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2009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我之前想过但没重视的问题统统在这里解决可
我妈也是有做垃圾酵素,只是拿来洗碗抹地,
我想啊,用它来抹地之后地上会凉凉的应该是酒精的作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9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6-6-2009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已经开学了 ~ LZ 应该也开始忙了吧 ~ |
|
|
|
|
|
|
|
发表于 23-6-2009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学制作垃圾酵素. 看了你的知识分享, 让我理清了很多疑问. 不过还有两个问题不明白, 想请教您.
1) 请问除了垃圾果皮, 水和糖以外, 如果我也加些做面包的"YEAST", 是否会让发酵更快?
2) 为什么没人提到可否放白糖 ? 非用红糖不可吗? 我用白糖行吗?
TKS...
[ 本帖最后由 limkopi 于 25-6-2009 09:15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6-2009 05: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0-6-2009 10: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mkopi 于 30-6-2009 10:22 AM 发表
astcws,
谢谢您的指点。 我现在已经做了2瓶芒果皮酵素, 1瓶 驱虫叶子酵素。 因为需要急用(叶子酵素), 所以才问您关于加yeast的问题。
我做的(叶子酵素)是用来驱虫(testing)。 因为我家常有跳蚤出现 ...
哦哦…不過,您確定這樣做有效嗎? |
|
|
|
|
|
|
|
发表于 11-7-2009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7-2009 0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8-2009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酿酵素有些是用玻璃罐有些是用塑胶罐?
为什么有些是酿2礼拜有些是越久越好?
为什么放的糖都不一样呢?
为什么有些是有加水酿有些又没加呢?
请问自己酿酵素和市售分别在那里,各别的优缺点是什么?
酵素做好后需要每天打开盖子放气吗?
是要用有机水果来酿酵素吗? |
|
|
|
|
|
|
|
发表于 8-8-2009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甚麼是酵素?
甚麼是酵素?
有此一說:
有人說人體的酵素是有一定份量,用完了就沒有,所以要補充,以減速身體的使用量,請問酵素是甚麼?真如上述所說每個人都有一定份量,用完就沒有了嗎?
KingNet皮膚科醫師回答
怡人診所 汪威達醫師
酵素是ㄧ種蛋白質
可以幫助體內細胞進行化學反應
酵素會視需求而製造
只有需要時才製造出來
KingNet皮膚科醫師回答
翰生診所 張凱傑醫師
各種不同的酵素有各自的功效,分泌或製造酵素的器官也有各有不同
「每個人都有一定份量」這句話其實是有問題的
只要器官正常,當然可以持續製造酵素
但是如果傷害到製造酵素的器官,當然對於該酵素的製造或分泌就會有影響。
KingNet藥物諮詢特別門診藥師回答
久太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陳建宇藥師
酵素是一種蛋白質,只要必須胺基酸含量充足,就不必擔心製造酵素的原料不足,但是,原料即使充足,如果不攝取澱粉、脂質等營養素,仍然會因為能量不足而發生酵素製造過程不順利的情況,而維生素或是微量元素在體內能夠扮演輔酵素的角色,是酵素發揮作用時不可或缺的元素。
市面上有些保健品明白酵素對人體的重要性,因此就以這樣的字眼行銷,但是嚴格而言,這類產品並不能稱之為酵素,應該稱為蔬果發酵液,這些發酵液在抗氧化力反面去確實不錯,但能稱為酵素的應該是消化酵素,如鳳梨酵素、木瓜酵素就對消化有幫助,當然,有些公司是添加人體本身擁有但可能不足的澱粉酵素、脂肪酵素、蛋白質酵素等。
去除消化系統的消化酵素,人體其他系統的酵素如果要補充,應該要飲食均衡,充分的休息及運動才是不二法門,不能只依靠有點誇大意味的酵素產品。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提供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 ... D%E5%A1%97%E8%AA%AA |
|
|
|
|
|
|
|
发表于 8-8-2009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特別報導-酵素為何這麼熱門?
解析篇
「酵素能改善體質、酵素可促進新陳代謝」有關酵素的宣傳一籮筐,到底酵素是什麼?屏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其實人體從嘴巴就在製造酵素,口水的「唾液澱粉酶」就是澱粉分解酵素,口腔咀嚼食物的動作不只是牙齒把食物嚼碎,食物混合唾液中的澱粉分解酵素,先幫人體把食物變成食團順利往食道、胃裡推送,而胃液裡也有胃蛋白分解酵素,到了小腸也有來自肝臟的酵素和胰臟的分解酵素。
这篇有注明版权所有, 完整的文章请到
http://www.ttv.com.tw/lohas/green9676.htm
阅读 |
|
|
|
|
|
|
|
发表于 8-8-2009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0# 幸福美满 的帖子
楼主astcws已近一个月没有登入,我在这层楼也练功很久了,就帮忙回答问题吧。
为什么酿酵素有些是用玻璃罐有些是用塑胶罐?
