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念弥陀

至诚恭敬感恩黄念祖大居士慈悲开示~'~ 【 觉路进程 】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觉路进程


觉路进程——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先师夏老以:“ 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 十四个字,概括了将业行人背尘合觉,全部的用功下手处。

又以 “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 十六个字,指出了在觉路前进的,从始至终的全部过程。

夏师所示文字精简,义理深广,实是无上醍醐。

觉路进程-念老文集-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25 10:28 PM 编辑

       1.  “ 理明 ”


“ 理 ” 是本体,即 “ 实际理体 ” 。

“ 理 ” 与 “ 事 ” 相对。

从理显事,从事表体。

譬喻:理为水,波为事,波从水现,波有千差,水只一体。

理即人人本具的自心,即是法身。

法身无相,现一切相。

所以 “ 青青竹叶,无非法身 ” 。

密宗观音仪轨:“ 所见一切皆法身 ” 。

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如水上之波,从水所现,除水以外,没有自体。

于这些道理,若能明白,便是最初步的明理。

若能深明妙谛,老实念佛,念念中暗契无住生心。

念来念去,念到事一心,见思惑任运脱落,便是进一步的明理。

若到理一心,破一分无明,显一分法身,便是真实的明理。

打破全部四十二品无明,明显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便成正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25 10:39 PM 编辑

   2. “ 信深 ”


经教中说:“ 佛法如大海,为能入,智为能度。” 足证若缺信心,就不能入佛法。

莲池大师《 疏钞 》中说:即心净 ” ,“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如极秽物,自秽秽他”。

大师说:信心就是清净心,只有狐疑,才使得自己身心浑浊污秽一团糟。

这个不信的心,不但使自己浑浊,它就像极脏的东西,谁接触到它,谁就沾上了脏。

所以大师总结说:为急务 ” 。

禅宗硕德高峰禅师在语录中说:是道元功德母,是无上佛菩提,能永断烦恼本,能速证解脱门。”

又说:“ 从上若佛若祖,超登彼崖,转大说法,接物利生,莫不皆由此一个字中流出。”

可见 “ 信 ” 是关键当中的关键。

一般人都会说,我是佛教徒,焉能不信。

这由于不知信有深,浅,邪,正之别。

许多人皈依佛教仍信外道,这个信心就不正。

又有人能信有西方有极乐,有阿弥陀佛,只信到这里,此信很浅,不是深信。

《 弥陀要解 》指出六信:理,事,自,他,因,果。

六者都信才是深信。

信有极乐,是信事;信有弥陀,是信他;在六信中,只占两信,仅有三分之一,此信甚浅。

若要深信,就须明理。

六信中的 “ 理 ” 与 “ 自 ”,都包括在所明之 “ 理 ” 里面。

前已说明理是理体,是法身。也就是当人的本源佛性。

极乐的一切事相庄严,都是理体,法身,自心的流现。

这就不但信受了表面的事相,而且体会了事物的本体,才认识事物的真实处,这才是深信。

他佛自佛也是如此。只信阿弥陀佛是信他佛,不明本师所示自身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自己是佛。

《 观经 》说:“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若能信受本师成佛时的开示,就容易了解《 观经 》的经文,自己修行念佛,是自己的本心在作佛,至于自己的本心呢? “ 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 。

“ 是心是佛 ”。这才能接受《 观经 》的无上开示。

不但信他佛,并能信自佛,所信就深入了。

同样是信,邪,正,深,浅四种功德的差别,不是数字所能表示。

觉路进程-念老文集-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 愿切行专 ”


上明理明信深,由于明理,能生正信,而且深入。

既明理体又能深信,自然会发愿,产生愿力。

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都是可度的。

目前沉沦六道痛苦无量,都是冤枉的有受苦。都是在做恶梦,惊哧得大喊大叫,赶紧把他叫醒,快醒醒吧!别发梦痴了,何必受这罪。

一醒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狮子,老虎都没有,梦境就是这样。

你懂得这个道理愿力就来了。

众生都是可度的,没有不可度的,都是由于妄想执著,一时的颠倒。

信能深,愿就切。切就是垦切与切合实际。

不垦切的愿叫做虚愿。不切实际的愿叫做狂愿。两者都是徒劳,不能落实。

若发切愿自然行持就专一了。

《 四十二章经 》说:“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 大经 》三辈往生都因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不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东翻一翻,西找一找。东张西望一事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 功纯业净 ”


