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31-8-2007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刚川:导弹毁卫星属科研
http://realtime.zaobao.com/2007/08/070831_24.html
(东京讯)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强调,中国用导弹摧毁人造卫星的实验,完全基於科学和研究目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曹刚川正在日本进行5日访问,是近10年首位访日的中国国防部长。他此行旨在进动恢复两国的军事接触,改善两国关系。
曹刚川周四在东京演说时说,中国反对太空的武器化,最好方法是各国加强对话,尽快签订防止太空军备扩张的条约。
他又重申,中国的国防政策永远属於防御性,中国国防现代化,军力确实是强化了,但一些不知情人士,或别有用心的人对此提出「中国军事威胁论」的说法,是毫无根据。
他又提及两岸问题,说中国军力增强不会对其他国家带来威胁,而且台湾当局朝向独立的动作愈来愈大,对台海的和平造成很大的威胁,中国为了扞卫主权与领土,有必要将部份财力和物资投注於国防的现代化。
曹刚川当天在东京的演说,约有160人出席,当中包括日本防卫厅的相关人士。他在演讲中最后表示,中日两国的防卫交流,将有助於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及加强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
另一方面,日本防卫大臣指,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未有清楚解释为何中国军费持续上升,日方将为此继续向中国施压。
日本防卫大臣高村正彦指,他会见曹刚川时曾强烈促请他增加军费开支透明度,但曹刚川的回应空泛。高村表明将会继续向中方提出这问题。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7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將建月球基地 前進火星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02/4/jri2.html
英國《每日電訊報》1日報導,美俄已落幕的冷戰,隨著俄國決定在月球興建永久基地,似有捲土重來之勢,不過這次雙方捲入的是太空競賽,而非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
俄國航太總署(Roskosmos)署長波米諾夫說,俄國將在2025年之前推動載人到月球的計畫。第二階段計畫在2027至2032年之間,在月球興建一座「可以住人的太空站」。第三步則是從月球出發,進行火星探測任務,預計最快2035年可成行。
此外,波米諾夫透露,俄國計畫在2015年左右完成在國際太空站的建站任務,讓太空站成為功能健全的太空研究中心。屆時「聯合號」太空船的重大更新工程也可望完成。
之所以選擇月球作為探索火星的前哨站,係因從月球出發不須顧慮突破地球大氣層可能的風險以及隨之而來的龐大成本。
其實俄國已開始為送人到火星從事探索任務作準備,已有6名志願者進入設在地球的密閉艙,預計待上2年。
美俄之間的太空競賽目前仍是美國居優勢。布希總統3年前公布探索太空的壯志,包括2020年之前再度送人上月球,並重新設計可安全往返月球與地球的太空船,以及可讓人在月球長住的太空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2007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太遠 太空人恐愈飛愈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02/4/jri1.html
人類想要前往火星,並沒有想像中簡單,除了科技困難外,長期和幾位同伴封閉在狹小太空船裡,也容易讓太空人變得暴躁或沮喪。
俄羅斯太空人瓦倫丁.雷貝德夫1983年發表《太空人日記:遨遊太空211天》,其中提到,幾個月下來,他和太空站內唯一的夥伴逐漸出現彼此防範的「占域行為」(territorialbehaviour),交談也日趨減少。有些讀者指本書痛苦而沉悶地描繪了人類瑣碎且無意義的太空探險。
這讓人對未來的火星探險感到擔憂。因為比起火星任務,雷貝德夫的經歷只算小意思。火星來回一趟,包括在火星登陸,約需17個月。
光速或無線電波往返火星和地球得花44分鐘,換言之,光是要和地球聯繫,一句回話就得等上快一小時,再有耐心的人久了恐怕也會抓狂。
不少太空人和雷貝德夫一樣,因久待太空而出現心理問題。俄羅斯長期出任務的太空人有半數變得易怒、無精打釆,彼此關係處不好,火氣愈來愈大。有些人有「太空癡呆」現象,甚至表現出沮喪和恐慌症狀。
歷來太空人在太空逗留的時間,俄羅斯人占了三分之二,因此俄羅斯支援人員最先學會從太空人的說話速度來察覺情緒緊繃的早期徵兆,因此他們會用補給船送去驚喜禮物,或安排名人或家人電話連線,為太空人打氣,這也是為了讓他們心情好一點。
但如果是火星任務,送禮或與地面即時通話都不可能了。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家卡納斯與同事曾以7年時間觀察國際太空站太空人與地面人員的對話,發現太空人常藉著抱怨地面人員來宣洩壓力。這種把太空人彼此的緊張轉化成對地面人員的不滿,正足以說明火星任務不僅是一項科技挑戰,也是心理上的挑戰。
過去,美國航太總署派出一組太空人前往太空站「天空實驗室」(Skylab)從事84天的太空任務時,一名太空人對任務控制中心發火,後來索性一起造反,關閉所有與地面的通訊。
某些心理學家建議派全女性團隊前往火星,因為她們就算發脾氣,自殺或殺人的可能性會比男性低,也有專家則建議男女混合。再沒有辦法,就只好派心理健全但沒有性慾的太空探險者,那就是:機器人,保證不會鬧脾氣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07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歐陽五﹕探月之爭 引發中日太空競賽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904/fab1.htm
