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素还真

学佛人的奇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6-2010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芬姐2
八正道是人伦的根本
一个人做人做得好了,不表示他一定可以解脱涅盘
你要说八正道,16正道,32正道,64正道,128正道都可以
八正道是学人根本,立身处世所需,非解脱涅盘之必然

所以说:"只修八正道就能解脱六道轮回而得到究竟涅磐"这句话,根本是误尽苍生..."
我又又来啦 发表于 17-6-2010 03:09 PM

[四] 第四 婆罗门

  舍卫城因缘。

  时,具寿阿难,清晨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舍卫城乞食。

  具寿阿难见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出舍卫城。系以白马,配以白庄严、白车、白眷属、白绊、白刺棒、白伞盖、白帽、白衣、白履,挥白拂扇。众人见此曰:“嗟夫!梵乘,是梵乘色。”

   时,具寿阿难,往舍卫城乞食。食后由乞食归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大德!我于此处,清晨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舍卫城乞食。大德!我见生闻婆罗门乘偏白之马车,出舍卫城。系以白马、配以白庄严、白车、白眷属、白绊、白刺棒、白伞盖、白帽、白衣、白履、挥白拂扇。众人见此言曰:“嗟夫!梵乘,梵乘色。”大德!此法、律,能称为梵乘施设否?”世尊说曰:
   “阿难!能。阿难!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亦称为:梵乘、法乘、无上之胜伏。

    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见,为究尽调伏于贪,为究尽调伏于嗔,为究尽调伏于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思惟,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语,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滇,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业,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命,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精进,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念,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定,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定,为究尽调伏贪 ,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
   阿难!应依此理而知,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亦称为:梵乘、法乘或无上之胜伏。”
   世尊作如是说,如是说之善逝师,更作如是说:
   信慧诸法轭  常时为自辕
   惭轴意为魔  护念为御者
   戒资具为车  静虑以为眼
   精进而为轴  舍三昧为辕
   无欲为覆具  无嗔害舍离
   如是为兵器  忍辱以为锁2
   以趣于安稳  以此已具足
   为无上梵乘  智士出世间
   一向伏贪等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二二(大正藏二、二00c)。
   2 “铠。”原典dhammasannaha以vammasannaha订正之。


[六] 第六 一比丘(一)

  舍卫城因缘。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梵行,所谓梵行者,大德!何为梵行?何为梵行之究尽耶?
   “比丘!此八支圣道即梵行。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是。比丘!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此即梵行之究尽。”

[七] 第七 一比丘(二)

  舍卫城因缘。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大德!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是何者之增上语耶?”
“比丘!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乃涅槃界之增上语。以此说诸漏之灭尽。”

  如是谈已。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不死,不死者、大德!云何为不死耶?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
“比丘!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者,此名之为不死。此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注1 杂阿含经二八、六(大正藏二、一九九a)。





-------
希望芬姐与我又又来同修能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6-2010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第四 婆罗门一  舍卫城因缘。二  时,具寿阿难,清晨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舍卫城乞食。三   ...

希望芬姐与我又又来同修能了解。
tshadow 发表于 18-6-2010 10:39 AM


八正道只是前行没有正行还不能究竟涅磐

我知道答案,才敢挑战素某,看他自己能不能鹦鹉学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0 03: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正道只是前行,没有正行还不能究竟涅磐

我知道答案,才敢挑战素某,看他自己能不能鹦鹉学舌
芬姐2 发表于 18-6-2010 02:03 PM


芬姐说:“八正道只是前行,没有正行还不能究竟涅磐”和我之前贴上的经文有出入,
请看
。。。
阿难!应依此理而知,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亦称为:梵乘、法乘或无上之胜伏。”
。。。
“大德!言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大德!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是何者之增上语耶?”
“比丘!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乃涅槃界之增上语。以此说诸漏之灭尽。”
。。。
“大德!言不死,不死者、大德!云何为不死耶?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
“比丘!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者,此名之为不死。此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

芬姐认为八正道不能到达究竟涅磐,那么为何佛陀在相应部里提到八正道属于无上之胜伏?
佛陀也说道“此名之为不死。此即八支圣道”
芬姐和我又又来啦同修的说辞不符合相应部。

虽然我知道你们可以根据相应部以外的经典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不妨引经讨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0 03: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知道你们可以根据相应部以外的经典来支持你们的说法,不妨引经讨论吧!
tshadow 发表于 18-6-2010 03:12 PM