心上 “ 理明信深 ” ,四字实是修行的关键,信,愿,行称为三资粮,缺一不可。

明理生正信,信深起正愿,愿切起正行,非信不能专愿,非愿不能启行。

有愿无行,只是狂愿;有行无愿,不是正行。

以上四者关系密切,自然行专之后久久功夫纯熟,乃到 “ 功纯 ” 。

由于念佛都摄六根,自然不造新业,又由于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自然 “ 业净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 “ 妄消真显 ”


念佛功纯,妄想自然不起。既然不起妄想,何来执著?

所以 “ 妄消 ” ,“ 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 ,“ 妄想执著 ” 既已消除,本有佛性,自然显现。

《首楞严经》说:“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 。镜净心明,本来是佛。

所以过程就这十六个字:“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这十六个字我们还不忙于后头八个字,现在要抓前头这八个字—— “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 ” 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2025 10:57 PM 编辑

本文开头尊师直指:“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结尾在夏师之偈:“ 功纯业净,妄消真显。” 净除了妄想执着,恢复个人本有觉性,显露如来的智慧功德之相。

这就是圣教的根,大法的源。也是学佛者必须具有的对佛法的基本认识。

有此知见,名为正见舍此别求,难出魔纲。  

众生沉沦,只因妄想执着。恢复本觉,显露三身,只因消除了妄想,执着。

迷悟有天渊之别,关键处只在回头一转。从背觉合尘,转为背尘合觉。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更具体的内容,就是 “ 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这两句包括净宗一切要行。贯彻始终,可从初步直到归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5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如大海,转入转深,循序进修,自然入轨。

初机学人,必须从明理生信处下手,信心既深,必发切愿。愿心垦切,必起正行。

正行专一,自易纯熟,功夫纯正,无有夹杂,功力殊胜,速消业力,业净功纯,妄想自然不生,妄想执着全空,本有佛性朗现,这就是全部修持的过程。  

依止 “ 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 这两句,这就是背尘合觉。

觉路上,从 “ 理明,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 ” ,到 “ 妄消,真显 ” 。就是殊胜圆满。

净土行人,但能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决定往生。前八个字就已能解决问题。下余八个字,则到莲邦中继续进修。

若有人抱大丈夫冲天之志,誓愿仿世破无明,见法身,那还有以下八个字,切盼您速成带角虎,普为人天之师。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心声录》

觉路进程-念老文集-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6-202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25 12:05 AM 编辑

黄念祖大居士点滴开示 (一)


◎     振动才能消业

某人听到福建一位老太太往生的事迹后浑身振动、痛哭。就此黄老说:“听到福建老太太往生事迹的人很多,但是像某人这样振动的却太少,就得这样,必须要有振动,光是感动不行,振动才能消业。”

于1985年10月3日

◎     这个在想什么

应当想想,今后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要看看这个心在想什么?是为己还是为人?为人便是菩萨,为己便是小人,便要下地狱。

只有真实念可能不入地狱,事实就是如此。

“ 颜子三月不违仁 ” ,是很不简单的事。仁者人也,就是为别人。

要有出离心,不然便是在各种坏想法上。

在这之上便要为人,这便是悲心、是菩提心,再加上智慧(胜义菩提心),一切平等,这样才能持久,才能真正帮助别人。

只有这样活着才带动,不然,不带动。

念佛就可避免飞来横祸,避免本来不属于你的祸。像意大利油轮,本来不是要劫它,最后把它劫了。

于1985年10月19日

◎     广度有情

学佛就要大变活人,要改造自己。

学佛就是要悟入佛之知见。往生也是如此。

多劫父母、有情,待自己救度,而自己不能悟入佛之知见救度有情,故求佛加被往生极乐继续修持,以期悟入佛之知见广度有情。

于1985年11月9日

◎     那当然

黄老对黄福生说:“ 要珍重现在的机缘,我们所说之话今生参不透到下辈子听到这些话就开悟。”

黄福生说:“是不是得老参?”

