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lpsfeel

对于“净空法师”直接说几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1-5-2014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netizen 发表于 21-5-2014 09:06 AM
细滴细滴~
不过厚,看到楼主那莫用心洋洋洒洒写了整千字,
我哪尼口以把那莫的用心当儿戏内?

叠叠你地肥复,有低会代来!代见!哈哈哈哈
本帖最后由 alpsfeel 于 21-5-2014 02:5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5-2014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psfeel 发表于 21-5-2014 10:48 PM
叠叠你地肥复,有低会代来!代见!哈哈哈哈

yerr, 昂咕咕…… 你湿在速好口爱个借~ 跟偶一样口爱哦……

话说处在社会上这个大染缸久了对修行不利,
但是生活又逼我们不能离开闹市到深山修行……

愿我们大家都永远童心未泯,永保赤子之心

阿弥陀佛
祝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4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ongtk 发表于 21-5-2014 08:06 PM
南传应该没这种东西

没想到大师居然对佛家也有心得,着实让人好生敬仰


http://zh.wikipedia.org/zh/%E5%BE%8B%E8%97%8F 摘要
=========================
看来大师不是说南传没有戒律这个东西……
=========================

律藏(巴利语:Vinaya-piṭaka,梵语:vinayapiṭaka),又称毗奈耶藏,佛教术语,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内容是有关佛教戒律的规定与讨论。《律藏》被认为是僧伽的依怙。《律藏》讲述制定戒律的原因及意义, 亦记载了从佛教创建之初逐渐发展的历史, 佛陀的一生及教化情况。它间接地提供了古印度历史、风俗习惯、古老艺术及科学等资料。

南传佛教《巴利文大藏经》的《律藏》依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经分别(Sutta-vibhaṅga)、篇章(Khandhaka)和附随(Parivāra)。《律藏》通常分为五大册: 《波罗夷》(parajikapali)、《波逸提》(pacittiyapali)、《大品》(mahavaggapali)、《小品》(cullavaggapali)、《附篇》(parivarapali)。

上座部的巴利律藏的《经分别》的“经”(Sutta)是指《比丘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和《比丘尼巴帝摩卡》(Bhikkhunī-pātimokkha)两部戒经(又作本母)。“经分别”即依制戒因缘、文句分别、犯例举要、犯与不犯等,逐条解释比丘的227条学处和比丘尼的311条学处。“经分别”侧重在“止持”(vāritta)……


http://www.cbeta.org/data/discuss/vinaya.htm 摘要
==================
看来大师您讲的应该是这个……
==================

嚴格說來「出家律典」在家眾也是可以研讀的。
比丘「羯磨」時,必須先清場,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居士等不得在場。由於已經清場,「誦出戒文」時他們通常是不在場的,因此居士等是無法聽聞出家戒律。同樣的,即使是出家眾,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也是無法聽聞比丘戒的。
有的認為主要是「懺悔羯磨」時,在家眾不得參與(這一點沒有爭議,所有部派、律師看法均一致)
至於研讀「出家律典」,若有心想出家或想隨分持守出家戒者則無妨。(若存心找缺點批評他人者則心態可議,不該!)

所以南传没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嘛~ 就应该是,没有居士或近事男或近事女能够参与议论批判比丘的仪式。

你是表示谷成师兄说错了吧?
不可以说:都不允许在家众批评僧众
应该说: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让在家众批评僧众。

谷成师兄,看来咱们说话不够武断,有时候又是另一种困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4 07: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etizen 发表于 22-5-2014 12:11 AM
没想到大师居然对佛家也有心得,着实让人好生敬仰

你给的什么链接呢?大智度论不是南传的经。在家人只要看到比丘犯戒都可以举报。难道看到他们上妓院都不必反映。很多戒律是因为在家人的不满而出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alpsfeel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4 10: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哇哇~
   我从来都没造孽哇... 公司怎么倒闭了~

没造孽...!?
   公司的骨干 卖心卖力...
       你却嫌东嫌西... 老站在您的亲信那~
    对... 只要甚都不干 ~
      就 甚都不错 ~

哪大伙...
   咱甚都 别干了呗...
     时间到 记得领工资 就行了~
  不给... 咱告劳务局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5-2014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你 真的 觉得学佛好...
如果~
  医生告诉你 只剩 2小时的生命...

