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001|回复: 9

关于音乐和生命的沉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4-2008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01月02日16时11分   来源: 且听风吟  文/足音


题记——音乐的盛宴,它的启蒙是从生命开始,而耳朵的旅行,更在于的是心灵的共鸣。长途跋涉,需要的就是那一束生命之光。关于生命,关于《光》,两者之间是温暖相通的,有了生命,就有了光的渴望,而在耳朵的这束光里,就是透向心灵的震憾和共鸣。在此,不做学术性的分析,只做情感的交流。

  (一)

  因为做编辑的原因,每天面对大量的文字,因此让自己有些怠慢的心态。但又因为这些机遇,自己总是能第一时间冲击自己文学的视野。不过发现做编辑的人,会变得越来越懒,这或许是种职业病的弊端:每天面对,却对自己的内心有了遗忘的倾向。

  前几天看到堆积的稿件里有一篇作者投来的作品,名字叫《音乐,美丽的记忆》。在漫长的几个月审稿中,一直接触她的文字,和她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多而亲切的。在没看到这篇文章前也收到她的邮件,希望我在她的文字里给予些评论。很认真的阅读了她的作品,她的风格还是没有变,在写作的技巧布局上一直都挺完美的,好比一篇议论文,具备了论点论证论据的要素,而文学的三要素,她似乎一直也没有忽略。有时候,有种好让你无以挑剔,但总觉得少了些可以讨论的东西。

  相比起来,我就觉得我是一个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生活或者文学风格,我都是一个可以挑出一大把毛病的人。我太注重写意,很多时候对于文学的条条框框,倒是天马行空,容易遗忘。因此,我给我的评价是小气,而给她的评价,坚持将成大器,因为她具备了文学修养。很多时候,我写评论,也只是写些感悟之类,对于真正起到指导作用,我觉得对我是太苛求了。

  音乐,于人的一生,它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长途旅行。她的这篇文章里,很详尽的写了一些音乐感觉,事例还是列举了一些名曲风,这对于文字布局是成功的,因为只有熟知才能让人认同,但在最后的结尾“音乐在于我,永远不会成为我的职业,你曾见过哪个人会把自己的大脑皮层切下一部分来,装在篮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吗?”,在这里我停住了,因为我有了共鸣感。因为留下了一些思考,而让文章更有延伸性,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二)

  耳朵的旅行,它将是人穷其一生不能抛弃的,也将是各艺术家不断追求和冲破约束的一种挑战。为什么有很多人还会停留在过去或更多的音乐名曲里,它的经典之处是永远抓住了别人的耳朵。而我喜欢音乐也将是随性,不苛求的。

  这让我想起最近听到的一首音乐叫《光》,曲风简单,平缓的钢琴曲前奏,干净的略显低落的声音处理把人带进一种被动的黑暗里,它让人想到黑暗,贫穷,还有奔忙的战争。最后是清亮的高音破云而出,让人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田园,看到了心灵的归处。

  这种紧紧扣住的呼唤,就是我们生活里所不能缺少却没法表达的一种情绪方式。这首音乐在高音部分是点睛之处,特别快到最后那个跳跃性的高音,就是太阳彻底的冲破云层,变得强大而光芒万丈起来,而声音上的跳跃增加了歌的情感,而听众在这过程里,感觉就是挣脱灵魂的束缚,跟着跳跃想象到了自由的林中歌唱的百灵鸟,还有预召着一种升华的情感欲望,内心变得纯净。

  整首歌,不够四分钟,却把人的情绪带进了低落,平缓,高潮,再有一种对生命的期许。查这首音乐的出处,原来它还只是一首名不经传的新曲,正版还没发行,歌手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小男生,名字叫王栎鑫。这首歌唯一的大阵容就是制作人是阿弟仔,一个非常有名的制作人和词曲创作者,他领取了很多奖项,他的名字就等于是一个品牌。

  中国的音乐,除了在民族器乐曲上有一定的成就外,彼如古筝,二胡……而其它页似乎一直缺少一些崭新的元素。音乐的流行和时尚元素一直也都是一种审美疲惫的状态。主流的非主流的,都很难抓住人的耳朵。这首歌曲,不能说他有多好听,只能说他似乎冲破了一些屏障,让人看到了一些惊喜的突破,歌手这种跨五个八度的高音在中国史上应该还是屈指可数,会不会创造音乐上的一些奇迹呢,还真的值得期待;还有整首歌带给人一种励志向上的精神力量,它的曲风没有攀附主流的时尚风,而是一种归属的怀旧感,让人看到音乐,它最大的领域是挑战旧的时髦。

  而最惊喜的是《光》竟然被选为2008的奥运候选歌曲。而这十八岁的小家伙会不会带来另一场音乐盛宴?这将是未知的,我们只能期许。

  (三)

  我有个朋友,八岁一场车祸,他变成了一个失聪者。在漫长的成长过程里,他对生活积极而不颓废,对音乐一直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现在的超科技信息时代,他唯一能分辨一首音乐的高低就是从播放器里跳跃的线条来分辨的,而他唯一能辨别声音的位置,就是从歌手的嘴型里想象的。

  因为职业的关系,很多次我被他请在电脑前,聆听他在网上自录的一些歌曲,然后要我给他指出一些缺点。记得第一次,在安静的黑夜里,只有电脑屏幕里打出的一些淡淡的光晕,播放器里传来他刚发来的第一首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只听第一声,我已经是控制不住的夺泪而出。你们没法想象,音箱里那把嘶哑的声音,声带因为长久不发声,而说话能力完全是八岁前的记忆,那发音是我努力在辨识才能听出一些音节,至于节奏,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完全靠看嘴型和播放器高低音的线路条,还有什么音准可言。