黄老说:“ 那当然。要多念,要思考,参究。”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25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25 12:16 AM 编辑

◎     永明大师

永明大师著《宗镜录》100卷,永明大师说这部书可直看到开悟为止。

这么长的书全是四、六句,这部书很难看,以后恐怕不会有几个人能看懂了。

永明大师每天还有十万佛号,要知道修行到一定程度还有个加速度。

于1985年11月9日

◎     家庭要和睦

家庭要和睦,和气致祥,安和能修身,起码能使身体健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能做到齐家,那确实能够平天下。

当然还有许多学问上的事,但这是次要的。

于1985年11月24日

◎    可以接力

黄老对结缘弟子说:你们要赶快跟上来。我开出一条路,你们跟着走,方便太多了,要省好大力气。

当初太老师问我:自己已老了怎么办?

我回答说:可以接力,第二个人跑完了,还可传给第三个人,下面一个又上来接棒。太老师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集体的力量很大,破坏和合僧(僧之集体)罪同杀佛,罪同出佛血。

于1985年11月24日

◎     万法皆由缘而生

要知道因缘而生法,万法皆由缘而生,懂得这个道理就可以不去自杀了。

听到此,黄福生问:“ 因缘生法和自杀之间有什么关系?”

黄老说:“ 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知道这些便清楚一切都是的嘛,不那么认真了,也就不会自杀了。”

于1985年11月25日

◎     天机不可泄

弟弟和哥哥都转世了,但是这个弟弟还能找见前生的哥哥。

在前一生弟弟从小由哥哥带大,故对哥哥的感情特别深,这一生哥哥虽不认识弟弟,但由于弟弟对自己特别好,于是两人情好日密逾于手足。

有人问弟弟整个的过程,弟弟不肯说,他说 “ 说了不好受,生病 ”。

天机不可泄。有些事不让你们说,原因就在这。

于1985年12月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25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25 12:28 AM 编辑

◎     我们是学佛

修行人不能只求自己好。

世尊投身饲虎,想想那是什么精神?

只求个人好,平安,长寿,活着好,死了也好,进一步就是求个人的成就,这顶多是附法外道。

要知道我们是学佛,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佛那样做。

如果没有这些,要无所得而修,有人便没有动力了,这就是为什么修道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

你老当伸手派不行。你当伸手派佛还是慈悲你,满你的愿,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要知道这是欲钩,定业一来便没有办法了。

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法。

学佛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去掉一切主观想法。

于1985年12月2日

◎     秘诀

到年终应当好好检查一下哪些有问题,去掉这些问题,看以后自己到底应怎么做。

不能只是狂愿,要看经。头脑中应当有个系统,好好看经。

往生是容易,但仍须努力,“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为道须是铁汉,二字秘诀――“ 真干 ”。什么法都怕中断。

于1985年12月2日

◎     信力圆时全成佛力

什么叫信?举个例子:得了病,其它道门给你开了个方子能治病,你这时是信佛还是信方子?你用这方子治病,你信佛就是假的。“ 信力圆时全成佛力。”

于1985年12月2日

◎     进行思考

就这么听听不行,应自己进行思考,思考之后提出问题,这才有效。

太老师的诗:

杂货般般别处贩,

豆浆滴滴自家熬。

豆浆必须是自家熬出不可。

于1985年12月8日

注:《卖浆者》

路傍关去杂货店

门内担来豆腐挑

杂货般般别处贩

豆浆滴滴自家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6-2025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8-6-2025 12:34 AM 编辑

◎     给你几个字

给你几个字,叫做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应知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虽然很苦,但还能忍受得了。

地狱中如念佛出地狱后即青莲花菩萨,可见地狱中仍可念佛,仍可堪忍。娑婆世界是处于临界线上。

密宗的经就记载着:佛成佛后还受到种种侮辱,被说成是引诱妇女,蒙骗大众,被驱逐,饭中被人放上粪等等。

于1985年12月16日

◎     那就快了

每个人都有毛病,而且都是致命的病,不然怎么叫众生,不然还要善知识做什么。

有人说我的信有加持力。必须要到这一步。

这好像调无线电一样,到了这一步才有可能找好台,不然那么多台怎么去调呢?

