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负责资讯战,包括卫星很合理  
陆军司令部、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週四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习近平(右3)將军旗授予火箭军司令员魏凤和(右2)、政治委员王家胜。
兵种升军种 未来直接参战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后,编製、装备、战斗力都將极大提升,特別是这支部队將是一支「核常兼备」的部队,肩负核威慑和常规作战两大任务,未来极有可能要直接参加军事战斗。这位专家称,此次两大部队组建是中国军改一大措施,將全面提升中国军队联合作战能力。 「火箭军看似只是改了一个名字,实际上透露出许多重要信息。」宋忠平分析,之前叫第二炮兵,有保密成分在其中,现在改名显示出中国国防战略政策正在走向透明。其次,其他国家类似战略导弹部队多叫做火箭兵或者战略司令部,中方更名有助於与其他国家开展军事交流合作。 这位军事专家强调,最核心的一点是,火箭军更名成立后,由以前的兵种提升为一个军种,比之前的二炮在编制上会有所调整和扩充。 他说:「不排除以后有更多的兵种在火箭军下边,因为火箭军是一支核常部队,既要担负战略核威慑,还要担负常规军事衝突中的军事打击任务,未来火箭军內部有可能据此分开,管核武器的是一个兵种,管常规武器的由另外一个兵种来担当,再加上其他支援保障型的部队和更多兵种的充实,作战装备也会不断完善。」 宋忠平指出,火箭军是中国大国地位的重要象徵,也是重要保障,在维护国家安全,甚至在未来军事斗爭中,这只部队不只是一个威慑性的部队,更有可能是一支直接参加军事斗爭的部队,份量较之前会有大大提升。 他说,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火箭军比海空军强,所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內將会重点发展火箭军,让其承担更多军事任务,成为中国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 宋忠平继指,中国成立的战略支援部队,旨在为其他军兵种在作战中获取优质的制天权和至网络权,主要为了提升中国军队的战略保障能力。「两支部队成立都是中国军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盘棋,不只是为了提升哪个军种哪个兵种的能力,而是要將中国整个部队能力向信息化作战迈进,提升中国军队的联合作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