我在考素某的智慧,暂时不说

就算我说出来,素某也不会感激,他什么样的人我还不清楚咩,哈哈。。。

你知道什么是前行和正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0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芬姐2

能否说明佛陀根据任何经典解说八正道属于前行?这样讨论会比较安全,避免成为佛法狮子虫,你说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0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念佛!常念佛!就可以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3-6-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芬姐2 于 29-6-2010 06:09 PM 编辑

又要修改29#的帖

2)由于上述的事实,当一个人还未准备好就不要告诉他没有能力接受的事。素还真 发表于 16-6-2010 01:35 AM



骂粗口已犯了口业 (因果业报)。
咦,我认识的一个 “ 死老野”  自己尚未准备好,有些凡夫俗子也没能力接受的,干吗他啊记啊作对没有能力接受的人多多废话呢?

我信仰佛陀,不过我可不背着佛教道德之士这个包袱。素XX哦,当众骂粗口比不雅手势也没什么素XX 发表于 12-6-2010 04:39PM



谈一谈因果业报的法则吧。

崇信因果之人就不会乱做坏事。这不是因为受到上帝或神明恐吓,而是这根本就是自然法则。素XX 发表于 19-2-2010 10:31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0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正道是四圣谛的道
四圣谛趣向苦的止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6-2010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人好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0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9# sooniyee


我跟你說 ,其實只有你一個人在痛苦 ,

其他的網友都是在享受版主放假的短暫痛快.


機會難得,佛祖保佑 ,應當珍惜眼前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0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guilimen


斑竹不在, 本来还以为可以来点激烈的, 但其实看到目前为止, 却一点都不精彩 。。。。。。

好怀念宗教主版块没有分家前的日子, 那时候的战况, 才叫做刺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weisely


我們都是有受過"人道"教育 ,懂得自律的猴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当下,是清明觉知一切,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这样混乱,假高人和某人一唱一和,一直打压别人,使到很多人都不太敢在这里分享。
原本这里是一个可以是大家好好分享佛法的管道,就因为某些人,把这佛法版块浪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3: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哪种方法修佛还没有个定案呢!佛教也有很多派系的。光念佛有人说可以成佛,有人说不行。自己心里自在,可不是所有的佛教派系都赞同。很多没有佛教根基的,看了几本地狱专,发心向佛,念佛,你说他能成佛吗~~但这种人总也好过在批评的啦,参与政治的纷争啦~~活佛能成佛吗?在世界各地还转个圈呢!

还是好好学佛吧!别想太多,免得尘念太多就影响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呀对呀,赞成佛法生活化~
但学佛一直在一个程度,深入经藏是有必要的吧。
与人讨论佛法也只是要多多薰习佛法,警惕自己不要把它当做一种知识那样地谈论它。而要把它与生命结合,那么才不会说到做不到。
总而言之,莫忘初心,时时看会学佛与生命和生活有什么帮助,学佛人就不会出现什么奇怪现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4-7-2010 04: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多多念佛念佛说的经听佛号和祈祷去,少用知识去论佛论法论道理,现代的五浊恶世什么人什么事都有~~只有记紧佛陀说的阿弥陀经佛号:一者孝养父母,奉命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阿弥陀佛,不在来了,大家好自为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  信者/信徒,和行者/修行者 的区别的地方

前者不想知道究竟,只以信的宗教追随者
后者想知道究竟,以信,行,, 教,证 具足的学佛实践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0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清池


    學佛實踐者對三無漏學戒律、禪定、智慧的修持是不會排斥而且會精進完成,認同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10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5-7-2010 01:01 AM 编辑

信者是准备阶段, 最终(这世 或 后世)都应该开悟要发愿(菩堤心)入菩萨道成为行

者,方能成佛,


大乘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都以信为入门 -(前位十信心 :      
     从信者的初信心到发愿(菩堤心)入菩萨道(信心, 念心 ,精进心, 慧心, 定心 ,

不退心, 回向心, 护法心, 戒心,愿心 ),


行者以四十二贤圣位- 作贤圣/菩萨道, 从真正发菩堤心后的行者发心住 到成佛

- (十心住(习种性), 十行心(性种性) ,  十回向心(道种性), 十地心(圣种性),

入法界心(等觉性), 寂灭心(妙觉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10-2025 04:16 AM , Processed in 0.12679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