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7-1-2011 06: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2011 06: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为卑下。亦不惊怖。" 
。。。待续
面包小语:
远离利养,或者对我们在家人来说是远离贪欲,那么我们就能得到这个利益。什么利益呢?没有自卑觉得不如别人的心态,也不会有惊惶恐怖的心理。
我们俗话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这个意思。假如我们今天学习了佛法还因为贪欲而要干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得不到这个利益了。什么利益呢?不卑下的利益。那么觉得自己卑下有什么错呢?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卑下,那么学佛就不会相信自己会有成就。自己没有信心会成就,那么谁能让你成就呢?所以古人求学都要立志,人学习要不立一个志向,那么这一生又怎么会有成就呢?
所以要是我们臣服于贪欲之下,那么还会有什么志向?不但学佛不会成就,作什么都很难会有成就啊!
不但卑下,贪图利养的人还会惊怖。为什么呢?害怕今天我赚来的这些钱财会失去啊!我们就看看现代人好了,珠宝首饰不敢放在家里,放在家里不安全,放在银行保险箱。有空的时候就去银行摸一摸,看一看。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害怕银行被打劫,所以我们想想看,这些财富,尤其对出家人来说,是不是一个大障碍呢?
所以今天读了今天这句经文我们了解到,学佛要怎么样呢?要有信心要立志。还要远离外在的这些障碍或者说烦恼。这样才算是学佛的初步而已。不过假如这两点都做不到的话,我们说要想开始学习深奥的佛法,那么绝对是没有可能成就的。这就好像肮脏的杯子都还没有洗干净却要装干净的水一样,结果水还是不能喝,因为里面都是肮脏啊!把这个佛法的水都弄脏了,我们又怎么能获得佛法甘露水的利益呢?但是这个过失不在水,在我们自己没有把杯子洗干净啊!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好好学习与实践。 |
|
|
|
|
|
|
|
|
|
|
发表于 27-1-2011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7-1-2011 06:29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普贤菩萨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2011 06: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1-2011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离诸恶道。堕落畏故。" 
。。。待续
面包小语:
远离利养或者说远离贪欲,这样可以保证我们远离恶道这个堕落的恐怖。
我们一般人常常都害怕堕落恶道,虽然害怕但是我们凡夫却不知道堕落恶道的原因,因此虽然害怕,但是却每天依旧造恶却不知道自己正往恶道的方向去。
今天佛陀大慈大悲为我们开示佛法,佛法是什么呢?佛法是令我们远离苦的方法。佛陀为我们说出了三恶道的因,只要我们不去造这些恶道的因,自然我们就不会往恶道的方向去。
但是今天大家看到佛教界,虽然大家都学佛了,但是却没有一个学佛人的样子了,怎么说呢?
面包此地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大家想想当年佛陀在世,有没有一部经典说道佛陀说话却让别人不开心不愉快的?有没有过佛陀开示佛法了以后听的人却没有觉悟没有得到好处还愤怒生烦恼的?答案很明显没有啊!
我们今天说学佛,先不说佛的存心了,我们连佛的说话的学不到,那怎么还得了呢?
也许我们要说了,我口中说的都是佛陀的正法,哪里不是学佛?
那么我们要清楚,当年佛陀对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却硬要对每一个人都说一套我们自己的“佛法”,老实说,佛法是觉悟的法,我们今天说的都不能让人觉悟还带给别人烦恼,那么我们自己想想自己说的是佛法还是魔法?
前面经文已经教导我们,佛法绝对是“烦恼灭尽相应。非与烦恼增长相应”。我们今天自己说的到底是增长别人的烦恼还是减少别人的烦恼自己要清楚啊!那么增长别人烦恼的是不是佛法我们自己要知道啊!如果我们说的不是佛法,那么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已经是魔王的眷属了。
所以今天学佛了,我们要小心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不是真正的在学佛。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尽快改正过来,这才是真勇猛,正精进啊!
最后回到经文,我们想要远离恶道,那么我们自己要真做到啊!佛经里面已经教导得很清楚了,希望我们不要粗心大意的把经文看完就忘记了,要了解里面的教诲啊!否则佛经上面记载的利益,我们绝对是得不到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8-1-2011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28-1-2011 06:30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地藏王菩萨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2011 05: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1-2011 06: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面包说 于 29-1-2011 06:32 AM 编辑
"无能映蔽。舍耽味故。" 
。。。待续
面包小语:
佛陀又告诉我们,远离这个利养或者说贪欲,这个人的智慧德能就没有人能够障碍他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已经没有耽味或者说没有任何嗜好,没有任何的贪著了。
我们常常听说的玩物丧志。一个人要是染上了什么爱好,很可能就忘记了自己的志向。那么最严重的爱好还是贪财。
但是我们今天那么样的爱钱财都是因为什么呢?现代的教育都教我们要追求财富啊!大家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书局,“穷爸爸,福爸爸”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了。大家还有没有听到说做人要孝顺,欠钱要还钱这些道理?少啊!