【明報專訊】在太空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航天目光的焦點正移向東方,中國和日本這兩個在亞洲乃至全球都舉足輕重卻又經常相互指摘的國家均宣稱,將於今年內發射一顆月球衛星,進行繞月探測。
日本官方的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最新發布的信息說,其以希臘神話「月亮女神」命名的繞月探測衛星安排在本月13日發射。中國官方迄今雖一直未明確公布「嫦娥一號」探月衛星的具體發射日期,但在今年內完成是確定無疑的。
「嫦娥一號」原本定於今年上半年升空,但綜合多種因素考量,再加上中國航天歷來極為看重「第一次」的這樣一種傳統,本?「積極穩妥」的方針,中國的首次探月因此往後順延一段時間。消息人士披露,「嫦娥一號」年內肯定發射,但不會早於10月份。
毫無疑問,如果日本按期成功發射「月亮女神」,在中日探月之爭的第一回合較量中,東京拔得頭籌。這將增加日本在通往大國道路上的自信與民族主義情緒。但北京對此似乎並不十分在意,一如既往地強調「成功才是硬道理」。但是,在繞月飛行上,這「第一次」畢竟被日本人搶得了先機,中國今後必定會外鬆內緊,不會進一步讓日本步步領先。
熟悉「嫦娥」工程的一位航天專家稱,即使日本先一步開展探月,短時間內也無法撼動中國航天目前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畢竟航天活動是需要雄厚技術積累和深厚經驗積澱的系統工程,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經過50多年自主發展,憑自身實力坐上「亞洲老大」的交椅,並在世界航天尤其是載人航天領域佔據重要一席之地。
對日本而言,首次探月若能成功,將極大地激發其進一步開展航天活動的熱情,推動並大幅提高它的空間技術。而東京此次搶在北京之前進行探月,也不排除較勁的色彩。
你來我往 明爭暗鬥
考慮到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基礎,還有美國等盟國給予的支持,日本航天發展無疑正逐步成為中國現實的挑戰和潛在的威脅。接近北京官方的消息人士說,日本航天技術發展不可小覷,中國也不會等閑視之。在和平開發和利用太空原則下,中國未來將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堅持「以我為主」,以載人航天工程和「嫦娥」工程為兩大基點,循序漸進地推進中國特色的航天發展之路。
探月對中日兩國各自發展的深遠影響自不必說,國際社會最關注的,是這場已擺上台面的探月之爭,會不會成為一個導火線,進而在兩國之間引發一場太空競賽。
專家認為,由於世界局勢的不同和國情的不同,未來中日兩國的太空競賽,當不致達到美國和前蘇聯在冷戰時期「星球大戰」那般的規模與效應,但雙方在航天領域經常性的「你來我往」、「明爭暗鬥」,肯定在所難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4-9-2007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造衛星接收太陽能傳回地球 一顆電量=一具核反應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04/17/jws3.html
太陽能是目前相當受到矚目的環保能源,不過使用上得看老天爺臉色,日本開發出一種利用人造衛星接收太陽能送回地球的技術,讓太陽能為24小時都能使用的能源。
大阪大學的研究團隊和宇宙航空機構共同合作,只要透過人造衛星接收太陽光再傳送到地球,就不用擔心目前太陽能發電受限於天氣的問題,讓太陽能變成一種穩定的能源。
雷射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說,「在宇宙空間可以始終保持面對太陽的狀態,這樣太陽能就可以成為地球24小時都可以使用的能源。」
這套系統未來正式啟用之後,一顆人造衛星約可以發電100萬千瓦,相當於核能電廠一台發電機的電量,由於外太空吸收太陽能沒有雲層阻擋的問題,加上太陽能發電不會釋放二氧化碳,日本科學家看好這將成為未來最理想的發電方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07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俄罗斯合作 印尼将建火箭发射基地
http://www.zaobao.com/yx/yx070905_504.html
与俄罗斯合作 印尼将建火箭发射基地
● 余歌沧(雅加达通讯员)
印尼将和俄罗斯合作发展火箭业,在俄罗斯的协助下,于巴布亚省东部的比亚克(Biak)岛上建立火箭发射基地。已定于明天抵达雅加达进行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预料将与印尼总统尤多约诺签署多项协议,其中包括火箭合作项目。
俄罗斯驻印尼大使伊瓦诺夫前天说,俄罗斯准备在比亚克岛建立火箭发射基地工程,包括兴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等,对印尼来说,这是第一个太空科技项目。
据印尼《罗盘报》报道,靠近赤道的比亚克岛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岛上凯西波机场跑道很长,可应付需要3000公尺跑道的An-124型飞机起落,其他相关的基础设施如火箭发射台、维修卫星及监控中心等设备,将立即着手兴建。
伊凡诺夫又说,两国领袖将签署的其他文件,包括在政治、经济、能源、体育和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普京是前往澳洲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途中,在印尼作短暂访问。源自莫斯科的报道说,俄罗斯和印尼将签署价值100亿美元(约150亿新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其中大部分是在能源和矿业领域的合作。
总统府发言人迪诺透露,尤多约诺和普京将签署包括两国在军事和能源等方面合作的协议。据了解,其中两国在国防和军事上的合作协议最受舆论界的重视。
印尼国防部最近决定,将动用俄罗斯去年底同意的10亿美元(约15亿新元)的贷款,向俄罗斯采购一批潜艇、直升机、战车及其他军备。