真正调好频率找对了,那就快了,就好办多了。

于1985年12月16日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25 1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7-2025 11:35 PM 编辑

◎     点滴开示

1、有人认为念佛必须念到什么境界才行,他们不知道如不是真愿,三条腿(信、愿、行)便缺了一条腿,那肯定是不行。

2、露出来便不会长住世。(指露出神通等)

3、不是走这条路就是走那条路,要么一天天爱染加重,分别计较,搞些权术,都是地狱种子,要么就是像六祖第一次听了《金刚经》之后那样,“ 阿家每日自生智慧 ”不到这一面便是反方向发展。

4、有修持的人表里一致。

5、不能图安逸,你看《大经注》草稿多少湿的痕迹,都是汗水和泪水。

6、永远不要有出人头地的想法,招忌。

7、应切实用番功。拿出些时间切实用番功,拿出一天来,全心靠倒一天。

8、人都难免有犯错误的时候,根业不断嘛,应多原谅人。

9、在这个当家的时候,什么荒唐的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它是贼嘛,贼当家,不可能出好主意。

10、要慢慢发起菩提心来,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愿三者的结合所以说不易发。

11、要肩荷如来大法,这是要自高的,其余一切都没有什么值得自高自大的。

12、佛光不是固定的,经中说是百千万变。

13、机会难得,应好好抓住现在的机会,这就好像盲龟得木,不把握住时机,又堕入到大海中去了。

14、后代信佛是修行人最大的福气。某老太太是令人羡慕的,停尸七天昼夜有人念佛。

15、这些佛号、咒、种子字皆秘密金刚心之所流露,有不可思议之所用

16、精神世界太殊胜了,你真的能为他人想了,那是什么精神世界?利人没有不自利的。

17、学道必须有傻气,真想看(指宝典)怎么没有时间。傻气十足的人才能学道。都是些世智辩聪那就完了。

18、抓住《大经注》决定往生,因为里面有的加持。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一)-点滴开示-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7-2025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7-2025 11:42 PM 编辑

19、吉、凶、悔、吝生乎

注:《易经》“ 吉凶悔吝生乎动。” 吉、凶、悔、吝,四个字中,只有吉是好的,其余都不好。而只要一,就会产生吉、凶、悔、吝,说明带来的情况大部分是不好的。

20、安逸就是福,就是支出了。

21、走坏运如果一切都顺利,那就要有大倒霉的事,这方面好,那方面就要差些。

22、后代人能信佛是人最大的幸福,自己要能以身作则,对下一代有感动力。

23、动其尸体,痛如刀割。

24、始发(菩提)心时便成正觉。

25、佛号就有加被力。

26、某人说我的信有感召力、加持力,实则是愿力所致。

27、要以菩提为供养。

28、佛法说冤亲平等,而冤在前。佛成佛后第一个得度的是憍陈如,憍陈如就是当年诽谤并肢解佛的歌利王。

29、毛毛虫要变蝴蝶先得僵死几天变金刚。就是变不成蝴蝶,成为金刚也可往生。

30、不要驼背,应注意,一个人顶要虚,身调有助于心调。我们不追求身,但身调对心有很大的帮助。

31、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不用合掌,念四个字的就须合掌。“ 南无 ” 二字就有顶礼的意思。

32、“ 资粮 ” 和《 大经注 》看一遍再看一遍,一遍一遍地看决定往生。

33、“ 资粮 ” 三根普被,抓住 “ 信愿持名 ” 就能往生。

34、对世间这些喜欢不对,讨厌也不对。

黄念祖居士点滴开示 (一)-点滴开示-金刚上师黄念祖法语甘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25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7-2025 10:55 PM 编辑

◎     慧日耀天中

通宗不通教开口被人笑。

通教不通宗就更坏了,“ 长蛇钻竹筒 ” ,永远不见天日。

宗教俱不通黑漆皮灯笼。

通教又通宗则慧日耀天中。

◎     怎么能敬呢

孝字不容易做到。光是给弄些吃的能说是孝顺吗?当然能想到这些也就不容易了。

孔子说犬马皆有养,不敬与犬马何异?

