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美丽旅程

一贯道的借窍,开沙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3-2014 02:2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行義或信,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已矣。


孔子說:“符合禮法的話,能不聽從嗎?但(只有按它來)改正自己的錯誤才是可貴的。恭順贊許的話,誰聽了不高興呢?但只有分析了話語真假才是可貴的。只是高興卻不分析,只是聽從而不改正錯誤,這樣的人我對他沒辦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14 02: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喊主(道),遵义,或不被承認之作惡者(德之賊)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


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

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硃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孟子得意門生萬章,勤學好問,對有件事一直迷惑不解,萬章請教孟子說:在鄉里大家都公認鄉愿文質彬彬、逢人恭維、不道人長短、不說人是非,從不得罪於人,人人都說鄉愿是好人。為甚麼孔子說他是壞人,討厭他,並且還批評鄉愿是「德之賊」,這是甚麼原故?

孟子回答:鄉愿是個聰明的人,做人處世八面玲瓏、面面俱到,文質彬彬,逢人恭維有禮。一心只會討好別人,取悅別人來塑造自己忠厚老實、公正廉潔、與世無爭的形象,騙取別人對他的好感,希望人人說他是好人。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只顧自己的利益,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親和好人的樣子,不敢說實話,不敢論是非,罔顧道義。這種人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之輩,這種偽君子的假好人,表面看起來是好人,其實是騙取民心、不忠不義、同流合污的壞人,對社會國家沒有益處,所以孔子討厭他,稱呼他為「德之賊」。







本帖最后由 叶浮萍 于 6-3-2014 03: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12:54 AM
古時,華夏有聖人,賢人,君子等之分。

一般傳統上,聖人的稱號是以一生人的業績才被后人所定论的。 ...
聖人,賢人,君子等也似如救世主,義人,僕人的稱號一般的。

请问,所谓的聖人,賢人,君子怎样掌握自己的生命?
他们现在怎么样?
他们能自救吗?
他们怎样救世?

看来,你还不明白圣经说的救世主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2:15 AM
所謂求,叩門,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①。尽其道而死者,正命 ...

你引用圣经耶稣基督的教导,却用孟子,孔子来解释,

其实,孟,孔并不是耶稣的门徒,也没有读过圣经,

他们根本不明白耶稣的意思,

你引用圣经就必须要回到圣经,

这样简单的道理你怎么还明白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2:29 AM
行義或信,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 ...

你引用圣经的义和信,却叫孔子来回答,把孔子都搞傻了,

以下是一部分关于信和义的教导:

罗马书 10:9-10
“你若口里宣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人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信就可以称义,口里宣认就可以得救。”

约翰福音 1:12-13
“凡接纳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些人不是从血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的意愿生的,而是从神生的。”
哥林多后书 5:21
“神使那无罪的[基督]替我们成为罪,好使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


罗马书3:20-28
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
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既是这样,哪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吗﹖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所以(有古卷:因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11:5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11:27 AM
你引用圣经耶稣基督的教导,却用孟子,孔子来解释,
其实,孟,孔并不是耶稣的门徒,也没有读过圣经,
...

所以再怎麼聊,你也不能貫通何谓五教歸一。畢竟確是先入為主,除ABC外,無文字可言。


是非只為開口,煩惱皆因強出口。
糾紛是因各有執。
我想,我就和你談到這裡好了。再谈下去可能就會無形進入攻擊。

古之學者为已,今之學者為人。
你的見地,也促我多一番了解。多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2:39 AM
只喊主(道),遵义,或不被承認之作惡者(德之賊)

孔子,万子,孟子都不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他们完全不明白上帝的道,他们只能够靠自己摸索,寻求;

因此,那是世人的道,完全与圣经扯不上关系。

耶稣基督的道是来自上帝的话语,

所以上帝的道高于世人的道。

你拒绝上帝的道而宁可去摸索人的道,

却又要引用上帝的话语呢,又歪曲上帝的话语,

你知道自己到底在作什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12:2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12:09 PM
孔子,万子,孟子都不是耶稣基督的门徒,他们完全不明白上帝的道,他们只能够靠自己摸索,寻求;
因此, ...


