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uchin1982

每日新闻(关丹)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2010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裡有鬼”變“這裡有財”‧頑童留字回應《星洲日報》報導                                          2010-04-30 16:15                       
                                                        
                         
  •                                                
                                                                                                     
                                                                           

    “這裡有鬼”變“這裡有財”,頑童的行徑叫人看了搖頭。(圖:星洲日報)

  •                                                
                                                                                                     
                                                                           

    林明山腳下環境清幽,結果不幸被頑童選中,四處以油漆留字,破壞公物。(圖:星洲日報)

  •                                                
                                                                                                     
                                                                           

    星洲日報《東海岸》曾報導破壞王在林明山腳下留字“這裡有鬼”,引起關注。(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3
                                [url=][/url]
               

                          

                                                                                                                                                                                                                             

(彭亨‧林明)“這裡有鬼”變“這裡有財”,林明頑童留字回應星洲日報報導!


數月前,星洲日報曾報導林明一批頑童,在林明山山腳下的休息公園,以青色油漆留字“這裡有鬼”,破壞公物。

報導刊登後,在林明當地引起話題,結果,相信是同一批頑童,改以紅色油漆在同樣的公物上,留下“這裡有財”4個大字。

當地的居民對頑童的行為大感不滿,居民向星洲日報表示,希望有關頑童的家長或監護人,多注意這批孩子們在外的行為。

“林明山是遊客到林明必遊景點,在這裡破壞公物,寫些不三不四的東西,會破壞遊客對林明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2010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關丹稅收局不延長服務時間‧個人報稅今天最後                                          2010-04-30 16:11                       
                                                        
                         
  •                                                
                                                                                                     
                                                                           

    內陸稅收局關丹分行週五(30日),即個人報稅截止日期最後一天的服務時間只到下午6時。(圖:星洲日報)

  •                                                
                                                                                                     
                                                                           

    最後第二天前往稅收局進行電子報稅的市民,沒有出現如過往般擁擠的情況。(圖:星洲日報)

  •                                                
                                                                                                     
                                                                           

    阿斯瑪展示如何有秩序地收放報稅的單據。(圖:星洲日報)

  •                                                
                                                                                                     
                                                                           

    阿斯瑪:關丹稅收局在午餐及回教徒祈禱時段,照常開放讓市民進行電子報稅。(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4
                                [url=][/url]
               

                          

                                                                                                                                                                                                                             

(彭亨‧關丹)午餐、祈禱時段照常開放供市民進行電子報稅,關丹稅收局週五(4月30日)服務時間只到下午6時。


內陸稅收局關丹分行公關主任阿斯瑪指出,關丹稅收局並不會於週五,即個人所得稅的報稅截止日期最後一天,延長服務時間。

午餐時間照常開放

不過,她強調,關丹稅收局在午餐時間,甚至週五(週五)的回教徒祈禱時段,都會照常開放予公眾前往進行電子報稅。

“稅收局職員在這時段,會分批外出吃午餐及進行祈禱,所以公眾無須擔心我們在這時段會關門休息,我們會照常開放。”

去年延長一小時沒人來

同時,她也表示,根據往年的經驗,關丹稅收局今年不會在最後一天延長服務時間,開放時間維持在上午8時至下午6時。

“去年我們延長服務時間,結果卻是7點以後,已經沒有人到來進行電子報稅,所以我們也選擇開放到下午6時而已。

甚至今年的情況來說,截止日期的最後幾天,前來進行電子報稅的人數也不像過去般擁擠,我認為很多市民已不抱著最後一分鐘報稅的心態。”

市民常忘記電子報稅密碼

一年只用一次,使用電子報稅的市民最常忘記戶頭登入密碼!

阿斯瑪披露,前往稅收局進行電子報稅的市民,最常出現忘記電子報稅戶頭密碼的情形,而被迫向官員求助。

“這也是很多人仍選擇前往稅收局進行電子報稅的原因,因為忘了登入密碼,部份人不懂得如何在住家登入報稅戶頭。

市民經常有這樣的問題,我們也曾向總部反映,並希望未來能夠有更簡易的方式,讓市民登入他們的電子報稅戶頭。”

此外,她也促請市民前往進行電子報稅前,先準備好一切文件,包括列出所有須要豁免稅務的單據、自己事前作好一輪的計算等。

Your last chance to grab a Dell™ Studio 14 laptop at PIKOM PC Fair 2010!

“還有這些已報稅的單據,必須存放7年,最好可以收放在文件夾裡,方便自己或稅收局審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0 07: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兒童藝能全國大賽
可愛小叮噹闖複賽
黃湘頤再奪人氣獎
黃湘頤以魔術表演方式演藝“小叮噹”,有趣又可愛。
(關丹1日訊)兒童藝能全國大賽第6場初賽,年僅7歲的黃湘頤,憑著精湛的演出,在眾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以1335票奪得最具人氣獎,並順利進入複賽。
多才多藝的黃湘頤,除了在幼苗組個人賽,憑著“小叮噹”可愛的表演動作加歌藝,成功進入複賽外;在組合(歌唱)賽方面,她與隊友馮韻娗(9歲)組成的泡泡糖,也成功進入複賽。
另外,其他成功進入複賽的參賽者,包括楊克靖(8歲,登峰)、黃子瑩(8歲、我熱戀的故鄉)、蔡穎瑩(10歲、魚兒從哪里來)、連紫欣(12歲、甜甜的姑娘)及黃煒琇(11歲、牧童之歌)。
此外,進入複賽的組合也包括由法芝琳(7歲)、林佩儀(11歲)及庄禮瑄組成的“巧精靈”。
觀眾目不暇給
《攝影人》雜誌代表傅慧盈(后排左起)、李文輝、陳文松、袁福棠、ecoBrown’s高級經理蔡慶仁、劉清瑩及e-kids走廊老師李艾玲與成功進入複賽得參賽者。
這項在關丹百利廣場舉辦的賽會,共獲得21人參與,由ecoBrown’s’s綠康寶榮譽呈現,《中國報》與音樂連線娛樂事業有限公司聯辦。宣傳媒體為愛FM、家娛頻道、旅遊玩家、南洋學生、青苗月刊,節目策劃為e-kids走廊。
眾參賽者的精湛演出,小小年紀卻有宏亮的歌聲,演唱時面部表情十足,讓現場觀眾看得目不暇給;參賽者當中,有的使盡法寶,出動小浴缸、鏟子、魔術表演等,讓表演加分不少。
大會也邀請具有高水準的評判員,即總評袁福棠,他也是音樂連線娛樂事業有限公司董事經理以及e-kids走廊總裁;陳文松為詞曲創作人,他也是《中國報》業務發展經理;知名唱片企劃人劉清瑩。
除了歌唱比賽,現場也有填色比賽,《旅遊雜誌》也在現場為各家庭拍攝創意溫馨全家福。
現場也讓讀者剪報頭送ecoBrown’s全谷糙米健康飲品,250份飲品在極短時間內已被換完,反應熱烈。填色比賽得獎名單
幼苗組(5-9歲)
特優獎:吳欣蒨、林采蒨、林采霓、李嘉琪、江勇穎
青苗組(10-14歲)
特優獎:羅雪慧、葉薇婷、黃耀民、蔡瀝葦、蔡沁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0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眾不再趕“最後一分鐘”‧彭稅收局未見人潮                                          2010-05-01 13:51                       
                                                        