此外,俄罗斯也将以贷款方式向印尼出售6架苏霍伊战斗机。印尼空军决定将原有的4架苏霍伊战斗机与新购的6架,于明年组成一个中队,布署在南苏拉威西省望加锡的空中基地。该基地靠近印尼和马来西亚发生主权纷争的安巴叻油田。
较早前,科技研究国务部长库斯马炎多表示,他将乘普京到访的机会,建议修复过去向前苏联购置的许多旧军备。
普京来访受到印尼回教界的重视,第二大回教团体穆罕默迪雅主席三苏丁在题为《俄罗斯与回教世界结盟及世界和平前景》讨论会上指出,印尼政府不妨趁普京来访之际,设法加强及稳定俄罗斯与回教世界的关系。
此外,也有观察家认为,普京选择向回教世界靠拢的政策极具战略意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9-2007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韓國•第1位太空人出爐 機械專家擊敗3萬對手中選
韓國•第1位太空人出爐 機械專家擊敗3萬對手中選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 ... ;artid=200709051451
(首爾訊)30歲的機械專家高山成功擊敗3萬6000名競爭對手,成為韓國第1位太空人,明年將搭乘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前往國際太空站。
科技部週三宣佈,目前任職韓國太空研究院的高山在最後一輪選拔中,擊敗強勁對手女科學家李錫英(29歲),雀屏中選。
科技部說,由於高山與俄方人員溝通比較順暢,而且在多項科學實驗中表現較優異因此獲選。
不過,科技部強調,如果獲選的太空人出現任何不適合這項太空任務時,隨時都可能被替換。
目前高山與李錫英兩人都在俄羅斯受訓,因此太空人名單出爐時,兩人都不在場。
高山明年4月將與2名俄羅斯太空人一起前往國際太空站進行8天的科學研究。 (星洲日報/國際•2007.09.0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7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14日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 ... 6988800/6988883.stm
日本宇航当局说,由于天气恶劣,推迟了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月神号"的升空计划。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官员说,气象部门预测周四(13日)将出现雷电,这个自美国太阳神计划以来最大的月球任务将推迟到周五(14日)。
"月神号"探测器将在日本九州岛南端种子岛上的航天发射中心,由日本研制的H2A火箭运载升空。
"月神号"原先计划在8月17日升空,但一些压缩器被错误地安装在两个小型人造卫星上,被迫延期升空。前此,月神号不断出现工程问题,已比原定计划晚了四年。
"月神号"是日本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造价320亿日元(约合2.72亿美元)。
在环绕月球轨道的一年内,"月神号"将释放两颗小型人造卫星,一颗负责把数据从探测器主体传回地球,另一颗负责测量月球的位置和运行轨道。
日本在1990年代开始加入太空竞赛,但发展不太顺利,在2003年不得不摧毁了一枚脱轨的H-2A火箭和它携带的两枚间谍卫星。
宇航专家说,如果"月神号"计划失败,日本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继续进行有关项目,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于印度和中国。
中国计划在2007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轨道拍摄月球的立体照片并在2010派遣无人驾驶探测器登陆月球。
印度则计划在2008年通过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无人驾驶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并计划在2020年派遣宇航员登陆月球。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9-2007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報告:衛星氣象資料可預防飛機失事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1/19/kc1q.html
(法新社義大利狄里雅斯特十日電) 根據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去年在烏克蘭失事墜毀的一架俄羅斯噴射客機,假如使用人造衛星提供的氣象資料,就可能避免飛機失事的悲劇。
衛星氣象軟體費用只需要一千五百美元。烏克蘭那次空難造成一百七十人喪生,包括四十五名兒童。
基輔「水文氣象研究所」科學家柯瑞佛波克說,這套軟體與碟型天線可以接收「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的資料,如今烏克蘭的五個城市已經裝置了這些設備。柯瑞佛波克說,這次空難促使政府主管當局決定裝置這些設備。
柯瑞佛波克在這項研究中指出,失事前一小時的人造衛星圖像紀錄清楚顯示出飛機駕駛難以躲避的一場暴風雨。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俄羅斯的這架Tu-154型客機在暴風雨中失事墜毀。
柯瑞佛波克說:「諸如此類的暴風雨是極難預測的。可是假如你使用這套人造衛星系統的話,你就很容易可以發現暴風雨,因此飛機駕駛可以事先獲得警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0: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发射升空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 ... 9/others070914.html
