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1-10-2011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眾生悉是有為,從諸因緣和合而有,言因緣者,即是業也;若假因緣和合有者,即是無常;無常即苦:苦即無我Gap_Gezz 发表于 1-10-2011 04:10 PM 
苦即无我怎么解?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0-2011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2-10-2011 01:35 AM 编辑
苦即无我怎么解?
susupapaya 发表于 1-10-2011 05:19 PM 
好问题, 这个让我思维了一下。。。
要了解无我,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我?
在一般人的认识里面,我就是一个恒常,拥有自主意识的我。。。(灵魂,或者此肉身)
如果连 苦也自主不了 那这个肯定不是我的。。。为啥?
因为东西如果是我的。。。我可以主宰,控制它不产生苦。
这个苦的产生是心不想要的 但是它却不受心所控制 故言无我。
比如说身体内部产生苦受。。。但是我却不能改变它的存在。。故言身体是非我的,因为它是跟着因缘和合而成 跟着因缘和合而受。。
(原因在于我不能改变它里面的化学变化)
终有一天这个身体会毁灭 毁败。。也就是众生的死亡。
种种苦, 爱别离,怨嗔会。。都产生苦。都不是心想要的境界。
导致人们啼哭嚎呼,但不是他们所可以主宰的或者可以改变的 - 因为有生故有死。
因缘法 - 是有因故有此缘。此因灭则此缘灭。。。
体证到苦的存在并感到不满(伤心,失望,嚎哭)即代表着众生有执著于我;
反过来体证到苦,(既是智慧破除我见)立即正思维细观其因缘和知见其因缘法的升起就会了解无我。
須達多長者以最后的结论 直接说有苦的地方即是非我所拥有的。
纯粹是我的理解,欢迎来互相讨论 
|
|
|
|
|
|
|
|
|
|
|
发表于 1-10-2011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随即利用这一机会,讲述了弟子们的七种安乐条件,召集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对他们说:众弟子,若诸比丘:
1.时常会集,举行会议。
2.和合相处,共同行动,一致完成僧团的义务。
3.不要颁布没有颁布的戒律,不要废除已经颁布的戒律,依据已制戒律行事。
4.供养、尊敬戒腊长,资历深的借团长考,孝敬父母,听从他们有益的教诲。
5.对生死轮回不起爱染,不执著贪欲。
6.以隐居山林为乐。
7.自我修习正念,使持戒独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乐
Matthew:
| 28:18 | | 耶 稣 进 前 来 , 对 他 们 说 , 天 上 , 地 下 所 有 的 权 柄 , 都 赐 给 我 了 。 | | 28:19 | | 所 以 你 们 要 去 , 使 万 民 作 我 的 门 徒 , 奉 父 子 圣 灵 的 名 , 给 他 们 施 洗 。 ( 或 作 给 他 们 施 洗 归 于 父 子 圣 灵 的 名 ) | | 28:20 | | 凡 我 所 吩 咐 你 们 的 , 都 教 训 他 们 遵 守 , 我 就 常 与 你 们 同 在 , 直 到 世 界 的 末 了 。 |
怪不得,以前佛教的僧侣隐居山林,顾自己修行,
直到近代出了一些高僧提倡人间佛教,佛教才走入人们的生活。
耶稣不一样,他吩咐门徒们要“去”,进入世界传福音!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0-2011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1-10-2011 10:39 PM 编辑
回复 43# 步惊云侠客
大哥,以隐居山林为乐。是要提醒自己不能太舒适 不能纵欲。
并离开喧哗的城市。
比丘的艰苦生活 不是一般凡夫愿意弃舍的
佛陀也强调四方宣教的
“诸比丘,我已从世间或出世间的桎梏中得到了解脱,你们也从世间或出世间的束缚中得到了解脱。诸比丘,去吧,为了大众的善益和福祉,出于对世界的慈悲,为了人天(6)的善益和福祉。诸比丘,不要两人同去,在事理方面,传授善于始、善于中,善于末的佛法,宣扬梵行。(7)”
“有一些众生,眼中只有一点点尘土,他们闻法后,灰尘将散落。明了佛法。”
“诸比丘,为了宣说佛法,我也将前往优楼频螺。”
“高举圣者大旗!你们这些所作已办者,为了其他大众的利益,宣说无上佛法。”
千万不要误解佛陀的教化
这是西方一位biologist 比丘 在google宣教
|
|
|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1 01: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问题, 这个让我思维了一下。。。
要了解无我,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我?