                         
  •                                                
                                                                                                     
                                                                           

    截至午餐時段結束為止,彭稅收局仍然只有少量民眾前往報稅。(圖:星洲日報)

  •                                                
                                                                                                     
                                                                           

    精明的納稅人,選擇在前數個月就處理報稅事務,彭稅收局不再人頭涌現。(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2
                                [url=][/url]
               

                          

                                                                                                                                                                                                                             

(彭亨‧關丹)年年都趕搭“尾班船”的民眾週五(4月30日)一反常態,不赶在最後一分鐘報稅。


《東海岸》記者分別於週五下午12時及2時許前往彭關稅局觀察情況時,稅收局官員表示,今年情況與去年大大不同,6樓的電子報稅服務柜台不似去年最後一天那般,人潮幾乎水泄不通。

在場提供服務的官員紛紛說,週四(4月29日)下午3時左右開始人群涌現,惟只持續一陣子就結束;而在週五早上8時關稅局開門之際,直至11時之間,上門報稅的納稅人也一度增多。

據官員分析指出,週五適逢週五祈禱日,加上午餐時段,多數納稅人都不會在該時段前往報稅。

民眾在家自行電子報稅

另外,由於電子報稅已經實行第5年,民眾開始習慣在家自行報稅,不需特地到關稅局人擠人。

官員也說,根據週四的情況,預料納稅人也多數選擇在週五午茶時段才前往報稅。

繼個人報稅期限結束之後,商業報稅的截止日期將落在今年6月30日。

根據1967年所得稅法令112(3)條文,延遲呈報稅務的納稅人將被罰款,但罰款數額胥視個別情況而定,包括視乎以往遲呈的次數等。有關法令也闡明,首次延遲呈交報稅表格將面對至少50令吉罰款,接著根據延遲呈報的次數逐步提高罰款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0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市議會考慮以行業性質劃分‧商業垃圾或統一收費                                          2010-05-01 13:46                       
                                                        
                         
  •                                                
                                                                                                     
                                                                           

    “徵收商業垃圾費”引起許多商家不滿。(圖:星洲日報)

  •                                                
                                                                                                     
                                                                           

    趙毓庭(右站者)在市議會常月會議中,建議以商業性質統一商業垃圾收費。(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2
                                [url=][/url]
               

                          

                                                                                                                                                                                                                             

(彭亨‧關丹)商家不滿“徵收商業垃圾費”風波,關丹市議會或考慮以商業性質統一垃圾收費。


針對市議會“徵收商業垃圾費”而引起的風波,馬華市議會趙毓庭週五(4月30日)在市議會常月會議上建議,當局應以商業性質統一垃圾收費。

他表示,以商業性質統一商業垃圾收費,包括劃一所有相同行業的垃圾費用,能讓相同行業的商家更感公平。

收費不一引不滿

“商家不滿的主要原因,是被徵收垃圾費用的數額不一,尤其一些相同行業的商家,有的多給,有的少給。

甚至也有一些地區沒有嚴格執行徵收商業垃圾費的措施,才會引起部份商家反彈,認為徵收商業垃圾費不公平。”

他說,現有以據垃圾重量徵收費用的措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之處,因此劃一相同行業的商業垃圾費,會更理想。

將爭取更合理收費

此外,他在事後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也認同市議會現有徵收的商業垃圾費略高,並表示本身將為商家向市議會爭取更合理的收費。

“我本身是市議會財務小組及衛生小組的成員,因此我會繼續向市議會反映問題,儘量調低現有的商業垃圾收費,以減低商家們的商業開銷。

在這之前,我也接獲七八名來自不同行業的商家,針對被徵收商業垃圾費的投訴,所以我會繼續跟進這問題。”

另一方面,針對趙毓庭提出以商業性質統一垃圾收費的建議,關丹市議會主席拿督阿茲占表示將探討這項建議的可能性,並重新檢討現有的措施。



你知道嗎?