(综合讯)日本东京时间14日早上10时31分(本地时间9点31分),日本探月卫星 “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按原计划搭乘H2A火箭,从日本南部种子岛宇宙中心顺利发射升空。目前火箭运转正常。
按计划,“月亮女神”号将在升空45分钟左右脱离H-2A火箭,在绕地球轨道运行两周后,便朝着距地38万公里(23.75英里)的月球进发。
日本太空发展署发言人就此表示,这次探月计划激发了日本民众对太空探索的强烈兴趣,而“月亮女神”号也是日本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探测”。有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是自近40年前的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的探月计划以来,最大规模的探月行动。中国首枚探月装置「嫦娥1号」也预定于年底发射,有分析认为,今次日本比中国早一步展开探月,是刻意安排,亦揭开列强探月竞赛的序幕。
“月亮女神”号探测器包括一个主卫星和两颗“婴儿级”卫星,共装有14个观测设备。在设计上,这些观测设备将负责检查月球表面地形、地心引力以及其它状况,目的是寻找月球起源和进化的线索。“月亮女神”号携带有一架高清晰电视摄像机,用于拍摄地球在月球地平线上升起的全过程,胶片随后将被送回地球。“月亮女神”号将绕月球轨道运行1年左右时间直到燃料全部用尽。
“月亮女神”号的发射之路一点也不平坦。较原定计划相比,此次发射已迟到了4年左右时间。当年的火箭发射因为技术故障一次次吞下失败苦果。上世纪90年代晚期,日本的太空计划无奈地进入支离破碎的局面,在此之前,H-2火箭上演了两次失败的发射。到了2003年,灾难再次笼罩在日本人的上空,当时一艘搭载两颗间谍卫星的H-2A火箭在发射后偏离了预定轨道,日本被迫将其摧毁。
----------------------------------------------------------
本首颗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 ... 6994200/6994275.stm
经过多次延误后,日本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月女神”号星期五(9月14日)顺利发射升空。
搭载了“月女神”号的日本H-2A火箭,东京时间上午10点31分(格林尼治时间1点31分)从九州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月女神”号在升空45分钟后脱离发射火箭。探测器将先环绕地球轨道两圈,然后飞行38万公里到月球。
此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官员说,气象部门预测将出现雷电,因此把“月女神”号发射的时间再次推迟到星期五。
“月女神”原先计划在8月17日升空,但一些压缩器被错误地安装在两个小型人造卫星上,被迫延期升空。前此,月女神不断出现工程问题,已比原定计划晚了四年。
这个自美国太阳神计划以来最大的月球任务,“月女神”是日本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造价320亿日元(约2.72亿美元)。
在环绕月球轨道的一年内,“月女神”将释放两颗小型人造卫星,一颗负责把数据从探测器主体传回地球,另一颗负责测量月球的位置和运行轨道。
日本在1990年代开始加入太空竞赛,但发展不太顺利,在2003年不得不摧毁了一枚脱轨的H-2A火箭和它携带的两枚间谍卫星。
宇航专家说,如果“月女神”计划失败,日本将在很长时间内不能继续进行有关项目,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于印度和中国。
中国计划在2007年下半年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轨道拍摄月球的立体照片并在2010派遣无人驾驶探测器登陆月球。
印度则计划在2008年通过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无人驾驶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并计划在2020年派遣宇航员登陆月球。

-----------------------------------------------------------------
日本•“月亮女神”升空
首枚探月衛星順利運轉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 ... ;artid=200709141326
(東京訊)日本週五順利發射其首枚探月衛星“月亮女神”,掀開了新一輪的探月競賽;中國、印度及美國已表示,他們正在計劃發展探月任務。
承載3公噸繞月衛星“月亮女神”的火箭,於當地時間早上10時31分(大馬時間早上9時31分)在距離東京以南約1000公里的種子島,朝太平洋方向發射升空。
發射任務一再展延的“月亮女神”,在發射約45分鐘後在智利附近的上空脫離火箭進入軌道。“月亮女神”會先繞地球運行兩圈,之後才展開38萬公里的旅程奔向月球。
涉及這項任務的科學家岡田達明說:“衛星如今已自己運行。這是首個步驟,我真的很感動。”
科學界耗4.7億美元打造
日本科學界說,這項耗資550億日圓(約4億7900萬美元)打造的探月衛星“月亮女神”號,是繼數十年前的美國阿波羅任務後,技術最複雜的任務。
岡田說:“如果這項任務成功了,我們將得以證明日本擁有相關技術。”
雖然日本還未進行載人升空任務,但他們希望在2025年之前送太空人上月球。
中下半年發射“嫦娥一號”
中國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發射“嫦娥一號”,以拍攝月球表面立體影像,並立志在2010年之前,讓無人太空梭登陸月球。
印度則計劃在2008年展開其首次無人駕駛繞月任務,印度還討論在2020年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
美國則計劃在明年發射一枚探月衛星。
--------------------------------------------------------------------------------
你知道嗎?