缺少了教导我们向善断贪的教育,我们的贪欲就越来越深啊!一旦我们的贪欲越来越深,我们的智慧能力就像这句经文说的,被这些爱好嗜好所遮盖着。那么学佛要没有智慧,那么学佛怎么会有成就呢?
今天全世界为什么就那么多灾难,那么多不平等,大家细细观察,就由贪欲所引起的。举个例子,砍伐树林是为了什么?就为了少数几个人得财富。
我们大家都知道树木对环境水土保值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这些人还是要砍掉这些树呢?难道这些人没有智慧不知道砍伐树木最后的结果是害人害己吗?这些人当然知道,但是他们还是要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贪欲,就是因为要得到财富啊!古人教导我们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今天看看这些人,赚钱有没有道义呢?所以今天世界会有灾难不是没有原因的,疏忽了圣贤教育啊!
所以今天学佛,我们从个人开始,如果都不能断贪欲,或者说从外在形象上面是远离利养,那么学佛就危险啊!很可能就学到三恶道里面去。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啊!
下个星期就是农历新年了,面包向各位同修大德先说声农历新年快乐!由于面包要回乡下过年,下个星期我们就暂停一下这边的学习。最后祝福大家 “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 !
|
|
|
|
|
|
|
|
|
|
|
发表于 29-1-2011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面包说 发表于 22-1-2011 05:43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南无释迦牟尼佛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2-2011 05: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2-2011 06: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众魔境界。得解脱故。" 
。。。待续
面包小语:
大家好,新年快乐。很快的新年假期就这样过去了,希望大家都过了一个快乐的新年。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部经典。
佛陀告诉我们,远离利养或者说远离贪欲,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各种魔的境界里面得到解脱。
大家听到了“魔”境界大多数会想到妖魔鬼怪一些很恐怖的景象对吧?但是其实我们要是细细观察,其实妖魔鬼怪都很可爱啊!
我们今天学佛了,我们自己对于善恶要有一个标准,什么标准呢?对于增长我们贪嗔痴的是妖魔鬼怪,是恶的;对于减少我们贪嗔痴的是善的,是善知识。
那么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广告,都是些什么呢?产品的代言人都是俊男美女,而这些人都增长我们的贪欲,那么大家现在清楚妖魔鬼怪在哪里了吗?
所以说我们都很无知啊!对于真正的妖魔鬼怪分辨不出来啊!不但分辨不出来,还很喜欢妖魔鬼怪啊!而且不但喜欢,还组成粉丝团追捧这些人,我们想想看这多么的颠倒啊!
所以今天这句经文的远离魔境界是什么呢?远离增长贪欲的这个境界啊!
一个人真正不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了,那么才有可能认清魔境界或者说增长贪欲的这个境界。如果诸位要是不信,那么我们去告诉一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什么是妖魔鬼怪,面包相信我们肯定会被抨击的很厉害,别人肯定斥责我们迷信封建。
所以今天读了这一句,我们要清楚知道现在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希望大家提高警觉,避免落入魔王的陷阱。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
|
|
|
|
|
|
|
|
|
发表于 7-2-2011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7-2-2011 05:46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南无观世音菩萨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2-2011 06: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2-2011 06: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诸佛之所称赞。" 
。。。待续
面包小语:
如果我们远离利养或者贪欲的话,一切诸佛都会对我们赞叹啊!为什么呢?因为远离利养或者贪欲是佛陀的教诲,我们是佛陀的学生,学生听话老师当然称赞啊!
当然看到今天这一句我们要问了,如果我们没有远离利养或者贪欲,佛陀会不会讨厌我们、毁谤我们?肯定不会啊!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看我们喜欢利养放任贪欲是因为我们愚痴没有智慧啊!佛陀怎么还会来骂我们呢?
追求利养放纵贪欲的人不要说以后了,当下就已经生烦恼了,生烦恼的人已经很可怜了,佛陀还怎么可能来批评毁谤来生我们的气呢?
所以我们学佛要清楚自己的境界,不妨看看自己对别人的批评多还是赞叹多。为什么呢?因为佛陀都是赞叹人多批评人少啊!
所谓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还是农历新年,我们不妨发一个愿,希望今年可以只说好话不说坏话,希望自己口吐莲花做个好人。可能大家要问了,我身边都没有一个好人怎么办啊?那么说这句话的人就太武断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优点上大力赞叹呢?那么别人的缺点要怎么办呢?我们知道人都爱面子的,如果当面指责别人的缺点,别人也不会因为我们而改过来的。别人有缺点已经很可怜了,我们还要做对他没有意义的指责,我们自己想想怎么忍心啊!