商家投訴垃圾費過高

關丹多個商業地區的業者,皆於4月中旬紛紛接獲關丹市議會發出的“商業垃圾收費固本”,並將從今年5月1日開始被徵收每月介於30至50令吉不等的服務費。

商家們在投訴時指出,他們事前完全不知道當局有這樣一項新措施,同時也認為被徵收的垃圾費過高。

不過,關丹市議會公關琳達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披露,當局其實早於2007年開始,在市內逐步推行新的垃圾收費機制,及施行“商業垃圾收費固本”。

她說,任何業者的每日垃圾量超過60公斤,都屬於商業垃圾,因此必須依據商業垃圾的重量,被徵收每月30令吉至120令吉之間的垃圾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0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應差強人意‧民眾出席率僅50%                                          2010-05-01 14:05                       
                                                        
                         
  •                                                
                                                                                                     
                                                                           

    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市議會等政府機構及電訊公司代表一行人在問答環節上,為公眾解答各種提問。(圖:星洲日報)

  •                                                
                                                                                                     
                                                                           

    阿羅阿卡睦鄰計劃東區主席廖星南:“早前承包商在武吉士東閣馬珠15巷建設電訊燈柱,由於上述公園地段狹窄,並不適合。當局理應先征求居民意見,勿先斬後奏。”(圖:星洲日報)

  •                                                
                                                                                                     
                                                                           

    哈茲曼惹化:”當天作出投訴的居民都無法出席,令我感到失望。“(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3
                                [url=][/url]
               

                          

                                                                                                                                                                                                                             

“電訊塔與輻射安全說明會”民眾出席率僅50%,反應差強人意,當中只有兩名以睦鄰計劃主席身份出席的華裔代表,即阿羅阿卡睦鄰計劃東區主席廖星南,以及阿益布爹睦鄰計劃主席王少俊。


為了回應早前居民激烈反對建雙用電訊燈柱事件,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特別舉辦了上述說明會,為群眾傳達電訊塔與其輻射的正確訊息。

後半場減少至50人

當局估計出席人數約200名,但出席者只有100人,到了後半場,人數也隨之減少至大約50人。在問答環節上,只有4人提問,場面冷清。

甘榜登雅村長哈茲曼惹化受詢時表示,在今年3月間,武吉士東閣再也居民曾經群起反對在當地兒童公園內建雙用電訊燈柱。

“當天作出投訴的居民都無法出席,令我感到失望,我會把今天資訊傳達給居民。”

工作日出席者欠理想

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東區域主任莫哈末沙菲益哈崙表示,由於週五(4月30日)是工作日,許多居民因為必須上班而無法出席,造成說明會出席率低。

問答環節

阿益阿加睦鄰計劃南區主席耶欣:“我發現在許多郊外地區都出現沒有電訊網絡覆蓋的問題,希望能獲改善。”

●答:“我們逐步提昇郊區的電訊網絡覆蓋,政府已計劃在2012年前,增設200個電訊塔。”

武吉士東閣睦鄰計劃主席阿末再尼:“所有電訊燈柱的建設計劃到底是如何獲取得委員會核准,是否有官員巡視建議的地點?”

●答:“市議會獲得州政府委任,以協助物色適合地點安裝電訊燈柱,由於市議會在關丹市區內沒有甚麼土地,一些建議的地點卻無法達到網絡覆蓋予相關住宅區,因此才被逼選擇在住宅區公園內建電訊燈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2010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子明:另覓地點建燈柱‧兒童公園不適合                                          2010-05-01 14:01                       
                                                        
                         
  •                                                
                                                                                                     
                                                                           

    莫哈末尤索夫阿里:雙用電訊燈柱的輻射性非常低,只有10瓦,覆蓋範圍約方圓1公里。(圖:星洲日報)

                                                                                       
               
                                          

                                                                                                                                   

士滿慕州議員拿督彭子明指出,由於住宅區兒童公園是屬於居民的共有場所,當局不應在此處興建雙用電訊燈柱,而是尋覓更適合的地點,如私人土地或空地。


他表示,人們排斥雙用電訊燈柱,是因為對於電訊塔輻射的認知淺薄所造成的恐懼心理,而實際上,電訊塔的輻射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他指出,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某些人士炒作、煽風點火這課題,以製造人民對政府的憎恨。因此,州政府的工作,就是改變人民的觀點,傳達正確的資訊。

雙用電訊燈柱輻射僅10瓦

此外,講座主講人之一,馬來西亞核技術研究所(MINT)非電離輻射局高級研究專員莫哈末尤索夫阿里表示,最近引起爭議的雙用電訊燈柱的輻射性非常低,只有10瓦,覆蓋範圍約方圓1公里,而輻射性也隨著放射源的距離而降低。

而傳統的電訊塔,其輻射性約100瓦,覆蓋範圍約方圓10公里,普遍的手機輻射都維持在0.3至1瓦。

可接受在住家旁設電訊塔

另方面,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東區域主任莫哈末沙菲益哈崙表示,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都充滿各種輻射,但是都維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他也呼吁人民不必過度在意電訊塔的輻射,因此這些設施的輻射性非常低,不會危害健康。

“如果雙用電訊燈柱設在我家門前,除了可為我家範圍帶來照明外,也提昇了我所獲得的電訊服務,我還有甚麼抗拒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010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體委會將加強監督承包商‧確保守指南建電訊燈柱                                          2010-05-01 14:00                       
                                                        
                         
  •                                                
                                                                                                     
                                                                           

    莫哈末沙菲益哈崙(右)表示多媒體委員會將加強監督電訊燈柱承包商,確保遵守指南。左為彭子明。(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東區域主任莫哈末沙菲益哈崙表示,當局將加強監督雙用電訊燈柱的承包商,確保他們完全遵照指南施工。


他指出,關丹市內數個地區目前正逐步興建雙用電訊燈塔,但卻面對花園住宅區的居民投訴,而導致這問題發生,是工程承包商並沒有遵守由房屋部發出的電訊塔建設指南。

違規承包商引民怨

其中備受爭議的論點,就是承包商沒在施工地點設立工程告示牌、沒有準備安全措施、沒有事先通知當地居民、電訊柱地點太靠近民宅違反指南,以及佔用兒童公園地等。

同時,人民對於雙用通訊燈柱輻射危害的片面認知及誤解,也是造成此工程受到市民強烈反對的原因之一。

他是週五(4月30日)出席在英迪拉馬哥打青年體育大廈舉辦的“電訊塔與輻射安全說明會”後,接受記者訪問時如此表示。

建塔工程須根據指南

他指出,任何興建電訊塔工程都必須根據指南及手續完成,而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則扮演監督角色。

