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617|回复: 40

全球暖化中的科学角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2-2009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被视为揭示真理的手段,相信科学、依赖科学是人们面对很多问题时的选择。然而,在全球暖化的话题中,科学所扮演的角色令人困惑。科学对于全球暖化的描述真的都是真理吗?全球暖化的事实是明确的,但是,对于全球暖化原因的解释,科学一次次让人看到功利性的一面,看到科学与利益集团的勾结,从而使得人们对以科学的名义所做的决定或相关事情产生怀疑。这种怀疑也是哥本哈根大会上口水战的原因之一,并且很可能令这次大会难以获得真正的成效。
    先说远一点的事情。地球的温度并不是一直稳定的,在一个长时间段内,地球气候的冷暖变化是一个正常现象。比方说,史前时期,地球曾经很冷。科学家说,那个时候白令海峡都是陆地,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在那个时候通过陆地到达了美洲。那一时期的海平面比现在低很多,如今被海水淹没的很多地方,那时都暴露在阳光下。再比如说,大约4000年前,大象等动物在我国黄河流域都有分布,因此,那是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竺可桢先生分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指出,中国历史上气温的变化呈现一个周期性。竺可桢指出的气温变化周期也暗合了国运国势的变化。例如,两汉之后气温开始降低,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形成南北朝分裂局面。唐朝整体上处于较为温暖的时期,从而造成南进北退,形成唐朝辽阔的版图。从唐朝后期开始,中国的气候又开始逐渐变冷,到南宋前期达到最冷的峰值,下雪线南移到桂林一带。总体上说,历史上在中国范围内,只要气温降低,北方民族就不断南下,对中原文化造成威胁和分裂局面;只要气温变暖,中原文化的版图就容易扩大,形成强大的中原统一政权。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一个规律。
    因此,气温的变化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中国极为丰富的历史记载,其积累的效果使今天的人们能够发现和理解这个规律,但至今还缺乏对于这个规律自然原因上的研究。欧洲的历史记载比中国弱得多,近代以来,欧洲人一般只能通过考古,发现历史上诸如冰河期之类的气温变化长周期,这种长周期是以千年或万年为单位,而很难像中国这样获得对于以百年为单位的小周期的认识。长周期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不大,短周期的影响则比较明显。因此,当欧洲工业革命200年来的气温呈现逐渐暖化的时候,欧洲科学在探寻原因的时候,便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一部分欧洲科学家缺乏中国历史上对于气温变化短周期的认识,便会忽视对于短周期根本原因的探索,而集中于这200年的特殊原因,有些时候容易夸大特殊原因的影响。另一些欧洲科学家似乎也意识到到气温变化的短周期现象,他们又会因为其他原因而否认二氧化碳这一特殊原因的作用。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揭露,为了反对全球暖化的观念,美国政府指使一些科学家选择性地采用气候数据,发表科学论文,从而否认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造成的结论。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因为科学已经同石油能源、汽车、航空等利益集团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利益集团的附庸。在真正的科学结论难以达成共识的时候,一部分科学便成为被利益集团豢养的婢女,令人怀疑这些科学结论的真实性。戈尔获得诺贝尔奖似乎是对那些科学功利主义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这样一个含义: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二氧化碳这一观点,已经被全球认可,已经成为真正的科学见解、科学结论。因此,未来人类的大政方针应该建立在这个科学认识之上。
    然而,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不久,一个意外的插曲,使得人们对于这种看似确定无疑的科学观点又产生了怀疑。11月中旬,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前不久,有电脑黑客获得了多名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家的电子邮件和相关文件。上千份的文件被电脑黑客公布后,人们发现,这些世界顶级气候科学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随意对待气候数据,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结论不利的数据,以证明气候变暖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二氧化碳。这一事件被称为“气候门”,它很自然地让人怀疑,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可能是一个故意的谎言,至少含有夸大的成分,以达到其他目的。然而,正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媒体对于“气候门”并没有深入探究,而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冷处理”方式,这一事件在主流媒体上,退出了“热点”领域,彷佛没有发生过。
    世界主流媒体在各国政要的言论氛围中对于“气候门”的冷淡,并没有使人们忘记这一事件。加上哥本哈根大会上针对减排问题呈现出的利益纷争,让人们有理由怀疑,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拯救地球最后的机会”到底有多少确凿的证据?其中是否有夸大的成分?既然当年科学家为了利益集团可以否认二氧化碳对全球暖化的影响,现在的科学家们难道不会因为利益集团同样夸大二氧化碳对于全球变暖的影响?一系列事实也给人们的这种怀疑提供了依据。发达国家面对“拯救地球最后机会”这样的口号,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真诚,而是不断斤斤计较,甚至明目张胆地将“低碳经济”作为继IT和房地产之后下一个经济增长点。那么,他们到底是真的担心地球,还是把危言耸听当成要挟,当成另一个巨大的发财机会?如果说戈尔揭露的利益集团是石油能源等企业,那么,现在掌握“低碳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的企业或国家,难道不是又一个利益集团?
    对于人类历史上气候变化的长周期和短周期的现象,科学家们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对于以百年为单位的气候短周期现象,我们至今看不到揭示其原因的研究结论。以唐朝、宋朝来说,它的气温变化显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解释。有意思的是,宋朝的人口大量增长,煤炭和石油在宋朝开始大量使用,宋朝科学家沈括说,石油的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宋朝恰恰是一个气温下降的阶段。因此,二氧化碳对于气候确实会有影响,但是,二氧化碳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它与自然规律的气候短周期是怎样的关系?科学没有给出任何结论。反而,人们只看到科学与利益集团的公开调情,在西方政府主导下,西方科学毫不羞愧地表现出“有奶便是娘”的媚态。在发财的驱动下,西方科学正成为利益的婢女,财富的仆人。西方社会唯利是图的本性,某种程度上把好事变成了坏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二氧化碳对于气候变化确实有影响,但影响到何种程度并不非常明确,“气候门”是令人产生一系列怀疑的原因之一。
    西方发达国家迫不及待地拿全球暖化说事,逼迫不发达国家听命就范的露骨做法,在“低碳经济”、“碳货币”等财富憧憬的背景下,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显示出发达国家对于不发达国家不怀好意的担心。加上西方国家几百年来一贯的恶劣表现,“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这一口号越看越像是欺诈,因为,西方国家早已失去了诚信。即便减排真的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由于西方国家信用的破产,并且至今还在试图拿“低碳”再次大发其财,如同快要翻船落水了,还有人在抢黄金,就算抢黄金者说的是对的,谁还能相信抢黄金者的言辞?对于抢黄金者的鄙视,使人们产生这样的心态:大不了一块死,有钱没钱的,面对死亡都一样。因此,哥本哈根如果达不成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共识和约束,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道德信用的破产。唯利是图者永远只能是小人,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而西方科学在全球暖化的问题上,也显示出科学尊严的堕落。连科学都不可信,我们还能信什么?都是唯利是图惹的祸,它会将人类引入深渊。

