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535|回复: 9
|
【转贴】舍利子之研究 - 修行者有舍利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
|
|
舍利,不但佛祖释迦牟尼有,佛弟子中的罗汉圣僧,都有舍利。 如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尊者的舍利,现在还供奉在印度阿输迦王故都地方的仙支的一个圆塔里。 此舍利子多年前曾失落在伦敦博物馆中,后被印度留英学生发现,集体要求归还印度。 在归途中曾运至锡兰、泰国两国供人瞻礼,现在依旧供养在仙支地方;印度政府发起修筑佛教八大圣地,现已改建一番,因它是八大圣地之一。
近代如我国的印光、太虚二大师,及逝世的章嘉大师,南洋的演本大师,亦都有舍利遗下;但其与佛身舍利有不同的地方是,据说佛身舍利坚固不坏,而圣僧舍利是可以用锤击碎的。 关于舍利的灵异,可由至诚而感得,这便是舍利受到佛教信徒普遍崇敬的因素。
在我国最早感应得到舍利子是在东吴孙权时代,有臣名孙皓,因闻梵僧康僧铠法师演说供养舍利功德,欲求舍利供养,法师教结坛虔诚祈求,经四十九日,空瓶作响,发现舍利十余颗。 吴王令大力士试将舍利置铁砧上,以铁锤击之,砧锤皆陷,舍利无损。
其次是在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晋时代,有一个名叫刘萨河的人(后出家改名慧达),在四明(宁波)县地方礼拜祈求,舍利与塔从地涌出;现在宁波阿育王寺供养的,据说就是他礼拜出土的那颗舍利。
上面有关舍利灵验的两件事,好像是时代太远了,不易启人信心,但近如数十年前,有一位朱子桥将军,他在西安兴教寺的玄奘大师塔院虔诚礼拜,塔上忽然跌落一块砖头,有两颗舍利附在上面,因此发起重修塔院,具有一段微妙的因缘。 印度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有一位老修行广清法师,他在菩提伽耶大塔礼拜舍利已有三年,亦亲见有舍利自塔落下,颜色鲜明,圆润可爱。
复次,舍利子的灵异,还可随至诚感格而能随时生长的,由少粒可增至多粒。 如缅甸的大金塔,相传最初供养的舍利,是缅甸商人达普陀和波利迦兄弟用盒装回佛的头发八根,即是佛身的发舍利。 他们在归途中,两次被强盗拦劫共失去四根,但回到缅甸时,得楞王乌伽罗巴迎供建塔,把盒子打开一看,仍是八根,所以佛陀的舍利可以作出种种神变。 又在我国明朝,西藏黄教教主宗喀巴大师晚年落了一只牙齿,弟子把它当作舍利礼敬,竟在牙根上长出许多舍利子来,后来大家分开供养,也时而增长许多微粒出来,一直供养到现在。
讲到牙齿能长出舍利,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自从佛陀入灭后留下了4颗圣牙,这个世界上有两颗,其中一颗在中国北京的广济寺,另一颗供奉在锡兰的坎底市(Kandy)佛牙寺。 第三颗供奉在欲界忉利天三十三天,玉皇大帝的天宫里。 第四颗就供奉在海龙王的宫殿里。 至于在北京这一颗,忉利天那颗和龙王供奉的这颗佛牙是有相当长的历史的,现在略说关于我们人世间这一颗佛牙的一些灵异事迹。
佛陀灭度后,祂的一颗圣牙被人带到北印度的卡林加省,这个省的人对这颗圣牙很尊敬,而且作出很多供养。 但是,有一派人反对供奉佛陀的圣牙,于是设法将其破坏、消灭佛牙。 用什么方法呢? 首先他们拿了佛陀的圣牙放在木炭上面烧,但烧的时候,这佛牙舍利突然间现出神通,飞到天空上去,发放岀光芒射向十方世界。 这些反对供奉佛牙的人,看见这个方法不成功,又拿硬物想把舍利打碎,但佛牙越击越坚,是永远都打不碎的。 他们打击佛牙,到最后,佛牙隐身不见逃避了。 可见佛陀虽然圆寂,但祂的神通法力仍然存在于此世间。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章嘉大师
上面我们提到碎身舍利,那么哪些人有碎身舍利呢? 是如何得来的呢? 我们先说说章嘉大师的事吧。 章嘉大师,是蒙古的活佛,他通晓汉、满、蒙、藏的语言。 章嘉大师在中国拥有内蒙古四十九旗和青海二十九旗的广大信众。 在蒙旗里有寺庙三百多间,在西藏、北平、辽宁、热河、绥远、察哈尔、多伦、青海和山西五台山等地,都有很多的大寺庙,每一寺庙,都住有三百到四千的喇嘛,出家的弟子一共有十数万人,是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 章嘉大师日中一食,日常持诵经咒,圆寂后烧岀八千多颗舍利子,是烧得舍利子最多的一位活佛。
