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部2008奥斯卡种子选手(7/10更新46部)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0-7-2007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space 的帖子
對呵,還有Reese Witherspoon,也是我認為的美女(or應該是女紅星)平反的例子之一,oscar簡直就是讓這群好萊塢當紅阿姐抬高身價的最佳舞台。。。一個接一個輪流加冕。。 |
|
|
|
|
|
|
|
发表于 20-7-2007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space 的帖子
这几年的奥斯卡演员奖都是演绎真人传记的天下。Capote, Johnny Cash和他老婆,Idi Amin,Elizabeth II等等...
如果这股风潮再继续下去我会疯掉。
不是否决他们的演技,只是以去年来讲,我喜欢Danny Archer多过那个乌干达暴君,喜欢女魔多过女王,哈哈,还有我也是挺BBM!!!!!!!!! ( Crash是垃圾。)
Leo for Oscar!!! wheeeeee!!!
[ 本帖最后由 胡说八道 于 20-7-2007 08:34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7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07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6-10-2007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校汉堡 于 6-10-2007 08:56 PM 发表 
其实我看到我转帖的website还有在update到40部...
但是我懒惰update料...
link过来看下,
或者是pm 过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0-2007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pace 于 6-10-2007 08:57 PM 发表 
link过来看下,
或者是pm 过来。。。。
给了...
得空帮我update下咯...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7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想睡,明天帮你弄啦!
walau, 不想弄了,update到46部了
[ 本帖最后由 space 于 6-10-2007 09:23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色,戒》(Lust, Caution)

导演:李安
编剧:王蕙玲
主演:梁朝伟、汤唯、陈冲、何赛飞、王力宏、盛小云、庹宗华、朱芷莹
发行:焦点
首映:2007年9月28日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常被揶揄是张氏自甘男权至上的有力证据。就奥斯卡观测而言,且不管美人计是否似曾相识,自贱女权的扭曲清结是否毕现,关键是字数这项物理属性令人不安——短,太短!《断臂山》罕见地以“半原创”身份夺得最佳改编剧本的小金人,原因即把那如炭火干烧一般的原著抻成“两地相思、终而郁郁”的电影,岂知《色,戒》犹甚于《断》?因此,焦点方面请来《饮食男女》、《卧虎藏龙》的老搭档王蕙玲,其对李安风格谙熟的优势,旨在确保扩充之后的成品恰是李老师“那杯茶”。
仔细回想,《断臂山》获奖其实正反两论(忽略不懂奥斯卡价值的愤青的媚洋论)。正方观点本人坚定支持:善于捕捉内心细腻情感的华语巨匠,终于问鼎业界至高荣誉,进一步巩固其大师地位;不过反方说法倒也有趣:美国佬果然没接触过琼瑶式煽情,用在两个男人身上都十分奏效。……不论“实至名归”抑或“过誉”,有一点不容否认:含蓄隽永的《断臂山》的确与原著的“粗砺”大相径庭。扩展小说的该片在描摹牛仔们无望的绝恋时,采取“悠长克敛的镜头+隐忍节制的对白”。若套用到闷骚的老上海,再配上如泣如诉的弦乐,活脱脱是王家卫的面目——难怪看过预告片的人都说:有“王”相!