儒家就是主张 “ 诚 ” 、“ 敬 ”,这就不容易做了。

怎么能敬呢?这就不能什么都按自己的意思做,要善体父之意。

学密宗就要以上师之身口意为己身口意,上师想什么就是自己所去想的,这才能相应。

有人看了诺祖的语录,说我讲的跟诺祖所讲的一样。这并不是有意学,自然就是这个,不然怎么能叫做 “ 传承 ” 呢。

◎     白塔寺

白塔寺的舍利是东汉时从印度带来的。原来是座小塔,后建了现在的大塔把小塔包在里面。

文革时极力想破坏,但都没成功,只把塔顶上的一些东西取出来做了展览。

有人说只要白塔寺在,北京城便没事,很多灾祸都是看着看着到北京了,结果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25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7-2025 11:05 PM 编辑

◎     这一句谁也夺不走

人们体会问题只是落于二边,而不得中道。

古人说,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用心恰恰无,无心恰恰用[1]。

“ 无心用 ” 做不到,先无心不行,那就要先有事,先依相,只是依相往生可以,但要成 “ 带角虎 ” 则不行。

一种是就这样,先念佛求往生。再有,就要求往生有把握,有把握就不容易了。

第三就是,希望今生还能做些贡献,这就看怎么立志了。某某人就求生边地,她说她不能断疑。

要知道是把问题琢磨到头了,殚精竭虑然后触着碰着,就这么无念怎么能行?因地倒者因地起。

因六识之分别而倒,还要依靠意识把问题琢磨到头,然后才有可能触着。

首先须念兹在兹[2],每一念都是这个才有可能。

你们现在尽是杂念、污染,这哪里能行?

因此要先练习有这一句,这一句谁也夺不走。

文革中他们最恨我,就是这么折磨他,他还是念。

某人先是听人说黄念祖怎么打还是念,后来又听人说怎么菩萨就是保佑他,龙卷风来了他没事。

龙卷风来时有人爬到我床下去躲,事后床被小组中某人搬走。要抓住时机努力。

于1986年1月30日


:⑴法融禅师曰:“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⑵《尚书·大禹漠》:“ 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     当个好人都不容易

我们就应立志:使佛的精神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最崇高、最清净也最安乐。

心中要有个正确的主导思想,才能用这正确的思想去克服那些不正确的,不然尽是些坏东西,不正确的当家什么坏事都可能做出来。

庸俗,混吃等死,实际上当个好人都不容易。

◎     多歧路

你们就是要解决能自己走路的问题。

某人的问题就是前进路上遇到的问题,把一切都看淡了,悲心、大雄心又没发起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消极厌世。

厌离是对的,发展到厌恶就是错的了。

要知道多歧路,很多事不是能自己解决的,因此要趁着有人能指点赶快多走几步!

真正能自己走路那就好办了。

注:佛大慈大悲的普利众生之行,成为三界中无所畏惧的大雄。大雄,也是佛的一种德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7-2025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7-2025 11:18 PM 编辑

◎     由一念之妄动而有了这些


所说物质颗粒性,颗粒就是能量集中的地方。所以说没有什么叫物质。

在速度低的情况下牛顿的一些定律基本是对的,当然也只是近似,但当高速时则不能成立了。

三维空间里最快的速度便是光速。

相对论主要是指牛顿定律是以自己为静止的,而当高速时则必须把自己的速度也考虑进去。

空间是曲线。

时间、空间可以互换。

时间空间都是变的,其变化跟速度有关,这就是说由一念之妄动而有了这些。动得越快故变化也就越快。

三维空间的生物看二维空间的生物,了如指掌,他可以随意做一些二维空间的生物所不能做的事。

四维空间的生物看待三维空间的生物也是如此。

电波就可越过墙壁,所有的波都可聚在一室,故属四维。

如有象电波般的四维空间的生物当然可以办在三维空间所绝对办不到的事,故天人可瞬间遍查人间善恶。

《易经》起码是五维空间的事。

宇航员凭心力跟地面联系,当然超光速了。

于1986年2月7日

十方三世都在一念中。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方世界都在,特别是未来也在。

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懂。不用去想,自然十方三世就在其中(一念中)。

应知时间是人的错觉。

时间、空间、物质都是人的错觉。爱因斯坦都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时间都是个错觉,所以说用你这个妄心怎么能够明白那些高深的道理?不可能明白嘛!

有时间,是因为你有过去、现在、未来这都是由于你有妄想,有妄想就有前一念、后一念,有一念之生,一念之灭。没有妄想哪有这些?

知道这一念这么重要,就要 “ 善护己念 ” 。

http://www.xfjil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25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愿居先.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25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愿持名.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7-2025 1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芬陀利华.jpg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7-2025 10:01 AM , Processed in 0.12767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