我覺得,或者你回去福音版開章題會比較洽當的。

如,從基督對借竅,开沙的看法。
從基督對五教歸一的觀點。

這樣,關起門戶自我交流,或許合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11:53 AM
所以再怎麼聊,你也不能貫通何谓五教歸一。畢竟確是先入為主,除ABC外,無文字可言。

五教如何归一?你必须讲出真相来啊。

基督教是相信上帝的信仰,上帝要世人听从耶稣基督的教导。

孔子,老子,释迦摩尼,默罕默德,这四个人愿意听从耶稣基督吗?连你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相信耶稣是唯一的救主,

世人背叛了上帝,难道要上帝听从祂所造的人吗?

请问,怎样五教归一??

你需要讲出道理来服人,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12: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12:28 PM
五教如何归一?你必须讲出真相来啊。
基督教是相信上帝的信仰,上帝要世人听从耶稣基督的教导。
孔子, ...

你連經文與經文的近義段落,也有抗拒感。要怎麼進一步看廣義呢?

看看我的46樓吧,已經回復你了。
再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12:28 PM
我覺得,或者你回去福音版開章題會比較洽當的。

如,從基督對借竅,开沙的看法。

这个问题需要一贯道的人来解答才适当的。

一贯道引用圣经应该对圣经有责任感,

一贯道把基督教当做其中一部分,有义务作出解释。

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1: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12:41 PM
这个问题需要一贯道的人来解答才适当的。
一贯道引用圣经应该对圣经有责任感,
一贯道把基督教当做其中 ...

以你的自我立場,作不到解釋。因為你已經自我劃分小圓圈,除非你能放下自我开心扇寬大圓圈。
毕章人劃分之,上帝卻坐在地球大圓圈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4-3-2014 04:39 PM
以上是所谓的怪力亂神,子不語,因非正道。

孔子之時亦如此。
所以孔子儒家從禮儀人倫,而素位而行,進一步敬上帝。

21 “不是每一個對我說:‘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唯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22 到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難道我們沒有奉你的名講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過許多神蹟嗎?’23但我必向他們聲明:‘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孔子没有读过圣经,并不知道上帝的心意,

现在,你有机会读到圣经,也能够引用耶稣警告门徒的经文,

但是,你宁可跟从无助的孔子也不相信耶稣,

那么,你就是熟读圣经又如何?

拒绝耶稣的人后果也是:耶稣说的,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1:01 PM
以你的自我立場,作不到解釋。因為你已經自我劃分小圓圈,除非你能放下自我开心扇寬大圓圈。
毕章人劃分 ...

不要避重就轻,

请你针对我的句子或片段作评论。

让我知道错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1: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01:19 PM
不要避重就轻,

请你针对我的句子或片段作评论。

你的立場沒錯,圣经當然也沒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1: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01:19 PM
不要避重就轻,

请你针对我的句子或片段作评论。

你該知道, 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上是引自哪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14 02:0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6-3-2014 01:07 PM
孔子没有读过圣经,并不知道上帝的心意,

现在,你有机会读到圣经,也能够引用耶稣警告门徒的经文,

你這最后一段,把名詞拿去。留下義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03: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1:50 PM
你該知道, 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上是引自哪里吧?

40
22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
23他使君王归于虚无,使地上的审判官成为虚空。(审判官就是那些所谓的诸神。)
24他们是刚才(或译:不曾;下同)栽上,刚才种上,根也刚才扎在地里,他一吹在其上,便都枯干;旋风将他们吹去,像碎稭一样。
25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
26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他一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


第25-26节,上帝邀请人观看他所创造的大自然,观看天上的星星,从中认识他的伟大和权能。

谁可以相比?叫谁与上帝相等?

所以,我强调不要拿古人来与上帝相比,

那不是我的执着而是上帝的本意。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6-3-2014 03:43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4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浮萍 发表于 6-3-2014 02:06 PM
你這最后一段,把名詞拿去。留下義理。

恕我不明白你的意思,希望你不客气的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3-2014 04: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4-3-2014 05:01 PM
很遗憾,孔子没有机会认识圣经,他不认识耶和华上帝。

很遗憾,孔子没有叫人去拜拜他,却有人莫名其妙 ...


這第三段,把名詞去掉。把獨生子換為傳道者或使者。然后留下重點義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2-2025 07:35 PM , Processed in 0.28649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