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624|回复: 6

年薪十万的N种花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7-2006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yy1983tennisgirl161.space ... C127595A!1251.entry


年薪十万的N种花法

毕业头一年,每月拿多少薪水,你会觉得满意?3000?4000?5000?如果有人跟你说,他毕业头一年,就赚到了超过10万块,平均月入近万,你会作何想?至少,和2003届毕业生税前2100元的平均月薪值对比起来,他们赢得的,绝对能算是优厚的工作。不过,采访下来,所有“年薪10万”人士,众口一词地说“累”。



    咨询顾问Allen



    收入构成:月薪8000+年底奖金



    “我的时薪只有十几块……”



    别被我“年薪十万”的标签唬住!上星期,我每天平均工作到半夜12点,其中有两天还是凌晨三四点回的家。算起来,每周工作时间7080小时,忙的时候超过90小时――扣掉税一平均,好,时薪还不如我以前给小学生做家教!



    是真的忙。每个项目时间都短,白天见客户做Interview,晚上就得把数据处理掉。一过晚上10点,工作效率自然降低,满眼血丝在电脑前熬3个钟头,其实也不过白天1小时的工作量。大家开玩笑说,周一到周五我们是机器人,周末变成植物人――往床上一赖,睡到昏天黑地。



    我这种刚毕业的光棍,也就算了,最多是忙到紧要关头,几星期跟爸妈打不到照面。最辛苦的是女同事。有个同事儿子才两岁多,这半年来她没有一天在11点前回家,之前还在国外分公司Rotation了半年――难得见一面,不晓得儿子会不会问:“爸爸,这个阿姨是谁啊?”



    最搞笑的是晚上老公们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家呀”,女同事们立时甩出一句:“我现在忙,别烦!”然后就把话筒“啪”地一丢,想来电话那头八成是悲愤难当。也难怪公司里有那么多光彩照人的单身高级女职员,来得比你早,走得比你晚,不结婚不谈恋爱,一门心思侍候客户和老板。



律师Sean



    收入构成:月薪8000+年底奖金



    “我还可以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大学毕业,我进了一家外资律师事务所。主要是做投资合并方面的非诉讼业务。薪水嘛,差不多是10万出头,但是每天平均要工作9小时以上。说辛苦,主要也不是因为工作时间。我们做事,常常涉及成千上万的钱。而让你作一个决定,有时候只有一秒钟,怎么敢出差错?所以,一天到晚,神经绷得紧紧的,哪还有时间娱乐?偶尔有精力,也得逼着自己去健身房流汗。没办法,这一行,越往后越辛苦,身体不好,一定撑不住。



    不信?看我们合伙人,经常白天是北京时间,晚上是纽约时间,一件事情等不到总部回音,就得在办公室耗着,连续几个通宵是家常便饭。薪水按level来,不计加班费,一分钟都没浪费,要是所有的员工都这样,老板肯定乐得合不拢嘴。



    也不是没有别的路可选。我有同学进了银行做法务,工作不忙,薪水比我高一半。平时也有客户托我帮他们推荐法务,我要想去做,也未尝不可。只不过觉得自己还年轻,做法务,事情只有这些,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把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时间拿去换轻闲,我不舍得。



    兼职英文教师Daniel收入构成:



    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薪水+加班费+兼职教师收入



    “除了钱,我什么都留不住……”



    工作第一年,所有的假期,包括病假在内,只有12天。其实从英语系毕业时,本来是打算去那家著名英语培训学校做全职老师的。一周上三四天课,月薪1.2万。但是想想觉得不大保险,就应聘进了“四大”中的某家,周末再去兼职教课――没办法,我一个外地男生,想在上海买房子,就全得靠自己。



    没想到,头一年下来,连睡觉都成了奢侈品,见缝插针,到时就醒。有时上完课,还要赶回公司加班,“差头”一路摇过去,昏昏沉沉。两头奔波,老板那里自然瞒不住。何况我们写字楼里还有家IT公司流行读GMAT,不少是我的“学生”。结果就有拎不清的家伙“蹬蹬蹬”跑进电梯,一愣神,马上毕恭毕敬冲我喊:“老师好!”



