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美丽旅程

一贯道的借窍,开沙是什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4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3-2014 01:06 AM
你要我在這說教嗎?
長篇大論。。。

我是以最短的句子来表述他教救主特性与其教义,不知道有哪一句说错了?
欢迎你说(诚实的)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14 04:5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7-3-2014 03:14 PM
我是以最短的句子来表述他教救主的特性与其教义,不知道有哪一句说错了?
欢迎你说(诚实的)教。

你的見解只在表外。

我來这沒抱著講解ABCDE的心態。你在那版發表你的心得,看其他網友反應吧。
這也總比我和你在這里各自其说的好。

內聖外王,自古如此。

道學淺薄的我,就和你此道過,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14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7-3-2014 04:56 PM
你的見解只在表外。

我來这沒抱著講解ABCDE的心態。你在那版發表你的心得,看其他網友反應吧。

你是博学之士,可惜,里面的心灵却是扭曲的。

你本是明白何为是是非非,但是,心灵却自我蒙蔽了,

假的不能成真,真的假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14 06: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8-3-2014 05:16 PM
你是博学之士,可惜,里面的心灵却是扭曲的。
你本是明白何为是是非非,但是,心灵却自我蒙蔽了,
假的 ...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從一開始,我已經化解你各種許多誤解了。是有憑亦有據的,取不取決,不在我。
你惯以聖经教文,難离隨影,這是難怪的呀。

但是,如你所說,心靈只有自我蒙蔽或否,而形外的卻有许多真假善辨。

終究,道二,仁與不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你要了解更深一層的,唯有放下自己成見。不必與我這假博學各有其说的。
你只要把你對各教的見解去各版對證善辨,就知道你的見地如何了。


即要知別知識,先放下自己所了解的,知道深一層了解別知識后,再來印對自己過去所了解。
這就不遠了。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①?”对曰:“未也。”“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③;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④;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⑤;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8-3-2014 06:1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14 06: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7-3-2014 02:54 PM
其他教主的行为和教义与基督的教导完全相违:
·释迦年轻时生活放任,始乱终弃,他否认有上帝,他只相 ...


关于你對孔儒淫色之說,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18-3-2014 06:3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14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8-3-2014 06:09 PM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從一開始,我已經化解你各種許多誤解了。是有憑亦有據的,取不取決,不 ...

哈哈,我好像进了孔子书院读四书五经,
没有主题开沙乩童的解释,
没有一贯道的教义,
没有五教的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3-2014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8-3-2014 06:25 PM
关于你對孔儒淫色之說,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 ...

无可否认,孔子是个杰出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很好的思想倡议,
但是,他始终是一个“人”,人是没有完美的,
人的意念不能达到神的要求,例如:

孔子曰:食色性也。
然而,
耶稣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

儒家是提倡一夫多妻制的,在华人社会一直延续到现在。
然而,
上帝造人是一男配一女组织家庭的,彼此要同甘共苦,互相扶持。
是终身的盟约。

所以,上帝的圣洁标准与属世的标准有很大的分别,

我不相信你真的不知道!除非你的心灵已经自我扭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14 04:1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9-3-2014 12:40 PM
无可否认,孔子是个杰出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很好的思想倡议,但是,他始终是一个“人”,人是没有完美的, ...

不要人云亦云,去谷歌一下,食色性也出自那里吧。


我之前已經提出了。
道本無言語文字形式,但是卻是需要借助[人]来闡述它。无论是佛陀孔聖老子默耶聖人都是以[人]的形式表明道的。


講了這麽多,您還是认为五教歸一是A=B=C=D=E。

五教歸一并非歸任何的A,B,C,D或E。也并非歸回孔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3-2014 04:2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9-3-2014 12:40 PM
无可否认,孔子是个杰出的教育家,他有许多很好的思想倡议,但是,他始终是一个“人”,人是没有完美的, ...

人的意念不能達到神的要求?

請一一舉出聖經里的人物,然后分析他們是不是[人],到底他們有沒有被上帝許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14 05:2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9-3-2014 12:29 PM
哈哈,我好像进了孔子书院读四书五经,没有主题开沙乩童的解释,没有一贯道的教义,没有五教的论点。:lol ...

開沙已經在2樓已經指明。

是你自己执於五教歸一的焦點窮追不捨而失去方向也不知道了。甚至迷失立場重點,只知文字经文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4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9-3-2014 04:19 PM
不要人云亦云,去谷歌一下,食色性也出自那里吧。

食色性也出处是被人误传了,说声sorry!

