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16-1-2011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先后得失。怨憎生故。" 
。。。待续
面包小语:
在佛门里面,出家人理应一尘不染,专心学佛,专心弘法度众生,但是如果贪图这个利养的话,或者说还在跟别人争这个得失的话,那么怨憎就从这里开始产生了。
而这些怨憎要是不能化解的话,那么就变成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啊!
今天当然我们不是出家人,那么这一句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们读经要举一反三,虽然不是出家人,但是这个道理也很清楚,就是凡事不要与别人争。
我们就看看世间的大富人家,家庭的纠纷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乎是争夺财产。因为要争夺这个财产,亲如兄弟姐妹可以翻脸,那么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再如何有钱,没有真正爱护你关心你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在身边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价值,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因为贪图这个财富,人世间的亲情都可以被破坏掉了,那么可想而知,在出世法里面,贪图财富一样会破坏掉这个出世的大道。怨憎产生了,六道还可能超越得了吗?
所以今天我们对于这个东西要特别小心,万万不可与别人争这个财富啊!世出世间圣人为我们示范的样子都是什么呢?忍让啊!
常常我们要让别人,言语要让,钱财要让。要是碰到别人邪知邪见,能说清楚就说,假如已经知道对方不能接受我们就要保持沉默,这是佛教给我们的“默摈”啊!跟着佛陀教诲肯定不会有错的。
所以今天我们还是读一句学一句然后做一句,希望把自己的毛病一天一天改正过来,希望大家共同来努力。 |
|
|
|
|
|
|
|
|
|
|
发表于 16-1-2011 09: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
面包说 发表于 16-1-2011 07:19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南无普贤菩萨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011 05: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011 06: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互相嗔嫌。说其过恶。多觉观故。" 
。。。待续
面包小语:
贪著利养的话会导致斗争,互相讨厌,说彼此的过失,这都是因为贪图利养这个杂念而产生的错误行为。“多觉观”,“觉观”就是杂念、妄想;粗念叫“觉”,细念叫“观”。此地的意思,觉就是杂念,观就是妄想。
我们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呢?其实这个现象如果是佛门里面的老同修也许都会遇到过,就是拉信徒啊!拉信徒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心里面很清楚。
而我们拉信徒最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就是自赞毁他这个毛病啊!所以佛在此地苦口婆心的提醒我们,这个利养会导致什么呢?佛门里面互相嗔嫌,嗔嫌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说对方的坏话啊!
我们读佛经常常会读到,释迦牟尼佛常常都是赞叹别人啊!佛教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赞偈。我们今天要学佛,第一当然要承认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所以都要平等恭敬。然后呢就是要称赞那些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称赞的人事物。别人纵然有过失我们绝对不说,这才是学佛的样子啊!
今天我们学佛了,要知道自己应该要如何待人处事。如果天天还是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试想想,释迦牟尼佛是不是像我们这个样子的。如果说这样子算是学佛,那么等于是在骗自己而已。
所以我们要把自己错误的观念改过来,学佛的同修个个都是第一。不只是学佛的同修个个第一,其他宗教都是第一,因为其他的宗教都是适合个人根性的教育,所以都是第一。就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是最伟大的,别人的父母也是最伟大的。如果要拿我们自己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比,对于个人而言,统统都是最伟大的!这个道理不难懂啊!所以硬要别人把自己的父母排在第二,要别人把我自己的父母排第一,你们看这个是多么变扭的事情啊!
所以今天学佛了,我们的心量要扩大,包容一切,这才是学佛的好样子。最后还是希望我们大家学一句,做一句,慢慢我们的道业就进步了,学佛才会有成就。 |
|
|
|
|
|
|
|
|
|
|
发表于 17-1-2011 08: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面包说 发表于 17-1-2011 05:56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1 06: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5# 笨蛋18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नमो तस्स भगवतो अरहतो सम्मासम्बुद्धस्स॥
นโม ตสส ภควโต อรหโต สมมาสมพุทธสส
禮敬世尊、 阿羅漢、 正等正覺者。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1-2011 07: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为于活命。营诸世业。计度思惟。安乐减故。" 
。。。待续
面包小语:
各位同修大家好,今天这一句经文,给我们的感慨特别的深,尤其是出来社会工作的同修,更加是体会得特别深刻。
我们工作的这些同修们,大多数都会在工作以后,十分想念自己求学的那段时光。虽然那时候没有钱,但是日子是过得非常自在。每天的本份事情就是把书读好,什么都不用操心,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了。
那么出家人也一样,当年佛陀实行托钵,就是希望出家人能够得到安乐,什么安乐呢?就是像我们求学时期的时候,只要把书读好,快快乐乐的,不必要为金钱烦恼,就是那种快乐了。
但是如果还是为了贪图这个利养,还要去经营种种的事业,去计算怎么样赚更多的钱,那么这种安乐肯定是减少了。
那么我们今天在家人读了这句经文要怎么样来学习呢?是不是也要像出家人一样去托钵呢?答案当然肯定是不可以啦!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目的上来看。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什么呢?不但是学佛,就算是做人,我们赚钱的目的还不是为了过得安乐一些而已,没有钱的日子我们怎么过得快乐呢?