    昏倒!没见我身边站着老板嘛?老板也不说话,只是阴沉着脸,拿眼横着我。我可管不了那么多!我不拖项目后腿,他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顶我,大家只能相安无事。苦是真苦,但是熬了两年,赚到“第一桶金”――时间全用来赚钱,根本没来得及花,一一存下来,还颇不少。买了套房子,地段不错;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个香港人,现在合伙做商务网站,教书的职,还是兼着。



其实你只要英语好到可以去那家学校教课,一年赚10万,还不是小case?我有个做股票散户经纪的朋友,股市一收盘,什么事都没有了,每月薪水6000多块,年底还有2万多的奖金――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加班”,周末再来教两天课,真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港大“留学生”丁丁



    收入构成:每月1.35万港币津贴+零工收入



    “三年赚一套公寓首付”



    我的“赚钱”办法,说出来好些人都觉得轻松――本科毕业后拿到香港一家名牌大学的offer,边读研究生,边拿每年十几万港币的津贴。还不用缴税!当然啦,学费住宿费都是开支。但刨掉这些,每个月还有7000块“盈余”。有时做做家教,每小时能收150元港币。也可以去公司实习,月薪约是六七千。



    所以,在这边“留学”,物质上真的完全不用担心。来香港1年多,笔记本、数码相机、台式电脑之类的“大件”,我一口气攒了下来――商店鼓励超前消费,买大件可以一年无息分期付款。其它的开支,就是在学校吃快餐,每顿从15-30元不等。真要想省钱,就买菜回来自己做。我有些想省钱的同学,3年下来,足够带一套市中心小公寓的首付款回上海了!



    拿了“薪水”,怎么“工作”?很简单,每月帮系里做100小时的助教,一般也就是批批作业,讲讲习题课。剩下的,就是完全专心攻读。不过,也是到了这里读书,才真的知道辛苦。功课重,学业忙,稍不努力,就会被“关”掉。现在,我每天不到深夜两点不敢睡觉。听说等到最后一年做毕业设计,动不动就会熬到凌晨三四点钟……要“赚钱”,哪会不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6-2007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致富秘诀披露


  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

  有1万元钱,5个人分,每人可得2000元,谁也不穷,谁也不富。要是其中的两个人用自己的2000元去做生意,每人又赚了1万元,那么这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就达到了3万元。而其中的两个富人拥有2.4万元,占80%,三个穷人拥有6000元,占2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说三个穷人“穷了”是因为两个富人“富了”吗?不能。因为两个富人的“富”来自于社会财富的“增量”,而不是从另三个人手中夺取的“存量”。

  不仅如此,两个富人在给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三个穷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那样,在两个富人每人的财富总额达到1.2万元的时候,三个穷人每人的财富也就可能不再是2000元,而是3000元或者5000元。

  法国有位贫穷的年轻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媒体大亨,跻身于法国50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去世,将自己的遗嘱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说:我也曾是穷人,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的人,将得到100万法郎的奖赏。几乎有两万人争先恐后地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技能……但没有人答对。一年后,他的律师公开了答案:“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这个谜底震动了欧美,几乎所有的富人都予以认可,说出了自己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这里说的“野心”,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常讲的“雄心壮志”。我们难以设想,一个心志不高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连一张蓝图都没有的人,能够创造出什么奇迹。