  但在长达几十秒的里,我还是很认真的聆听,虽然耳边就听到模糊的“啊,啊,啊”的声音。听完,我给他在短信里发去,很好,真的很好。而他因为我的默许而略带羞涩的说,他真的很喜欢音乐。他说,有时害怕自己遗忘声音的味道,只能不断的自言自语,或者打长途电话给姐姐,一说就是半个小时。

  味道?我惊奇。他更羞涩了,说,声音在心里只能是味觉了,好想一辈子都记住。如说他渴盼音乐,还不如说他更渴盼的是童年里有记忆的声音。他传给我的那些自录音乐,在我的忆忆里一直定格,我没法再去听第二遍。只能也像他一样用味觉去记住那个晚上,那种抽痛的感觉。

  音乐就是一种感觉,它会给你一些力量,无论是颓废的还是积极的。曾经在网络上流传说有一种叫死亡音乐,而听过这首音乐都没有理由的自杀身亡,现在撇开这个消极的主题,但却不能不震憾这个音乐带给别人最终的归处,就是它所处发的力量。至于前面所提到的《光》,它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让人冲破乌云看到光芒,冲破黑暗看到光明,还有就是最终的宁静,它让我想到婴儿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文字随性,生命也随性,音乐更随性。耳朵的长途旅行,它没有概念可言,但音乐的成败就是蕴含的最终力量。


摘自:中安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4-2008 0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身不是一个学音乐的人,对于乐理我更是毫无头绪。
然而,我喜欢音乐制造给思想、心灵的空间。
在偌大的礼堂里,认真的聆听用生命去谱的曲子,华乐也好、西洋演奏也罢,波涛澎湃的、小溪潺潺的,给我很多感动。
随着节奏跳跃,我后来才知道:不懂乐理的人也可以陶醉于旋律之中。
在这里当版主,感谢有edmond网友的意见回馈,说这里的参与太少,让我好好的思考:要怎样推广这里的交流?

我不懂得玩乐器,我不会看乐理,但我想我可以把我所知道的讯息贴上来。
其他的,希望大家也相呼应,拿出自己可以跟别人交流分享的吧!

音乐给你什么感触?音乐给你什么感动?音乐给你什么成长?
你有什么可以回馈给丰富生命的乐符?
谨期待大家的慷慨感言...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8-4-2008 07: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08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

献丑了。

我不是学音乐的人。

小时候,不小心参与了鼓笛队。先来体操,仰卧起坐,跑圈。。

接着,学乐理,豆芽和符号的位子在哪里。

学了好久,还是碰不到乐器。。

后来搬家了。

到了中学,因为进铜乐队可以豁免杂费,所以。。

练习基本功。右右左右左12345 右右左右左右123456

培训营时,我问自己,做么我这么辛苦练习?

手痛了,红了,还要继续练。

后来搬家了。

新的学校不接受我学的旧的知识,要我重新学过。。

练习时间很不规矩+没有通知+没有教练。。

所以第二年转去国文学会。

就没有碰乐队的东西了。

后来,长大了,看到昔日的鼓笛队,超龄了。

只能远远的看。默默的为他们拍掌。

后来在学院的时候,遇到几个华乐高手。

他们介绍我听大合奏,独奏,名曲。。

还是不太会听,只能分辨几种乐器。

西洋的,偶然看到昔日的队伍组成的交响乐团演出

就这样慢慢的学听。

我最喜欢的是西洋交响乐,其次是华乐独奏(二胡、笛子、琵琶)

都是学听状态。。。

[ 本帖最后由 ktin_268 于 13-4-2008 10:5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08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5月24日那个活动(贴在版头了),记得去捧场!
同时多招几个同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4-2008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音乐不分种类的~~~只要是好听的~~~我都会去听。
我本身学了华乐十年有多~~都不认为华乐是最好听的~~~ 我认为在不同的情况,情绪, 风格就需要不同的音乐衬托。会不会欣赏音乐不重要,最重要是音乐如果可以让听的人舒服没有压力就是好音乐了。

华乐主要问题还是音准有欠佳~~~~~~~~致命伤

p.s 感谢搂主帮我宣传哦哦哦~~~~还有!我的名字是edmO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4-2008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好意思。
改了,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9-4-2008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是音乐人。
中六才开始接触古典音乐。

音乐就好像生命的伴奏。
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音乐去表达。

古典音乐给我的感觉就像在看儿时的卡通片,迪斯尼一样。
当有压力,听音乐对我是个很好的解压管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4-2008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几位,谢谢分享。
每个人对于生活、生命的看待,各有自己的立场、角度、观点。
同样的,
对于喜好也有不同的选择。

音乐,
无可否认的,
在心灵影响力的角色扮演上,
有着很显著,而且有力的力量。

是不是舒展?抑或是抒发?
也许,
每个人寻找的、要求的,都不同。
在闭上眼睛,让灵魂与音律交汇的地方,
我们知道:

这是一个属于我们自由飞翔的天堂。

是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5-2008 0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19-4-2008 10:40 PM 发表
我也不是音乐人。
中六才开始接触古典音乐。

音乐就好像生命的伴奏。
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音乐去表达。

古典音乐给我的感觉就像在看儿时的卡通片,迪斯尼一样。
当有压力,听音乐对我是个很好的解压管道:lov ...


感觉上好像佳礼到处都有你的踪影
你有在航空那里开帖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0-2008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樂有觸動人心最深一層的魔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7:46 PM , Processed in 0.06454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