但是我们冷静的看现代的这个社会。人们都为了赚钱而把这个目的给遗忘了。现代人为了赚钱,都是夫妻一起出外工作,这样的家庭模式,夫妻两人都与孩子的关系疏远了。夫妻两人可能会回答:“我都是要赚多一点钱让孩子过好生活啊?”,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钱真的会让孩子快乐吗?我们看旧时代的小孩比较快乐还是现代的小孩快乐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不但如此,有些男人为了工作赚钱常常早出晚归,结果搞得妻子跟他离婚,这又是因为太过努力赚钱而忘记了赚钱的目的而产生的结果。
所以我们今天读了这一句也要好好想想:“我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我们要常常想,譬如学佛的目的,难道是为了说别人过失?难道是为了冷嘲热讽佛门里面的同修?难道是为了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难道是为了消磨时间?
所以今天读了这一句,我们要好好反省,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在这个里面。希望我们大家共同来努力。 |
|
|
|
|
|
|
|
|
|
|
发表于 18-1-2011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 sambuddhassa.
नमो ...
面包说 发表于 18-1-2011 06:38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常住三宝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2011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1-2011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观利养。乃至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心如淫女。能退失故。" 
。。。待续
面包小语:
贪图这个利养的人,对于禅定、解脱、三昧、三摩钵底,这种种的修学都退失了。
什么是禅定呢?
大家也许都对禅定的刻板印象就是坐在一个地方一动也不动,以为这个就是禅定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假如真的要坐着不动才会得禅定,那么佛经上所说的 “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这句话就不成立了。
禅的简单意思是外不著相,定是内不动心。一个人要是对于外面发生的境界已经不起分别执着,那么这个人就得禅了。如果内心也不为外面境界所转,那么这个人就得定了。
打个比方,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有人跑来辱骂释迦牟尼佛,但是释迦牟尼佛也不为所动。这个人见到辱骂没有效果就改变策略,称赞释迦牟尼佛,但是释迦牟尼佛还是不为所动。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看出来,释迦牟尼佛无时不在禅定当中。
我们学佛就是从什么地方学起呢?从禅定学起啊!禅定并不是在打坐的时候而已啊!在日常生活中要禅定,那么我们学佛才真的有用处,才真的是学以致用啊!否则学了坐在那边一动也不动来干嘛?
解脱是指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三昧的意思是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里面没有烦恼。贪著利养的人充满了贪、嗔、痴、慢。三摩钵底意思也是定,叫做等持。
佛陀在此地就告诫我们,贪图利养的人不能得定啊!
那么我们今天这一句要如何学习呢?放下执着才能得定,得三昧啊!不单是钱财,一切万物都一样,都要放下。
所以今天我们知道了禅定的意思以后,就要好好的来落实这一句。否则学佛学到最后,至多只是增加一点佛学常识,对于佛法真正的利益我们是绝对得不到了。希望我们大家学一句,做一句,慢慢的修正自己,大家共同努力。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南無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面包说 发表于 19-1-2011 06:31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弥勒菩萨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8# 笨蛋1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伽,南无常住三宝
僧伽 = Sangha , 圣者团体(ariya-sangha) -
如来的弟子僧伽在任何团体、集体之中被视为至上——他们是: 四双圣弟子、八辈圣弟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笨蛋18
僧伽 = Sangha , 圣者团体(ariya-sangha) -
如来的弟子僧伽在 ...
清池 发表于 19-1-2011 08:48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谢谢你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别忘了我们自己就是圣第子,就是僧伽宝 - 圣者团体之一,这样佛法才能常住于世化人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8: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我们自己就是圣第子,就是僧伽宝 - 圣者团体之一,这样佛法才能常住于世化人
清池 发表于 19-1-2011 08:52 A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谢谢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忘了我们自己就是圣第子,就是僧伽宝 - 圣者团体之一,这样佛法才能常住于世化人
清池 发表于 19-1-2011 08:52 AM 
一派胡言!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9-1-2011 12:40 PM 编辑
回复 316# 素还真
In the suttas the word sangha (lit. "group, assembly") is usually used in one of two ways: it refers either to the community of ordained monks and nuns (bhikkhu-sangha and bhikkhuni-sangha) or to the community of "noble ones" (ariya-sangha) — persons who have attained at least stream-entry, the first stage of Awakening.
The definition (ariya-sangha)
"The Sangha of the Blessed One's disciples who have practiced well... who have practiced straight-forwardly... who have practiced methodically... who have practiced masterfully — in other words, the four types [of noble disciples] when taken as pairs, the eight when taken as individual types — they are the Sangha of the Blessed One's disciples: worthy of gifts, worthy of hospitality, worthy of offerings, worthy of respect, the incomparable field of merit for the world."
— AN 11.12
圣者僧伽的定义
“世尊的僧伽弟子们行道正善……他们的行道正直……有方……卓越——换句话说,四双圣弟子们、八辈圣弟子们——他们是世尊的僧伽弟子,值得布施、值得礼遇、值得供养、值得尊敬,他们是世界的无上福田。”
——AN XI12 (增支部)
圣者僧伽-是指一大圣教(佛教)的四双众八辈第子, 菩萨道的圣者僧伽-是指出家与在家习菩萨道的第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者僧伽-是指一大圣教(佛教)的四双众八辈第子, 菩萨道的圣者僧伽-是指出家与在家习菩萨道的第子 清池 发表于 19-1-2011 12:31 PM 
你这个日本教徒清池称自己跟笨蛋18是圣弟子,你是四双八辈吗?
还有日本教徒自号菩萨,你自己讲自己爽好了。日本教徒! |
|
|
|
|
|
|
|
|
|
|
发表于 19-1-2011 0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1 09: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1# 笨蛋18
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