《无间道》东西两边拿奖的世道下,海盗与官军也不停地谈判讲价;变形金刚知道给人类总统的座机安插眼线;伏地魔早在前四部就保持着一集一个卧底的频率。即便如此,刺杀特务的故事与外语作品的身份结合,仍属奥斯卡战线上的珍奇风景。所幸制片人江志强先生有过《卧虎藏龙》的经验,如今又贵为学院会员,希望能让题材的“剑走偏锋感”降至最小限。另外,勇于挑战难题、试走新路固然值得称颂,但李导在《断臂山》失意最佳影片时真情泄露的不满言论,却曾遭舆论指责有失宿儒风度——做人还是要谦虚……。
画面确实有些《花样年华》
被各位粉丝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比来比去的“原版无间男”梁朝伟(个人倾向迪卡普里奥,尽管骂吧……),无疑是李安先生选角的明智手笔。尽管原著里易先生的外形确与早前盛传担纲男主的葛优酷似,但这无疑使观众理解“女主角为爱不顾一切”的难度陡然骤增——小生实事求是诚然对不住葛老师,无奈以貌取人终究是人性,其实论演技,二位戛纳影帝差不到哪去。言归正传,香港表演天才以“讲国语的中年恶男”突破转型挑战好莱坞,《2046》里小瘪三的“猥琐”将升级为大Boss的“残暴”,为演绎角色心力交瘁的梁朝伟早在杀青前即被李安盛赞是“奇迹”,……那就好好让洋鬼子们见识一下吧!
梁朝伟的敬业表现在片场备受好评
导演作《纽约的秋天》恶评如潮而几乎葬送好莱坞前途的陈冲,近年回归内地后依旧异常活跃。此番抓住《色,戒》的良机堪称可遇不可求;作为奥斯卡前哨战参赛威尼斯电影节更属万分难得;而次第与姜文打情骂俏的新结晶《太阳照常升起》有望同本片会师水城,则乃吉人天相(张艺谋主席,帮个忙吧……?)。至于“片场表现疑似王佳芝附体”的汤唯,初登大银幕便在“奥斯卡金像导演加冕后的最新作”领衔主演,已是十足幸运、无上荣光,翘首期待“第二个章子怡”横空出世,此处暂不赘言。
奥斯卡指数(10星满):
最佳影片 ★★★★★★ 6
最佳外语片 ★★★★★★★★ 8
最佳导演 ★★★★★★★ 7
最佳男主角 ★★★★★★★ 7
最佳女主角 ★★★★★★ 6
最佳男配角 ★★★★★ 5
最佳女配角 ★★★★★ 5
最佳改编剧本 ★★★★★★★ 7
最佳摄影 ★★★★★★★ 7
最佳剪辑 ★★★★★★ 6
最佳艺术指导 ★★★★★★★ 7
最佳服装设计 ★★★★★★ 6
最佳配乐 ★★★★★★ 6
最佳音响效果 ★★★★★★ 6
最佳音效剪辑 ★★★★★ 5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2、《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http://www.imdb.com/title/tt0419887/
导演:马克·福斯特
编剧:大卫·本尼沃夫
主演:哈里德·阿布达拉、萨恩·图布、纳塞尔·梅玛尔迦、塞伊德·塔玛沃伊
发行:派拉蒙瞭望
首映:2007年11月2日
简介:
半年前原著的中文译本便悄然风靡一时,故事按两线并行的手法分别沿男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展开。童年的内心阴暗面在一次风筝比赛上大爆发,进而铸成让一半血缘的兄弟孤苦半生的大错(表面上与对方是主仆关系);虽已迁居美国多年依旧无法摆脱昔日背叛信任的自责、懊悔,负罪情绪与日俱增。于是,为弥补曾经的过失、更为实现自我救赎,男主角千里迢迢重返故乡,岂料一场阴谋正恭候他的到来……。
原著堪称业余作家再次一夜成名的典范
