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7# 芬姐2
八正道是人伦的根本
一个人做人做得好了,不表示他一定可以解脱涅盘
你要说八正道,16正道,32正道,64正道,128正道都可以
八正道是学人根本,立身处世所需,非解脱涅盘之必然
所以说:"只修八正道就能解脱六道轮回而得到究竟涅磐"这句话,根本是误尽苍生..."
我又又来啦 发表于 17-6-2010 03:09 PM 
[四] 第四 婆罗门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具寿阿难,清晨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舍卫城乞食。 三 具寿阿难见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出舍卫城。系以白马,配以白庄严、白车、白眷属、白绊、白刺棒、白伞盖、白帽、白衣、白履,挥白拂扇。众人见此曰:“嗟夫!梵乘,是梵乘色。” 四 时,具寿阿难,往舍卫城乞食。食后由乞食归来,诣世尊住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具寿阿难,白世尊曰:
“大德!我于此处,清晨时分,着下衣,持衣钵,入舍卫城乞食。大德!我见生闻婆罗门乘偏白之马车,出舍卫城。系以白马、配以白庄严、白车、白眷属、白绊、白刺棒、白伞盖、白帽、白衣、白履、挥白拂扇。众人见此言曰:“嗟夫!梵乘,梵乘色。”大德!此法、律,能称为梵乘施设否?”世尊说曰:
“阿难!能。阿难!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亦称为:梵乘、法乘、无上之胜伏。 五 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见,为究尽调伏于贪,为究尽调伏于嗔,为究尽调伏于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思惟,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语,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滇,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业,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命,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精进,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念,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定,为究尽调伏贪,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阿难!以修习多修习正定,为究尽调伏贪 ,为究尽调伏嗔,为究尽调伏痴。
阿难!应依此理而知,此八支圣道之增上语,亦称为:梵乘、法乘或无上之胜伏。”
世尊作如是说,如是说之善逝师,更作如是说:
信慧诸法轭 常时为自辕
惭轴意为魔 护念为御者
戒资具为车 静虑以为眼
精进而为轴 舍三昧为辕
无欲为覆具 无嗔害舍离
如是为兵器 忍辱以为锁2
以趣于安稳 以此已具足
为无上梵乘 智士出世间
一向伏贪等 注1 汉译阿含经二八、二二(大正藏二、二00c)。
2 “铠。”原典dhammasannaha以vammasannaha订正之。
[六] 第六 一比丘(一)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梵行,所谓梵行者,大德!何为梵行?何为梵行之究尽耶?
“比丘!此八支圣道即梵行。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是。比丘!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此即梵行之究尽。” [七] 第七 一比丘(二) 一 舍卫城因缘。 二 时,有一比丘,来诣世尊住处。诣已,礼敬世尊,坐于一面。 三 坐于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大德!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是何者之增上语耶?”
“比丘!贪欲之调伏、嗔恚之调伏、愚痴之调伏者,乃涅槃界之增上语。以此说诸漏之灭尽。” 四 如是谈已。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言不死,不死者、大德!云何为不死耶?云何为达不死之道耶?”
“比丘!贪欲之灭尽,嗔恚之灭尽,愚痴之灭尽者,此名之为不死。此即八支圣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 注1 杂阿含经二八、六(大正藏二、一九九a)。
-------
希望芬姐与我又又来同修能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