他表示,當局將在近期內召見超過6家在彭亨州內操作的電訊塔承包商及寬頻電訊服務公司,以強調遵守指南的重要性。此外,如果這些承包商無法遵守指南,當局將進行研究及採取相應的行動。

他披露,該委員會只是政府的通訊技術支援機構,至於決定是否批准施工地點及工程的大權,則落在地方政府手上,如果承包商違反指南,地方政府可對承包商開出罰單。

電訊塔與雙用燈柱指南有別

他透露,目前指南的對象是傳統的電訊塔和建築物上頂置架構的天線,至於新推出的雙用電訊燈柱並沒被列入在內,只以這指南作為參考而已。

雙用燈柱取代電訊塔

一般的電訊塔,若高度低於45公尺,與住宅的距離必須保持約20公尺,若高度超過45公尺,則必須保持約30公尺距離。由於市區土地有限,因此當局無法建電訊塔,只能以佔地面積較小的雙用電訊燈柱取代。

一旦雙用電訊燈柱承包商選擇在某地點施工前,他們必須先取得市議會批准,並徵求居民的同意。

電訊燈柱不會危害健康

他補充說,其實,大馬目前所設置的電訊塔,或雙用電訊燈柱,其輻射度都處於可接受及受控制水平,不會對健康帶來危害。而指南中所要求的建電訊塔與民宅之間須保持的距離,並非為了減低輻射影響,而是避免工程進行中途意外倒塌時,對民宅所帶來的風險。

將檢討電訊燈柱指南

與此同時,通訊及多媒體將與地方政府認真檢討雙用電訊燈柱課題,以擬定一份更適合這項新通訊基本設施的建設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010 08: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避免商家超時佔用‧包租泊車黃格注明時限                                          2010-05-01 13:59                       
                                                        
                         
  •                                                
                                                                                                     
                                                                           

    不少商家在本身每月包租的泊車“黃格”裡,置放告示牌或障礙物,以防止公眾把車子停泊在空格。(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避免商家在時限後仍霸佔月租泊車格,關丹市議會計劃在商家每月包租的泊車“黃格”裡,注明專用時限。


關丹市議會主席拿督阿茲占表示,當局出租於商家的泊車“黃格”,時限只限於上午8時至下午5時,因此商家無權在時限後繼續霸佔有關泊車格子。

“我們應考慮在這些讓商家每月包租的泊車格子里,注明他們專用的時限,這樣一來,也方便公眾要在時限後停泊車子時,與有關商家理論。”

公眾無法使用泊車格

馬華市議會趙毓庭是週五(4月30日)在市議會常月會議上,率先提出要求執法單位,關注商家在時限後繼續霸佔月租泊車“黃格”的情況。

他表示,市議會把這些泊車格子以月租方式出租給商家後,許多業者都會自製告示牌或以一些障礙物,放在他們包租的泊車“黃格”里。

“不過,部份商家卻是在專用的時限後,繼續把這些告示牌或障礙物置放在泊車格里,使到很多公眾無法使用有關泊車格子。

盼執法單位加強巡視

我們都知道,關丹市區面對了泊車空間不足的問題,所以我希望市議會執法單位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巡視,確保這些泊車‘黃格’在時限,能夠開放給公眾使用。”

他說,公眾如發現有商家在原訂時限後,仍以告示牌或障礙物霸佔泊車“黃格”,可致電市議會作出投訴。

另一方面,關丹市議會公關琳達在事後受詢時補充,當局出租予商家的泊車“黃格”,只供租用的商家從週一至週六,上午8時至下午5時的時段專用,時限後必須開放。

“因為我們出租的收費,是依據上班天數及時段作計算,所以時限後、公共假期及週日,這些泊車‘黃格’是開放給公眾使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0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橡膠有價引連鎖反應
膠丸失竊.產量銳減
目前膠樹落葉,收購站收購的膠丸產量銳減。
(關丹、地里望2日訊)橡膠有價,引起連鎖性反應!
膠價近期進入高峰,惟近兩個月來,橡膠樹進入落葉季節,很多膠工暫停割膠,造成產量銳減,影響小園主收入。
由于橡膠有價,以致偷竊膠丸事件頻頻發生;許多原本種植果樹的芭場,也翻種橡膠樹;輪胎也漲價不少,加重運輸業者及車主的經濟負擔。
根據文冬地里望及鄰近地區的膠丸收購商向本報透露,膠丸價格不時浮動,4月16日至23日的膠丸價格為近年來的最高峰,曾一度攀升至每公斤4令吉90余仙,惟上星期開始,膠丸價格每公斤已下跌30余仙。
產量減少80%
“目前膠丸價格,尚維持在每公斤4令吉60仙左右,相信還會下滑,近來膠樹落葉,膠丸產量也減少許多。”
雙溪甲杯膠丸收購商呂亞檢說,膠丸價格已從每公斤4令吉90余仙的最高價,下跌至目前每公斤4令吉60仙左右。
他說,膠樹落葉膠丸產量銳減,以前每天可收購5噸膠丸產量,現每天只收購1噸左右,膠丸產量減少80%。
“膠丸有價,引起賊徒覬覬,偷竊膠丸事件頻頻發生,橡膠小園主損失不少。
輪胎價悄悄漲
料6月仍上揚