小说《追风筝的人》罕见地强调着人性恶的本质,孩提时代阿米尔的邪恶残忍,足以用碧眼狐狸的著名台词形容:那么小的孩子就有这样的心机,什么是毒?这就是毒!尽管主人公貌似最终彻悟并向曾被他践踏的亲情和友谊伸出援手,但若将其自私怯懦的性格贯穿分析,则不难得出成年后的报偿之举主要动机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些”。在书中,30年前的阿富汗、塔利班组织肆无忌惮的阿富汗,两个不同时代尽收眼底;医学专业出身的住美阿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凭此处女作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坛新星,震撼的故事情节与强烈的异域带入感老练结合,丝毫不让读者察觉文字系出新人笔下。
还原上世纪70年代阿富汗的风貌颇具新鲜感
早在索尼抢购《达·芬奇密码》时便盯紧《追风筝的人》的银幕改编权的梦工厂,在入主新东家门下时将该书作为嫁妆随行,转由帮中专司独立制片的子公司打理发行。去年小试牛刀的《通天塔》战果丰硕,今年派拉蒙瞭望一举进化为坐拥《未血绸缪》、《坚强的心》、《婚礼上的玛戈》等多部重型轰炸机的申奥旗舰。尽管演员阵容基本无名、故事氛围异常压抑、叙事舞台远在他乡,但如今国际化色彩日益浓厚的小金人,毕竟已非数年前《尘雾家园》触礁遇冷时的保守姿态。因此,《追》抓准“门户开放”的主流趋势祭起“话题畅销书+阿富汗问题”两大法宝,手段颇为高明。
刚刚被宣布为“第22部007电影导演”的德国舶来人口马克·福斯特,在凭借《死囚之妻》、《寻找梦幻岛》次第本垒绝杀后,又陷入《生死停留》、《闻所未闻》连发哑炮的窘境。参考进驻好莱坞的四部作品忽左忽右的气度、忽冷忽热的温度,可知此人迥异于当下活跃美国的诸位“拉丁留学生”(梅里尔斯、卡隆、德托罗、伊纳里图……),作者性稀缺、原创力贫匮。由是,剧本优劣直接关乎战役胜负。
担纲改编工作的大卫·本尼沃夫五年前因《第25小时》一鸣惊人,其后便却一头扎进《特洛伊》里狠赚外快,与福斯特联袂的《生死停留》体无完肤惨败不久,又高调接过《X战警:金刚狼》的大额Offer。双刃剑:把握不到原著的神髓,即死;完美统辖娱乐性与情感内核,则可锦上添花促进票房。幸运儿哈里德·阿布达拉出任从加州回归阿富汗的男一号,“试映时被惊呼为影帝热门”的说法姑且不论,所饰角色在原著中委实“戏眼”琳琅——顺便一提,阿布达拉的上部作品是《93号航班》,会有评委记得他么……!?
奥斯卡指数(10星满):
最佳影片 ★★★★★★★ 7
最佳导演 ★★★★★★ 6
最佳男主角 ★★★★★★★ 7
最佳男配角 ★★★★★★ 6
最佳女配角 ★★★★★★ 6
最佳改编剧本 ★★★★★★★ 7
最佳摄影 ★★★★★★★ 7
最佳剪辑 ★★★★★★★ 7
最佳艺术指导 ★★★★★★★ 7
最佳服装设计 ★★★★★★ 6
最佳配乐 ★★★★★★ 6
最佳音响效果 ★★★★★ 5
最佳音效剪辑 ★★★★★ 5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7、《自由驰骋》(I'm Not There)
http://www.imdb.com/title/tt0368794/
导演:托德·海因斯
编剧:托德·海因斯、欧仁·莫维曼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希斯·莱杰、凯特·布兰切特、朱利安·摩尔、艾德里安·布劳迪、米切尔·威廉姆斯、理查·基尔、科林·法雷尔、本·维绍尔
发行:韦恩斯坦
首映:2007年11月21日