衛星名字源於日神話人物
日本的探月衛星名為“Kaguya”,名字來源於日本神話人物“輝夜姬”,別號“月亮女神”,相當於中國的嫦娥。
“月亮女神”號主探測器重2271公斤,寬2.1米、高4.8米。探測器還附有兩個太陽能小型衛星,它們的直徑各為1米,重50公斤。
除了探測月球外,“月亮女神”還會利用一部高解像度的攝影機,以月球的水平視野,拍攝地球“升起”的景觀,再傳送回地球。
(星洲日報/國際•2007.09.1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明报专辑
中日探月競賽展開
搶先「嫦娥1號」 日飛船盼今升空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914/taa1.htm
【明報專訊】日本航天當局計劃在香港時間今早10時半發射探月探測器升空,展開籌備經年的探月計劃。日本官員形容,今次計劃是繼美國60至70年代的「太陽神」計劃以來,人類最重要和技術最精密的探月任務。中國首枚探月裝置「嫦娥1號」也預定於年底發射,有分析認為,今次日本比中國早一步展開探月,是刻意安排,亦揭開列強探月競賽的序幕。
太陽神計劃以來最重要任務
日本的探月器名為「Kaguya」,名字來源於日本神話人物「輝夜姬」,別號「月亮女神」,相當於中國的嫦娥。「月亮女神」號主探測器重2271公斤,寬2.1米、高4.8米。探測器配備粒子線計測器、月磁場觀測裝置等14套觀測儀器,研究月球地質與引力場。探測器還附有兩個太陽能小型衛星,它們的直徑各為1米,重50公斤。「月亮女神號」會把它們釋放到月球軌道上,以獲取月球的引力場數據,及探測那裏的稀薄電離層。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瀧澤慶定說﹕「通過這些研究活動,但願我們能接近月球源起與演化的奧秘核心。」
拍攝地球「升起」美景
除了探測月球外,「輝夜姬」還會利用一部高解像度的攝影機,以月球的水平視野,拍攝地球「升起」的景觀,再傳送回地球。祖父江說﹕「人們會見到地球從月球升起的高解像美麗影像。」
「月亮女神」將由H2A火箭發射升空。按計劃,它將在發射45分鐘後與火箭分離,然後圍繞地球兩周半,展開38萬公里行程,約於下周三抵達月球上空。探測器預計運作1年,當燃料耗盡後,將淪為太空垃圾。
「月亮女神」是日本開發多年的科研項目,由於火箭故障和技術瑕疵,它的啟航時間比原定計劃晚了5年。日本科研人員希望它可一掃日本近年太空探索事業的頹風。祖父江說﹕「日本人對此任務甚感興趣。它是我們切實觀測月球的首個任務,也是邁向2025年前落實在月球上建設住人永久基地的一大步。」他表示,日本希望與國際合作,開發月球基地。中國首枚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最快於10月征空。

------------------------------------------------------------
倘失敗 航天業難翻身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914/taa2.htm
【明報專訊】日本是全球第3個發射太空船往月球的國家,航天工業一度屬世界前列,但過去十多年日本的航天計劃接連受挫,令地位大不如前。日本當局認為,若「月亮女神」探月計劃進展順利,可為日本進一步探索月球及太陽系行星鋪路,但亦有專家表示,若計劃失敗,日本航天業將長時間內無法再抬頭。
1990年,日本首個月球探測器「飛天」號征空,成為繼美蘇之後世上第3個探月國家,然而兩年後「飛天」號墜毀月球,1995年「月球-A」計劃幾經波折最後胎死腹中,加上接連有火箭升空後墜毀,卻令日本探月之路陷入谷底。
技術故障 探月屢推遲
1999年,日本參考了美國「太陽神」登月計劃,綜合當時最新技術,啟動了「月亮女神」探月計劃。但計劃多次因技術故障推遲,現已比原定時間延後5年。按計劃,「月亮女神2」號預計於2012年發射,「月亮女神X」號也將於2017年發射。這些探月計劃可能包括月球車、月球望遠鏡研製,以及在月球表面建立科學設備網絡等,日本月球天文台也有望於2010至2020年建立。
日本宇航局還希望在2015年向月球發射機器人進行探測,然後建立「太空港」。今次「月亮女神」探測器蒐集到的資料,將對今後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載人上太空路仍長
日本國家太空實驗室前主管長洲先生說,若今次計劃稍有差池,日本可能在與中國和印度的太空競賽中敗陣,「日本將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類似計劃」。他表示,中國在載人上太空的步伐上勝過日本,相信是中國的戰略政策使然,日本要載人上太空,仍須很長時間,派人征月的實質計劃更未出台。
路透社/明報資料室
--------------------------------------------------------------
印美滿腹計劃加入競賽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914/taa3.htm
【明報專訊】冷戰結束以來,征月太空競賽從未如近年般熾烈。不僅中日,印度、美國、俄羅斯也構思了類似計劃。各國官方表面上都淡化競賽氣氛,但較量決心卻溢於言表。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的川泰宣揚言﹕「我不想把這件事當輸贏來論,但是我相信,無論誰先發射,日本在技術上是最優越的。」
日堅稱技術勝華
中國03年載人升空,是繼美俄後,全球第3個派人征空的國家,也激發起亞洲的太空夢。除日本外,印度也準備明年發射繞月探測器,南韓、大馬和台灣也加緊發展衛星技術。
中國定下了包括探月、登月和駐月的3期月球計劃。為實現2017年派人登月,中國耗3年斥資14億元,研製出首枚繞月探測衛星「嫦娥1號」,據報系統各大部分已完成了測試,原本預計最快可於10月國慶前後發射,但上月官方表示準備「年底前」發射。印度的探月器則暫定明年4月出發。
中日印由於都是首次探索月球,故初步目標都在研究月球的環境成分。至於探月「老大哥」美國則準備於2020年,再次派人登月,並在2024年建成永久基地,讓太空人長駐,作為人類征火星的前哨站。
--------------------------------------------------------------
中日印放眼月球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70914/taa4.htm
【明報專訊】中國「嫦娥-1」號
■預計發射日期﹕最快10月初
■耗資﹕1.85萬美元
■拍攝月球表面立體影像,探測月球土壤的有用元素含量、分佈特點、土壤特性,探測地球至月球的空間環境
日本「 月亮女神」
■發射日期﹕9月14日
■耗資﹕2.76億美元