  通常对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我小时候5分钱买一支小豆雪糕,现在最便宜的雪糕是一元钱一支,这20年时间“同档次”的雪糕价钱涨了20倍。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并要求它保持购买力不变的话,就要求银行的每年单利是100%左右,哪个银行有这样的利息?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一个人用100元钱买了50双拖鞋,再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卖得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都要从社会福利局领取100元的生活补贴,他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换种方式,每个月给穷人200元,让他可以用余下的100元去做卖拖鞋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就有150元;下个月还给他200元,他就可以用250元来买卖拖鞋,又可赚125元;到第三个月,这个穷人手里已经有了375元,除去100元生活费,还有275元资本金,你不用再给他任何救济了……但实际上,很多穷人不会按你给他安排的道路前进。你给他100元,他会去买米;给他200元,他会去买酒买肉;给他500元,他会去买件好衣服,最后只剩下10元也要买几注彩票。哪怕你给他100万元,他也想立刻把钱变成房子、车子,风风光光地去兜风,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不是穷人了……穷人不仅是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有个人很穷,一个富人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可以脱离贫穷。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些,日子立刻能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艰难时,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心想,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送来种子,发现穷人醉卧在地上,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07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看来是时候要改变自己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7 0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富改变思路四则!

致富改变思路四则!


  理财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必须改变你的思路。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总是从小做起,循序渐进,然后不断壮大。投资也是这样,起初的投入虽有限,但以财生财的观念来说,它必然会成为未来获取更大收益的基矗很多人试图期望储蓄和筹集一大笔钱后,再来做一笔大生意或大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大的投入才能赚到真正的大钱,但往往事与愿违。太多的不成熟的动机和思维方式最终都使他们的大量资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要么生意不成,要么惨痛的损失掉其中的大部分……

    那么,不理财而仅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就会逐渐富有起来吗?因为很多人在面对理财、投资时,总会不成熟的认为有风险,谁又亏了,谁又血本无归了。总是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更把稳一点,殊不知,正因为这样,他们失去了能逐渐成为一个富人的机缘,并且永远也富有不了,只能成为一个辛苦赚钱的工具,而非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的人。

    A穷人和富人,不一样的理财观

    当人们刚刚参加工作时,收入不多,只够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时,当然是穷人。几年后,工资涨到了四五千,他们会考虑攒点钱,付个首期,买个房子。再过几年,收入涨到万儿八千时,他们又会面临娶妻生孩子买车等更高的生活开销。

    再经过几年的奋斗,工资涨到两三万甚至更多,也许真的可以称得上事业有成,但生活追求也变得水涨船高,房子要住更舒适点的,车子要开更高级的,孩子要上昂贵的双语幼儿园,旅游要去国外的度假胜地……总之,这种生活状况不仅在成都,乃至众多大城市里的白领,都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展开的。看起来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但高收入,并不代表他们就能进入富人的行列,因为每个月要付的账单越来越高,开销也越来越大,结果是他们对工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连换工作也不敢想了,因为他们一但离开了工作,就会手停口停,恢复穷人本色,同时已经水涨船高的生活标准也会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所以许多人看起来是有钱人了,但是他们根本说不上是真正的富人,因此从科学理财的观念看,靠高收入和攒钱来实现富裕的思路完全是错误的,依靠攒钱,不仅多数人无法获得最终的财务自由,甚至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财观念。

    那么,怎样的投资理财,怎样的科学理财观念才能做到量体裁衣,以财生财、一生无忧呢?

    专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前的王公贵族子弟,凭着自己或是祖上的积累,享受不用干事的生活。他们的钱是花一分就少一分,钱花完了,就只能卖家里的古玩字画旧家具等,到这些东西也卖完了,一切也就完了。而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中的朱自治则不同。他有着数量可观的房产和每月丰厚的租金,自然过着悠然自得的美食家生活。

    可见,穷人和富人表面的差别是钱多钱少,但本质的差别是对待理财的科学态度。形象地说,在富人手里,钱是鸡,钱会生钱,在穷人手里,钱是蛋,用一毛就少一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房产趋于理财型投资

    该报告对新富人群的定义为:个人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年收入20万元以上。如今的新富人群则形成了民营经济所有者、各类企事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三分天下的格局。报告还显示,这些高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以及专业人士发达的中心城市,约占这些城市总人口的5%。报告中对潜在投资者的调查还显示:对于各类投资理财工具在未来1年内收益的看法中,房地产以53.2%位居第三,低于国债和基金,高于子女教育基金、股票、定期储蓄和收藏;在未来1年内对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选择调查中,房地产以8.3%的被选择率列在第二位,仅次于基金……对此,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未来收益普遍看好。

