困于临时住所,43%的黑人家庭住了两年以上,而白人家庭比例为25%。
慈善机构Shelter的活动与政策主管麦瑞·麦克雷表示,不平等仍深深植根于英国住房体系中。“证据很明显,黑人更有可能无家可归,也更不可能拥有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家。”她说,种族刻板印象、文化差异、住房官员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在申请过程中对资格的过度质疑,让黑人感到被忽视甚至非人化对待。
该报告的研究员之一、43岁的乌琴娜·埃内克和孩子们在伦敦东部一套一居室福利公寓住了15年,但他们很难获得基本的房屋维护和维修,也很难与住房官员沟通。为此,她发出质疑:“是因为我是黑人吗?”后来,她把名字改得更英式,为的是能与他人沟通。
乌琴娜现在一家庇护所做志愿者,也在为其他为住房挣扎的人发声。“我们需要法律做出改变,因为人们都快疯了。”她说,“想象一下,一些人有工作,但无家可归,这并不正常。”
对此,菲茨帕特里克说,他们的研究就是为了填补英国长期以来在种族和无家可归问题上的知识空白,他们建议利用租房者权利法案中提出的私人租赁监察专员来处理房东的种族歧视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14-7-2025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英国当屋主的南亚裔越来越多了,而且地道的英国白人好多都没有能力买房子了。英国白人都是租南亚裔的房子住,南亚裔收租收到手软仍然要继续收租。 |
|
|
|
|
|
|
|
发表于 15-7-2025 05: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人和东方人对于家得概念有点不一样,东方人得家必须有自己屋子,西方人不一定,所以很多人虽然买得起屋子,也有人选择租房子得。
|
|
|
|
|
|
|
|
发表于 15-7-2025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7-2025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7-2025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德国学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7-2025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霉的cukai pintu 据说贵得离谱,一个不小心付不出,就被政府充公变游民。 所以买房族不容易。(民煮渍油不让人民有自己的房)
`共产`中国人民买房不用cukai pintu ,所以买了就是自己的, 自然一有钱就买房,也很少人惨到无家可归。
英国的cukai pintu 好像叫council tax, 大概没老霉那样贵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