佛学~
   能够让你 积极 面对死亡吗?

你能够用 剩下的2小时~
   让您年迈的朋友 积极的活下去吗?
   让您年少的朋友 谨慎的活上去吗?

*我觉得 没几个佛弟子 强过这老法师~

         ~愿佛陀赐福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2-5-2014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2-5-2014 05:03 AM
如果~
  你 真的 觉得学佛好...
如果~


你说这个吗? 他真的恨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cc9eb60100z57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5-2014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净空护法,星加坡李木源林长 的一番话 :



我感觉到护持佛法,要用心去做,非常用心。每样东西不要看在表面上,每样东西出来之后要去想细一点,去了解。我们做事情要做得非常细。做一个护法如履薄冰,做错一点事情我们要负这个因果。
所以我们经常讲,一个法师我们要护持他,他讲经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听,讲些什么。我们佛门说 “离经一字是邪说”,如果讲法背离经典了,我们就不能去护持。有一些法师,年纪大了,有一定的地位,就散乱了,讲一些不该讲的。
所以我们护持佛教的话,对东西要彻底去了解,多问几家,去想,从经书里面,不要去找外面那些空谈的,那些理论,那些杂志。所以要勤看经书,要去沉思,多多去想,而不可以一味追求名牌,某某法师,某某书,某某什么专家的话,有时候会误导我们的。
所以在佛教我们作为一个护法者,尤其是一个决策者,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要有智慧的头脑。决策和执行是两码事,做决策者你要经验丰富,你要想得很远,不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各方面都要想得清清楚楚,才能作出决策。

本帖最后由 alpsfeel 于 22-5-2014 07:0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14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psfeel 发表于 22-5-2014 03:00 PM
前净空护法,星加坡李木源林长 的一番话 :

哈~
  谢谢... 你让我想起了 老木源李~

  决策 是个很考智慧/头疼/作孽 的主~

  今天对的,明天不一定对~
   自律对的,纵欲不一定对~
  男性对的,女性不一定对~
     多数对的,少数不一定对~
   专业对的,客观不一定对~
      老教主对的,少官家不一定对~
     长期对的,短期不一定对~

   该 怎么想\做\用心...
      各方面 该怎样 清清楚楚...  
                                       只能 自己看着办~~~

*知道诸子9流,为什么“名家”总是能迅速崛起,
             然后灭亡 (与墨家 突然升级 的消失 不同)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22-5-2014 03:56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4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ngtk 发表于 22-5-2014 07:49 AM
你给的什么链接呢?大智度论不是南传的经。在家人只要看到比丘犯戒都可以举报。难道看到他们上妓院都不必 ...

咦?大师看到的是哪一个链接个jek?

大智度论是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
http://zh.wikipedia.org/zh/%E5%A4%A7%E6%99%BA%E5%BA%A6%E8%AB%96

不是我上面给的链接啊……

我放的是毗奈耶 vinaya,做什么 你不戴眼镜就乱乱按 link,等下看到不该看的就惨料 lok……

还是中文的有点混乱? 不扬我们还是看英文版吧~
http://en.wikipedia.org/wiki/Vinaya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or Buddhadharm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Dharma' or doctrine, and 'Vinay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li_Canon

The Pāli Canon falls into three general categories, called pitaka (from Pali piṭaka, meaning "basket", referring to the receptacles in which the scrolls were kept). The three pitakas are as follows:

1. Vinaya Pitaka ("Discipline Basket", dealing with rules for monks and nuns

所以南传还是有戒律的嘛~

在家人只要看到比丘犯戒都可以举报。难道看到他们上妓院都不必反映。

对啊,我们跟大师一样,知道举报是什么。就现在来讲,我们那里有阻止楼主举报个 jek?
谷成师兄还提供了网址添,欢迎大师也一起举报嘛~
话说回来,我们在这里是讨论,不算是举报吧?