风闻乃“2007年的《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本想翻译成“心不在焉”或“六神无主”(网上目前只有“我不在那儿”这个毫无技术含量的版本……),原因是这部前卫作品采取“六位男女演员共同饰演一位史实人物”的诡异方式来表现“传说的大音乐家”鲍勃·迪伦的各种生活轨迹与心灵状态。最终选择了“自由驰骋”的意译,原因是确立迪伦“知名唱作人”地位的第二张专辑题曰《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Dylan),与本片随心所欲、神游四海、不拘一格、千姿百态的内涵相得益彰,正是鲍勃·迪伦“音乐多元性”的真实写照。
豪华的演员阵容惊世骇俗……
尽管“新晋奥斯卡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大师也曾为鲍勃·迪伦摄制过纪录长片《没有方向的家》,不过像这样“六位一体”的诠释思路恐怕足以挑战正统派理念根深蒂固的学院的容忍极限。可是,明明“金酸梅气味”萦纡,却又惊觉如此胆大妄为之作竟是凭《远离天堂》席卷各镇影评人协会奖的托德·海因斯导演的手笔,故不可妄下定论。试想:剧本若无过人之处,岂能一举套牢五位奥斯卡提名者(其中两人已获奖)!?当然,依小金人的倔脾气,此类试验电影所能博得的赏识往往止步于演技、编剧部门。
相较其他几位一人分饰多角,专心演绎鲍勃·迪伦本尊的希斯·莱杰明显幸运不少。《断臂山》一役成名荣登“史上最年轻影帝候选人”(与《半个纳尔逊》的雷恩·高斯林并列),让这位澳洲小生在好莱坞大道上愈发畅行无阻——除文艺片Offer摩肩接踵外,更获邀以Boss“小丑”的身份亮相娱乐巨制《蝙蝠侠6:暗夜骑士》,可谓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典型。无独有偶,“小丑”的死对头“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同样是才艺双全的有为青年,此番追随“宿敌”进驻《自由驰骋》剧组一口气分饰三人,当然旨在演技突破。一旦《自》与贝尔今年的另一部申奥大戏《重见天日》形成双剑合璧的格局,恐怕评委们想不给点表示都不好意思……。
表演方面的另一看点无疑是“影史首位因扮演奥斯卡获奖者而捧杯的奥斯卡获奖者”凯特·布兰切特。此番将用勾魂摄魄的演技颠覆女流之躯而化身鲍勃·迪伦,……莫非还有机会大展歌喉!?即便最近两年频繁入围,考虑到她“今后事业重心会逐渐转移至舞台剧”的引退宣言,众会员焉有不买账之理。话说布兰切特凭《黄金年代》、《自由驰骋》一主一配互为攻守的阵势,也许会触发同台的另一位大女优朱利安·摩尔回忆起《远离天堂》、《时时刻刻》主配同提仍铩羽而归的伤心往事——但愿四度入围的演技大拿摩尔在本片的客串出镜别太抢眼,以免打乱今年专攻影后的原定计划(《兽性诱惑》)。
摇滚女扮相的凯特·布兰切特依旧气场强大~
最后一名“女眷”米切尔·威廉姆斯颇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嫌疑。这位与希斯·莱杰新婚燕尔的弱冠美人不仅安产子嗣,更因“夫Gay妇随”的《断臂山》轻松提名最佳女配角,堪称新生代演员中的超级幸运儿。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非“史上最年轻影帝”艾德里安·布劳迪莫属,《钢琴师》爆冷击败尼科尔森、戴刘易斯两位泰斗的惊异纪录在“奥斯卡黑马史”上独领风骚。跟这样一群可畏后生打成一片,不知理查·基尔前辈作何感想?贵为金球音乐/喜剧类影帝(《芝加哥》)竟没能杀进奥斯卡决赛圈,不啻偶像派遭受小金人冷落的形象大使——眼看今年的《招摇撞骗》又有被忽视的危险,无奈。……俱往矣,在未设立“最佳群像演技奖”的残酷厮杀中,上述诸位哪个有望脱颖而出呢?