在一般人的认识里面,我 ...
Gap_Gezz 发表于 1-10-2011 05:35 PM 
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真是菩萨。
善哉善哉~~ |
|
|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1 0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问题, 这个让我思维了一下。。。
要了解无我,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我?
在一般人的认识里面,我 ...
Gap_Gezz 发表于 1-10-2011 05:35 PM 
感谢你的回答 |
|
|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1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是没有私心的老师
他并没有把一些秘密收藏起来不教导别人....
所以阿罗汉所学 就是佛陀所教导的 ...
Gap_Gezz 发表于 30-9-2011 09:22 AM 
看到現今某些所謂的佛教大師在台面上做著各種醜陋表演,迷惑衆生,宣傳變質的佛法,我感到無比痛心。
對于那些相信他們的愚癡衆生,我越來越覺得應該同情還是由他? |
|
|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1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看到有意思的帖子,GapGezz 兄也只是修行有为,一切法开始能自行理解圆通了~
真是善哉善哉~希望能放上更多的资料,让更多人受益 ~
顺便也推荐我些佛书勒 ~因为最近又开始找书读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10-2011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是在1900s年代,出了太虚大师这样的法师,强调人生佛教,后来印顺法师称为人间佛教。
所以佛教才走入民间的慈善工作。
否则,佛教只局限庙宇里面敲木鱼烧香。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0-2011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3-10-2011 11:03 AM 编辑
佛教是在1900s年代,出了太虚大师这样的法师,强调人生佛教,后来印顺法师称为人间佛教。
所以佛教才走入民 ...
步惊云侠客 发表于 2-10-2011 11:16 PM 
对于一个人感觉到痛苦,他寻求解脱痛苦的境界没有错。
像基督也是强调说这一生有罪,要等待上帝的救度一样 要多行善之类的。
以前我阅读圣经时,我觉得基督说的很对。但是我接触了有逻辑的佛教之后
我觉得佛教比较实际,有道路可修可证(同时也包含世间善行)。
我宁愿把自己的解脱放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所谓的上帝。
依赖上帝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等待父母来救度。
况且大家都说做人要积极,不要等别人来帮我们。我们要先自己帮助自己不是嘛?
佛教就是强调自己积极努力。
但是佛教没有把自己的痛苦依靠上帝,佛教强调自己努力解脱。我反而比较喜欢自己积极努力。
但是道路是有共同性的,基督强调大爱,佛陀强调慈悲。
所以基督徒所奉行的不管他知道或者不知道。实际上他也是在修佛教的菩萨道 (慈 、悲、喜、舍)。
名称不重要,只是世间的名相,重要的是你在做的事情(是善是恶)
在努力构造的是离欲的世间还是贪爱的世间而已。 |
|
|
|
|
|
|
|
|
|
|
发表于 3-10-2011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ebrew:
5:12看 你 们 学 习 的 工 夫 , 本 该 作 师 傅 , 谁 知 还 得 有 人 将 神 圣 言 小 学 的 开 端 , 另 教 导 你 们 。 并 且 成 了 那 必 须 吃 奶 , 不 能 吃 干 粮 的 人 。
5:13凡 只 能 吃 奶 的 , 都 不 熟 练 仁 义 的 道 理 。 因 为 他 是 婴 孩 。
5:14惟 独 长 大 成 人 的 , 才 能 吃 干 粮 , 他 们 的 心 窍 , 习 练 得 通 达 , 就 能 分 辨 好 歹 了 。
你误会了,上帝不是要我们做婴孩,而是要长大。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0-2011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3-10-2011 03:06 PM 编辑
Hebrew:
5:12看 你 们 学 习 的 工 夫 , 本 该 作 师 傅 , 谁 知 还 得 有 人 将 神 圣 言 小 学 的 ...
步惊云侠客 发表于 3-10-2011 02:53 PM 
所以我才说圣经里面的 真理跟佛经很相似.....
耶稣说过, 只要一个男人在心中意淫 也一样有罪...
跟佛教说的心是一切的先驱 一样的意思.... 不善心 引发不善念 不善念引发不善行...
所以佛陀强调训练心的每一个动念....
耶稣也说了 欲望是万恶之源
既然佛陀说的 跟耶稣说的都一样... 那证明了彼此都指出了真理...
回到比丘的生活来说.... 一个人摆脱 种种物欲, 激情, 摆脱种种生活的贪求... 就是实践真理的人...
