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飯少關係不大,不追著他, 不吃就算了,一碗是基本量。 不要求吃太飽,七分飽,夠身體消耗能量就好。 這樣大腦皮層溝壑多,利於記憶等。
2、盡量培養孩子少吃肉、 多吃蔬菜水果(能堅持最好), 不要讓身體積累脂肪、影響大腦。 一定要把零食取了,用水果代替, 每天必須吃蘋果和香蕉,這兩樣都跟智力有關並有安神作用。
我一個醫生朋友曾告訴我,千萬不要強迫小孩子吃飯。 小孩子是有幾個生長發育期的, 特別是青春期,飯量自然會增。 如早早打開胃口,到發育期時他的飯量就過了, 到青春期時你讓他少吃點都不行。
早期教育真的很重要:1、我從小孩能說話開始, 做什麼事都會徵求他的意見。 做錯什麼事(包括打爛東西), 讓他講事情前後經過, 為什麼會發生,我不會罵他、也不會打他; 講完後指出問題所在和改正方法,說以後注意點。
2、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晚上睡眠不好? 是否吃太飽?是否聽不懂課? 找出原因,針對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能一味罵小孩。
3、要給他時間玩,動手本身也等於動腦。 家長同小孩制定好課後到睡眠的時間表,一切按作息表。
4、曾看過一帖關於小孩子的教育,跟大家交流下: 第一,進行早期教育,注重開發思維智力,不強迫他學什麼。 第二,善待一切生命,教他學會換位思考,已不悅不強加於人。 第三,教他在做人做事時以水為榜樣,遇事以柔克剛,遇困難繞道前行。
5、培養孩子的心量:我告訴他,別人沒有義務對你好。 人心是不平的,如大地有高山、河谷、平原一般。 別人對你好,你就該對他充滿感激之心; 沒對你好,那是他的處事行為,也是正常的。
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公平。 心量越大,所能獲取的能量越大,不要求而自得更多。 心量和慈悲心很重要,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和境遇差異有決定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