刘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2-2009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斷羽鳥 于 15-12-2009 03:33 PM 编辑

气候门这事件,根本就是拿来讲 。。。那几位email被黑的科学家,在气候学上,虽然算有名气,但在全球暖化的课题上都不是什么大角。就凭他们几个,如果真的是改了数据的话,肯定一早就穿帮了。再说,那删改数据的研究,不过是一项统计法研究。 科学上任何一项理论,都不会把根基建立在统计法上的。二氧化碳是元凶这理论,最主要的根据的不是统计,是物理。如果要推翻这个理论,必定要在物理上去推敲。可惜到目前为止,都还不能。 对,建立起这“二氧化碳是元凶”论说的物理,到目前为止是还有不足的地方。至少它破坏的程度到底有多少,无法推断。而且,IPCC气候模式,也有很多的缺陷。这些都成为了另一方用来反驳的依据点。

至少我可以说的是,这方面的‘真正’科学家,还是在有效率,在善良的环境下,探讨/研究/辩论着这个课题。这些辩论,都是在科学平台上进行。当然有一小部分的害群之马。我们见到的,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些人,不外都是政治家,policy maker, 商业家,思想家等等。 不然就是那些懂一点不懂一点的‘科学家’。压根而对气候学没有贡献。COP15, 到底有多少个真正的气候学家在哪儿啊?都是政治人物的辩论会嘛!