那么章嘉大师每天做些什么功课呢? 怎么有这么多的舍利子呢? 相信大家都很有兴趣。 其实章嘉大师每天念的,是密宗里一个极为秘密的咒语,叫做“六道金刚咒”。 此咒语在密宗里很灵验,既可以转生,也可圆寂火化后得到很多舍利子。 除此之外,章嘉大师的房间,除了他妈妈以外,没有第二位女性出入,所以从此看出,章嘉大师的戒律是很精严的。
那么章嘉大师的舍利子和其他人烧岀来的舍利子有何不同呢? 大师的舍利子,有些好像黄豆一样大,有些像米一样大,此外还有一种叫“金刚宝”的,有一种叫“六字轮”的。 所谓“金刚宝”看来像是透明的玉石,形状像珊瑚,水火不侵、斧斤不伤;六字轮则像是调味用的八角茴香,有六只角。 更妙的是,大师的舍利好象果子一样长在树上,好像一束杂乱的细铁丝,很容易折断。 关于“金刚宝”,佛经上记载,是修持密宗的人到了高境界的时候,精华凝结而成,在三种宝物中是最珍贵的。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活佛诺那上师
那么,是否每一位活佛死后都能烧岀舍利子呢? 西藏活佛诺那上师专门修持密法。 有一次,诺那上师被人幽禁在一个深山里的深坑,而且幽禁他的人派了一队人去看守他。 看守的人每天把食物丢到洞里去给诺那上师吃,过了一个时期见他不死,于是就放毒药在食物里害他,把食物丢下去,又不见他吃,于是就以为诺那上师死了。 其实诺那上师并没有死,相反,他每天不断用双手去挖地洞,终于挖到看见有光的地方,趁黑夜逃了出来。 其实当时诺那上师是在修绿度母法,假装死亡留下假尸身,真身就逃岀了深坑黑洞。 诺那上师逃出黑洞后,虽然衣服破烂,头发很长,不顾一切地向锡金方向逃走。
在路上,他遇见白教贡噶活佛的弟子,他们给诺那上师衣服换,并带他到印度。 诺那上师沿途为人念咒治病,接受供养。 到了印度后,又坐船来到中国,到了北平见到​​当时执政的段祺瑞。 但是段祺瑞听到活佛已经死了的消息,以为诺那上师是假冒的,就不欢迎他。 诺那上师就静静地修了一个咕噜咕列法,然后段祺瑞才召见他,经过说明原因后,段祺瑞开始相信,就立刻开始传法,出现了很多奇迹。
活佛在临川县传法的时候,有一位居士问他:“师父,我想供养舍利子,您可以给我一颗吗?”活佛说这很容易,于是就在脖子上擦擦,就拿了一颗舍利子出来,当时这件事有很多人亲眼看见。 诺那上师的神通妙用简直就可以叫做活神仙。 后来,诺那上师回到西藏圆寂,但他吩咐弟子把遗体送到庐山安葬,那个时候,他的尸体竟然缩成只有三尺长(虹化),这就是修持有成就的证明了。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虚云和尚
在我们中国的高僧里,有很多位都烧岀舍利子的。 其中有一位很出名,相信大家也听过,就是虚云和尚。 俗姓萧,梁武帝之后人。 父母年逾四十,母赴城外观音寺祈子,当晚,父母同梦一长须着青袍者,跨虎而来,于是就生下虚云和尚。 虚云和尚初生时候是一个大肉团,其母见之伤心失落而气死,家里的人将肉团丢到外面。 第二天有一卖药的老公公捡到,破开一看,原来里面是一个男婴,虚云和尚后来就由继母抚养长大。
虚云和尚的祖母,从小就为他找了两个太太,但他只把她们当作姐妹看待。 老和尚从小就爱到佛教的地方去住、读佛经,后来就偷偷岀了家。 父亲去世后,继母就带着他的两个太太一起出家安心修行。
他出家后,无论打柴、挑水、种菜,样样都肯做,日中一食,身体很健康。 虚云和尚因为仰慕玄奘大师的求法精神,就到山洞去生活,三年中都只吃些松毛和青草叶,饮山水,衣服破烂不蔽体,头发长得很长,但双眼就炯炯有光,健步如飞。 有些人看见他以为是鬼而避开,但他这样修行并没什么成就,有一个老和尚就骂他,又教他参话头,参一句“拖死尸的是谁?”他参这句话头并开始吃米、做工和继续研究教理。
光阴苒荏,出家二十年没什么成就,人生惭愧,为报答父母的劬劳,于是虚云和尚就三步一拜朝礼普陀山和五台山,由苏北直入河南省,经过凤阳毫州、昊陵、嵩山少林寺,至洛阳白马寺,全程三千多华里,晓行夜宿,口念佛号。 有几日狂风大雪,道路不通,饥寒交迫,忽然遇到一位叫文吉的乞丐,送他一碗黄米粥,才救了他一命。 文吉又指点他的路程,后来虚云老和尚才知道根本没有文吉这个乞丐,原来文吉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来救他,因此才见到他的道行多深。