个人意见是尽量使用塑胶罐,一来取的容易又经济,二来如果发生气压过高而造成炸瓶时,危险性较低及事后灾场处理较容易。
为什么有些是酿2礼拜有些是越久越好?
请参考
http://cforum3.cari.com.my/viewthread.php?tid=1552511&page=2#pid59803337
今夜來談酵素(十)-微生物的重要生理特徵
时间与要得到什么副产品有关, 是要酵素、醋或醇。
为什么放的糖都不一样呢?
至於糖,白糖、黃糖、黑糖,對微生物來說,這些都算“葡萄糖”的來源。也就是說,都可以用,牠們都會“吃”。
就是说不管黑糖、白糖, 只要是糖就可以了。
为什么有些是有加水酿有些又没加呢?
这题要等astcws或其他了解的人来答。
请问自己酿酵素和市售分别在那里,各别的优缺点是什么?
自己酿的酵素没有提纯, 纯度较低;优点是便宜。
酵素做好后需要每天打开盖子放气吗?
如果发酵还在进行还有气泡产生,务必放气以免炸瓶。
做好后的不再发气泡的, 就尽量封好以免被污染。<-- 个人猜的
是要用有机水果来酿酵素吗?
居然在制造健康补充物,就尽量使用无化学品污染的食材。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09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8-2009 09: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8-2009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福美满 于 6-8-2009 02:55 PM 发表
为什么有些是有加水酿有些又没加呢?
嗯,又有點空…再來回覆一下。
這個加不加水,呵呵…傷腦筋…
怎麼說呢。
在我所學的知識範圍裡,是看需要來決定加或不加。
只不過,在目前所看到流行在坊間的許多作法裡…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反而比較像是在“比誰做出來的量比較多”。
另外,三句不離本行,“菌”和水也是脫不來關係。
例如釀醋的時候,需要在過程中加入適當的水量來增加醋酸的含量。
而“醋酸菌”較其他類型的菌,更能適應高水份。
對於一些沒有水份的材料,例如中藥材,必須利用適當的液體(菌液)來發酵萃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9 09: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福美满 于 6-8-2009 02:55 PM 发表
请问自己酿酵素和市售分别在那里,各别的优缺点是什么?
今天又有點時間,上來回覆一下。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好回答,原因是關係到每個人對酵素的認知。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定義“什麼是酵素”才行。
如果說,“把糖(任何一種)加一加,發酵以後就是酵素”,那這樣商品酵素沒有任何的商業價值、更遑論其他的生物科技了。
要用這樣的起點來比較自製酵素和商品酵素,似乎不太公平。
我們暫時不要對酵素下定義,只就一些比較容易客觀了解的事實來切入說明。
第一、酵素本身也是一種蛋白質,也同樣會被微生物“分解”或“重組”。
第二、發酵過程中,不論如何,酒精、細菌毒素都是自製酵素沒有辦法避免的。
第三、事實上,自製酵素並沒有比較廉價,因為大家都忽略了相關的檢驗費用。
接下來,我再深入解釋一下:
第一、酵素本身也是一種蛋白質,也同樣會被微生物“分解”或“重組”。
優酪乳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乳酸菌發酵能將乳中的乳糖分解掉,並且提升其他的營養成份。這就像是微生物在玩積木,將原料裡的成份拆開,再重新組合成別種物質。
所以,常常會聽到反對自製酵素的人問一個問題“你知道發酵出來的是什麼嗎?”,原因也在這裡。道理也很容一明白,就像是“酒精”,酒精不會憑空生出來,而是微生物經由發酵,將裡面的“葡萄糖”重新排列組合而成。
因此,發酵會“多出什麼成份”、“少了什麼成份”,就是生物科技在研發的重點。
舉個例,如果有人正用一層水果一層糖來發酵鳳梨,所得到的結果,是不是就是“鳳梨酵素”呢?答案是:不見得!可能比實際上直接吃鳳梨,所能吸收到的鳳梨酵素還少很多,因為,大部分的鳳梨酵素可能都被微生物分解掉了。
那麼…請問自製酵素,留下來什麼?多了什麼?或者…確定原料的營養都還在嗎?
