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研究出了哲學素養
還要有基本的文字學常識
那是老子年代的沖,和你現在的沖使用上的意義當然會有所不同
如古人說的【以為】和你現在的【以為】也完全不一樣
根本不需要大驚小怪
最重要的是沖化是19世紀末受到西方科學影響才開始有的詞彙,而衝突 衝擊等在古代是【衝】不是【沖】
以下引用自網路資料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消除它的鋒芒,解除它的分別(紛亂);應和它的光明,與它同樣的塵垢。 挫:摧毀、毀折。 《說文》:「銳,芒也。从金兌聲。」段注:「芒者、艸耑也。艸耑必鑯。故引申爲芒角字。今俗用鋒鋩字、古衹用夆芒。」 紛:河上公注:「紛,結根也。」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說文》:「分,別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別物也。」紛可解釋作紛亂,亦可作分別解。 《說文》:「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 河上公注:◎ 銳,進也。人欲銳精,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同也。◎ 紛,結根也。當念道無為以解釋。◎ 言雖有獨見之明,當知闇昧不當,以曜亂人也。◎ 當與眾庶同垢塵,不當自別殊。◎ 言當湛然安靜,故能長存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