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傻瓜VIP

日本寺庙陷入住持荒 和尚相亲传宗接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0-2011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人持戒,很好。
虽是佛法,但不离世间,是菩萨戒对吧?
僧人是以三宝为皈依,佛制度岂有不严己修行之事?
俗是俗,僧是僧,这点要分辨清楚。免得那些初步接近佛法教育的人,误解了。
罪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0-2011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1 06:55 PM 编辑

回复 80# 伯虎点蚊香


   
三宝的僧 不论什么僧,都是清净,持戒律,少欲之人。


在家僧人的法师,半僧半俗的法师 - 同样可以做到菩萨心境清净,持大乘菩萨戒律, 少欲不同等不欲,
在家修者有正当的行房是正当的 ,如大乘经的维摩长老是大乘十地大菩萨,,就是有很多妻儿满堂和财富和社会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在家人有正当的行房是正常事,

当今国际佛教界,南传,北传,等长老同样承认日本 ...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6:38 PM



    我不认同你下段借佛教界去认同他们是僧人,僧伽之事。交流是交流,传承是传承。没有理由为交流去改变自己的信仰。
之多,他们是在家弟子,只是为佛法做出一些贡献而已,但绝对不是跟随佛陀修习解脱道的正信弟子。
南传僧伽更加不会认同他们是僧人,你少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在家僧人的法师,半僧半俗的法师 - 同样可以做到菩萨心境清净,持大乘菩萨 ...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6:53 PM



    这样我直言了,他们绝对不如法。不如三宝的法,是在家法去教导。不是出家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不,在大乘经典有法师品,佛陀有清楚的讲出和作定义,不管是在家人或出家人,只 ...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6:45 PM



    连道士也有人叫法师了。很多年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6: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这么多在家弟子受了菩萨戒自视过高了。
根器问题啊。
连个出家在家都傻傻分不清,还在那边呐喊大愿。而非亲自体征,去实行。跟政治佬没什么分别。
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10-2011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这样啦,你们这些自视是正信佛弟子的朋友,想象下,多年以后,和尚僧人一拖一去拍拖,开房。用你们供应的金钱,设施。是什么景象?

简直是胡言!这也是僧伽! (我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9-10-2011 07:06 PM 编辑

回复 84# 伯虎点蚊香


僧人是僧人,佛教僧伽是佛教僧伽,比丘僧伽是比丘僧伽,不同的场合所请的人都有不同。

1。若是国际佛教大会,那各国各传承各学派的的僧人长老长老和领袖,
      就包括日本佛教界的僧人,连佛教俗家团体(僧伽)也去请
2。若是国际比丘僧伽大会,那只有请那些拿声闻戒的僧人

两者的性质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0-2011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僧人是僧人,佛教僧伽是佛教僧伽,比丘僧伽是比丘僧伽,不同的场合所请的人都有不同 ...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7:03 PM



    这样,我以后皈依礼敬三宝的时候,要先默念这段了(僧人是僧人,佛教僧伽是佛教僧伽,比丘僧伽是比丘僧伽,不同的场合所请的人都有不同。

1。若是国际佛教大会,那各国的僧人长老就包括日本佛教界的僧人
2。若是国际比丘僧伽大会,那只有请那些拿声闻戒的僧人

两者的性质不同)


我只皈依礼敬严守佛制僧伽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7: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百年千年的事情人不敢做,现在什么事情人不敢做?




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擅改经典,戒律。加入后后后期之邪见,潜默合理化。




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11 07: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我们都要争论不休,难怪人那么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6: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志气,我看得起你。赞!
步惊云盟主 发表于 29-10-2011 07:43 PM



    你不是佛教徒不是基督徒甚至回教徒,回家继续虐待你的小动物。gogogo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1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我们都要争论不休,难怪人那么烦恼
飞天神猪 发表于 29-10-2011 07:22 PM


这倒是给你说出重点,一针见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倒是给你说出重点,一针见血。
khteoh2001 发表于 30-10-2011 11:41 AM



