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65|回复: 5

Space Tourism in Malaysi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12-2006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pace tourism 在Malaysia是一个蛮新的领域。相信对 space tourism 有留意的人都知道 Ansari X-prize 吧。其实,X-prize的其中一支参赛队伍,Bristol Spaceplanes Limited ,早在2004年已经提议在 Perak 州建 spaceport。 Perak state government 已同意,不过直到现在 federal government还没通过。同时 Singapore 也计划建 spaceport。

大家都知道在 9th Malaysian Plan 里,农业和 biotech 是发展的重点。所以大马的 space tourism 前景难以预测。

向来宇宙探索活动都由 space agencies (NASA, ESA and etc) 包办 (monopoly)。费用都很高, 因而让大家认为宇宙探索活动只是大国的玩意而已,但随着 Dennis Tito 到最近的Anousheh Ansari,看起来space tourism 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宇宙探索活动在大马不受重视是有原因的。大马还是发展中国家,每年的budget都很紧,公共设施还有待提升,花太多钱在宇宙探索活动并不理智。然而 space tourism 却是一个好机会, 相关的重要科技如 propulsion 会自然的传入我国。发射成本的降低,将有利于宇宙探索活动的进行,私人界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政府要投入的资金将相对的减少。(Therefore, space tourism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tepping stone towards space exploration in Malaysia. Of course, the situ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for big country like US, Russia and China). 而且 space tourism 的经济效应很大,很多领域将间接的受益。



(Space Tourism Market Deman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by Prof. Dr. Patrick Collins)

以上是日本的一个调查。调查显示即使是 60++ 的人, 也有大约50巴仙的人想上太空。其他因素如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若能解决的话,那么巴仙率还会增加。


有兴趣的人可 logon,http://www.spacefuture.com
里面有很多关于space tourism 的资料。我曾经听过 Prof. Dr. Patrick Collins 的 public lecture。他是此领域的权威,他的lecture 很 interesting。


欢迎大家给予意见, 交流交流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12-2006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16-12-2006 10:37 AM 发表
Space tourism 在Malaysia是一个蛮新的领域。相信对 space tourism 有留意的人都知道 Ansari X-prize 吧。其实,X-prize的其中一支参赛队伍,Bristol Spaceplanes Limited ,早在2004年已经提议在 Perak 州建 spa ...


我的学弟,不能不赏面!加油!

你有去那个讲座会?何时?我有看到poster但是没管它哈哈!

酱吝啬?讲多点给大家听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06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那个spaceport如果是建在马来西亚可能会有一点地理上的优势,因为我记得发射场地越接近赤道,纬度(latitude)越小的话,就可以maximize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所以火箭酬载可以比较大。
当然,这个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如人口密集度,建设设施还有国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2-2006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pace Tourism in Malaysia 2

Raptor 所说的对了一半。Latitude 越小的话,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这是因为地球不是圆的( perfectly spherical), 赤道的半径比两极的半径多出大约 21 km。不过这跟火箭的酬载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地球的半径是 6378 km, 21 km 只不过是它的 0.33 巴仙而已,所以离心力的分别很小。)

发射火箭上太空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要把卫星,太空船等等发射到什么轨道 (orbit) 就视乎任务的性质(mission objective) 了。

地理优势当然重要。比如说要发射卫星,太空船等等到赤道, 那么在赤道的发射站发射当然比较容易。要从别的发射站发射也可以, 不过就必需经过轨道转移才行。而轨道转移就需要能量(energy),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燃料 (fuel) , 间接的发射费也上升。

除了地点,时间也很重要。 其实, 只有特定的时间才能直接发射卫星,太空船等等到特定的轨道。学术上称为 launch window。(简单的说, 只有窗开着我们才能丢垃圾到窗外的垃圾桶,不然我们须走出屋外丢才行。)赤道轨道 (Equatorial Low Earth Orbit)被认为适合太空旅游,因为其 launch window 每 90 分钟出现一次。

Raptor 所提出的其他因素是对的。 若想更知道它们的影响可到http://www.spacefuture.com/archi ... ets_thru_2020.shtml

Malaysia cities' Latitude and Longitude, 可在http://www.mapsofworld.com/lat_long/malaysia-lat-long.html 找到。


天时 (launch window) 和地利 (地理优势), 我们都有了。 现在只欠人和。。。。。。。。

(资料参考自 Equatorial Low Earth Orbit, an ideal orbit for In-Space Construction; and Equatorial Spaceports, as Gateways for Orbital Construction by Mark Sont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2006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18-12-2006 05:27 PM 发表
Raptor 所说的对了一半。Latitude 越小的话,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这是因为地球不是圆的( perfectly spherical), 赤道的半径比两极的半径多出大约 21 km。不过这跟火箭的酬载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地球 ...


你给的参考网站不错,其实很多人不时放 wikipedia 参考网站出来,须知它的资料也是大家放上去的所以能够的话方比较权威性或者专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2006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ocketeer 于 18-12-2006 05:27 PM 发表
Raptor 所说的对了一半。Latitude 越小的话,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越大,这是因为地球不是圆的( perfectly spherical), 赤道的半径比两极的半径多出大约 21 km。不过这跟火箭的酬载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地球 ...


多谢你的补充。这些细节我还真的是知道的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2:52 PM , Processed in 0.11910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