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讨论下,大家如何供奉佛陀?
以花?水?食物?蜡烛?
我本人是拿花,饮用的水,自来水,水果,和一些钱(之后捐给红星月会) |
|
|
|
|
|
|
|
|
|
|
发表于 27-8-2008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一一 的帖子
阿弥陀佛
持五戒来供养佛陀.
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阿弥陀佛 |
|
|
|
|
|
|
|
|
|
|
发表于 30-8-2008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31-8-2008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已不在這個世間了,你供什麼給佛陀,他也吃不到了!
為什麼我們要供佛?這只是我們對佛的一種尊敬及懷念,所以我們還是照樣的供養佛陀。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供養,還是你好好的向佛學習,以佛法來淨化我們的身口意,這樣才是最有意義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03: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I AGREE WITH YOUR OPINION!
佛陀已不在這個世間了,你供什麼給佛陀,他也吃不到了!
為什麼我們要供佛?這只是我們對佛的一種尊敬及懷念,所以我們還是照樣的供養佛陀。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供養,還是你好好的向佛學習,以佛法來淨化我們的身口意,這樣才是最有意義的
GOOD...........I AGREE WITH YOUR OPINION! |
|
|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全 于 31-8-2008 08:10 PM 发表 
佛陀已不在這個世間了,你供什麼給佛陀,他也吃不到了!
為什麼我們要供佛?這只是我們對佛的一種尊敬及懷念,所以我們還是照樣的供養佛陀。
我個人覺得,最好的供養,還是你好好的向佛學習,以佛法來淨化我們的身 ...
已你说的,你是已心来供佛~~~用实际来,供养~
但佛像还是要供奉的~~~
佛像是有含义的~
不是你说的不在世,供什么吃不到。。。
佛陀无须吃什么啊~
佛像就是你的老师,他的含义是要提醒你~~~~
佛像可以清楚的看见你,也可以清楚的听你说的~~~
我们供奉的一切都是有意思的。。。不是代表来吃饱的~
你可以去找找看,,,灯,水,水果,花,这4样是什么含义。。。
知道了,,在说吧~~~
而我本身就是知道了,这一切才会得以供奉菩萨的~~~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飞来的燕子 的帖子
我並沒有反對任何人在佛像前供養東西,我只是要回應LZ的問題而已。我是請LZ不要為了要供什麼東西而起一些不必要的煩腦而已。 |
|
|
|
|
|
|
|
|
|
|
发表于 1-9-2008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smond3686 于 30-8-2008 10:12 PM 发表 
Tak ada cara-cara apa yang terbaik dalam dunia ini!
Janganlah kisah sangat macam mana u bersembayang.........
Yang penting u ada 'hati' mah............ ada 'hati'.......tak guna apa-apa pun..... ...
楼主问的是供佛,不是供神或上帝 |
|
|
|
|
|
|
|
|
|
|
发表于 2-9-2008 10: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已不在這個世間了,你供什麼給佛陀,他也吃不到了!
為什麼我們要供佛?這只是我們對佛的一種尊敬及懷 ...
清全 发表于 31/8/2008 08:10 PM 
认同!!所以我不是很喜欢那种民间信仰里,一直烧纸,烧什么金银宝 之类。。(我没有诋毁其他信仰,只是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这样做,
如果环境上要我这样做,例如跟长辈去庙里拜拜,我也会去照做,但是我个人的习惯上,没有既定要去烧什么宝)
就如同你说的。。供水果,鲜花,只是一个尊敬的心态。。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佛,了解佛陀给我们的教导,要我们明白修心的重要。 |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奉佛像有时候也可以提高一些心灵支柱和信念,这是看个人的,前提是不要当成偶像来膜拜。
我亲戚供奉佛像有清水,鲜花,贝壳,沉香,还有四样贡品忘了。。共八种。 |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奉佛像有时候也可以提高一些心灵支柱和信念,这是看个人的,前提是不要当成偶像来膜拜。
我亲戚供奉佛像 ...
夏绿蒂 发表于 19-4-2012 10:45 AM 
是供八供吗?
水 ,水 ,花 ,香 ,灯 ,塗 ,食 , 乐 。 |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供八供吗?
水 ,水 ,花 ,香 ,灯 ,塗 ,食 , 乐 。
ntknight 发表于 19/4/2012 04:42 PM 
请问是什么来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9-4-2012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念三遍不空供养真言:Om, amogha puja mani thatagata vilokite samantha pra-sara hum. |
|
|
|
|
|
|
|
|
|
|
发表于 20-4-2012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名叫瓦咖离(Vakkali)的青年,一天在街上遇见了佛陀,被佛陀那俊伟的外表、庄严的威仪深深地吸引住。
为了经常能见到佛陀,他出家成为比库。出家之后,他既不学习经教,也不禅修,只知道一天到晚紧跟着佛陀,但佛陀从来就不跟他说一句话。
有一天,佛陀了解到他的智慧将要成熟了,就呵斥他说:“瓦咖离,你一天到晚盯着我这副腐臭的身体干什么?凡见到法者,即见到我;凡见到我者,即见到法!”