有些更可笑,连基本数学,物理都不会,连计算机都不会,还现身大大声说‘二氧化碳是无罪的’, ‘科学错了’。 天!科学本无罪(也无对错) 。。。是有些人以科学知名,在不知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9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悲的人類。。。
地球只有一個,為何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整個地球,
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
有再多的金錢也沒有用,
二氧化碳是不是真的對地球有害,我也已經混亂了。。。
可能人類知道的還太少,可能科學家自己也不太清楚?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西方國家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毀了整個地球,
害了所有人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2009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门这事件,根本就是拿来讲 。。。那几位email被黑的科学家,在气候学上,虽然算有名气,但在全球暖化的 ...
斷羽鳥 发表于 15-12-2009 03:14 PM



   
没有政治商业力量, 科学家哪里来资源呢?   
现在环境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环保.是来SUPPORT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2009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m1006 于 15-12-2009 07:09 PM 编辑
可悲的人類。。。
地球只有一個,為何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放棄整個地球,
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
有再多的金 ...
Fairynitez 发表于 15-12-2009 05:37 PM



站在这个利益课题上,国家领袖是不可以天真的.
天真到乐观别人尤其是西方不会为利益而破坏别国的环境资源.
要怎样防止西方利用手段(暴力/经济)? 一条路, 自强, 强国强民强经济强知识!

不是当西方的思想奴才. 人家说庆祝地球一小时环保, 就点头环保. HAIZ.!
面对负面指责时候有当起驼鸟是不正确的.
支持环保但不盲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2009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候门这事件,根本就是拿来讲 。。。那几位email被黑的科学家,在气候学上,虽然算有名气,但在全球暖化的 ...
斷羽鳥 发表于 15-12-2009 03:14 PM



   
你可以试着回答我, 倒底要怎样穿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2-2009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政治商业力量, 科学家哪里来资源呢?   
现在环境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环保.是来SUPPORT发 ...
chem1006 发表于 15-12-2009 06:58 PM


很明显,你内心的科学和我心中的科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心里 。。。除了‘政治商业’,科学的中心是在于‘求知寻真’。当然一件事情是可以由多方面想。一样米样百种人,一种学说也一样造就不同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9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试着回答我, 倒底要怎样穿帮?
chem1006 发表于 15-12-2009 07:11 PM


你是要我解释为何他们很难造假吗? 还是说要如何揭穿他们造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5-12-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要我解释为何他们很难造假吗? 还是说要如何揭穿他们造假?
斷羽鳥 发表于 15-12-2009 08:59 PM



现实中要怎样拆穿他们的假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09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斷羽鳥 于 15-12-2009 11:23 PM 编辑
现实中要怎样拆穿他们的假造呢?
chem1006 发表于 15-12-2009 09:48 PM


我上面的言论是,他们的那组数据不是造假的
其实古气候的数据再造,有很多的各别研究团队,通过各别的管道/方法来实现。气候门事件那些家伙,就是CRU的气候数据,不过是众多研究团队的其中一个。就算去除掉他们的研究结果,也不会对现有的气候暖化结论,造成什么困扰/影响。而且这些数据,尤其是近代观测数据,是open的。全世界都可以access。就几个人,如果要做手脚而不被揭穿,不可能。

其实,这些古气候数据再造,不管结论如何 。。。都不会是一项能够推翻现有气候暖化理论的有利证据。我之前说过,在科学理论的建设上,物理机制远比统计法重要。这些古气候数据再造都是基于统计法。

其实到目前为止,最科学,最有看头也是最值得探讨的有可能反驳现有的气候暖化理论的是 - 云的回馈机制。这课题在科学界现在正在辩论的热烘烘呢。这是气候学家和气象学家的辩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结论呢。在这课题上,反驳现有理论的大多的气象学家。