膠價不斷上揚沖擊大,輪胎價格也悄悄漲價,預料接下來的日子,價格還會持續上揚!
市場上的輪胎價格繼今年1月份調漲后,4月份再次上漲,輪胎店業者唯有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彭州輪胎商公會會長葉運福受詢時說,橡膠價格漲,間接導致輪胎價格上漲,今年1月及4月份漲價,這兩次的漲幅約7%,預測6月份時,輪胎還會再漲價,漲幅約3%。
他說,早在3年前汽油價格調整時,輪胎價格隨著上揚,今次則受橡膠價影響。
他指出,目前本地製造的輪胎,不足以應付本地需求,唯有進口越南、泰國及印尼生產的輪胎,總得來說,無論本地或進口的輪胎,在面對原料調整,價格只會漲,不會下降。
周興義:3月份購入輪胎舊價賣
聯合輪胎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周興義受詢時說,輪胎廠家在4月份調整輪胎價格,目前,店裡仍以3月份購入的輪胎舊價出售。
“今年1月份時,輪胎價格上揚3至4%,在4月份時上揚7至8%,我們預測,近期內,輪胎價格還會再調整。”
他指出,每條輪胎的價格胥視車輛型號,從90令吉起到1000令吉不等。
“每條輪胎通常在耗上5萬至6萬公里后,就得更新,以策安全,此外,駕駛者必須確保輪胎的氣壓足夠等,才能延長輪胎的壽命。”
他說,除了輪胎漲價外,車輛須定期更換的黑油,近期內也醞釀漲價。
膠丸頻遭偷竊
★地里望膠丸收購站女東主盧秀英
百物價格膨脹,人民生活種種消費開支也提高不少,若膠丸價格無法維持在每公斤4令吉左右,以割膠為生的膠工將受衝擊,收入與開支將難以平衡。
膠丸有價,各地頻頻發生偷竊膠丸事件,讓膠工收入受損。
運輸成本提高
★合興運輸公司東主唐華
膠價高造成輪胎價格猛漲,加上柴油、潤滑油也起價,以及其他開支增加不少,使到運輸業者成本提高,經濟負擔加重。
我公司有10余輛大羅厘,須更換不少的輪胎,輪胎漲價后,每月必須增加不少開支。
好品種搶手貨
★雙溪甲杯樹苗場女東主曹秀華
膠丸有價,許多小園主紛紛將果園翻種橡膠樹,一些良好品種的橡膠樹苗成為搶手貨,有時會供不應求。
橡膠樹苗每棵2令吉50仙至3令吉,價錢數年來都起落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0 07: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爐賊捲土重來‧關丹2神廟一夜失5香爐                                          2010-05-02 13:49                       
                                                        
                         
  •                                                
                                                                                                     
                                                                           

    富門花園哪吒三太子廟置放在神廟大門前的20吋銅製大香爐失竊,損失上千令吉。(圖:星洲日報)

  •                                                
                                                                                                     
                                                                           

    親善廟以陶瓷製香爐暫時代替失竊的銅製香爐,以防再次失竊。(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2
                                [url=][/url]
               

                          

                                                                                                                                                                                                                             

(彭亨‧關丹)香爐賊捲土重來,週六(5月1日)凌晨關丹市區內有2間神廟5個大小銅製香爐失竊,損失高達數千令吉。


這兩間遭香爐賊光顧的神廟,分別是位於巴當拉讓的親善廟,以及位於富門花園的哪吒三太子廟。

工人驚覺香爐失竊

巴當拉讓親善廟總務蔡孝源受詢指出,週六清晨,一名在當地工廠上班的工人到親善廟燃香拜神時,察覺主壇上擺放的3個銅製大香爐,及拿督公神位的12吋銅製小香爐遺失。

此外,1盞銅製油燈台也被偷走,損失高達數千令吉。

這間廟執委之一謝喜悅指出,理事已於週六報警,促請警方展開調查。由於他們擔心若購買新的銅製香爐後會再次失竊,只好暫時以陶瓷製的香爐代替。

“這些新添購的陶瓷香爐只是暫時使用而已,理事建議以雲石製香爐取代銅製香爐,以避免香爐失竊事件再次發生;不過這個建議必須通過理事會開會後才作決定。”

由於親善廟屬於開放式神祠,沒有安裝大門,因此極易成為香爐賊下手的目標。

三太子廟20吋香爐被偷

“此外,我週六到神料店購買香爐時發現,由於最近發生太多宗的銅製香爐失竊案,雲石香爐變得特別暢銷,神料店的雲石香爐存貨早已售罄,必須另外訂購,可見目前這種類型的偷竊案有多猖獗。”

富門花園哪吒三太子廟於週六上午7時許,發現置放在神廟大門前的20吋銅製大香爐失竊,損失上千令吉。

這間廟總務陳立才指出,這個香爐擁有40年歷史,是第一次失竊,因此理事已於週六向警方報案。

“其實,在過去數年來,本廟已發生多次香油錢失竊事件,防不勝防,但是都沒有報警。由於這次發生的香爐失竊事件事態嚴重,因此希望獲得警方的關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5-2010 07: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連續4天停電5次‧居民炮轟國能服務差透                                          2010-05-02 13:41                       
                                                        
                         
  •                                                
                                                                                                     
                                                                           

    晚上停電酷熱難擋,居民只好在戶外聊天納涼。(圖:星洲日報)

                                                                                       
               
                                          

                                                                                                                                   

(彭亨‧關丹)關丹阿亦布爹上週連續4天發生多達5次的電流中斷事件,受影響的居民炮轟國能公司服務差勁。


頻密發生電流中斷的地點,分別位於阿亦布爹Oldtown咖啡館後方的阿亦布爹21巷、15巷及3巷。

居民形容,從上週一(4月26日)開始至週六(5月1日)為止,當地除了週二(27日)電供運作正常外,其他日子都在晚上9時左右開始發生持續數小時的停電,為他們的生活起居帶來諸多不便。

黃金錶(阿亦布爹15巷居民):情況比林明路更糟糕

“林明路居民早前投訴一個月停電5次,我們這裡一週就停電了5次,情況不是更糟糕嗎?

週一(4月26日),這裡的電流從中午開始中斷,持續到翌日清晨7時才有電;週二電供沒有問題,但是週三晚上8時開始則停電至10時恢復,然後到了凌晨12時再次停電,持續至凌晨3時30分。

週四及週五(4月30日)這兩個天,則分別在晚上10時及9時發生持續1小時的電流中斷,在這種氣候發生停電,晚上簡直熱得要命,根本無法好好睡覺。”

Alice(阿亦布爹15巷居民):默默忍受每晚停電

“我們默默忍受每晚停電已長達一週,大家根本不知道停電的原因,對於國能公司的服務素質,我感到非常失望。

電流每天突然中斷事件,為我們的生活起居帶來不便,尤其是冰箱裡的食物非常容易腐壞。同時,我們也在家裡準備了許多蠟燭,萬一停電時可派上用場。”

施錦榮(阿亦布爹3巷居民):國能熱線無人接聽

“這幾天來的電流中斷事件都發生得很突然,而且我們這一排的3間屋子當中,只有兩間受影響,另外一間電供卻很正常。

我也嘗試撥打國能的關懷熱線15454作投訴,但是每次都是電話錄音叫我轉接號碼或等候接聽,沒有一次是順利接通電話的。最近國能的服務真的讓我感到失望!”