虚云老和尚在高旻寺打禅七的时候,日夜努力参禅,甚至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在一个晚上,睁开眼睛突然一看,忽然大放光明如白天一样,看见在墙另一边的香灯师在小便,这是透墙而看的天眼通,看见和尚在菜园里,看见远方河中的船只和两岸的树木。 第二天就问香灯师和园丁去对照他看见的答案完全没错,但虚云和尚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第三个晚上,有一个和尚冲开水,不小心把开水泼在他​​的手上,茶杯落地,突然间打断了虚云和尚多年来参禅一切的疑根,所以写了一首偈语: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云老和尚在宁波的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子,燃烧手指头去供养佛菩萨,借以超度母亲,每日礼拜三千拜。 起初,他看到佛陀的舍利子大如绿豆,颜色紫黑;第二次,大小与第一次一样,但颜色变成红色而有光亮,于是继续拜。 后来他看见舍利子如黄豆一样大,变成黄色和白色,所以我们可以确信舍利子是以各人的根境而示现的。
虚云老和尚的奇迹实在是太多,度人无数,他死后烧岀很多像花生米大小的舍利子,被弟子请到香港、台湾甚至美国起坛供养。 虚云老和尚晚年时曾拍摄一幅法相,手持念珠,身着禅宗的黑色斗篷,留着长须,两眉低垂,非常庄严。 他在照片下自题了一首诗,自号“幻游比丘”,此诗足以表明虚云老和尚一生的心迹:「这个痴汉,有什来由?末法无端,为何出头?嗟兹圣脉,一发危秋!抛却己事,专为人忧。 向孤峰顶,直钩钩鲤; 入大​​海底,拨火煮沤。 不获知音,徒自伤悲;笑破虚空,骂不唧溜。 噫!问渠为何不放下,苍生苦尽那时休?」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2: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虚大师
讲完虚云老和尚,继续讲中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在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默默无闻地出世在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 大师的童年孤苦伶仃,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五岁时母亲改嫁,养育他的,是年老力衰的外祖母。
太虚大师小时候体弱多病,由舅舅教他一些简单的文字,十一岁时,外祖母就带他去安徽的九华山进香,顺路朝礼镇江的江天寺,在回家的路上,又朝礼普陀山、宁波的天童寺、育王寺、雷峰寺等等的佛教圣地,所以太虚大师非常羡慕出家人的生活。
但到了13岁时,太虚大师就去小商店里做学徒,时时做些烦杂的家事,时时病倒,心中觉得很苦恼,一方面,也很向往佛门的清静生活。 到了16岁,太虚大师借故离开长安镇,准备去普陀山出家,当他在小九华寺旁边散步时,得到监院的允许,把他带到苏州的一间小庙当和尚,法名唯心,后来得到祖师的爱惜为其治病,带他到天童寺受戒,取名太虚。
太虚大师努力于学问的探讨,​​专心研究哲学和文学,阅读大藏经,受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先生和章太炎先生等等的影响,有革新佛教的思想和整顿僧伽教育的决心。 大师的足迹遍及武昌、北京等等的地方,率领中国佛教的代表出席东亚佛教会,去南洋、新加坡等地区访问,也到过欧美各国讲学,是僧侣中向外国传教的第一人。
在太虚大师26岁时,曾经在普陀山闭关。 岀关后到台湾讲学,又去日本访问,回国后主编《海潮音》月刊,宣讲《维摩经》、《心经》、《大乘起信论》等大乘经论,成立武昌佛学院,为佛教造就第一流的僧众人才。 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一生为振兴佛教致力。 民国三十六年,他59岁,太虚大师于上海玉佛寺圆寂,火化后得到五色好像拇指大的舍利几千颗,除了一部分供奉在玉佛寺外,其余分开供养在浙江奉化的雪窦寺以及泰国、香港等等的名山宝刹。