是啊~与其断自己的烦恼,人还是先学习怎样不去烦别人的烦恼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觉悟之路 于 31-10-2011 02:09 AM 编辑

回复 68# 清池
大乘佛教在古印度自古都没跟随从小乘教的声闻比丘,而是跟随有拿菩萨戒的大乘菩萨,
大乘佛教的长老大德和法主是这些拿菩萨戒的大乘菩萨
所以跟本没有所谓的“放棄”, 只是在中亚汉地传大乘佛法时有用权益的兼拿声闻戒,
因为要去度那些原先修声闻教的佛第子。所以那只是复原大乘教的传统而已。

古印度有哪些剃頭僧人自願娶妻生子的?
沒什麽聲聞戒的,只有出家戒和在家戒。
出家衆代表僧伽還清淨,還有梵行者,僧伽清淨才能確保法脈不斷。
要成佛,要解脫都必須出家,完全禁欲不行淫,沒有例外。
日本僧人允許行淫生子,完全沒有出家衆,日本只有假僧人沒解脫者,佛教已亡。
正確來說,日本根本沒有佛弟子了。

没有下一代要认真承传就会自然灭亡,这在每一个佛教国土都是一样的,所以历代各佛教国土的国王都会下不同的世法规矩来保证有良好的平衡。如在蒙古,西藏,不丹,他们的法律是每一家的长子都要去出家当僧人,泰国也在男子成长后要选则出家或当兵。

泰國和日本極大不同,確實是需要‘下一代’去承接法脈,但這‘下一代’可不是僧人自己故意去找女人繁殖出來的,而是有意出家的在家俗人。

在家俗人因為持戒尚疏松,也沒資格擔任佛事,唯有清淨出家衆。

释尊有开交菩萨道和声闻道这两种解脱的方法,各教法(菩萨道和声闻道)的戒有不同(菩萨戒和声闻戒),修行目标不同(菩萨道要留在生死道度人;声闻道要逃离生死道)
菩薩還在生死道,沒能力度人,成佛了才度人。
聲聞則是解脫了,也才再度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0-2011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僧人和僧伽(教团)是两个不同概念

在国际佛教组织,各国佛教团体的共识是
1 ...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6:24 PM
僧伽是以出家眾為首,必由他們來帶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伯虎点蚊香
在家僧人的法师,半僧半俗的法师 - 同样可以做到菩萨心境清净,持大乘菩萨戒律, 少欲不同等不欲,
在家修者有正当的行房是正当的 ,如大乘经的维摩长老是大乘十地大菩萨,,就是有很多妻儿满堂和财富和社会影响力
清池 发表于 29-10-2011 06:53 PM

完全不淫才能帶來清淨,導向解脫。
維摩詰還是凡人也未解脫,不是僧人而是在家俗人,有妻兒財富也不出奇。
完全解脫的聖人如阿羅漢和佛,就是徹底地不淫,這才是完全地心境清淨。
沒有說什麼一邊行淫,還能一邊保持心境清淨,這是邪說,請不要再誤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我们都要争论不休,难怪人那么烦恼
飞天神猪 发表于 29-10-2011 07:22 PM

散播邪說,說什麼一邊行淫還能一邊保持心境清淨,是誤導初學,企圖傷害佛教慧命。
所以你認為袖手旁觀是妙舉?擺一副自以為是的‘不与人争,不与世争’的態度,就以為自己很從容淡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1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清池

日本是個‘淫風’特別重的國度,佛教傳過去後,也估計到會落得什麼下場。
出家戒首要之一就是戒淫,這無疑是對‘淫風’旺盛的國度帶來挑戰。
丟掉出家戒法脈,滅掉出家眾,僧人就可以繼續合理行淫了。
殊不知有出家眾外表,內在卻是在家眾,這叫不倫不類。


魔能化現佛的‘三十二相大人相’,內心卻充滿貪嗔癡,外在的言行举止都不是個解脫者。
和以聲聞相行淫的日本僧人有同工異曲之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10-2025 04:33 AM , Processed in 0.10702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