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19-10-2008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南烟雨 于 19-10-2008 12:00 PM 发表 
人家只是问一下东西吧了 各位就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托出来
道理只有一个,答案却是千千万万个。与其听千万个答案,不如去明白一个道理不是来的更好吗?其实道理意义非常简单,只是人们想象去复杂的东西。
修禅不是去看千万佛经,也不是看千万个博士论文的,要靠自身领悟。靠自身领悟,非自己努力才行。要如何努力,就是不要执着。
所以我说,何必花时间去寻找修禅宗的人士?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禅宗了。既然无一物,何必要执着有无性命分别?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辉文 于 19-10-2008 01:41 PM 发表 
靠自身领悟,非自己努力才行。要如何努力,就是不要执着。
请问大大,要怎样才可以不要执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10-2008 01:57 PM 发表 
请问大大,要怎样才可以不要执著?
疯疯癫癫的人就不会有所执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性无命,第一病也。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max1 于 19-10-2008 02:18 PM 发表 
有性无命,第一病也。
请问大大,什么叫做有性无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10-2008 02:25 PM 发表 
请问大大,什么叫做有性无命?
小小曰:
古代哲学名词。原为先秦儒学的重要哲学范畴。《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处性指个人情志、个性,命指天命。其后道教养生家以性命指人的生命。而内丹学又予性命以独特解释。即性指人心的本性,又有元性、真性、元神、真心、本来一灵等别名;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元气。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性命实际上是元神元气的代称。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元明以来的内丹家还取理学之说,谓性即是理。《玄宗真指万法同归》:“性在天地间谓理。”
《简易经》里所言:“物,有性之命,呼性命,无性之命,呼生命。”意思为:万物中,以性行为诞生的命,称为性命,不是以性行为诞生的命为生命。
人们通常只把有性行为的动物,称为性命,把植物类,静物类,还有些抽象团体或单位名称类,称为生命。
当然,这与佛家无关。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10-2008 01:57 PM 发表
请问大大,要怎样才可以不要执著?
不贪,不憎,不痴,就是不要执着。
原帖由 1max1 于 19-10-2008 02:16 PM 发表
疯疯癫癫的人就不会有所执著。
疯疯颠颠不是没有执着,而是迷了。看来你还不了解什么叫做执着,所以应该教你简单法门,而不是修禅。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像當年呂洞賓和黃龍禪師那一幕
──────────────────────────
傳說呂洞賓修道過程中曾至廬山之黃龍寺。值誨機禪師升座,祖登擂鼓台聽講。
禪師詰座下何人,呂祖曰:「雲水道人。」禪師曰:「雲盡水干何如?」
呂洞賓曰:「旱殺和尚。」
禪師曰:「黃龍出現。」
呂洞賓曰:「飛劍斬之。」
禪師大笑曰:「咄!固不可以口舌爭也。」遂問曰:「爾有何道?」
呂洞賓曰:「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
禪師指鐵禪杖雲:「饒經千萬劫,終是落空亡。」
呂洞賓豁然大悟,乃留一偈曰:「棄卸飄囊摵碎琴,大丹非獨水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矚咐凡流著意尋。(末一句或作『消盡平生種種心。』)
http://tw.myblog.yahoo.com/owen1 ... =22&prev=23&next=21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辉文 于 19-10-2008 06:17 PM 发表 
不贪,不憎,不痴,就是不要执着。
不會是一種變相執著?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佐竹 于 19-10-2008 07:13 PM 发表 
很像當年呂洞賓和黃龍禪師那一幕
──────────────────────────
傳說呂洞賓修道過程中曾至廬山之黃龍寺。值誨機禪師升座,祖登擂鼓台聽講。
禪師詰座下何人,呂祖曰:「雲水道人。」禪 ...
不懂,请大师解释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08: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辉文 于 19-10-2008 06:17 PM 发表 
不贪,不憎,不痴,就是不要执着。
疯疯颠颠不是没有执着,而是迷了。看来你还不了解什么叫做执着,所以应该教你简单法门,而不是修禅。
请指点!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道理而不贪,不憎,不痴,才是真正不执着。强迫自己去不贪,不憎,不痴,即使没那念头,还是执着。所以楼主提出的主题诗句,不无没道理。
原帖由 1max1 于 19-10-2008 08:34 PM 发表
请指点!
最基本的法门就是要念佛,每日四字或六字洪名,念到心念,意念,自然就是修禅。自然你会明白你主题的诗句。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辉文 于 19-10-2008 06:17 PM 发表 
不贪,不憎,不痴,就是不要执着。
疯疯颠颠不是没有执着,而是迷了。看来你还不了解什么叫做执着,所以应该教你简单法门,而不是修禅。
请问辉文大大,什么才是执着?
我们要怎样才可以不贪,不憎,不痴?我很贪的咯!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禅修能让你更加容易观察你的念头。当贪念一起,就能被观察并打断。这,就是第一步。
当然,这还不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不过,这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啊!
当然,我相信还有其他法门。只是,我比较清楚禅宗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就要向其他的佛门师兄师弟请教咯。
[ 本帖最后由 叶子。大树 于 19-10-2008 10:41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10-2008 10:28 PM 发表 
请问辉文大大,什么才是执着?
答案是不需要开帖去问这个问题,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叫做执着。
我还是那句,奉善必行,诸恶莫做。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本無樹
調伏依賴器世間欲生起出世間之想
明鏡亦非台
超越依賴出世間種種想法欲證菩提之舉
本來無一物
因平撫調伏與超越而頓入的一真法界性
何處惹塵埃
從任運於法身界中慈救諸眾生而不生二元想,故言語道斷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叶子。大树 于 19-10-2008 10:36 PM 发表 
禅修能让你更加容易观察你的念头。当贪念一起,就能被观察并打断。这,就是第一步。
当然,这还不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不过,这也是很重要的基础啊!
当然,我相信还有其他 ...
请问大大,什么是当贪念一起,就用观察打断?要怎样做?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08 1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辉文 于 19-10-2008 10:45 PM 发表 
答案是不需要开帖去问这个问题,也不需要知道什么叫做执着。
我还是那句,奉善必行,诸恶莫做。
请问大大,是不是说,一直做好事,不做坏事,就可以变成不贪,也可以变成不执着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0-2008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日行,何曾行,终日坐,何曾坐。
为了不贪,不执着最后自己有可能落在不执着中的执着。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08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10-2008 11:24 PM 发表 
请问大大,什么是当贪念一起,就用观察打断?要怎样做?
我还不敢当。。。大家都是同修。
例子:当你又突然想偷钱,有禅修的人会意识自己有这样的念头,并用理智去控制自己而不去偷。
当然,(我还是要强调),这个还没有做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境界。。。。
但是,禅修也是要从基础做起的哦。。。。(切记!)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