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美食车先导计划。自2016年3月开始接受申请,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拔,最终16辆美食车从190份申请中胜出。这些美食车大部分由5.5公吨货柜车改装而成,从外观装饰到内部设施,从制服到菜单,每架餐车的营业者都亲力亲为,以独特的创意和心思打造不一样的饮食体验。部分美食车除了现金和八达通外,还支持微信和支付宝付款,给内地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亚洲美食之都”,香港拥有1万多家餐馆,14家米其林餐厅。香港美食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旅客,对香港旅游业贡献卓越。
然而近年来香港旅游业发展有所放缓。2015年整体访港旅客人次同比下跌2.5%,是2003年以来首次下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特区政府和香港旅游界推出试行两年的美食车先导计划刺激旅游业。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长苏锦梁表示,希望美食车营运者发挥热情和干劲,令香港这个“亚洲美食之都”再次发光发热。
除了刺激旅游业之外,美食车计划同时还可以为香港人增加创业途径、提供就业机会。“大师兄”美食车的老板Raymond指出,餐车整体成本比餐厅低,这个计划可以给那些想用心做饮食的人一个机会发挥才华。
香港街头小食的发展历史悠久,街头推车所散发出来的食物香气是几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
从19世纪开始,香港已有路边摊档。1960-1970年代从事小贩行业的约有30多万人,占当时全港劳动人口的1/5。然而随着时代发展,香港特区的城市规划标准与街头摊贩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本地特色饮食生存空间愈发狭小。1980年代起,食环署因市容和卫生等理由停发小贩牌照,并加强取缔非法的街头熟食小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