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2-2025 01: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首乌 发表于 17-2-2025 08:55 AM
佛都有火,正所谓“火烧功德林”,佛一旦发火,那把火必然把佛的功德林给烧了,到时候佛不懂会不会打回原形 ...
这个修行人他们仇恨的是中共,但是一直针对大马中华胶是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的,就算全马中华胶死光光了,或者全马中华胶变反中份子一起骂中共,也是一样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17-2-2025 02: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mesWongSC 发表于 17-2-2025 01:21 PM
现在人人都有智库,而且有很多种智库让你选择,可以互相交叉比较,来寻找比较正确的答案,不建议把任何私 ...
请问他是反中人士? |
|
|
|
|
|
|
|
发表于 17-2-2025 09:0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amesWongSC 发表于 17-2-2025 01:21 PM
现在人人都有智库,而且有很多种智库让你选择,可以互相交叉比较,来寻找比较正确的答案,不建议把任何私 ...
请问什么是智库?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一些问题吗?
|
|
|
|
|
|
|
|
发表于 17-2-2025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已经没有贪嗔痴,哪里还有火。
切莫拿“佛都有火”来当挡箭牌,合理化发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2025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不应该发火”是一种片面的认知,佛陀的“怒”是慈悲和智慧的体现,不是普通人的嗔怒。真正的修行并非压抑情绪,而是超越情绪,以智慧和慈悲去面对一切。
佛陀在经典中确实多次示现威怒,训诫不守戒律或恶行的弟子,但这并非凡夫的嗔怒,而是“慈悲之怒,智慧之怒”。
大乘佛教中,菩萨和护法神如不动明王、马头明王等皆示现忿怒相,其本质是慈悲,目的是破除众生的愚痴和执念。
“佛不应发火”的观念是对佛教的片面理解,事实上,佛陀该严厉时就严厉,该慈悲时就慈悲,展现真正的“善巧方便”。
《大般涅槃经》
「提婆达多罪恶深重,断佛法缘,堕于无间地狱,长劫受苦。」
《杂阿含经》
「汝等愚人!云何放逸?不勤修学,云何得度?」
《中阿含经》
「迦叶!汝若不精进,如空器不满,终不能得道。」
菩萨有“悲怒”之相
不动明王:忿怒相,但实际上是大慈悲心的体现,震慑邪恶,护持正法。
文殊菩萨:在密宗中也有忿怒相,象征着智慧破除愚痴。
为什么会有“佛不应发火”的误解?
世俗误解: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忍耐”,把佛教等同于一味退让、毫无威严。
对“嗔怒”的片面理解:佛教确实反对“嗔恚”,因为嗔恚是源于自我执着的负面情绪。但并不意味着佛陀不会显现威严。
《慈威》
慈光普照度群迷,怒目金刚震恶夷。
慧剑斩除贪嗔障,甘霖润泽正心归。
雷霆一震惊顽石,只为苍生破执痴。
大悲不舍愚顽子,怒亦慈兮泪亦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2025 08: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