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負擔減輕了‧校長盼半津學校也受惠 2010-05-03 14:43
(彭亨‧關丹)教育部將於6月1日起,恢復全津學校電費中央付款制,並擴大至繳付水費、電話及排污費,讓聞訊的全津學校大感欣喜。
受詢的本地全津學校校長表示,雖然校方未正式從州教育局處接獲有關通令,但是對於這個措施,他們表示絕對歡迎的,一來可減輕學校的負擔,二來,可把節省下來的董家協資源,善用於提昇學生學業表現及校務發展上。 彭亨華校督學陳克光受詢時表示,彭亨州境內總共有75華小,全津貼者50所,其餘25所為半津貼華小。因此,一旦中央付款制恢復及擴大運作,本州內大約有66%華小受惠。 續貫徹撙節精神
王祿揚校長(米昔拉公民華小/全津) “教育部於今年初宣佈取消全津學校電費中央付款制後,關丹縣教育局仍然給予本地全津學校幫助,從今年1至4月間的電費,都由當局協助處理。 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正式接獲恢復中央付款制的通令,但是對於報章所報導,當局將擴大中央付款範圍至水費、電話及排污費的消息,我認為已大大地減輕了學校的經濟負擔。 本校學生人數共1230人,每月水費介於200至300令吉,電話開銷約200令吉,至於電費開銷每月則2000多令吉,這些開銷並不是小數目。 即使教育部恢復了中央付款制,校方依然繼續貫徹撙節精神,時時教育學生該用的就用,該省的就省,在沒有使用電燈及風扇時就必須關上。” 總算鬆了一口氣
吳英萊校長(關丹培才華小/全津) “恢復中央付款制,將協助減輕校方及董家協的負擔,並且善用資源在各方面進行提昇。 本校學生人數為1600人,每月電費開銷都超過2000令吉。 當初教部宣佈取消電費中央付款制時,由於校方資金有限,因此我們儘量從各方面節省,在作任何決定前都必須‘看錢行事’,更擔心下半年是否有能力應付龐大的電費開銷,現在總算鬆了一口氣。” 應擴大至互聯網費
張愫敉校長(再也加汀育賢華小/全津) “我認為,中央付款制應該擴大至半津貼學校,因為不管全津還是半津,學校所必須承受的行政及水電費開銷都是一樣的。由於未獲得教育部在電費方面的資助,半津貼學校的負擔更為沉重,他們理應獲得教育部的幫助。 同時,該付款制也應該擴大至學校的互聯網費,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包括本校已開始自費安裝無線上網,以提高教學及工作效率。對於政府目前鼓吹人民應多接觸資訊科技,我認為教育部應該把互聯網費列入考量。” 沒能力支付高額電費
林猷灼校長(甘孟華小/半津) “由於本校是半津貼學校,無法獲得中央付款制的幫助,因此面對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在過去一年來,我們只有能力支付水費和電話費,沒有能力支付高額的電費,目前已累積了數個月的欠款約9000令吉,至今仍然無法繳清。 本校按學生人數一年所獲得的行政撥款只有8000令吉,而本校每月的電費則介於800至1000令吉,這些撥款根本不夠用。 其實,半津貼學校向來自付水電費後,都可向教育部申領補貼,但是這個措施在3年前開始逐步被取消,使得半津貼學校必須完全自行承擔水電費。 政府應該把半津貼學校列入中央付款制的受惠者之一,尤其是位於郊區的半津貼學校,學生少,資源原本就已經非常不足,既然半津學校也是大馬教育體制的一份子,與全津學校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理應給予幫助。 我也建議教育部根據學校的班級數目,給予半津及全津學校統一式的中央付款制補貼,這樣一來,一些學校如在課室安裝冷氣,令用電量超出預算,則必須自己承擔多出的開銷,此措施對所有學校都公平,也減少政府的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