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斯兰教进行蛮横的信仰族群划分,为歧视和屠杀制造借口。 卡菲勒,这个词来源于阿拉伯语kafara,阿拉伯语中意为“拒绝的人”、“忘恩负义的人”,作为伊斯兰教用语,在古兰经中,其本意是指所有不信伊斯兰的人。虽然有一个程度较轻的词叫“贾希利叶”--不知道古兰经的人,但实际上卡菲勒是穆斯林最常用对教外人的称呼。后来他们怕把矛头对准太多的人,就自己辩解说不是不信伊斯兰教的叫卡菲勒,而是没有信仰的叫卡菲勒,最后又把标准价低,说诋毁伊斯兰的叫卡菲勒。不管如何,卡菲勒是个贬义词。虽然在目前的《阿拉伯语汉语词典》里把这个词解释为无神论者,不信教者,实际上已经歪曲了它的本意。 我们按照古兰经中的原始教义,除了穆斯林,其余全是卡菲勒。 在古兰经中充满着大量篇幅说明应该如何严厉的对待卡菲勒:如在战争时,可以任意的杀戮他们,在征服后,必须要迫使他们纳税赋服劳役。并且要迫使他们归顺伊斯兰。但可笑的是,古兰经中居然还有一条:在实力不够的时候,可以暂时服从卡菲勒。 2、公开的歧视妇女,剥夺女孩子上学的权利。 致力于建立一个最纯正的伊斯兰教国的塔利班就公开宣称:对于任何一个胆敢上学的女孩子,其生命不受保障。 3、只有进教没有出教的自由 任何一个胆敢离开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等待他的就是头颅落地。 4、只有伊斯兰教向外传教的权利,没有其他宗教向穆斯林传教的自由 伊斯兰教在欧洲和亚洲大肆扩张,阿拉伯国家有专门的经费资助传播伊斯兰教,但反之,2010年有几个韩国的基督教徒到阿富汗传教,结果给砍头。 5、只有清真寺占领其他国家的自由,没有教堂或佛寺进入穆斯林国家的自由。 据统计,目前在英国本土的清真寺已达20000多座,已与英国教堂数量相等。但08年曾有几个基督徒申请在沙特利雅得建一座教堂,遭到蛮横拒绝。 6、家族式捆绑加上婚姻捆绑,是伊斯兰的人口迅速增加。 穆斯林一般不允许他们的女儿嫁给教外人,除非该人士也加入伊斯兰教。所有的穆斯林的下一代自动的成为伊斯兰教徒。加上伊斯兰教法鼓励生育,禁止堕胎,所以伊斯兰人口快速增长,从当初只占世界人口的5%到今天已超过三分之一。 7、对其他文明的摧毁性灭绝 当伊斯兰征服一个地区后,便对该地区的民族历史进行灭绝性摧毁,摧毁该区域或该民族的历史记忆,使其死心塌地的跟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8、伊斯兰教统治下的文化沙漠 在伊斯兰教的统治下,所有人把所有的心思放在繁琐的宗教礼仪上,一天要花半天的时间作各种的宗教仪式,而且禁绝几乎所有的其他文化项目,伊斯兰教之下,一片文化沙漠。 9、伊斯兰教恐怖的扩张性 由于其他教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传教,而伊斯兰教首先是在武力征服、政策引诱、家族和婚姻捆绑下的扩张,人口移民,更具有强制力和效力,所以其扩张速度惊人。 古代,它是通过武力征服,把中国西域的很多佛教小国通过武力来强制改变信仰。 今天,它通过大量移民渗透到西方各国,并且通过高生育率不断扩大人口优势,总有一天,西方的所谓的民主选举将是穆斯林专制的最好的表演舞台。 10、伊斯兰教的不兼容性 由于伊斯兰教严厉的对人脑的控制能力,加上其伊斯兰教的封闭性,使其无法和任何一个其它文化融合。中国文化是最海纳百川的文化,但与伊斯兰文化仍是格格不入。因为伊斯兰文化的特点不是融合,而是要摧毁其它文化,所以,伊斯兰文化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扩张,对当地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灭顶之灾。
http://www.faithfuleye.com/simp/node/3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