■任務為期﹕1年
■總重3噸,分析月球土壤礦物分布、地層結構、引力場和磁場等;從月球角度拍攝地球
印度「Chardrayaan-1」
■預計發射日期﹕08年4月
■耗資﹕8300萬美元
■任務為期﹕環繞月球兩年
■為月球塑造高解析度地圖,探測兩極水分,蒐集地面及地殼以下的礦物、化學物質等資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六火箭酬載 首度測試成功
太空研究 邁出一大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3/78/kian.html
〔記者袁世忠台北報導〕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聲響、拖著白白的煙,「探空六號」火箭昨天在屏東九鵬基地升空,兩項國人首度自製的酬載,除回收艙因故無法尋回外,其他項目皆順利完成,讓台灣在太空研究上邁出一大步,太空中心也自豪地給自己打九十分。
昨天下午一時五十分,由天弓飛彈改裝而成的探空火箭,以仰角八十六度,從九鵬基地朝蘭嶼、綠島中間加速飛去,巨大的聲響,連遠在三十分鐘車程外的山頭都聽得到,濃濃的白煙持續許久才逐漸散開。
在距離地面一百三十六公里的高空時,打開鼻錐罩,開始進行國人自力研發的單基燃燒推進實驗;等燃料燒完開始下降至一百公里高時,位於頂端的回收艙脫離火箭,打開降落傘緩緩下降。火箭本體也因失去動力後,在距離九鵬一百六十七公里處落海。
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長陳彥升表示,從發射到回收艙脫離,包括關係衛星在太空調整軌道、姿態的重要技術─單基燃燒推進實驗,以及一部裝在火箭外的針孔攝影機拍攝的畫面,通通透過無線電傳回地面,初步判斷實驗成功。
不過,回收艙雖然成功脫離,但是落入海中後,從綠島出發、前往搜尋的直升機花了兩個小時、把油料都耗盡,卻無法接收到回收艙的定位訊號,只得放棄搜尋;不過分離前的資料已經下載,分離過程也很順利,整體來說仍算成功。
沒找到回收艙 美中不足
「雖成功,不完美!」負責回收艙酬載的中央大學光機電工程所江士標說,回收艙內裝有兩片八MB的記憶卡,把資料量大、無法靠無線電傳輸的加速度與地磁變化通通寫入,只可惜無法取出,加上沒有找到回收艙,也無法得知為何訊號發不出的原因,只能盼有漁民不小心打撈上岸,這個成功只能用「酸甜苦辣」來形容。
台灣一九九八年進行第一次探空火箭計畫,九年來發射了六次,扣除第一次未攜帶科學酬載、第二次因為火箭未達預定高度提早落海而失敗,測試了包括亂流參數、電漿與離子、磁力等實驗,這次是首度進行攸關衛星推進、分離、回收等國人自力完成的酬載。

-------------------------------------------------------------
台灣•探空火箭升空
太空研究邁出一大步
updated:2007-09-14 16:06:37 MYT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4&artid=200709141479
(台北訊)由台灣天弓飛彈改裝而成的探空火箭“探空6號”週四(9月13日)在屏東升空,讓台灣在太空研究上邁出一大步。
據台灣《自由時報》指,由天弓飛彈改裝而成的探空火箭“探空6號”周四下午1時50分,在屏東九鵬基地升空,兩項台灣人首度自製的酬載,除回收艙因故無法尋回外,其他項目皆順利完成,讓台灣在太空研究上邁出一大步,太空中心也自豪地給自己打90分。
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長陳彥升表示,初步判斷實驗成功。
不過,回收艙雖然成功脫離,但是落入海中後,從綠島出發、前往搜尋的直升機花了2個小時、把油料都耗盡,卻無法接收到回收艙的定位訊號,只得放棄搜尋;不過分離前的資料已經下載,分離過程也很順利,整體來說仍算成功。
台灣1998年進行第1次探空火箭計劃,9年來發射了6次,扣除第1、第2次失敗,這次是首度進行攸關衛星推進、分離、回收等台灣自力完成的酬載。 (星洲日報/國際•2007.09.14)
[ 本帖最后由 pfg1group 于 14-9-2007 11:10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競「奔」月 日「織女號」拔頭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4/8/kjzu.html
全球再度掀起太空競賽;世界強國不約而同,把目標對準了離地球最近的月球,日本今天搶先一步,成功發射月球探測衛星「織女號」,這是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 登陸月球後最大的一次「探月計畫」,「織女號」帶著高畫質攝影機,將首度捕捉地球在月球地平面,升起的瞬間美景!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5、4、3、2,引擎啟動!」 日本月球探測衛星「織女號」,在九州種子島的天空劃出一道長長的白尾巴,45分鐘後成功進入軌道,使得人類重返月球之路又邁進了一大步!研究計畫領導人瀧澤悅貞:「(織女號)將會取代阿波羅號,提供全世界科學家與技術人員,詳細的數據。」 織女號將在月球表面100公里的軌道,收集月球表面與地下5公里的地質結構、磁場與礦物質含量;最重要的是,織女號還將高畫質照相機,拍下人類史上第一段藍色地球,從月球地平線升起的畫面。 這也將是1969年,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之後,38年來,人類最大規模的登月計畫。NHK主播:「從美國、中國到印度,現在是日本,相繼投入月球探測衛星的開發。」 在奔月競賽中,為日本拔得頭籌的「織女號」,進入地球軌道後,太陽能電池將會自動啟動,預計在地球繞行3圈後,進入月球軌道。
如果研究計畫一切順利,2013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還將再接再厲,發射月球表面探測車,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
「嫦娥奔月」 陸首顆繞月衛星計畫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4/8/kkb0.html
4年前,大陸也積極向太空發展,並且開始進行所謂的「嫦娥工程」計劃,第一階段耗資14億人民幣,相當於近60億台幣;這個大陸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最快將於10月30日,在四川西昌發射基地發射。
