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禅宗,创始人印度僧人达摩.主张通过禅的参究达到彻见心性本原,即佛教所说的"涅磐之妙心".禅宗强调"心"的作用,强调顿悟,是对释迦牟尼佛关于佛即人的"觉悟"的思想推倒顶峰.
在佛教发展史中,一般学者认为禅宗代表佛教发展的最高阶段
禅宗是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修行者开举的一种法门,其他法门都是通过一些办法来让众生因指见月,逐渐生起正见。而禅宗则对具有上上根器的人直接用各种方式告诉他什么是正见。因为现代人大多比较自信,大多会认为自己说不定就是上上根器,所以很多学习禅宗的人实际上都不适合学禅宗了。如果从我看来,五祖给六祖传法只不过是念了一遍金刚经,如果咱们念一遍金刚经不能大彻大悟最少得个初果罗汉,那么还是老老实实打好基础,积累福德,忏悔业障,严执净戒,学习经典。因缘具足的时候,哪个法门都是禅宗。
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为菩提达摩创立,下传慧可、僧璨(can)、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佛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
净土宗,创始人晋朝僧人慧远.主张观佛,念佛以求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所以称为净土宗.
净土宗在目前的年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念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法门作为释迦牟尼曾经特殊推荐的一个法门,对于信心大的人来说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让众生在死后到极乐世界这个有良好修行条件的地方去在很多圣者的指导下继续修行,当然如同净土宗的经典中所说,修习净土的人同样应该在能力许可的条件下多去学习佛法的基础知识,按照佛法对弟子的要求来行持,尤其不能够因为提倡净土宗就去诋毁其他法门,堵塞和那些法门相应的众生的解脱之路。
密宗,是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人于公元8世纪将印度的密宗传入中国形成的.密宗主张的基本思想是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换句话说,密宗认为,修行者只要修得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了,就成佛了.
同时,密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密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立宗依据.因密法奥秘,凡不经灌顶不经传授而不得传习为其主要特点.
总的来说,密宗修行方法最复杂,甚至一般人很难进入其中.而且修得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是极其不容易的.而净土宗修行方法最简便,只需时刻念佛而已.禅宗讲究顿悟,甚至"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种顿悟之说.
转载自:-
http://w16888.blog.hexun.com/64521387_d.html
看来禅宗比较适合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