你的那句‘支持环保,但不盲目 。。。’,我非常同意。

其实我个人不太看好COP15, 政治和商业味道很浓。我在意的仅仅是科学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被视为揭示真理的手段,相信科学、依赖科学是人们面对很多问题时的选择。然而,在全球暖化的话题中,科 ...
chem1006 发表于 14-12-2009 01:51 PM

说白了, 只不过是有些国家不愿放弃经济增长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9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m1006 于 16-12-2009 10:23 AM 编辑
我上面的言论是,他们的那组数据不是造假的。
其实古气候的数据再造,有很多的各别研究团队,通过各别 ...
斷羽鳥 发表于 15-12-2009 11:16 PM



要怎样证明不是造假? 公众可以看的不是RAW DATA, 而且公众也没兴趣看RAW DATA.

班科学家的公信力如何? 如果他们的研究资金来源是来自利益集团,我不相信班科学家这样有正义感跟老板做对.
当然"正义感"..."犯罪"是无法用科学来计算的.

物理机制很重要, 但没有统计学的支持是没有用的. 统计学是当今研究报告中最科学的工具来证明某物理机制是"对"的.

你太天真了. 科学发展需要经济来加持的... 用自己POCKET MONEY搞研究, 自己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m1006 于 16-12-2009 10:20 AM 编辑
说白了, 只不过是有些国家不愿放弃经济增长而减低二氧化碳排放.
mangalman 发表于 16-12-2009 09:58 AM



   
老实说我也不愿意我国追求GDP...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但....如果你/周围的人在工业工作...被裁...被降薪...你要吗?

因为我们的薪水不是必然的...乃然需要遵守物物交换的实体经济原理. 用天然资源交换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galman 于 16-12-2009 12:41 PM 编辑
老实说我也不愿意我国追求GDP...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但....如果你/周围的人在工业工作...被裁...被降薪...你要吗?

因为我们的薪水不是必然的...乃然需要遵守物物交换的实体经济原理. 用天然资源交换财富.
chem1006 发表于 16-12-2009 10:17 AM


所以你想表达的是: 基于工作有可能面对问题, 所以二氧化碳排放应该被丢在一边咯 ?


我想说: 环保, 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


题外话:
薪水当然不是必然的, 要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关于物物交换的实体经济原理...
看看新加坡吧, 人家有多少天然资源 ?
他们的人均收入比我们要高得多, 何解 ?

p/s: 新加坡的环保也比马奶下做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9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想表达的是: 基于工作有可能面对问题, 所以二氧化碳排放应该被丢在一边咯 ?


我想说: 环保,  ...
mangalman 发表于 16-12-2009 12:27 PM



    那就POTONG SINGAPORE的水源试试看...他们的经济有多少能耐.
我们不这样做...因为那不是正义的行为.

经济和环保是分不开的.

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是说如果...发展中国家遵守CO2排放条件. 但西方国家利用减碳专利赚来的钱~~来SUPPORT他们的生活习惯(高消费,高素质,不环保)却持续...(你可以从美国电视节目了解他们的习惯~纸醉金迷~娱乐~浪费)...那不是多此一举.

倒不如自己发展, 增强实力, 必要时候封锁他们的贪婪行为,让他们了解到穷和省是什么意思.
不间接中教训他们的坏习惯.

中国反对不是没原因的...基于历史教训, 他们对西方国家的"诚意"都很小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POTONG SINGAPORE的水源试试看...他们的经济有多少能耐.
我们不这样做...因为那不是正义的行为.

经济和环保是分不开的....
chem1006 发表于 16-12-2009 02:16 PM


哈哈哈哈~
阁下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阁下跟我们国家那些领导没有什么分别.

新加坡目前正在尝试:-

第一, 水循环系统
第二, 海水淡化


再过个几年, 或许不再需要马奶下水资源了~
到时, 人家几乎没有天然资源, 人均收入又比马奶下高, (淡水也不需要跟马奶下买了) 要怎么比 ?

这些都是题外话.
想说的是: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 肯不肯放弃些许的经济增长来达到更大的减排目标.

