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传佛教 的“中国佛教”------最新:“天台止观的粗浅认识”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9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烦凡烦 的帖子
彼此共勉
再举几个例子吧。
六祖惠能大师还会被人追赶;安世高大师还要被人谋杀;鸠摩罗什大师还要被皇帝(吕光)强迫破戒;虚云老和尚还要被人毒打 等等...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12-6-2009 03:28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9 05: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upatissa 的帖子
不知师兄有没有看过Jack Kornfield写的这本《After the Ecstasy, the Laundry》(《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12-6-2009 06:1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蓝袍术士 的帖子
没有 ,不知有什么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5: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蓝兄,
过去曾经有那一点点福报,
跟圣严长老学习默照。
回来后,看阿姜查的《静止的流水》,竟然看出以前看不到的。
实在感恩圣公。。。
[ 本帖最后由 佛国的祝福 于 12-6-2009 06:0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9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upatissa 的帖子
在这里介绍一下那本书吧,师兄没看过的话,强烈建议师兄找来看看。因为书中讨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宗教体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有本书叫《After the Ecstasy, the Laundry》(《狂喜之后--踏上内心的探险之旅》),是美国的Jack Kornfield写的。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就是修行者在经历“狂喜”之后(类似于开悟),怎么样面对生活。包括说如何面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健康问题?修行中面对的瓶颈及退步等等。
书中很有价值的一点,就是作者引用了各种不同传承及不同宗教的修行者的实例,来反映这些问题。
这些人包括来自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禅宗、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回教苏菲派的修行人。
明法比丘对该书的评语:...关于开悟是本书的主轴,而作者更关心的是:“灵修生活所面对的真正挑战不是在深山隐蔽处,或意识进入超凡状态:就在当下”...
由于该书引用了东西方各种宗教的内容来说明事情,因此在某些概念上有时会让人产生混淆,但是对于有基础的人而言,相信这不是问题。
有兴趣的人,特别是对于这种神秘体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兴趣的人,建议可以找来看。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12-6-2009 06:2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9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佛国的祝福 的帖子
师兄很有福报啊,可以跟圣严法师学到默照禅法。
“举个例子,像曹洞宗的默照禅,及天台宗的止观,其实很像南传的内观禅修。”其实这段话也是来自《圣严法师最珍贵的身教》一书里面的,是圣严法师自己说的。
我也是在看到这段话后,回头想想,也确实感觉到有东西在里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2-6-2009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佛国的祝福 的帖子
卡贴.......

[ 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12-6-2009 06:2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佛教的特色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26-5-2009 08:57 PM 发表 
中国佛教向来是重视真常的。
中国佛教非常重视常真是基于民族的特性.
中国民族是乐观的,重亲情的,是恋世的,所以追求的是长寿,
是富贵, 是和亲人的大团圆.
而印度人是非常厌世的,他们视世间如三界火海,
期望出离这个痛苦不安的的世界.
民族特性促使中国人偏重常乐我净和光明庄严的真常唯心系.
厌世的古印度人即偏重于无常,苦,无我的小乘阿毗达摩或般若系.
前者有可能走入神我外道.
后者则可能会是只求自利的消极主义者.
这些偏差学佛弟子不可不慎.
[ 本帖最后由 尋夢人 于 12-6-2009 06:5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8: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尋夢人 的帖子
很精辟的分析。
你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也适合用在佛陀时代的印度文化,婆罗门是乐观的;沙门是倾向于悲观,前者走向乐行的神我,神秘,感性,迷信,唯心的常见;后者则朝向于理性,苦行,厌世,悲观的断见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upatissa 的帖子
以佛教发展来看,部派佛教倾向于沙门苦行主义;大乘佛教倾向于婆罗门的乐行主义 |
|
|
|
|
|
|
|
发表于 12-6-2009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11-6-2009 11:13 PM 发表 
成佛,只是在于面对同样的“痛苦”,他们不再为这些事所“苦”,而不是不会再遭遇这些事,
就像同样的死亡,有的人能泰然处之,有的人却痛苦悲伤。
这点,也是这些解脱圣者们伟大的地方。
这些话用在阿罗汉是对的,不过对佛陀来说是不适当的.
佛陀的业果清净無漏,是没有受果报或受苦的这回事.
阿罗汉只断烦恼,果报还存在,所以阿罗汉还是会有受果报或受苦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9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upatissa 的帖子
这种乐观与悲观,常让我觉得,一个更适合于出家众,一个更适合于在家众。
而且看去,总让我觉得,大乘佛法很多东西的适应对象,更像是在家众;上座部佛教的东西,设计的对象更适合出家众,很少关于在家中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9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6-2009 08: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尋夢人 的帖子
确实,在儒家“性善”思想为主流的情况下,真常唯心论更容易赢得大家的共鸣。 |
|
|
|
|
|
|
|
发表于 13-6-2009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11-6-2009 11:13 PM 发表 
回头想想我们的世尊,他并不是像童话故事里面说的那样,幸福快乐的生活。
按照一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其实他老人家的一生真的很多灾多难。
看看我们的世尊,
早年丧母,
父亲不支持他的理想(不让他出家), ...
诸佛境界不可思议。
在人间诞生,出家,修行,降魔,成道的应身佛向世人示现生老病死无常之苦。这仅仅是应身佛的示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09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素还真 的帖子
是的,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我觉得那是在说世尊的精神面貌。
已解脱的圣者,虽然跟凡夫面对同样的困境,但是两者在精神层面上就有天壤之别了。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9 09: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13-6-2009 08:03 AM 发表 
那该如何解释世尊这些“不幸”的遭遇呢?
这本来就不难解释。世尊就曾实实在在的活在这世间,他也像我们有血有肉的。
他也曾因为事故而流血。他也面对疾病的苦。除非我们认为佛陀一觉悟后,他的身体突然变成超人的身体。
反而是帖#32的态度比较好解释,这都是神化的缘故。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9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袍术士 于 14-6-2009 09:42 PM 发表 
是的,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我觉得那是在说世尊的精神面貌。
已解脱的圣者,虽然跟凡夫面对同样的困境,但是两者在精神层面上就有天壤之别了。
可从这样的层面来看佛陀,我觉得真的是可喜可贺。
否则,佛陀真的离我们太远了。
把佛陀对于真理的追求看成了是演戏,我觉得只是神化佛陀而已,但并没有显示佛陀的伟大。
你认为一个为了真理的追求而实实在在的忍受六年的苦行,伟大呢?还是这些都根本只是在演戏,伟大? |
|
|
|
|
|
|
|
发表于 15-6-2009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 新新网友 的帖子
其实这也不能怪大乘佛教,佛陀经过无数生死,修行(6,10)波罗蜜,论理福报和智慧都异于常人,怎么可能还会经历像佛陀相当悲惨的晚年?果真如此,业报轮回如何自圆其说?所以应身/化身佛的理论就被提出来,算是比较圆满的解释这种现象。。。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站在我们/众生的立场来看,这些都不是学佛的重点。我人学佛终极目标是为了灭苦,灭苦的圣者(无论佛陀还是阿罗汉),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心态当如蓝兄在17楼一样
一切事物只是事物,他不是任何人痛苦的原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