就好像有一个人喜欢说是非但是对父母很孝顺,那么我们何不大力称赞他的孝顺而不批评他喜欢说别人是非呢?而如果真正爱护这个人,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他,别人的是非为什么不能说呢?因为别人的父母亲要是听到了自己儿女的是非一定会非常难过,那么这个人那么孝顺一定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父母,那么这个缺点就会慢慢改过来了。
所以我们今天学佛了,学佛第一个要做到的是学习弥勒菩萨的笑口常开,然后口吐莲花啊!这样学佛不但利益自己,也吸引别人来学习佛法,就也利益了别人啊!所以今天是新年,希望我们今年比往年更进步,时时精进,天天进步,一年要比一年好~ |
|
|
|
|
|
|
|
|
|
|
发表于 8-2-2011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面包说 发表于 8-2-2011 06:22 AM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05: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2-2011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天及人。亦当爱羡。" 
。。。待续
面包小语:
如果在佛门里面远离利养或者说是贪欲,而且真正修正自己的行为,然后为广大的群众表演宣扬佛法的话,那么这个人会得到诸天善人的爱护羡慕。
我们常常听说皈依了佛门以后会有护法神保护,那么这件事情是真的吗?这个问题我们或许会觉得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我们都看不到护法神啊,怎么可以当真呢?
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就看看现前我们身边的人怎么样对待我们,我们自己就知道自己有没有护法神保护了。假如身边的人都对我们爱护,那么我们就知道,连身边的这些亲戚朋友家人都对我们爱护备至了,相信我们看不到的护法也一样会爱护我们。假如一个人连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都背叛他了,那么相信这个人绝对不会得到护法神的爱护,这个是人之常情啊!
那么我们今天学佛了,知道了结果要找出原因。为什么一个人会受到别人的爱护尊敬,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又没有人来爱护尊敬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已,但是我们现代人接受西方文化的教育多,所以都不晓得。有一句话就很简单的把这个道理给解释出来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假如对于别人都是爱护尊敬,这个人一定赢得别人对他的爱护尊敬;一个人假如从心里面就看不起别人,那么别人一定也瞧不起这个人,这个是很明显直接的因果关系啊!
我们瞧不起别人别人会知道吗?要知道我们的言语行为表情都直接显示出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不要说远了,在网络上交流,单纯的文字都可以显示出我们对别人的想法看法。假如我们看不起别人,别人一看就知道了。这个人就会想,这个人竟然瞧不起我?他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吗?我才瞧不起他呢!所以这就是最近最明显最直接的因果关系了,何必等到下一世呢?
所以对于别人,我们要像对佛陀一样的恭敬,那么别人看到我们对他们那么恭敬了,自然就对我们也恭敬了。当我们对一切人恭敬的时候,护法神看到了,自然也会爱护恭敬我们了,这个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信护法神也不例外啊!
前面经文为大家介绍过,贪欲或者贪图利养会长养我们高下比较的心,这个心态衍生出来的就是傲慢了。假如一个人远离利养或者贪欲,这个我慢就怎么样呢?慢慢被淡化,反之就越来越谦虚,谦虚的人大家都尊敬啊!因为谦虚的人心里面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所以对一切人都恭敬啊!这时候护法神看到了,怎么会不爱护呢?
所以今天读了这句经文,我们看到虽然经文是短短的一句,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意思深广无尽啊!所以学习佛法真的不能粗心大意,就看到表面一句,要知道里面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才能真正的依教奉行没有怀疑啊!
希望我们大家还是读一句,努力实践一句。今天是人日,也祝贺大家新年快乐,生日快乐,业障渐渐消除,福慧日日增长。 |
|
|
|
|
|
|
|
|
|
|
发表于 9-2-2011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無大行普贤菩薩
面包说 发表于 9-2-2011 05:43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無普贤菩薩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2-2011 06: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2-2011 06: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诸禅定。而不染著。住边际故。" 
。。。待续
面包小语:
我们知道,佛法修学有两方面,一个是定,一个是慧。但是如果我们得到禅定了却染著这个禅定那么我们的智慧就生不起来了。因为染著就属于贪心了,沾染了贪这个烦恼,智慧就生不起来了。
那么我们要问了,这个跟在佛门里面远离利养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重要啊!因为这段经文讲的是远离利养的利益,那么我们总要思考一下里面微妙的关系。
我们知道,佛法教学就是灭苦,苦的根源就与贪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仔细冷静思考,一个人假如对他的父母没有礼貌,那么他会不会对他的朋友有礼貌?大家或许觉得这个比喻很怪,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人的“真面目”绝对是只有一个,不可能他会在父母面前没有礼貌,然而却对他的朋友十分有礼貌。纵然刚认识不久也许还会伪装自己,那么久而久之日久就见人心,到最后狐狸尾巴一定会露出来。
好,思考到这边,同样的道理我们放在贪欲上面,假如一个人连财物都贪了,请问他会不会贪著禅定?这个逻辑思考不难理解啊!这个人一定也贪著这个禅定。
金刚经上教导我们“应以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才是开智慧的真确方式啊!所以这个人远离了利养,远离了贪欲,所以对于禅定也不执著了,就住边际了。边际就是空有两边都不住。
所以今天读了这一句我们了解到,佛法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呢?要从自己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做起。因为“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绝对没有说我小事情做不好没关系,大事做好就好了,没有这种事情。
学佛是出世间的大事,假如日常生活小事跟别人都相处不好了,那么大家想想看学佛还能有什么成就呢?所以希望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从今天起不与一切人对立,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我们要知道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