再说, 更大的减排量是否让经济增长降低都还是个未知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9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m1006 于 16-12-2009 04:56 PM 编辑
哈哈哈哈~
阁下说出这样的话就代表阁下跟我们国家那些领导没有什么分别.

新加坡目前正在尝试:-

...
mangalman 发表于 16-12-2009 03:34 PM



     
那你就告诉我. 那些技术是不需要MAINTAIN的...而且为什么海关常常捉到船走私河沙到新加坡.

邻国没有需求...难到我国要无缘无故破坏环境?
SINGAPORE人讲.我们专搞无烟工业..我们很环保哦, 邻国滥挖河沙破坏环境...关我们鸟事. 但他忘记了, 他站着的那个建筑物是用我国的河沙建造的, 是破坏河流生态代价而制造的!

还有...新加坡人的AVERAGE SALARY也买不到天然资源的...比如说土地. 够生活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怎样证明不是造假? 公众可以看的不是RAW DATA, 而且公众也没兴趣看RAW DATA.

班科学家的公信力 ...
chem1006 发表于 16-12-2009 10:11 AM



其实大部分的RAW DATA是公开的。。。全世界的气候研究者都可以着手这些数据。各别的研究团队,就是利用这些数据的。不过有一部分确实是close的。不是因为科学家门不愿拿出来,而是各国的气象局管理和policy不同。很多这些数据受到了权限的约束。其实气候研究其中一项最头痛的问题就是datasharing。所以说,因为大部分的data是公开的,如果他们从这些数据去下手造假,很快就会被发现。那如果是从那些closed数据去造假,其他的研究团队,也有access这些data的权限,也是会被发现。如果是由分析方法下手,虽然比较难察觉,但是经过几年一样会被提出来辩论。其实在这项研究上,比较多科学家倾向‘二氧化碳’学说,但是反对这说法的科学家,还真的是不少。所以造假很快就会被发现。其实我判断他们没有刻意假造数据,最大的依据点是,那项研究不过是众多同样但各别独立研究中,其中一个。其他的研究也是得了同样的结论。那篇论文,没有必要假造。

关于统计法的重要,你只说对了一小部分。真正support物理机制的不是统计法本身,是‘观测’,也就是数据本身。 统计法只是呈现这种数据的工具, 你说得对,是重要的工具。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用了两种不同的统计法去呈现,有可能会出现两个完全背道而驰的结论。其中一个是错的。 这种统计结论,听落有道理,但又是错误的现象,我们通常叫 statistical artifact. 对于气候这种复杂由多杂讯号的系统,通常统计法用的很复杂,使得出现statistical artifact 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如果一项结论如果出自于统计法的,必须要有物理机制,去support它。就是说要在基本thermodynamic和dynamic上说得通你的统计结论。一项论说由此而生,再通过这物理平台去开发。到了某一个阶段,又得再用各别独立的观测和统计去印证这论说。你说得对,统计是很重要,不过在这方面,统计不能作为一个理论的核心,物理加上数据才是。统计只是一个supporting tool。(这些拿到科学那去讨论,应该会很有趣)。


关于,我天真。也许吧 。。。不过你不认识我,是不?也可说是我很自我吧 。。。至少这是一个搞科学的人,应该有的那一点点态度吧我觉得。 关于经费/自费 。。。我只可以说不在其位,很难说个准吧我觉得。至少没有根据,很主观的提出论点 。。。是很不科学的呀。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9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过去数据显示, 工业/经济发展的二氧化碳排放是‘耦合’的 。。。对,科学名词叫‘耦合’(coupled). 就是因为这重‘耦合’,才造就了今天这全球暖化课题在政治和经济平台上真得面红耳赤。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有没有可能把这两个decouple,成为两个各别的过程。 这仅仅是学术上的概念。没有任何的经济/政治因素存在(至少暂时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9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部分的RAW DATA是公开的。。。全世界的气候研究者都可以着手这些数据。各别的研究团队,就是利 ...
斷羽鳥 发表于 16-12-2009 05:30 PM



   
你在统计学方面很有心得, 有机会教教我.  
我的信仰是...自己国家人民利益为先...拯救世界的梦就交给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6-2024 12:17 AM , Processed in 0.08865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