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307|回复: 9

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016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dward97 于 20-2-2016 12:20 PM 编辑

作者:孟莎美(印度工程師 現居上海)來源:《西寧晚報》


我坐在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上海的飛機上。正是長途飛行中的睡眠時間,機艙已熄燈,我躡手躡腳地起身去廁所。座位離廁所比較遠,我穿過很多排座位,吃驚地發現,我同時穿過了很多排iPad──不睡覺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在打遊戲或看電影,沒見有人讀書。

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裏。其實在法蘭克福機場候機時,我就注意到,德國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報紙、一本書,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筆記本,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中國乘客中也有閱讀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購物,或者在大聲談笑和比較價格。

中國是一個有全世界最悠久閱讀傳統的國家,但現在的中國人卻似乎有些不耐煩坐下來安靜地讀一本書。一次我和一位法國朋友一起在虹橋火車站候車,這位第一次來中國的朋友突然問我:“為什麼中國人都在打電話或玩手機?沒有人看書!”

我一看,確實如此。人們都在電話上(大聲談話),不打電話就低頭寫短信、刷微博或打遊戲──或喧囂地忙碌,或孤獨地忙碌,惟獨缺少一種滿足的安寧。在歐洲,火車的速度也許已經沒有中國快,火車站的現代化程度也許不再領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閱讀中度過等待的時間,即使打電話也是輕聲細語,生怕吵到了身邊乘客寧靜的閱讀。

當然,我知道中國人並不是不讀──很多年輕人幾乎是每10分鐘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但微博和微信的太過流行也讓我擔心,它們會不會塑造出只能閱讀片段資訊、只會使用網路語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閱讀是指,你忘記周圍的世界,與作者一起在另外一個世界裏快樂、悲傷、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無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體驗,不是那些碎片的訊息和誇張的視頻可以取代的。

當然,網路侵蝕閱讀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並不只是中國才有。但有閱讀習慣的人口比例在中國龐大的人口當中,顯得尤其稀少。我其實更想説的是,當下的中國,缺少那種讓人獨處而不寂寞、與另一個自己──自己的靈魂──對話的空間。生活總是讓人疲倦,我們都需要有短暫的“關機”時間,讓自己只與自己相處,閱讀,寫作,發呆,狂想,把靈魂解放出來,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裏。

或許我們對於一個經濟還在迅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不應過分苛責──過於忙碌是壓力所迫,並不是一種過錯。但我只是憂慮,如果就此疏遠了靈魂,未來的中國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寧可慢一點,松一下……


來源: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book/2013-08/12/content_6203232.ht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 在中國各地中小城鎮最繁榮的娛樂業就算麻將館和網吧了,一個一萬多人的小鎮,有幾十個麻將館五六家網吧是常事。中老年人參與打麻將,青年人上網,少年兒童看電視。

中國人的娛樂生活幾乎就濃縮為麻將、上網和看電視,現在又加上了手機微信。不管是在網吧,還是在大學的電腦室,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都在玩遊戲,少部分在聊天。在網上和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讀書的學生少之又少。再看看各部門領導,一天忙於應付各種檢查、應酬、飯局。讀書已經變成了學者的專利,也許很多學者看書也少了。這確實讓人擔憂。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會》意外地觸動了中國人的敏感神經。他在書中說:在中國旅行時發現,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書店卻寥寥無幾,中國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人均閱讀量只有日本的幾十分之一,中國是典型的"低智商國家",未來毫無希望成為發達國家!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當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嚴肅地告訴他:書裏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鉆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猶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在猶太人眼裏,愛好讀書看報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美德。

這裏說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在“安息日”,所有的猶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業和娛樂活動,商店、飯店、娛樂等場所都得關門停業,公共汽車要停運,就連航空公司的班機都要停飛,人們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禱。但有一件事是特許的,那就是全國所有的書店都可以開門營業。而這一天光顧書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這裏靜悄悄地讀書。

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所圖書館。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的國家,常年讀書的人數達500萬以上,占人口的1/4還多。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濟濟。建國雖短,但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個。以色列環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生產的糧食不但自己吃不完,還源源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眾多領域,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他們的發明也非常多,可謂數不勝數,有小物件,也有尖端產品。一個區區小國,因愛讀書而獲得智慧和力量,靠著智慧和力量,將自己變成了讓人不得不服的“大國”。

記得有一位學者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後記:鼓勵小夥伴們多看書,不是說書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於這個現世和現實,你還有追求,還在奮鬥,你還有不滿意,你還在尋找另一種可能性,另一種生活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2016 04: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中国人只会看穿越小说
缺少文学又缺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6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levine 发表于 25-2-2016 04:39 PM
现在的中国人只会看穿越小说
缺少文学又缺知识

不是武俠連續劇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6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dward97 发表于 25-2-2016 08:35 PM
不是武俠連續劇嗎?

都有啦
在网上很多小说连载都是言情和穿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6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damlevine 发表于 25-2-2016 08:42 PM
都有啦
在网上很多小说连载都是言情和穿越的

讀文學的少了 難怪海鷗要吸引年輕人參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6 08: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dward97 发表于 25-2-2016 08:44 PM
讀文學的少了 難怪海鷗要吸引年輕人參加

你有参加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2-2016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沒那程度 呵呵那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2-2016 09: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dward97 发表于 25-2-2016 08:58 PM
沒那程度 呵呵那你呢?

我比较偏向长篇小说
短篇我不知道要写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2-2016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我不知道這篇報導的真實性有多高,也不知道他指的是大陸裡13億人口中的哪一部分
換句話說我們也不可以說美國人都是知識分子,畢竟他們也有廢物的存在
這篇報導與我認識的大陸人相異甚大我不可苟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2-2016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楼主描绘的符合一般中国社会的事实。
一般中国人得确如此。
当然,假如你接触的在学的学生,出外留学学子,如此特殊群体,当然出现不同的景象。
中国人,学文化是有限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025 01:29 AM , Processed in 0.12187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