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BYD 秦,让欧美日汽车生产商感到威胁。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3-1-2015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來你進步很多了
|
|
|
|
|
|
|
|
发表于 14-1-2015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进步不是你那皮,你才是我学习的目标.gif)
|
|
|
|
|
|
|
|
发表于 14-1-2015 05: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4-1-2015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1-2015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喝茶的時候都很想念你的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5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熬多三四个月就会恢复正常的了.gif)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5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你頂的順沒有的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5 0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2015 0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8-1-2015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车都有多多少少炒人家的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5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嘲笑中国汽车的抄袭也在嘲笑自己的无知,下个10年将是中国汽车崛起的时代,价廉物美的中国汽车将会快速争夺汽车市场。
抄袭别人的设计和工艺是需要技术和人才资源和能力的,大马的Proton连抄袭都没能力,更别说是制造和设计机器部件和引擎了。Proton拿着一个老爷Lotus CPS引擎过日子,Perdua也好不到那里去,也是拿着个Kembara就用到现在的VVT引擎度日,而且这引擎还是Dahashu的古董。
越来越多国家在各领域已经超越大马,未来大马也没什么好出口了,马来仔和马来妹的外劳市场应该是唯一的出口大单,现在大马护照申请费降价了,鼓励马劳出口。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5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咯!就算是日本车以前也是吵欧美车咯!这世界什么都是你抄我一点,我抄你一点,无论是工作学问也是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抄了之余会去再改良更好才会进步。好的东西就是多人跟的咯!如果一个人连好的东西都不会抄,基本这种人是不会进步的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5 12: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设计未免天气复杂了吧,看到头晕。
我觉得简单反而耐看。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5 09: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款比亚迪秦的外型设计画蛇添足,充满中国土味。Simple is beautiful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5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中国手机来比喻中国汽车是不对的,手机便宜而且汰换时间也很短,汽车昂贵,至少都驾个5年7年,你看看中国车在大马市场销量,有几个人会有信心买?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车可以收皮了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5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没问题的,我还很年轻嘛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5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麼你不要考慮m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015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问题是公开的秘密,原因很简单,中国汽车的零件和维修问题造成有意购买中国汽车的国人却步。
大马政府知道这点,故意不让中国汽车在大马设立工厂,中国奇瑞汽车就是个好例子,原本意向同意奇瑞汽车在马设立工厂,后来又反悔了,搞得中国政府大为恼怒,因为是中国官方牵线,这让中国很没面子。如果中国汽车中心转战印尼,相信大马很快就会被泰国和印尼左右包抄,中国政府也有意跳过大马直接扶持印尼经济成为东盟霸主。
进军马来西亚受挫 吉利CKD厂转投印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09:48 北京参考
北京参考讯(记者杨小林)李书福规划中的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马来西亚CKD工厂,没想到竟然成为吉利折戟海外市场的第一道暗礁。受汽车产业政策突然调整的影响,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整个步伐被打乱了,李书福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被迫推迟两年。
今年5月16日,中国吉利集团公司和印尼PT IGC公司在雅加达举行吉利汽车散件装配项目启动仪式。在外界看来,吉利在印尼组建汽车组装厂,是吉利海外市场“攻城略地”打下的又一站。但是在吉利内部看来,CKD工厂落户印尼则意味着原马来西亚组装生厂轿车的项目彻底宣告失败。
就在两年前,吉利汽车与同一个投资主体(马来西亚IGC集团)签署了在当地合作建厂的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在马来西亚制造、组装和出口吉利汽车。吉利原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1亿林吉特(约合2700万美元)建造一个专门面向南亚市场的汽车生产基地。
当时吉利在马来西亚建厂计划,被看作是自主品牌轿车在海外建厂的一次成功案例。然而,就在2005年11月,即吉利汽车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第一辆车即将下线前夕,李书福收到了来自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政策调整的通知:即包括吉利在内的所有外资汽车厂商在马来西亚境内生产制造的汽车80%以上必须用于出口。急于走出去的吉利,却遇到了马来西亚的“政策壁垒”。
“原来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经转移至印尼,该工厂今年7月起将正式投产,”吉利控股集团有关负责人上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人士并解释了吉利CKD工厂转投印尼的原因,他明确指出:“印尼没有类似马来西亚的‘政策壁垒’。”吉利印尼工厂位于雅加达附近,计划年底前组装并销售2000辆汽车。
由于在马来西亚项目上拖延了太长时间,吉利整个出口计划都受其影响。2006年吉利全年实现出口1.5万辆,仅相当于奇瑞两个月的出口数量,而李书福的远景目标是2015年实现200万辆,其中2/3出口海外市场。从马来西亚CKD项目的流产来看,吉利进军海外市场的前景并非像李书福所预期的那样乐观。
|
|
|
|
|
|
|
|
发表于 21-1-2015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m4先.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