奥斯卡指数(10星满):
最佳影片 ★★★★★★ 6
最佳导演 ★★★★★★ 6
最佳男主角 ★★★★★★ 6
最佳男配角 ★★★★★★★ 7
最佳女配角 ★★★★★★★★ 8
最佳原创剧本 ★★★★★★★ 7
最佳摄影 ★★★★★★★ 7
最佳剪辑 ★★★★★★ 6
最佳艺术指导 ★★★★★★ 6
最佳服装设计 ★★★★★★ 6
最佳配乐 ★★★★★★ 6
最佳歌曲 ★★★★★★ 6
最佳音响效果 ★★★★★★ 6
最佳音效剪辑 ★★★★★ 5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8、《柳暗花明》(Away from Her)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1747/
导演:萨拉·波莉
编剧:萨拉·波莉
主演:茱莉·克里斯蒂、戈顿·品森特、奥林匹亚·达卡吉斯、斯塔西·拉波吉
发行:狮门
首映:2007年5月4日
简介:
《柳暗花明》根据艾莉斯·门罗的短篇小说改编,讲述疗养院里一位彷徨于断裂的记忆残片与恬静的夕阳现实之间的高龄女性坠入爱河的故事,由于曾在多伦多电影节赚足眼泪和掌声,故早早便被《撞车》之后愈发在意小金人的狮门影业收编旗下。尽管春末夏初便草草登场不利于作战,但媒体综评88分(烂番茄网站新鲜度96%)的惊异硕果无疑使本片从狮门公司申奥大军的急先锋瞬间晋级至中军主帅——开画日期同《撞车》完全吻合,更让人惊觉原来院线公映不过是场前戏——那么,一起来期待年底的DVD攻势吧。
含蓄隽永的“白色生死恋”
善用冰冷美貌与端庄演技两样武器而从加拿大一路红进好莱坞的人气性格女优波莉,从孩提时代起便长年辗转于镜头前,与科波拉小姐表演一团糟(金酸梅……)被逼《迷失东京》的情况迥异(其实索非亚的《处女之死》已属佳作),有朝一日当家作主亲自掌机的想法可谓随缘随性、水到渠成。因此,尽管处女作长片引发话题,重点却并非“转型”噱头,而在于温婉、纤细、新意十足的表现手法赋予电影版《柳暗花明》一种原著里甚至稀缺的知性气质。尽管有“女导演+外国人+上映早+成本小”四大软肋,但教评委眼前一亮的改编思路和执导手腕仍值得重赏,若导演奖太夸张的话,给个最佳编剧如何?……话说回来,低调到不能忍的波莉本人属于“申不申奥,关我屁事!”的典型,消极因素。
春季四大影后种子选手的领头羊茱莉·克里斯蒂阿姨(貌似更该叫“奶奶”),乃三度提名一回册封的钻石级女优,1966年凭《亲爱的》初次入围时便奋勇挫败《音乐之声》的茱莉·安德鲁斯戴冠,可惜最近钟情舞台故罕见于银幕。如今迎来《柳暗花明》的老年痴呆症患者角色,高调复出顷刻引发媒体狂热;最近一次提名系10年前的《换妻游戏》,也算熬到了“第二轮捧杯亦理所当然”的时节,故而优势多多。亮相过早易被遗忘系致命伤,不知是“2007年的戴安·莲恩”(《不忠》),还是“2007年的琼·艾伦”(《愤怒之上》)?借助高知名度、殷实人望、华丽履历克服一下吧,前辈……。
两位老戏骨的火花交锋极度过瘾……
同台飙戏的另两位老妖精一样来头不小。戈顿·品森特老爷子乃加拿大国宝级配角,大抵由于不屑好莱坞名利场的缘故而仅止于加国电影学院奖(吉尼奖)的常客,不过此番无论是否情愿俨然已被推入美国佬的视线。奥林匹亚·达卡吉斯曾因《月色撩人》揽过一尊最佳女配的小金人(那部雪儿调戏尼古拉斯·凯奇的猛片……),纵然再拌绿叶夺标的机会渺茫,依旧不失为提名阶段的大热门。
奥斯卡指数(10星满):
最佳影片 ★★★★★★★ 7
最佳导演 ★★★★★★★ 7
最佳女主角 ★★★★★★★★ 8
最佳男配角 ★★★★★★★ 7
最佳女配角 ★★★★★★★ 7
最佳改编剧本 ★★★★★★★★ 8
最佳摄影 ★★★★★★ 6
最佳剪辑 ★★★★★★ 6
最佳艺术指导 ★★★★★ 5
最佳配乐 ★★★★★★ 6