有人说,从以上事迹我们可以看见,太虚大师有很多舍利子,但太虚大师一生为法奔驰,哪里有时间去念经拜佛,何来如此多的舍利子呢? 其实,有成就的人,有谁不忙呢? 但是,你又看不见他怎样修,又如何能武断地说他没有舍利子呢? 其实修为不一定在于念经拜佛,最重要的是一颗至诚为众生的心,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把学到的佛法融入到生活中,难道这些不是修行吗? 如果只会念经拜佛,但不懂身体力行,或者念经后仍然去做恶事,不检点自己身口意,那么修行与不修行是根本没分别的。
修行,只是检点我们日常的身口意,时时注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把佛法融入在生活中才是真修行。 是否念经拜佛,最重要的是专心,千万不要执着念经拜佛是修行的唯一途径。 太虚大师这个故事,烧岀这么多舍利子,他一生奔波,又可以证明他是有非常的修持。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大师
另一位值得我们效法的高僧,是民国时候净土宗的祖师,印光大师,他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到上品上生的莲花果位。 印光大师俗姓赵,法号常惭,陕西省人氏,30岁在圆广寺出家,曾经居住过终南山、和普陀山等。 自从出家后大师就不喜欢和人家往来,也不愿意人家知道他的名字,他专心修持,日夜念阿弥陀佛,希望能早些成佛。
民国十九年,印光大师在灵岩山创立了净土宗的道场,教人以伦常因果作为根底,以念佛求生西方作为志愿。 大师平时非常节俭,但待人很宽厚,凡有弟子供养,都用来印赠经典或救济贫民。 又设立救济院和慈幼院,时常去监狱讲经。
印光大师的慈悲心普及到小动物,民国十九年,大师到苏州,有很多臭虫,弟子恐怕大师被臭虫咬到,就叫人去消灭臭虫,但印光大师极力阻止,只是说自己没有德行,所以臭虫不肯离开。 直到民国二十二年,臭虫突然绝迹,他知道但并没有对人讲。 当弟子问及臭虫的事,他说臭虫已经消失了,弟子以为他老眼昏花看不清,一定要去检查,果然没有臭虫了。
大师每饭后恐怕糟蹋了米粮,一定用舌头把饭碗舔干净,然后再加开水冲过喝下才心安。 他每天两餐都是一饭一菜,过了中午十二点钟就不进食了。 一天,有客人和印光大师一起吃饭,客人不爱惜饭菜,印光大师就大声责骂此客人:“你究竟有多少福气要这样糟蹋粮食呢?当知盘中飱,粒粒皆辛苦! ”
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要惜福,不要将福报享尽,要留一些给自己的子孙和朋友,还要留一些给来世。 大师的床头时时贴着一个死字,看到死字,就努力念佛,以求了生脱死,正如越国勾践卧薪尝胆般有功效。 印光大师不喜欢谈玄说妙,他说法切合人间需要来讲,除了教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外,也教人求生极乐世界。
求生极乐世界,印光大师宣导的方法当然是最简单的老实念佛,一心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以免受轮回的痛苦。 所以他的弟子,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总共有二十多万人,都修持净土。 印光大师的著作一共有一百万字,寿命八十岁,在灵岩山坐化后,三十二颗牙齿全部齐全,火化荼毗,得五色舍利几千颗。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弘一大师
接着我们再说一位也都非常伟大的高僧,近代的律学泰斗弘一大师-李叔同。 大家知道弘一大师吗? 他的俗名叫李息霜或李叔同,在中国近代史上很出名。 你的音乐课本有没有一首叫《送别》的歌? 在我们小时候也曾经唱过,歌词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送别的作者和一首著名的《三宝歌》的作者就是弘一大师。 《三宝歌》是我们时时唱的,或举行佛教重要仪式都要唱的。