2003年3月1日,大陸正式啟動「嫦娥工程」,這是大陸第一個登月探測計劃,第一期就是要在今年底,發射第一枚的月球探測衛星,目前已經進行到測試階段,要挑戰發射距離地球38萬公里遠的軌道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羅格:「主要是(衛星)要多次變軌,這是一個很大的難度,火箭也要做適應性的修改。」
而這只是登月工程的第一步,將完成月球表面高經度,三面立體影像等四大科學目標,光是第一階段的投入經費,就有14億人民幣,相當於台幣近60億元;而所有太空工程科學家也積極投入,像是大陸著名的光學專家相里斌,所研製的光譜呈像儀,也將用在環月衛星和探測衛星上,將了解月球礦物質的分佈和含量。
西安科學院長相里斌:「目前這個成果,比我們自己內心的期望,以及國家對我們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還是希望踏踏實實,繼續深化我們的工作。」
順利發射成功第一枚繞月衛星,預計在2012年進入第二階段,登陸進行勘查,最後階段是在2017年,採集月球樣本,成功返回地球,由於這是大陸獨立完成的衛星計劃,也受到國際高度重視,大陸方面更希望藉此躍升航太先進國家的行列。

----------------------------------------------------------
日本日本探月衛星升空 揭開太空競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4/51/kk9d.html
台灣有能力自己進行太空實驗,而在日本,延宕四年的月球探勘計畫,也在今天終於上路。日本月女神號衛星,今天成功發射升空,預計將在太空軌道停留一年。這也是美國阿波羅計畫之後,4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月球探勘任務。
日本當地時間14號上午9點30分,又稱竹姬公主的月女神衛星,在鹿兒島縣種子島上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發中心,順利發射升空。H2A火箭搭載月女神衛星,劃破太平洋上空,45分鐘後在南美智利的太空中,衛星跟火箭分離,繞行地球軌道兩圈後,穿越38萬公里的距離,直奔月球。
月女神衛星,造價320億日幣,約92億台幣,主探測器是38年前美國阿波羅計畫後,全球技術難度最高的探月衛星,主探測器長寬各約2.1公尺,高4.8公尺,重約3公噸。由於曾經發生火箭發射失敗,以及相關技術問題無法克服,這次任務比原定時程晚了4年之久。
月女神號的主要任務是,揭開美國阿波羅號38年前登陸月球所遺留下來的謎團,深究月球是否曾經存在海洋,岩漿等結構,同時還攜帶高解析攝影機,將從月亮地平線拍攝日出景象,月神號預計繞行月球一年,直到燃料耗盡為止。日本聲稱2025年之前要派太空人登陸月球,而中國印度都將在近期內執行登月計畫,美國明年也將再次登陸月球,全球登月大作戰,也進入新的里程碑。
[ 本帖最后由 pfg1group 于 14-9-2007 11:07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探索/重返月球尋找阿波羅 Google重賞10億元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4/17/kjh9.html
為了促使人類登月計畫得以早日實現,美國網路公司Google 13日宣佈贊助「X獎基金會」3000萬美元(約9.9億台幣),鼓勵民間企業開發太空船,率先登月者可獲得2000萬美元首獎獎金。
美國的「X獎基金會」宣佈邀請私人企業角逐無人太空船的登月計畫,X獎基金會代表彼得‧狄亞曼迪斯:「今天我們開始邀請私人企業來角逐無人太空船登月計畫,要設計與建造機器人來登月,看誰有最棒的計畫。」
這項計劃獲得Google贊助3000萬美元的獎金,首獎2000萬美元,條件是必須打造出無人探測船,率先在2012年12月31日前登陸月球,並在月球上進行至少500公尺的探測距離,還要能把月球上的影像傳回地球。
彼得狄亞曼迪斯說,「我們希望這些小小機器人將可以開啟商業探索月球之門,據估這市場將會價值好幾百億美元。」
如果無法在2012年達成上述目標,2014年底前完成也可以,但是獎金就縮水到1500萬美元。
第二名獎金則是500萬美元。還有增加獎,就是在探月過程中有「畫下里程碑」的發現,例如找到美國阿波羅號,或者蘇聯的登月太空船登月的遺跡,甚至發現水冰的蹤跡等,獎金500萬美元。
狄亞曼迪斯說,「月球是地球的一個外島,擁有有利於我們發展的寶貴資源,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探索他。」
他估計,從打造探測器到發射升空和進行探測,整個任務需要的經費約2000萬到6000萬美元。他說,這可視為一個新興工業。
包括日本,中國和美國都在競相重返月球的同時,鼓勵打造新一代登月探測器的計劃也正積極進行,除了X獎基金會外,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提出一個「世紀挑戰計劃」,但是到目前為止只募到75萬美元的贊助獎金,而且只限美國企業人士參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9-2007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也在考虑是否在2010年后进行太空人探索活动。
http://www.flightglobal.com/arti ... ans-into-space.html
UPDATE: UK to send humans into space
By Rob Coppinger
The UK should examine soon whether to engage in human spaceflight after 2010 with a detailed plan, according to the Space Exploration Working Group (SEWG) report by the UK government's civil space coordinator, the British National Space Centre.
Since the start of the space age the UK government's policy has been opposed to human spaceflight.
If implemented as part of the UK's new space strategy, that will be announced in the next few weeks, it will be a significant policy reversal and has major implications for space funding.