張小姐(阿亦布爹21巷居民):停電現象非常奇怪

“這裡的停電現象非常奇怪,不是一整排住家停電,而是間隔兩三間有電,其他的沒電。

頻密的停電讓我們感到很心煩,尤其是晚上臨睡前屋子裡突然一黑,房間裡的氣溫升高,沒有辦法好好入睡。

這些停電事件並沒有事先通知,讓居民無法做好心理準備,哪知道今天晚上會不會再次停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0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岸緩衝地帶動土‧山坡光禿禿居民怕土崩                                          2010-05-03 14:30                       
                                                        
                         
  •                                                
                                                                                                     
                                                                           

    河流的緩衝地帶動土,環保意識高的居民表示擔心對環境造成破壞。(圖:星洲日報)

  •                                                
                                                                                                     
                                                                           

    小山坡上一大片綠色的樹林不見了,只見光禿禿的山坡暴露在陽光下。(圖:星洲日報)

  •                                                
                                                                                                     
                                                                           

    路過的居民對光禿禿的山坡感到憂心忡忡,想知道山坡上到底是在發展甚麼工程。(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3
                                [url=][/url]
               

                          

                                                                                                                                                                                                                             

(彭亨‧關丹)河岸不及100尺的山坡上動土推泥,暴露出一大片光禿禿的黃泥,可能引發環保和河流污染問題。


根據當地的居民指出,這片位於關丹河上流巴西哥姆地的山坡,正在進行土地清潔工作,以便興建燕屋。另一種說法則是,電訊公司準備在山坡上建通訊塔。

要求確認工程是否獲批

不過,由於有關地點非常接近河流,引起路過的民眾致電向星洲日報投訴,要求執法單位確認上述工程是否獲得環境局及水力灌溉局批准。

居民投訴說,河岸兩旁是屬敏感地點,再加上動工的地點是一個山坡地區,當下雨或河水高漲時,可能引發土崩或污染問題。

“推泥工程就在距離河岸不到100尺的地方,會不會太靠近了?

雖然現在不常下雨,但是,河岸兩旁不是河流保留地,是不能開發的緩衝地帶(Buffer Zone)嗎?”

官員:開發河岸地須符指南

針對民眾的投訴,星洲日報向彭亨州政府官員查詢,有關官員表示,不排除上述土地的地主擁有地契。

“不過,就算他擁有地契,如果要發展河岸的土地也必須根據水力灌溉局指南,避免泥沙流入河中。”

由於今天適逢是公休假日,這名官員基於他的手上沒有任何資料,不能進一步作出評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0 07: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校負擔減輕了‧校長盼半津學校也受惠                                          2010-05-03 14:43                       
                                                        
                         
  •                                                
                                                                                                     
                                                                           

    王祿揚校長(米昔拉公民華小/全津)(圖:星洲日報)

  •                                                
                                                                                                     
                                                                           

    吳英萊校長(關丹培才華小/全津)(圖:星洲日報)

  •                                                
                                                                                                     
                                                                           

    張愫敉校長(再也加汀育賢華小/全津)(圖:星洲日報)

  •                                                
                                                                                                     
                                                                           

    林猷灼校長(甘孟華小/半津)(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4
                                [url=][/url]
               

                          

                                                                                                                                                                                                                             

(彭亨‧關丹)教育部將於6月1日起,恢復全津學校電費中央付款制,並擴大至繳付水費、電話及排污費,讓聞訊的全津學校大感欣喜。


受詢的本地全津學校校長表示,雖然校方未正式從州教育局處接獲有關通令,但是對於這個措施,他們表示絕對歡迎的,一來可減輕學校的負擔,二來,可把節省下來的董家協資源,善用於提昇學生學業表現及校務發展上。

彭亨華校督學陳克光受詢時表示,彭亨州境內總共有75華小,全津貼者50所,其餘25所為半津貼華小。因此,一旦中央付款制恢復及擴大運作,本州內大約有66%華小受惠。

續貫徹撙節精神
王祿揚校長(米昔拉公民華小/全津)

“教育部於今年初宣佈取消全津學校電費中央付款制後,關丹縣教育局仍然給予本地全津學校幫助,從今年1至4月間的電費,都由當局協助處理。

雖然我們目前還沒有正式接獲恢復中央付款制的通令,但是對於報章所報導,當局將擴大中央付款範圍至水費、電話及排污費的消息,我認為已大大地減輕了學校的經濟負擔。

本校學生人數共1230人,每月水費介於200至300令吉,電話開銷約200令吉,至於電費開銷每月則2000多令吉,這些開銷並不是小數目。

即使教育部恢復了中央付款制,校方依然繼續貫徹撙節精神,時時教育學生該用的就用,該省的就省,在沒有使用電燈及風扇時就必須關上。”

總算鬆了一口氣
吳英萊校長(關丹培才華小/全津)

“恢復中央付款制,將協助減輕校方及董家協的負擔,並且善用資源在各方面進行提昇。

本校學生人數為1600人,每月電費開銷都超過2000令吉。

當初教部宣佈取消電費中央付款制時,由於校方資金有限,因此我們儘量從各方面節省,在作任何決定前都必須‘看錢行事’,更擔心下半年是否有能力應付龐大的電費開銷,現在總算鬆了一口氣。”

應擴大至互聯網費
張愫敉校長(再也加汀育賢華小/全津)