弘一大师,俗家名李叔同、李文涛,他是一名音乐家、艺术家,原籍浙江省嘉兴县,生长在天津,自从父亲死后,其兄李文熙天天把他锁在书房里,由《千字文》、 《朱子家训》、等一直读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甚至秦文、汉文、唐文等等,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个传道士,虽然他认定李叔同不会成功,但仍然一心一意训练他,学习一切君臣兄弟父子朋友种种的儒家礼仪。
弘一大师十八岁以后,他的智慧学历都发展到颠峰,每一动作都有分寸、有风格、有出处,写字也自成一格,长长柔软带棱角,活动如蠕动的蚕虫,字很美,还有词、诗、金石、篆刻,只要他练习过都成为一种创造。 总之,弘一大师,是一位天才横溢、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是一位风流潇洒的艺术家,也是一位音乐家。 他在日本留学时,曾经扮演过茶花女,演得惟妙惟肖、丝丝入扣,轰动日本剧坛。 此外,对于评剧,弘一大师也很拿手,他会演小生、武生、花旦等等的角色。
也是物极必反的缘故,当弘一大师厌倦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以后,风华正茂急流勇退,毅然投靠佛门、皈依我佛。 在民国七年的夏天,在西湖的定慧寺舍俗出家,拜了悟老和尚为师,法名就叫弘一或演音,专修律宗,严持戒律,过午不食。 每天除了研究律学之外,就是写经、念佛,分析、整理和注释佛陀的戒律、《四分律》,使之发挥实际的功能。 他认为末法时代的佛弟子好像狮子身上的虫,去学世俗人追逐名利,而不做了生脱死的功夫,这是佛教破产的绝症。
他又认为,如果没有戒律,不肯实行律学,都不足以去医治这种歇斯底里的精神虚弱症,这样下去一百年后中国就没有佛法了,所以弘一大师发愿刺血写经,为一切生命忏悔,以他用血写成佛经的功德回向众生。
他出家有四个规定:
一,宁愿堕地狱也不做寺庙的主持,也不收出家的弟子。
二,以简易的方式去宣扬佛法,不做大法事。
三,他拒绝一切名利的供养,以粗茶淡饭过行云流水的生活。
四,精严持戒,老实念佛,誓成佛道。
由以上来看,我们知道他多么清高。
出家后的弘一大师,永远不提及在家的事情,甚至由家里来的亲人也一概不接见。 这样我们可以说,在家的李叔同和出家后的弘一大师前后根本判若两人,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 大师出家多年,以文字渡化众生,对佛教实在有很多贡献。 但世事无常,谁能逃得过生老病死呢? 关房之中,大师正当病危时,弟子都来为他念佛,他的表现一点都没有痛苦悲哀,平静地躺在床上,默默离开人间。 火化荼毗后,所捡拾出来的舍利子,有银色、白色、乳白色、黄色、浅红色、淡绿色,一共一千八百多颗舍利。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2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笔者个人的结论
宗教上的灵异,对于很多没有宗教修养和信念的人,往往不容易相信。 有些人认为舍利子的灵异未免有些神化,所以竟然有人主张去进行化学试验,或认为这是迷信,是麻醉人民思想和不切实科学,对人民无益。 如果这样想,实在是太不理解舍利子在佛教中的意义,也可以说是对舍利子没有认识的批评。
如果讲到有益无益的问题,前面也讲过,舍利子不是普通人都有,它是无量戒定慧等等功德所熏修,是一个人精神行为纯洁和品格高超的结晶品,遗在人间,使人对它生起信仰和信敬之情,鼓舞自己的精神意志向上,所谓见贤思齐,因向往舍利、礼拜舍利,学习先贤的良好行为。 假使每个人的行为都能纯洁、意志向上,社会自然少了很多坏人、罪恶,由此可见,舍利子对罪恶的社会感召的潜力是很巨大的。 所以,可以说供养舍利无益于社会吗? 又何必一定要拿科学做一些验证来证明舍利子的真假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2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2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