但他仍然无法离开佛陀。佛陀知道不逼迫他是不会觉悟的,于是毫不客气地把他赶走。瓦咖离被赶走之后,感到非常绝望,甚至爬上山顶准备跳崖自杀。
这时佛陀出现在他面前,向他说法,使他最终获得觉悟。
佛陀在临般涅槃前曾经说过:
“并非用香、花等来对如来表示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若弟子们能够依法次第地修行,遵循法正当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如来,这才是至上的敬奉!” |
|
|
|
|
|
|
|
|
|
|
发表于 20-4-2012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参考这里: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11.htm
011.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
那時,佛陀患了嚴重的腹瀉,到城中的沙羅林就無法再走了,遂選擇在林中的雙樹間入滅。
佛陀要求尊者阿難在雙樹間為他鋪床,頭朝北,面向西,雙足交疊,保持正知正念側臥。這時,沙羅樹雖然不在開花的季節,卻開起花來,花朵從樹上掉落下來,紛紛落在佛陀身上。除了沙羅樹花外,還有更多的曼陀羅花與栴檀香末,從空中飄下,落在佛陀身上,也飄滿了附近的地面,空中還響起了樂聲與歌聲。
對這些奇異的景象,佛陀為尊者阿難解釋道:
「阿難!這是一些棲居在沙羅樹林,篤信如來的夜叉天神,以奇異的花來供養我,但這不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那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呢?」尊者阿難問。
「只有能受持正法,實踐正法,隨戒、隨法而行的,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佛陀說。
於是,就有這樣的偈頌,將這個情形記錄流傳下來:
「佛在雙樹間,偃臥心不亂。
樹神心清淨,以花散佛上。
阿難白佛言: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覺華而為供。
紫金華如輪,散佛未為供;
陰界入無我,乃名第一供。」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長阿含第二遊行經》、《長部第一六大般涅槃經》
二、佛陀枕右臂,左臂在上,兩腿相疊的側臥姿勢,經中以「獅子臥」稱之,後來也稱為「吉祥臥」。
三、以花供佛,這是現今我們的作法,但佛陀說,這不能算是供養佛,對佛陀真正的供養,是佛法的實踐。
四、怎樣才是佛法的實踐?偈頌中的最後一句,明白地指出是「陰、界、入無我」,這是佛法修學最核心的部分了。「陰、界、入」即五陰(蘊)、六界與六入處,這是佛陀對人的分析。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這是重於心理層面的剖析,六界即是地、水、火、風、空、識,是重於物理性質的剖析,六入處是眼、耳、鼻、舌、身、意,是重於生理層面的剖析,總括來說,陰、界、入即是我們身心活動的全部,佛法的修學,是以此為範圍的,而修學的內容,就是從中體證「無我」。「無我」即是「我」的否定,這裡說的「我」,是「自性」的意思,印順法師依據龍樹菩薩《中論》〈觀有無品〉的前兩頌,歸納出「自性」的定義是「自有、常有、獨有」(《中觀論頌講記》第二五三頁),而我們所執的自我,「即在此意義上,附入意志的自由性」(《佛法概論》第一五八頁)。「無我」即是說:生命中沒有任何「自有、常有、獨有」的部分,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緣條件下的存在,當然也沒有什麼絕對自由意志。人們「意志的自由性」中,最粗顯的就是「主宰欲」,而在主宰欲的展現中,傷害最大的莫過於憤怒、發脾氣了。脾氣一來,理智就不見了,傷害性的言詞、行動紛紛出籠,而可怕的是傷害越大越覺得痛快。最後,不僅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所以,學佛者對自己發脾氣一事,切莫以為理由充分,理所當然而等閒視之了。
五、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修學方法),有無限的善巧。又說,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佛法的修學方法,固然為了適應不同個性傾向必須廣開法門。然而,煩惱的止息,生命的解脫,卻是學佛者的共同目標,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是止息煩惱的解脫者。而止息煩惱與解脫的關鍵,就在於無我的實踐。所以,嚴格來說,不管您選擇了哪一種修學方法,修出離心也好,修慈悲行也好,乃至於日常生活的觀照覺察、打坐、參禪、念佛……一定要能將修學的內容,與無我對焦,才算是真正進入了佛法的修學,也才算是對佛陀的禮敬與供養。 |
|
|
|
|
|
|
|
|
|
|
发表于 24-4-2012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参考这里:
011.對佛陀最誠敬的供養
佛陀八十歲那年,抱病來到末羅國的拘尸那城。
那 ...
法界众生 发表于 20/4/2012 06:43 PM 
感谢。。。感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24-4-2012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