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車員:學車時間太少‧10小時教不出好司機 2010-06-06 11:54
(彭亨‧關丹)“持P牌再考試”措施是否可以降低車禍率令人置疑,經驗豐富的教車員指出,有限的學車時間才是直接影響駕駛技術的主要因素之一。
依目前考取暫時性駕照(PDL,俗稱P牌)制度下,考生必須完成6個小時的交通理論及實踐課程,而上路學車的時間,也根據州屬的不同,介於10至16個小時。 張興業:學泊車耗一半時間 一名退休教車員張興業指出,對於一位新手來說,10個小時的學車時間是非常不足的,一般上,教車員在教導考生學習泊車方面就耗去了超過一半的時間,真正上路駕駛的時間非常少,然後就匆匆進考場。 “在這種制度下,不可能教導出有素質的駕駛人士,外界不可因此而責怪教車員無法教出有水準的駕駛人士。 除非考生本身有車輛自行練習,否則,他們根本沒有這麼多錢來負擔學車費和考試費。” 他認為,當局在分配課程比重方面,注重理論多於上路實習駕駛,當問題出現後,再開辦多一個考場,讓持“P牌”者再考試,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因此,他認為當局不如直接延長考生學車時間,待考生真正熟練後再參加考試。 考駕照制度落後有缺陷 他說,陸路交通局現有的考取駕照制度存有許多缺陷及落後,過於短暫的學車時間直接影響駕照考生的素質。 同時,他認為陸交局決定落實“持P牌再考試”措施,不但加重人民的負擔,也難免讓人民質疑當中有害群之馬將借此制度濫權斂財。 同時,他也希望政府嚴加打擊陸路交通局官員在駕照考試方面的貪污問題,因為這也是間接導致考取駕照的駕駛人士素質日益下降的原因之一。 張遠倫:新條例叫人太沉重 另外,擁有豐富教車經驗的張遠倫受詢時也認為,車禍率上升,主要是駕駛人士的個人態度所造成,而且當中不乏老手司機,有關當局不能把問題的矛頭直指駕駛學院或新手司機。 他個人認為,陸路交通局至今未有正式去總計,到底國內多少百分比的車禍是由老手還是新手司機所造成,如果當局沒有真正去理解實際情況,而閉門造車地推出各種新條列,只會造成勞民傷財,對考駕照人士帶來沉重負擔。 完成16小時課程才能考試 他表示,目前考取“P牌”的制度,考生必須完成16個小時的課程才能參加考試,其中包括3小時的理論課、3小時的實踐課(認識車輛配件及緊急措施),以及10小時的上路學車。 他認同只有10小時的上路學車課程是非常不足的,除非考生個人素質佳,才能在極短時間掌握基本駕駛技術。 “至於個人態度問題,如果一個人無法在經過18年的家庭教育,以及10年的學校教育上培養出良好公民意識及道德觀念;在參加短短10個小時的上路駕駛課程,能帶來甚麼改變?” “P牌”扣分制以10分為基準 目前,考獲暫時性駕照(“P牌”)者所接受的扣分制,以10分為基準,在為期2年的實習期內,若沒有貼“P牌” 貼紙將扣10分、沒帶駕照扣5分、身體含酒精量超過0.00%者扣5分,其他犯規如闖紅燈者扣10分,分數扣完了,“P牌”將被吊銷,必須重新參加課程及重考。 而持正式駕駛執照(C D L)者,如扣完15分,第一次吊銷執照為期6個月、第二次執照12個月、第3次則吊銷24個月,如果駕駛人士不願接受為期2年的吊銷執照處罰,他們可選擇重新上理論課(5小時),無需考試,並作出上訴。 浦國非:新手學車最好超過8小時 “我建議如果是新手學車最好超過陸路交通部規定的8小時,多學到14、15小時,確保掌握安全駕駛技術。 由於陸路交通部的規定至少學車8個小時,往往使到許多考生學滿8個小時後,不管是否已掌握駕駛技術,都不願付多一分錢加時學車。 要是考生已略懂駕駛技術,可以不必加時,但是如果完全是新手,最好能夠多學幾個小時,以便擁有足夠的信心上路,加強安全。 對於目前在考取暫時性駕照(PDL,俗稱“P牌”)制度下,考生必須完成6個小時的交通規則課程及6個小時的實踐課程,這已相當足夠了,不過,我們不贊同考獲P牌2年後必須再次考試,無疑是浪費金錢。” 李運祥:要減少車禍
駕駛者應改變態度 勞勿教車員李運祥認為,車禍的發生,往往出自駕駛者本身的態度,駕駛者應該改善自己的駕駛態度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教車員和學習駕駛者,相對的只有十多個小時,無法達致全面改變他們駕駛態度的目標。 我本身的看法,要改變個人態度,應該從學校和家庭層面做起,P牌重考並不是一個萬全的做法。” 陳愉:P牌期滿應重新上課 教車業業者陳愉認為,如今駕駛者駕駛態度不佳,造成車禍發生率高企不下。 他說,P牌駕駛者應該在P牌期限後重新上課和進行路上行駛考試,確保他們繼續保持車輛上路的敏感性。 “如果他們能夠通過測試,就證明他們可以安全上路,有助於減低交通意外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