然后大师你 做什么 会看到人家上妓院的 jek?
我都没有在这种地方附近出没的……  讲真的,小子我吃这么大,真的那个妓院长什么样子 hor,都不激到的……
是电视剧那个丽春院、贵春园什么的这个样子,外面有牌匾写着,然后挂红布之类的吧?

很多戒律是因为在家人的不满而出现的。

嗯…… 莫灰大师修为居然已经到这种等级,元神出窍到释尊那个时候观察,着实让人佩糊佩糊!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vin/sv/bhikkhu-pati-intro.html
虽扬只是片面之词,我们也口以参考参考下

The Buddha, in laying down each rule, gave ten reasons for doing so:
1. for the excellence of the Community,
2. the peace of the Community,
3. the curbing of the shameless,
4. the comfort of well-behaved bhikkhus,
5. the restraint of pollutants related to the present life,
6.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ants related to the next life,
7. the arousing of faith in the faithless,
8. the increase of the faithful,
9.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ue Dhamma, and
10. the fostering of discipline.

These reasons fall into three main types.
The first two are external:
1. to ensure peace and well-being within the Community itself, and
2. to foster and protect faith among the laity, on whom the monks depend for their support.
The third type of reason is internal:
3. to help restrain and prevent mental pollutants within the individual monks.


酱子讲,我们评论的出发点也要跟佛要求的一样:

1. 为了维护提升佛家团体的殊胜/卓越,
2. 为了佛家团体的和谐,
3. 为了遏止无耻的行为,
4. 为了护持/慰藉尚行比丘,
5. 预防现世生活上的污染,
6. 避免污染影响到下一生,
7. 让未对佛法生信心者提起他们的信心,
8. 提升已相信佛法者的信心,
9. 建立真正的佛法,和
10. 培养纪律。

如果是这样子,我们的确不能乱评论啊……
就以看到人家上妓院来讲,
我们是可以投诉举报,不过在这里公开评论,
似乎不能完全符合以上十点,不是吗?

自己吃饭自己饱。
这个忽然就让我想起了,

小明和小强被老师罚站不许说话,
小明看到小强转过身跟后面的小丽有说有笑,
小明就立刻讲:“老师,小强他讲话……”

vs

小明和小强被老师罚站不许说话,
小明看到小强转过身跟后面的小丽有说有笑,
小明默不作声。

真正修行人,我们要做第一个小明,酱不就跟小强的 level 一样罢了?
做第二个小明, level 至少还高一点点嘛~

祝各位菩萨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4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2-5-2014 01:03 PM
如果~
  你 真的 觉得学佛好...
如果~

小子见过子版主,
那个子房好像雄才韬略,学韬就如虎添翼了,啊内金控剖类

佛学~    能够让你 积极 面对死亡吗?

好像回教徒比较敢积极面对死亡……
现在大家学佛好像都是求名闻利养,现世福报,来世荣华富贵,
一本万利,给释尊上炷香,求这个那个,都不懂佛讲要向内求结果大家都向石像求了。
死亡这种 hor, choi choi choi……, 吐口水讲过, touch wood。

你能够用 剩下的2小时~
   让您年迈的朋友 积极的活下去吗?
   让您年少的朋友 谨慎的活上去吗?


这个我自问不能。小子我满口胡言乱语,剩下2个小时人家肯定以为我发翳疯,临死颠倒了。
待版大过招,show off 我们这些小的,
要怎样出口成章,说话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最重要的是,人家听了读了都不会想睡觉啊这个才真有用的说

为什么“名家”总是能迅速崛起,然后灭亡

那个,经你酱一讲,又发现名家好像跟砖家有得 fight 下窝……
爱来克一特。

点评

~ 愿健全、康乐、和谐的神与你们同在 ~~~╮(╯▽╰)/  发表于 24-5-2014 06:58 P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4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被中国政府BAN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小Dear + 5 是咯,还胡说八道什么世界末日de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2-2025 01:23 PM , Processed in 0.0955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