第二、發酵過程中,不論如何,酒精、細菌毒素都是自製酵素沒有辦法避免的。
酒精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而所謂的毒素,還要看有沒有立即性發作。
這個原理,就像是汽車加好油和劣質油的差別。劣質油因為加了料,成本可能較便宜而且還更能跑,但是,長時間下來對汽車機件的損傷,會更嚴重。
自製酵素,沒有經過市場的考驗,相關的問題並不明顯。究竟有沒有人因為飲用後出問題?這個答案,大概永遠很難去回答吧。
第三、事實上,自製酵素並沒有比較廉價,因為忽略了相關的檢驗費用。
酵素的研發,通常會有一段時間,再加上上市後,依據消費者的反應、回饋,調整酵素的品質。到最後,成為一個成熟的商品。這也是目前來說,酵素商品價位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商品酵素通常需要經過如衛生部門的控管,產品需要經過送檢化驗。
自製酵素把這些價錢省了下來,但是…得到的有比較多嗎?
另外,商品的價格牽涉很廣,商品普及度和流通率,對價格的影響就很大。這部分,就是需要我們商家來克服,也是較難的地方。要讓大家認識它是好的商品,進而接受它,普及化,使價格更大眾化。只是,因為自製酵素的影響,反而這方面的進展變得困難許多。
================================================================================
事實上,很多人對自製酵素,重點是在“自製”。或許,這個過程才是吸引人的地方,至於“酵素”的功效,反而很少人去了解。
以我個人的立場,我並不是反對自製酵素,只是,我更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了解什麼是酵素,做出正確的、好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的把酵素看成水果和糖的組合。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09 09: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福美满 于 6-8-2009 02:55 PM 发表
酵素做好后需要每天打开盖子放气吗?
是要用有机水果来酿酵素吗?
酵素做好后需要每天打开盖子放气吗?
酵素做好後,要不要放氣?…這和容器有關係,和放不放氣沒有關係。
有不少喜歡自製酵素的人,熱衷於那種“氣”的效果,認為氣就是發酵旺盛、酵素很強。
事實上,“產氣表示營養被大量消耗中”。
所以,如果氣產生的越旺盛,別太高興…表示微生物正在進行分解,將裡頭的養份消耗掉。
因此,釀造廠為了保存裡頭的營養及酵素的量,會做“靜菌”的處理。
或是改使用低養份依存菌來發酵,籍此保存蔬果裡的酵素。
是要用有机水果来酿酵素吗?
視需要,如果使用的菌種,比較怕農藥殘存的問題,就有這個必要。
自製酵素,沒有菌種的加入,所以這個問題沒辦法回答。 |
|
|
|
|
|
|
|
发表于 4-10-2009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建议
樓主你好,我也“曾經”是臺灣人,哈~
有个朋友把这帖子传给我看,真不错,学了不少东西。
不过个人看到您和fu_fu在前面争论到后来像是不欢而散似的,有点可惜。
个人觉得你们讲的东西其实没有矛盾,只是对于“杀菌”一词的定义不同而已,楼主对“杀菌”的定义是西方学者对于“杀菌”的定义,fu_fu对于“杀菌”的定义是可以杀死某些菌;而最终结论都是,不建议用于消毒伤口。
总的来说,环保酵素产生臭氧是胡扯。
拿来当天然肥料很不错。
做的好当驱虫剂,清洁剂也不错。
不过做不好,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
其实与其争辩这些,不如把所谓的“配方(包括原料,和简单易得的菌种)”和“制备方法”整理好,现在的配方有关“厨余”这两个字太杂,产生的效果都不一样。
就好象西医和中医。中医用的多数是复方,当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需不需要提纯,用什么制备方法,这些都是近几十年才慢慢有规范。从前的偏方,有的害死人,有的真的医好了人。
所以需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方子,有什么样的效用;甚至更精确点,什么样的方子,对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效用。
现在的环保酵素,很像是早期的中医,杂七杂八没有系统,在马来西亚确实被过于夸大(大家可以自己查查”环保酵素“这个关键词,有多少是马来西亚以外的地方的网站),却不能说没有用。我父亲自己用来洗头,头发就慢慢黑回去了。
西医、西方体系的研究,虽然帮助对某些事情的了解,但往往过于专精而忽略了整体性的考量。农药、杀虫剂、转基因种子、抗生素,牲畜的集体饲养,人类从乡村涌入城市,都在麻痹我们的”整体观感“,尤其是对自然界的感知。
扯远了。
若真的摸清楚如何“自制”,个人认为从成本/运输/个人应用的选择,这些方面,都比专业的生化公司来得好。当然,前提是真的清楚知道如何自制。所以,总结来说,我们需要的是清楚的发酵液制备说明。就好像与其找医生照顾病人(卖特制发酵液给人),不如让人在生病之前,就懂得如何调养自己,照顾自己避免生病(自己懂得如何制作、怎样制作的发酵液有哪些特定的功效),不是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09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郑钦贤 于 4-10-2009 02:27 PM 发表
樓主你好,我也“曾經”是臺灣人,哈~
有个朋友把这帖子传给我看,真不错,学了不少东西。
不过个人看到您和fu_fu在前面争论到后来像是不欢而散似的,有点可惜。
个人觉得你们讲的东西其实没有矛盾,只是对 ...
