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0-11-2007 0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10-11-2007 01:28 PM 发表 
导师的思想不是南传佛教的思想。 我的意思是传统的南传佛教是以巴利三藏圣典和注释书为依据。
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导师的书
南传看了,不错,可是又觉得不够偏南传,所以不好
北传看了,不错,可是又觉得不够偏北传,所以不好
藏传看了,不错,可是有对藏传的批评,所以不好
呵呵呵,有时要保持中立还真是不容易的事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12:46 PM 发表 
俺还是以问题试发问让大家来讨论吧!如觉得俺的问题肤浅就请将就一下。
1)试论大乘是否非佛说。现在的大乘经典是怎样来的?
2)试论导师的人间佛陀观与人间佛教。
3)试论原始经典的集成。
参考书籍 ...
我先发表题目 (1):
以我的理解, 当年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后, 牠老人家先到天界去说菩萨法.
后来世尊观察到当时的人们善根不足, 所以就从四圣谛说起.
当年佛陀的教导, 都是从基本的教理到高深的教理.
过了一段时间,
法界菩萨们的慈悲, 不想看到大乗经典灭亡, 所以都下来世间帮忙整理大乗经典.
Paiseh, 末学的写作能力不好, 所以有些文理不顺.
请见谅... 
[ 本帖最后由 OmAHom 于 10-11-2007 04:0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OmAHom 的帖子
历史告诉俺,佛陀是没有说过我们现在的"大乘"法。
现在的大乘法是后来才有的。
我们要探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大乘法到底是不是佛法,而要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师兄不妨思考思考。
[ 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2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27 PM 发表 
历史告诉俺,佛陀是没有说过我们现在的"大乘"法。
现在的大乘法是后来才有的。
我们要探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大乘法到底是不是佛法,而要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师兄不妨思考思考。
这就是现在佛教徒对认识佛教所产生的心态矛盾所在了。
有些人选择从教理去认识佛教,有些人选择从历史去认识佛教,还有一种习惯以感性方面去认识佛教。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7 09:3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沧浪澈 的帖子
离开历史去认识不对
离开教义单纯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也不对
这是俺所理解印顺导师对这课题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40 PM 发表 
离开历史去认识不对
离开教义单纯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也不对
这是俺所理解印顺导师对这课题的看法
没有所谓的对不对,毕竟历史并不能圆满解释世间发生的一切现象。
无论从哪一个方向前进,凡夫本身都有许多障碍需要努力克服。
假以时日掌握佛法精髓,就会知道世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受苦恶侵蚀的,包括世俗佛教。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7 09:46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沧浪澈 的帖子
虽然一切到最后皆终归于灭,但是总是不能什么都不做。
俺认为这几千年来的争论,都是这两个现象在作怪因为皆不理解不可以不从历史的角度但不能单纯不依教义为依。所以才会有上座说大乘非佛说,大乘说上座是小乘。
不知浪贤友对这个课题有什么意见?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57 PM 发表 
虽然一切到最后皆终归于灭,但是总是不能什么都不做。
俺认为这几千年来的争论,都是这两个现象在作怪因为皆不理解不可以不从历史的角度但不能单纯不依教义为依。所以才会有上座说大乘非佛说,大乘说上座是小乘 ...
嗯。。我把它看作是苦恶侵蚀的现象之一。
佛陀说过,佛法一旦被传入尘世,必定也需要遭受被苦恶所侵蚀。
其实说白了,
佛就是教我们最后能舍下自己外在追求的一切“真实”(假相),
找回自己最清净无染,如纯净止水的状态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7 10:2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沧浪澈 的帖子
如果大乘说他是真实的,
上座说他是真实的,贤友要如何抉择?
一个初学者脚还没踏进门就已经被这些真真假假给迷了,试问他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27 PM 发表 
历史告诉俺,佛陀是没有说过我们现在的"大乘"法。
现在的大乘法是后来才有的。
我们要探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大乘法到底是不是佛法,而要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师兄不妨思考思考。
请问 2nd 哥对此有何看法呢? 可以分享一下吗?
希望这里不要变成战区...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10:26 PM 发表 
如果大乘说他是真实的,
上座说他是真实的,贤友要如何抉择?
