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慢半拍,本身沒什麼問題, 表明你兒子內心是平靜的。 為這點你可列舉一些因慢一點而造成危害的事刺激他, 如遇危重病人需及時搶救, 如果就因為你慢的那3分鐘而錯過搶救最佳時間, 那逝去的生命你能賠嗎? 就因為你慢的那3分鐘而錯過上車(比喻各種人生機遇), 與自己的精彩人生擦肩而過, 會給自己留下很多悔恨。 要做到快與慢自己能掌控。
你要問清楚課堂作業時間不做作業, 他在做什麼及為什麼, 你根據他的回答再想怎麼處理。 你給他講課堂作業率先完成, 看著同學還在做,自己內心應比較有優越感, 很開心,要不你試一試?
讓他先找一個同學為目標, 老師一出作業看誰先完成。 剛開始他的速度可能還趕不上別人, 你讓他記錄看經過幾次能趕上, 如趕上了你要獎勵他(但不能先許)。
你說的缺點1是正常的,根據你說的優點3, 他吸收知識的能力很強,不懂的老師一點就通了, 有新的知識點時他才可能抬眼看老師。
我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回到家我曾問過他, 我說看到其他同學都能認真聽課, 為什麼你在埋頭玩自己的鉛筆、不認真看著老師上課呢?
他回答我:上課是聽老師講又不是看老師講。 我認為不論是怎麼樣的形式, 只要他能聽懂就好,以後我就這點上沒批評過他。
你說的缺點3根據你說的三項優點, 你兒子不會是心智發育晚, 不和人計較、不會看老師臉色,不是沒心眼, 恰恰說明你兒子心胸開闊、不玩心機,好難能可貴!
他的心是打開的,也就是開了心竅的, 這是很多家長求不來的。 你批評他什麼呢?不過是迎合世俗觀點罷了! 道法自然,你可不要過多打壓。
建議: 1、對成績好與不好的同學一視同仁。遇到任何同學有不懂的問到他, 一定盡自己知道的全力給同學講解。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是心量。 心量越大,得到才越多。 要讓你兒子看每一位同學都很順眼, 那他就沒什麼煩惱,這是很開心的狀態。
現在有一種現象,怕把自己懂的告訴同學, 怕同學會超越自己,心就不是開而是關, 這是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2、一定要尊敬師長。老師不論是不是在批評你,出發點都和媽媽一樣, 都是為了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人的一生要報的恩裡就有師長之恩。
一節課完全專注聽講是不可能的, 如果聽懂了就會放鬆。 課上經常與同座講話,你先問她是誰引起的。 如是同學,你不要批評她; 如果是她先找同學說話, 你就當天的話題問她說的是什麼。 是和上課學習有關的也沒啥, 無關的就要給她指出來做錯了。
有三種嚴重錯誤: ①上課說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②老師為了班上60多名學生能掌握知識,很辛苦地講解; 而你和同桌講話,沒認真聽課, 老師講的內容你沒有聽到,又辜負老師辛勤的勞動。
③影響同學聽課, 你有什麼權利去影響別人認真學習呢? 你為什麼不下課後才去問同學而讓自己背上過錯呢? 講完後請她端個小板凳去面壁思過, 仔細想一想媽咪批評的對不對。 你該怎樣當好一個學生?以後上課該怎樣做才對? 想清楚了來告訴媽咪。 3、家長和學生有說老師教得不好的現象。我這樣教育兒子: 不是老師教的問題, 只是老師那種教學方法不適應你而已。 全班有60-70人,老師不是面對你個體, 不可能只照顧到你一個人。 只有你調整自己,找出原因, 去適應老師的方法。 這說的是德的培養,會受用終身。
4、關於超前看書當媽的要學習水的精神,遇困難繞著前行 你把兒子抱在懷裡(讓他感覺到話題有份量), 語重心長給他講現實社會的大環境, 就業形勢嚴峻,工作爸爸媽咪也沒能力給你找, 以後找工作全靠你自己。 工作有很多種,工作環境差異也很大, 如…(你給他舉例)將來你要想有好的工作、生活, 完全取決於你現在中學階段認真努力的程度。
在你這一生中,要想長大過你理想的生活, 寶貝就要珍惜你現在短短的三年初中。 初一,你剛熟悉;轉眼你就初二了,等你認真學點知識時; 一晃就是初三了, 時間過去再也不會回來只能成追憶了。(高中同理)
你現在要語氣溫柔地給兒子講, 課本裡的知識,所有的同學都在學, 大家知道的相差不多, 如果自己知道的知識比別的同學多, 你內心會特別自豪; 同時,你班上的同學也會很羨慕你, 那時同學才來追趕你,就追不上了。
你比別的同學知道的知識多, 你學習起來就很輕鬆,你說媽媽說的對不對? 在這一點上你要想辦法激起他的自大心和自信心。 你要注意,只能這樣繞著講, 不能直接喊他看書學習。
5、關於不懂就要問上初、高中后,這句話真的很重要,不能堆積問題。 當天學的知識要搞懂,這樣學起來沒負擔; 如果有不懂的不及時處理, 堆多了會佔用更多時間,還人累心累。
你和同學所學的都一樣, 以後大家拉開成績差距, 就看誰能做到有不懂的就及時問老師。 老師最喜歡學生上課有沒聽懂的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
6、青春期你兒子上初一,已進入青春期。 當你發現和他說話他開始不耐煩時, 就不能在他面前囉嗦,不要強行讓他做什麼, 你要以他的意願為主,尊重他對問題的取捨。
這時候小孩最容易逆反大人的想法, 如果大人太強勢,小孩就會頂撞, 就形成小孩說話很傷人的習慣。
在我兒子青春期時,每晚啥時間睡覺, 我們都不知道,都是我們先睡, 也不主動找他說話,各人做各人的事。
等到初二下學期時,兒子主動來和我們談話, 說遊戲,說學校裡的事, 我們就知道兒子順利度過了青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