Currently UK civil programes cost about GBP200 million a year. At NASA the astronaut and Shuttle programmes together represent about USD6 billion out of a total budget of around USD17 billion.
"We recommend that the UK engages in preparatory human spaceflight activites (and) we should extend the UK's significant role in robotic exploration," says SEWG chairman Frank Close.
The UK is already a leading nation in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s Aurora programme that is to send rovers and other probes to Mars.
An increase in robotics could see involvement in NASA lunar projects and perhaps Indian, Chinese and Japanese planned Moon missions as well as any future ESA proposals - Aurora may be changed in the coming year to include lunar robotics.
Four UK citizens have gone into space, Helen Sharman on Project Juno, the Soviet mission to Mir in 1991, and since then Michael Foale, Piers Sellers and Nichola Patrick on NASA Space Shuttle missions.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9-2007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羅斯•無人太空船載老鼠上太空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 ... ;artid=200709150479
俄羅斯•無人太空船載老鼠上太空
updated:2007-09-15 17:40:52 MYT
(莫斯科訊)俄羅斯一架無人Foton-M太空船攜載10隻長爪沙鼠,於週五(14日)在哈薩克拜科努太空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行12天的太空之旅,為人類遠征火星進行實驗。
任務執行官員卡薩科夫告訴《法新社》,Foton-M太空船將由聯合號火箭送入軌道。
她表示,此次任務以老鼠實驗來研究人體在太空長期飛行之下的生理學與生物學反應。
老鼠們在著陸時的狀況與人類太空人無異,但體溫變得很低,有數隻老鼠將在實驗完畢後進行解剖。 (星洲日報/國際•2007.09.15)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9-2007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研究报告: 太空垃圾日增可能撞毁太空船
http://www.zaobao.com/gj/gj070916_503.html
(温哥华法新电)世界各地太空安全专家发表的研究报告说,人类的安全和科技所面对的威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来得严重。
这些专家学者制定的“太空安全指数”(Space Security Index)在第四份常年报告中指出,中国在一月间进行的导弹摧毁卫星试验,以及美国不肯限制太空武器发展是这种全球威胁的两大主因。
这份常年报告《太空安全2007》的作者之一,格雷厄姆说:“太空无法成为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和现代科技的安全之所,以致有关通讯配备不能广泛采用,这对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好处。”
格雷厄姆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政的时代,曾经担任大使、裁军谈判代表、军备管制特别代表。
他在接受电话访问时做了更简浅的解释:“(太空失去安全后)你将无法像现在这样使用具有视像功能的手机、黑莓手机(Blackberry)和传呼机。一旦太空军备竞赛开始,所有卫星的功能将变得非常脆弱。”
《太空安全2007》报告也说,国际太空的紧张形势日渐升级,美国的太空导弹防御计划可能启动太空的军备竞赛。
世界安全基金会的威廉森说:“美国和中国对外太空的安全,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主要是双方对军备计划缺乏互信、彼此猜疑。”
报告指出,中国试验“卫星杀手”导致太空轨道上出现了1500块卫星残骸,这是太空历史上由人类引发的最严重碎片散发事件。
美国太空署的马歇尔说:“这些以每秒钟7.5公里飞行的小残骸能够撞毁研制费高达几亿美元的太空船。”
报告书道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太空中目前估计有3500万件垃圾,在轨道上运行的1万3000个碎片当中,90%的体积足以破坏或者摧毁一艘太空船!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07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国太空人可能成为 首个太空斋戒回教徒
(吉隆坡讯)马来西亚回教发展局希望,下个月升空的马国太空人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斋戒的回教徒。
两名太空人候选人正在俄罗斯接受训练,其中一人将被挑选成为马国首个太空人,在下月10日升空。他们一个是医生,一个是陆军牙医,都是回教徒。
《星报》昨天报道,马国回教发展局官员阿南指出,以前曾有回教徒在斋戒月期间上太空,却没有在太空斋戒。
他说,马国太空人升空后,可选择在太空继续斋戒,也可选择在回返地球后才补回,回教发展局希望这名太空人能够体验在太空斋戒。回教徒已从本月13日开始斋戒,开斋戒落在下月13日。
马国太空人计划是在2003年开始,俄罗斯同意把一名马国太空人送上太空站,以交换马国向它购买18架苏霍伊(Sukhoi)30MKM型战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9-2007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年底前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 已進入發射場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17/17/kooz.html
中國大陸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預計在年底前發射升空,中國官方17日上午證實,衛星已經進入發射場進行相關準備工作,官員說,「嫦娥一號」將用於月球的科學探測,主要對月球表面進行三維立體照相,並分析月球上土壤的成分以及月壤的厚度,以及對地球到月球之間的環境進行探測。
大陸媒體新聞午報報導指出,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孫來燕昨天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時,證實「嫦娥一號」現在已進入發射場,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如果一切順利,將在年底前發射升空,實現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日本於9月14日發射第一枚月球衛星「輝夜姬」,執行調查月球的主要任務。對於中國的探月計畫,孫來燕說,「嫦娥一號」與日本的「月亮女神」發射的科學目標大體是一致的,而且國家航天局也派出了代表團到現場觀摩日方的發射。
孫來燕說,「嫦娥一號」衛星主要還是用於月球的科學探測,主要對月面進行三維立體照相,同時要分析月球上土壤的成分以及月壤的厚度,包括從地球向月球飛行過程中有38萬公里,要對地球到月球之間的環境進行探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9-2007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