最佳音响效果 ★★★★★ 5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9、《女招待》(Waitress)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3308/
导演:艾德里安·雪莉
编剧:艾德里安·雪莉
主演:凯莉·拉塞尔、杰里米·西斯托、艾德里安·雪莉、内森·费利昂
发行:福克斯探照灯
首映:2007年5月2日
《女招待》以美国南部为舞台,讲述了一位受困于不幸婚姻的妊娠女性的自立心旅。媒体综评74分(Yahoo方面为B+,烂番茄网站新鲜度89%),仿佛是“2007年的《再见爱丽丝》”。机巧的构思、纤细的笔触、诙谐的故事、绝妙的表演……,影片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收获各种好评,与观众选择奖得主《幸福已逝》一时瑜亮。发行商福克斯探照灯近年的奥斯卡业绩有目共睹,“平易近人的轻喜剧→逐步燎原热映全美→颁奖季节黑马腾空”的熟练三拍子,正好构成该公司同小金人次第共舞的申奥华尔兹。
随心情变幻炮制各种“派”的拉塞尔
点映至今进账2000万美元的事实充分说明:不止是学院怜香惜玉,美国人民从来都对女佣、女仆、女招待(甚至R级服务行业的女性工作者……)的故事乐此不疲,无奈小生仍不敢轻易将其推举为“2007年的《阳光小美女》”。踌躇有三:一、浪漫爱情剧有别于《阳》的社会家庭类型;二、大卖程度尚不足以酿成话题;三、开画时间过早有被遗忘的危险——第一点已无计可施,第二、第三条缺陷则可利用DVD发行来弥补,一路走好。
其实《女招待》确有一枚重磅宣传炸弹,只是但凡有良知便不会去炒作。编导一身的艾德里安·雪莉才女于去年惨遭杀害,遗作如今沐浴追捧狂潮的喜讯亦无从知晓,以致这位潜力无限的新人导演与世长辞时,从业履历仍仅标注着“演员”一职,昙花一现,刹那凋零。执导作品在爱与美食的精致包裹下,暗含男权主义社会中挣扎的女人心与逆来顺受虔诚信教的传统美国精神史——感性的女会员、高龄评委、保守派三大群体通杀,再结合悼念与惋惜的同情票,……至少最佳原创剧本奖照顾一下也不为过。
戏内妊娠能为拉塞尔带来多少好运呢?似乎戏外妊娠更有效……
不巧目前占据《女招待》盛誉焦点的并非艾德里安·雪莉,而是主演女星凯莉·拉塞尔。当初领衔青春剧集《菲莉希提》时便被舆论看好是“演技与实力兼备的佳人”,闻到香味的汤姆·克鲁斯赶紧把小姑娘拖进《碟中谍3》剧组,于是轻松完成从荧屏到银幕的过渡。上个世纪“扮演女招待拿奥斯卡就像拿小费”,但该现象进入21世纪已不攻自破;再者演技部门毕竟迥异于影片奖,《末路爱神》几万张DVD纷纷扬扬播撒业界仍难助七战七败的彼德·奥图制胜第八回合,夏初过早亮相的拉塞尔年底再上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窃以为结局不外“2007年的阿伦·艾克哈特”(去年春季优秀小品《感谢你吸烟》的男主角),金球有幸、金人无缘,何况摊上“TV女优”的恶印象(唯一加分点即“妊娠”)。也罢,反正拉塞尔未来的路还长,学院会员们不妨多缅怀一下逝者吧。
奥斯卡指数(10星满):
最佳影片 ★★★★★★ 6
最佳导演 ★★★★★★ 6
最佳女主角 ★★★★★★★ 7
最佳男配角 ★★★★★★ 6
最佳女配角 ★★★★★ 5
最佳原创剧本 ★★★★★★★★ 8
最佳摄影 ★★★★★ 5
最佳剪辑 ★★★★★ 5
最佳艺术指导 ★★★★★ 5
最佳音响效果 ★★★★★ 5
[ 本帖最后由 space 于 7-10-2007 06:50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0-2007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