嗨,謝謝鄭兄的回覆,原來我們曾是同鄉。
與fu_fu先生的爭論,要說不歡而散倒也不是。
在帖中我已說明了立場,不單只是定義上的差別,還包括造成一般人觀感的誤解,進而誤用。
我私下寫信給fu_fu先生,原來的用意便是希望能緩和這種無謂的紛爭,並且向他解釋我的想法。
他將信件公佈,讓我不明白他的用意,只能感覺他對勝利的執著、為爭論而爭論。
在我所受的教育觀念裡,這種行為很不禮貌,甚至可以說是野蠻。
因此,我放棄繼續和他溝通,因為我覺得我們是不同世界的人。
酵素,就如同我在帖子中提到的,有人認為它是水果加糖那麼簡單,但是,若更深一層的去了解,會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我停住了帖沒有更新,是因為我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文章寫手,沒辦法將深一層的詞彙轉變成易懂的語言。這個,有可能和我們生長環境、教育不同有關係。
與其說現在的環保酵素像中醫,不如說像神農嘗百草。從微生物發酵技術的角度來看,裡面的微生物才是關鍵。以您提的廚餘為例,如果選用一隻強效的菌種,不論給什麼東西,出來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這樣解釋吧:
1、如果有10個人,用了同一個“配方”去做,出來的結果可能會不同,這是發酵的菌不同的原故。
2、如果有10個人,用了不同的配方,但是用了同一種菌,那出來的結果則會相差不遠,這是菌在控制的原故。
也就是說,令尊洗髮的環保酵素的配方,給了另一個人,做出來的不一定會有效。環境不同、手法不同,出來的結果也不會相同,這就是微生物難搞的地方。在我的部落格裡,也有一位網友回覆,他用同樣的原料,做成了三瓶酵素,結果出來的是三種不同的味道。
因和果的關係,是需要嚴謹的証明的。
1、洗髮會變黑,是環保酵素的關係嗎?如果是,是裡面的什麼成份?
2、這個成份是發酵來的嗎?不需要發酵也有這樣的功效呢?
3、令尊的飲食習慣是不是缺乏了某種營養?環保酵素正好補足這部分?
4、頭髮會白,是什麼因素?是激素變化?營養失調?壓力?…
單純的用洗頭,結果變黑,在嚴謹的科學研究中很難被認同。這些所謂的“配方”,到頭來也是偏方的大全。
在佳禮,曾有一位網友,他說用了環保酵素,讓他家後院河流中的小魚變多了。他貼上了照片,我看了一下,那個魚是所謂的鱂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肚魚。
1、大肚魚,是屬於一種生態指標魚,對於環境的污染有相當的容忍力,有時候在城市的水溝中都能看到。出現大肚魚,並不代表環境變好了。
2、馬來西亞的雨季,讓溝渠的水流通,大肚魚會順著這些水流游往各地,所以不一定是環保酵素造成的,有可能是別的地方流過來的。
3、那位網友的照片,可以明顯的發現大肚魚都浮上來呼吸,推測水中溶氧量不足。
往往我們看到的“結果”,和我們想的“原因”,不一定有關聯。在我們要確定它是“配方”之前,必須很明確的去思考這些因果關係,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配方。
中國人煮藥、製做乾藥粉劑,幾百、幾千年的歷史:煮藥會溶出藥的成份,藥草晒乾後製成粉劑可以不變質。這些,都能有確定的成份,也就能有特定的功效。但是,發酵就不同了,不同的菌會產生不同的成份,並不能用中藥的原理來看。
再者,環保酵素普遍被使用,但不難發現,很多人對於功效的形容往往是很含糊的。
1、感覺
2、好像
這類的形容,常常被用到,事實並不能被用來做為嚴謹的依據。
最後,謝謝您,對於這個帖的肯定。
[ 本帖最后由 astcws 于 6-10-2009 03:13 A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