五个完全不同教义的信仰肯定不会是A=B=C=D=E的。

但是,你怎样去协调呢?油和水倒在一起也会自然的分别出来。

你们的概念基督教肯定反对的,佛教亦然。回教当然不在话下了。

孔子虽说是儒教实则是教育家而并不是宗教。剩下道教,道教肯定也不认同基督教的永生之道与佛教的三宝论。

最后是,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14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19-3-2014 04:25 PM
人的意念不能達到神的要求?

請一一舉出聖經里的人物,然后分析他們是不是[人],到底他們有沒有被上帝許 ...

上帝说: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圣经的里人物都一样是人,只有耶稣是人亦是神,

不明白你说的“到底他們有沒有被上帝許可? 是指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14 11: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0-3-2014 04:41 PM
食色性也出处是被人误传了,说声sorry!
五个完全不同教义的信仰肯定不会是A=B=C=D=E的。
但是,你怎样去 ...

沒什麼對不起的,不過是交流分享。

人云亦云屬於一種效應,亦無形中形成一種假相,讓人信真。要研根究底有时并不易。
尤其是從古傳今的形意事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14 12:3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0-3-2014 04:41 PM
食色性也出处是被人误传了,说声sorry!
五个完全不同教义的信仰肯定不会是A=B=C=D=E的。
但是,你怎样去 ...

現在宗教的形成,在過去并沒有所谓的宗教。

某一宗教的形成或認可,基本上大致可以追查到和過去的[官方政治]有關。

孔子→儒家→到儒教,也是如此促漸形成。
百度,Wiki一下,儒教有一定的出處。


就我們而言,我们比較採納的稱號是[家]。即是佛家或釋家,儒家,道家,耶家或回家。

稱號[家]是以修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14 12:4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0-3-2014 04:41 PM
食色性也出处是被人误传了,说声sorry!
五个完全不同教义的信仰肯定不会是A=B=C=D=E的。
但是,你怎样去 ...


道不同,不相為謀。
油和水并不能渗和。

另一種說法,是
宗教各家不離出世間或和入世間。好比和光同尘。


這兩種说法,看個人歷事,磨合,了解體驗等而決定它的取向了。

宗教各家本應如此。能不能參透是個人。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22-3-2014 01:0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14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22-3-2014 12:31 AM
現在宗教的形成,在過去并沒有所谓的宗教。

某一宗教的形成或認可,基本上大致可以追查到和過去的[官方 ...
就我們而言,我们比較採納的稱號是[家]。即是佛家或釋家,儒家,道家,耶家或回家。
稱號[家]是以修為本。

请问你们怎样解读各[]的教义?

是根据各[]原本的教义还是以一贯道[家主]的意思来定论

一贯道的[家主]是否可以改变各[]的原来教义?

请问,一贯道怎样解说基督教也要“修”?

是怎样“修”?

“修”来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2-3-2014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22-3-2014 12:48 AM
道不同,不相為謀。
油和水并不能渗和。
另一種說法,是
宗教各家不離出世間或和入世間。好比和光同尘。
這兩種说法,看個人歷事,磨合,了解體驗等而決定它的取向了。
宗教各家本應如此。能不能參透是個人。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為謀」与老子说的「和其光,同其尘」,两老的观点是对立的。

老子想要“融和”孔子认为道不同,拒绝了。

你们却要老子硬着参透进去,后果自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4 04: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2-3-2014 12:16 PM
请问你们怎样解读各[家]的教义?
是根据各[家]原本的教义还是以一贯道[家主]的意思来定论?
一贯道的 ...

各家各教各自有派系。
依你看,那應該以各家各教的哪一派哪一系才是你所謂的原本教義呢?

修,這可不好说呀,要在這里所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3-2014 04: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2-3-2014 02:54 PM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為謀」与老子说的「和其光,同其尘」,两老的观点是对立的。
老子想要“融和”孔 ...

您用看聖經的方式来看待孔子和老子的文章?
這不大對哦。

或者再做些功課,不要只執於文章句子,這樣應該会比較好吧!。


覺得,你不了解我173樓所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14 06: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23-3-2014 04:24 PM
各家各教各自有派系。
依你看,那應該以各家各教的哪一派哪一系才是你所謂的原本教義呢?

我的意思是基督教是以圣经为根据;佛教有佛教的经典,回教有古兰经,道教有道教的经典,这就是各[] 各自的原本教义。

以圣经的教导而言是相信上帝,顺服上帝的教导而行,我们并不知道还要“修”什么?

佛教是以佛、法、僧三宝为信仰的中心,这就是佛教的原本教义。

如果采用各[]的经典却又离开了各[]原本教义,那就是邪教了,你认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2-2025 07:38 PM , Processed in 0.15622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