他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来伤害世间其他的人... 即使生活中有众生牺牲了
也是非常少了 不像一般凡夫天天与欲望周旋....
所谓的真理就只是那么简单...
佛陀说 真理不是哲学思想 不是卖弄智慧的游戏
真理必须清清楚楚 必须人人可以明白实践.... 如果不能实践那就只是纸上谈兵....对人没有好处
甚至有些人, 清楚明嘹佛陀的教导 但是他们却往返方向走去....
佛陀只是指路者.. 我们还是要靠自己走上正道.
同理 耶稣教导了我们种种善行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讨论真理
但是对别人却没有包容 没有爱心 甚至没宽恕你的敌人 爱你的敌人... 那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虔诚的教徒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0-2011 03: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現今某些所謂的佛教大師在台面上做著各種醜陋表演,迷惑衆生,宣傳變質的佛法,我感到無比痛心。
...
觉悟之路 发表于 2-10-2011 10:41 AM 
在我看来, 各有因缘 现在坏的未必是真的坏....
有些事情表面上是坏, 但是却有好处在其中.....
重要的是你从这个现象当中领悟了什么....
摸索本来就是好事...
佛陀自己也跟不同的禅定老师学过法 修过苦行 ....
重要的是众生自己的领悟力而已...
佛陀自己跟各大老师学法的过程中是不断检讨自己的.... 只要还不够究竟 他就另外想办法.....
所以现在有各大宗派未必是坏事.... 重要的是引导大家来面对实相 (也就是人生有苦 也有苦的出路 八正道, 四圣谛...) |
|
|
|
|
|
|
|
|
|
|
发表于 3-10-2011 08: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5-2012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步惊云侠客
我去上过内观 至少我体证过无想的禅定....
我可以确实佛陀的境界是存在的
况且在大 ...
Gap_Gezz 发表于 30-9-2011 09:08 AM 
请教Āvuso Gap_Gezz 这无想的禅定是否是指四禅八定里的其中的一项业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2012 11: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愚痴者
在我个人的体验里面,我认为是业行的其中一种心念,心念只系于安详、和谐。
还局限于四禅八定当中。
若保持这种心念身坏命终将会投生天界,将以一种以心识存在的生命状态重生。
但是我没有身坏命终所以我证明不了这个结果。但是心念确实知足、饱足了、不再有任何意识的想法。
只有当下的无求(无妄想故无求)、禅悦、喜乐。
实际上还没到达心的止息。所以还是会轮回。 |
|
|
|
|
|
|
|
|
|
|
发表于 2-5-2012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愚痴者 于 3-5-2012 11:25 AM 编辑
回复 56# Gap_Gezz
在之前有看到他人说现在是不可能能证四禅八定和道与果。。
但是愚痴者相信在现世里还是有人能证得四禅八定和道与果。。。
Āvuso Gap_Gezz您说的愚痴者都明白,四禅八定确实还没能止息。。因为四禅八定只是用来开发智慧、领悟佛法而悟道的“工具”罢了。
愚痴者的一位朋友已能观照过去未来5世。。
感恩Āvuso Gap_Gezz的分享
Āyurārogya-sampattiSagga-sampatti·m·eva ca,Atho nibbāna-sampatti Iminā te samijjhatu.
透过这项(功德),愿你获得长寿、健康、投生天趣、然后证悟涅槃。
sādhu! sādhu! sādhu!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2012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愚痴者
是,相信是证悟道路的第一步。即是是乔达摩还没证悟之前也相信解脱之道是存在的。
但是相信并不能解脱,唯有自己亲尝解脱才可以真正放下相信并与正法共存。
你朋友既然已经修到了神通能照见来生确实很精进。
不知他是在那里修成的?
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说确实很好了,但是不要自满,仍旧要努力。
努力证悟不再有来生的生命。因为有来生就是有苦。
他的来生对我们没有帮助,唯有我们自己证悟了才是我们主宰我们自己的生命。 |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2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照过去世,乩童扶鸾也能做到,慧解脱阿罗汉却做不到。
要测试一个人有否禅定神通,是件极为容易的事。
问问现在我在何处上网?我是谁?
答不出。。。就很明显是在吹水了而已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3-5-2012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照过去世,乩童扶鸾也能做到,慧解脱阿罗汉却做不到。
要测试一个人有否禅定神通,是件极为容易的事。
...
转轮圣王 发表于 3-5-2012 12:11 AM 
你在马来西亚上网,你是转轮圣王咯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