“我認為,中央付款制應該擴大至半津貼學校,因為不管全津還是半津,學校所必須承受的行政及水電費開銷都是一樣的。由於未獲得教育部在電費方面的資助,半津貼學校的負擔更為沉重,他們理應獲得教育部的幫助。

同時,該付款制也應該擴大至學校的互聯網費,因為目前許多學校包括本校已開始自費安裝無線上網,以提高教學及工作效率。對於政府目前鼓吹人民應多接觸資訊科技,我認為教育部應該把互聯網費列入考量。”

沒能力支付高額電費
林猷灼校長(甘孟華小/半津)

“由於本校是半津貼學校,無法獲得中央付款制的幫助,因此面對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在過去一年來,我們只有能力支付水費和電話費,沒有能力支付高額的電費,目前已累積了數個月的欠款約9000令吉,至今仍然無法繳清。

本校按學生人數一年所獲得的行政撥款只有8000令吉,而本校每月的電費則介於800至1000令吉,這些撥款根本不夠用。

其實,半津貼學校向來自付水電費後,都可向教育部申領補貼,但是這個措施在3年前開始逐步被取消,使得半津貼學校必須完全自行承擔水電費。

政府應該把半津貼學校列入中央付款制的受惠者之一,尤其是位於郊區的半津貼學校,學生少,資源原本就已經非常不足,既然半津學校也是大馬教育體制的一份子,與全津學校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理應給予幫助。

我也建議教育部根據學校的班級數目,給予半津及全津學校統一式的中央付款制補貼,這樣一來,一些學校如在課室安裝冷氣,令用電量超出預算,則必須自己承擔多出的開銷,此措施對所有學校都公平,也減少政府的開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0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燈故障街道黑漆漆‧居民擔憂安全吁速維修                                          2010-05-03 14:42                       
                                                        
                         
  •                                                
                                                                                                     
                                                                           

    武吉士東閣柏丹那52巷一行路燈故障長達4天,晚上四週一片漆黑。(圖:星洲日報)

  •                                                
                                                                                                     
                                                                           

    郭大雄:已向國能公司反映。(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2
                                [url=][/url]
               

                          

                                                                                                                                                                                                                             

(彭亨‧關丹)富門花園一行排屋的路燈最近頻頻故障,使當地道路於晚間陷入漆黑中,居民擔心影響治安,要求國能公司儘快維修。


出現故障的地點位於武吉士東閣柏丹那52巷(Lrg.Bkt.Perdana52),也是馬華英迪拉馬哥打區會服務中心“尋找損壞路燈”小組主任郭大雄的住處。

當地居民指出,這條小巷大約有10盞路燈,但是卻常常故障,在兩週前,這行路燈一度故障長達2天,經過國能公司維修後,只維持了3天,於本週再次出現故障,當局目前還未派人到來維修。

居民不滿國能公司的服務素質,包括路燈一而再、再而三地故障。

同時也是當地睦鄰計劃主席的郭大雄週日(5月2日)受詢時表示,他已於上週四,向國能公司的代表反映了有關問題,而當局表示將調查事發原因,並表示必須在下週一後,才能給予答案。

“根據瞭解,除了武吉士東閣再也52巷發生整行路燈故障外,在哈芝阿末路、雅凌及英迪拉馬哥打2區的新興住宅區也出現了類似個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10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直落尖不辣海灘五一沒亮燈‧市民遊客摸黑活動                                          2010-05-03 14:33                       
                                                        
                         
  •                                                
                                                                                                     
                                                                           

    5月1日當晚,靠近沙灘的沿岸街燈仍舊漆黑一片,許多市民只能摸黑活動。(圖:星洲日報)

  •                                                
                                                                                                     
                                                                           

    餐飲區的燈火通明與沿岸行人道漆黑一片,形成強烈對比。(圖:星洲日報)

                                                                                                                                   
                                [url=][/url]
                               
1 of 2
                                [url=][/url]
               

                          

                                                                                                                                                                                                                             

(彭亨‧關丹)關丹著名旅遊勝地直落尖不辣海灘,踏入5月1日仍舊沒有街燈照明,讓旅客、市民繼續摸黑漫步沙灘!


繼4月25日被遊客指直落尖不辣海灘“向錢看”,在諸如海灘、行人道的非消費地區,因為沒有街燈照明而漆黑一片,但餐飲區則燈火通明後,關丹市議會公關琳達曾向《星洲日報》澄清,當局已於27日派員前往搶修,並預計當晚將重放光明。

然而,《星洲日報》《東海岸》記者於5月1日公共假期當晚,再次前往直落尖不辣海灘巡訪時,發現沙灘沿岸一帶持續漆黑一片,許多趁著假日攜老帶幼在當地活動的市民,只能在黑暗下活動。