一个初学者脚还没踏进门就已经被这些真真假假给迷了,试问他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呵呵。。。每一种人辨别真伪能力各有前因。凡夫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如浑浊翻滚的黄泥水,圣者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如静止明澈的清水。所以前者根本少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不能一下就分清真假。
有的人经历了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才从经验学习到辨别真伪的智慧。
有的人不用经历教训,单靠有缘亲近善知识引导就能培养真伪的智慧。
有的人不用善知识,单靠自力学习修行,就能拥有辨别真伪的智慧。
这些都是各有前因,前世与三宝结下殊胜之缘,才会有此发展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与三宝结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OmAHom 的帖子
我们还是以师兄相称,同修贤友也可以。
俺就是怕成为战区所以才开这个区,必要时,没有其它办法时俺还可以下逐客令。
明天或许会有人回复这主题,师兄不妨先看看导师著作
以佛法研究佛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沧浪澈 的帖子
就算我们只是从学术的心态去研究,一时三刻也很难明白。就算一个人几有能力也不可能一下子可以沥青清楚。
现在的佛教界的大德们也是持有以上的看法,这问题一直以来都没被解释清楚。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10:49 PM 发表 
就算我们只是从学术的心态去研究,一时三刻也很难明白。就算一个人几有能力也不可能一下子可以沥青清楚。
现在的佛教界的大德们也是持有以上的看法,这问题一直以来都没被解释清楚。
因为大家都还没有生起出离心,都舍不下“现实生活”,又怎么能解脱苦恶迷惑来圆满解说解脱道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沧浪澈 的帖子
现实的状况并不是如此
如果你去问藏传的大德和南传的大德,他们就会告诉你以上的看法。从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南传的比较没有这样明显,北藏传的就很明显。这不是修不修的问题,有没有出离心的问题,而是一直以来这问题并没有被解释清楚过,他们的观念是如此的。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11:01 PM 发表 
现实的状况并不是如此
如果你去问藏传的大德和南传的大德,他们就会告诉你以上的看法。从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南传的比较没有这样明显,北藏传的就很明显。这不是修不修的问题,有没有出离心的问题,而是一直以来 ...
就是看哪个传承风格比较注重明显的传授过程(文字转述),哪个传承风格不能(或省略)通过明显传授过程而已。其实当初佛陀也不过是通过不明显的口耳相传方式传授。但是一般学者都习惯相信文字为明显的传授过程。
其实其动机,可以看见是一样的,就是要出离苦恶的世界束缚,成为最纯净污染的人(佛)。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7 11:1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11-2007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沧浪澈 的帖子
虽然如此,但是任然避免不了争论。不是僧人而是大多数我们在家人一直在这问题上转。问题任然不能圆满解决,大乘非佛说,上座是小乘。谢谢贤友和俺讨论了那么久,但是现在是缘散的时候了。刚刚在网上听法用了两个小时,在不走俺的荷包要出血了。晚安! |
|
|
|
|
|
|
|
发表于 10-11-2007 1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11:16 PM 发表 
虽然如此,但是任然避免不了争论。不是僧人而是大多数我们在家人一直在这问题上转。问题任然不能圆满解决,大乘非佛说,上座是小乘。谢谢贤友和俺讨论了那么久,但是现在是缘散的时候了。刚刚在网上听法用了两个 ...
越是浑浊的水,越产生浑浊不堪的苦恶。我们不能要求凡夫如何为佛教做出贡献,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一朵洁净无染的莲花,污染的是浑浊如黄泥水的大家而已。晚安!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07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0-11-2007 10:41 PM 发表 
呵呵。。。每一种人辨别真伪能力各有前因。凡夫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如浑浊翻滚的黄泥水,圣者辨别真伪的能力就如静止明澈的清水。所以前者根本少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不能一下就分清真假。
有的人经历了兜兜转转,跌跌撞撞,才从经验学习到辨别真伪的智慧。
有的人不用经历教训,单靠有缘亲近善知识引导就能培养真伪的智慧。
有的人不用善知识,单靠自力学习修行,就能拥有辨别真伪的智慧。
这些都是各有前因,前世与三宝结下殊胜之缘,才会有此发展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与三宝结缘。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有点消极的
不过,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是事实
可是与此同时,是不是有更积极的方法让佛弟子
尤其是新手,更快对佛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呢?
毕竟只有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素质与宗教情操兼备的佛弟子 |
|
|
|
|
|
|
|
发表于 11-11-2007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二 于 10-11-2007 09:27 PM 发表 
历史告诉俺,佛陀是没有说过我们现在的"大乘"法。
现在的大乘法是后来才有的。
我们要探讨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大乘法到底是不是佛法,而要要用什么来衡量呢!师兄不妨思考思考。
楼住你要的是提出我们对你的问题的看法,还是阅读导师相关的书后在针对书中的内容提出我们的感想和看法?
我觉得如果是前者,那么不必以妙云区为名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