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4|回复: 0

中国研发视觉假体 助失明动物恢复视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6-2025 03: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研发视觉假体 助失明动物恢复视觉
2025年6月6日

(上海6日讯)中国科学家团队借助脑机接口技术,成功恢复失明动物的可见光视力,为失明患者复明提供了新可能。

综合澎湃新闻和上观新闻报导,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出全球首款光谱覆盖范围极广的视觉假体——碲纳米线网络(TeNWNs)视网膜假体。

报导称,该假体无需依赖任何外部设备,即可使失明动物模型恢复可见光视觉能力,还能赋予动物感知红外光、甚至识别红外图案的“超视觉”功能。

美国杂志《科学》于周五凌晨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假体替代感光细胞接收光信号

团队成员介绍,该假体植入眼底后,可在视网膜中替代凋亡的感光细胞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这是一种广义脑机接口技术。在光的照射下,它能高效产生微电流,直接激活视网膜上尚存活的神经细胞,恢复生物体对光的感知能力。

该假体已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成功进行实验,为后续推进临床应用转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这种完全自供电、无需外接设备的特性,未来有望帮助全球超2亿的视网膜变性(感光细胞死亡)患者“重见光明”。

据报导,该假体的光电流密度达到了当前已知体系的最高水平,并首次实现了国际上光谱覆盖最宽的视觉重建与拓展,范围横跨可见光至近红外二区。换言之,该假体不仅能修复可见光视觉,更能将视觉感知拓展至红外波长范围,在“仿生修复”外实现“功能拓展”。

因医学伦理 暂不进入临床试验

然而,这也带来对医学伦理的挑战。因此,团队成员表示,此项研究暂时不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据介绍,该团队采取了双轨并行的研究策略,同步探索针对针对失明的基因治疗手段和开发假体材料进行生物替代,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团队成员说:“尽可能帮助失明患者、为其提供更多复明可能,始终是我们团队研究的初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7-2025 03:14 PM , Processed in 0.10550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