    日前,记者在成都的多个商用物业的投资客采访和调查中了解到,成都有近80%的购房者都是中小投资者,他们一次性投资额均在30-100万元之间,年收入大多在20万元以上,属于典型的新富人群。为此,一商用物业的营销总监在采访中认为,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的中心城市,金融、IT、电信、房地产、贸易等行业均十分发达与活跃,因而城市新富人群在不断增加。对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由于他们已逐步具备较为成熟的理财观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在投资中更愿意选择具备良好发展势头和能持续创造利润的中长期物业。由此近来一直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的房地产投资成为首选也就不足为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6-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人人都可以做理财高手

    财商这个词由来已久,但真正能明了其概念的人并不多。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让人们走出了以往理财的很多误区。

    通常贫穷人家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例如股票或房地产,比如说,有的人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赚很高的薪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财商高,只能是他的工作能力较强罢了。有的人在投资过程中,作风泼辣,敢于冒险,经常有很大的斩获。可是,也不能算是财商高,只能是他的投机能力强,外加运气不坏。举例来说,一百万的房子,转手就赚十万的这种投机做法就不算财商高。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财商”,是运用自有资金,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譬如:花100万买了个房子,拿来出租,租金就算是稳定的收益,而收益越高,就意味着你的理财能力越强,所以,光靠简单的“有钱”,是不能让人安心退休的。因此,对于消费者(尤其是投资者)而言,必须善于运用你的财富,让钱代替人去工作,只有当钱能让你获得像工资一样稳定而充足的收入时,你也就可以退休了。

    真所谓“上天赐与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轮到你用这两种礼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了,你,且只有你才有权决定你自己的前途。把钱无计划、不节制地消费掉,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长期回报的项目上,你就会进入中产阶层;把钱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财富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选择是你做出的。每一天面对每一元钱,你都在做出自己是成为一名穷人、中产阶级还是富人的选择。也正是居于如此的理财观念,城南某黄金商铺一则“年少无知,年老无资”的广告语乍一见诸报端,便引起了人们对选择贫困或财富的共鸣。

    让金钱为我而工作,而不是我为金钱而工作,成为金钱的奴隶,这是正确的理财观念。获取财富并不一定要通过艰苦的劳动,理财不理财的结果可能相差万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2-6-2007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前半生栽树、后半生乘凉

    对广大城市新富人群而言,每当功成名就之后,“退休”一词又成为他们心中化不开的情结和忧愁。于是,“我希望在××岁退休”、“等我有了××万的积蓄,我就退休了”……如此这般的感慨和豪言壮语时常充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曾经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那么,新富人群拥有多少钱才可以退休、安享晚年呢?曾经在网上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玩笑是397.2万元。它包括:买一套普通的房子得花50万元、买车至少100万元(以15万元/辆计,退休到死需要三辆)、养一个孩子要30万元、孝敬父母43.2万元(一对夫妻要养4个老人,按每月给每个老人300元计算)、全家开销108万元、休闲费30万元、退休养老36万元。

    其实以上的例子,虽是个玩笑,但它用概念的意识传递给我们,理财,首先要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通过工作的积蓄,或者通过投资。

    有了原始积累之后,就要通过投资去获得稳定的现金收益。只有以稳定的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的投资,才能让人们在投资领域拥有持续的赚钱能力,才能规避投机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既有稳定收益,又能规避风险,这样才能让人安心退休。

    当然,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的理财观念处于一种相当不成熟的状态,多数人用投机的心态投资,总想听一个消息就能赚一大笔,而忽略了投资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有大量的功课要做,过于看重“一笔赚了多少钱”,而不去钻研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看重的是稳定而持续的投资收益,而不是大起大落的赌博式投资。所以,如果更多的人能以现金流为目的,进行理性的投资,那么,不仅退休的理想可以早些实现,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也会更加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7-2025 10:57 PM , Processed in 0.14885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