此前,根據當地小販們反映,沿著沙灘一帶的街燈早在一個月前不再照明,包括通往直落尖不辣第二海灘的燈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10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開跑.川行20區
關丹闢新巴士路線
等了又等,無交通的市民才能乘搭指定路線巴士。
(關丹4日訊)關丹市區公共巴士7月起,獲新公司加入提升服務,開拓20個路線,市民保持觀望態度。
獲批准為關丹市20區市民,提供短途巴士服務的“CITY LINER”城市巴士,雖料于今年7月投入服務,且採用新穎及舒適的巴士,取代現有殘舊的巴士。
目前關丹市尚有7家公司提供服務,川行路線包括林明、北根、甘孟及甘馬挽一帶,以及市區數個指定地點。
關丹市議會曾于2008年常月會議中,提及關注提升原有市內公共交通系統及收費問題,減少市內車輛流量,加速改善停車位系統,舒緩交通。
市民保持觀望
針對7月份將有新巴士公司投入服務,大部分受訪市民反應並不熱烈,保持觀望態度。
他們說,乘搭巴士的市民都是屬于中低收入者,增加了川行路線和班次,確實能讓他們方便不少,無須浪費太多等待的時間。
“現在同一條路線,平均每小時只有一輛巴士,錯過后只好耐心等待下一班車,若趕時間,我們只好付更多車資,改搭德士。”
曾是關丹市議會交通策劃小組主任的吳复興上議員指出,該會針對改善市區公交通系統事項,商討了多時,並且收集不少相關建議和意見。
“早前,市議會也提議改造成免費公共交通服務,鼓勵市民乘坐,減少市區交通阻塞問題。”
“惟此計劃建議書在呈上內閣后,因其他因素,至今仍無法獲得落實。”
此外,早前掌管地方政府、環境、衛生委員會的拿督何啟文,于州議會上宣布已有巴士公司獻意提供服務,現還處于購置新巴士計劃中,相信能在7月實踐。
舊巴士常故障
*米拉(21歲,書計)
現有的巴士都已陳舊,有時還發生故障,遇到趕時間,不得不選擇乘搭德士,以免耽誤要事。
冀帶來便利
*蒂娜(20歲,學院生)
沒有交通,確實很不便,有時要到從A區去B區,因完全沒有市區巴士川行,只好選擇走路或搭德士,如今只好寄望新巴士公司能帶來更好的服務便利。
擴充至旅遊點
*關丹德倫敦區州議員陳漢祥
目前只在等候州政府公布新巴士公司的川行服務路線,據指該巴士公司現還處于購置新巴士計劃中,相信能在7月實踐。
我希望該公司不僅會為市民提供交通便利,增加巴士川行次數,也能將服務範圍擴展直落尖不辣海邊、哥羅拉花園、芝拉丁等旅遊景點,方便遊客輕松觀光。
面對交通不便
*依達(20歲,學院生)
自來了關丹求學,不時面對交通不便的問題,尤其是錯過了時間,又得費至少1小時等候,十分不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0 07: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點:關丹哈芝阿末路廉價組屋
申請逾十年不獲回應
20戶地契終獲批!
(關丹4日訊)申請超過十年的20戶廉價組屋分層地契,終獲批!
位于關丹哈芝阿末路,共20個單位的廉價組屋分層地契,自1997年向土地局提出申請后,居民也于1999年繳清所有費用,惟未獲取地契。
發展商自去年致函土地局后,不獲任何回應,直至4月初,發展商再度致函土地局,且注明:執法單位在處理如此簡單的事件皆顯得如此困難,大馬如何成為先進國?因此,希望執法單位不再以各种藉口,拖延該20戶廉價組屋的分層地契。
組屋管委會主席黃長慶指出,据他所知,地契已獲批,但居民仍未獲取地契。
他受詢時說,目前,居民仍在等待地契到手,且覺得是政府的工作,政府應盡快解決。
“我是上兩週听到好消息,最主要的是地契盡快到手。”
廖勝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經理廖建宏受詢時,証實分層地契事件已解決,日后將分發給居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0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善設施增加旅客
推廣彭10旅遊熱點
(關丹4日訊)彭亨州文化、藝術及旅遊委員會主席拿督沙費弗占州行政議員指出,旅遊部將推廣彭州10個旅遊熱點,並提升及改善設施,以增加州內旅客人數。
10個旅遊熱點,包括林明、芝拉汀、刁曼島、大象保育區、金馬崙高原、福隆港、雲頂高原、北根,及瓜拉立卑文化區。
他今日在關丹凱悅酒店,出席彭州酒店業者協會及涉及推廣旅遊業的彭州政府各機構的研討會后,在記者會上如是指出。
他希望州內旅客人數,可從去年的960萬人提升至1360萬人。
關注廁所衛生
“在確定了特定的旅遊熱點后,我們會改善該處的設備,包括受人關注的廁所衛生問題。”
他說,保持廁所衛生,人人有責,而不是單靠市議會來維持。
他希望,相關業者能與州政府合作,推出更有系統的旅遊配套,把周詳的資料放上網站,供遊客參考,借機讓遊客深入了解彭州的特色及文化。
他披露,一些“遊船河”服務不定時,旅客無法掌握時間表,而留下壞印象。同時,他希望德士司機也能提升服務素質,為外國旅客提供協助。
他也說,外國旅客較嚮往戶外活動,所以預料越野腳車賽等活動,會吸引許多本地或外國旅客參與。
另一方面,彭州酒店業者協會主費德列在研討會上反映說,每當深夜常有一群青少年,在關丹直落尖不叻海邊把汽車聲響調大,干擾附近酒店住客,希望有關當局關注。為了進一步討論接下來的長期及短期旅遊計劃,他們訂于8月再次開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0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部:全日制釀不足
鑒定學校增建課室
(關丹4日訊)教育部已針對實施學校全日制,鑒定迫切需要增建課室的學校,以克服教室不足的問題,使中小學盡快達致轉型目標。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全馬共有6827間僅上午班的小學、上下午班(862間),中學上午班(1442間)、上下午班(793間)。
該部在書面回答馬華巴耶勿剎區會主席吳复興上議員口頭提問時指出,校方也面臨其他問題,包括現有課室不足、征地加建學校硬體設備、現有學校面積太小,無法同時容納過多學生等。
逐步解決師資不足
“師資不足問題將逐步解決,而且在教育大藍圖中,分階段完成的計劃可使中小學盡快達致轉型目標。”
吳复興向國會下議院提出多項口頭詢問,其中包括教育、消滅赤貧等課題。
另外,針對吳氏提問小學教員學士文憑課程錄取條件、已獲錄取教師人數及費用,教育部副部長拿督弗亞查卡希博士回答時指出,截至2009年11月,該部共批准4321名在籍教師報讀學士文憑課程。
他說,遴選小組將依據州教育局長及校長的推荐,衡量教師資格及通過馬來西亞大學英語測試(MUET)。
“平均每位教員4年課程費用為1萬6000令吉。”
“尋找計劃”處理26萬赤貧個案
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尋找計劃”(Program Cari)已成功協助26萬宗赤貧、貧困援助個案。
該部是以書面回答吳复興口頭提問時指出,其中14萬159宗個案是獲金錢援助,共耗資3920萬198令吉。
“另8萬4112宗個案因不符條件而被拒絕,仍有4萬4726宗在處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8-2025 09:45 PM , Processed in 0.12551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