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 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三宝功德威力的加持、摄护,能止息无边的生死苦轮,以及能远离一切怖畏,而得呵护、解脱一切忧悲苦恼。
世间的人,依靠金银财「宝」,就能获得物质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宝」,就能得到精神升华的安稳。
《成佛之道》一书说:「众生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在一生又一世的时间推移过程中,流转升沉于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宝的舟航,才能到达彼岸。但众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却误信邪师外道,甚或迷恋世间的财宝、权位、眷属、生命……等,殊不知财产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或生了不肖儿女,财富随即就转眼成空,而崇高的权位也将落空。如《顶生王经》记载:顶生转轮王统一四大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终不免坠落人间,忧愁而死。亲爱的眷属,一旦无常来时,也要分离;再者,有生必有死,故生命不足恃,而国家、社会,也总在治乱之中,流转不已。因此,这一切均不是究竟的皈依处,故有『皈依处处求,三宝最吉祥』之谓。」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载道:「众人怖所逼,多皈依诸山、园苑及丛林、孤树制多等。此皈依非胜,此皈依非尊,不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皈依,能解脱众苦。」
此之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宝确为真正的皈依处,能因之而得种种功德;既知三宝有此等功德,乃立愿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恳求三宝的威德加持摄受,将一己的身心归属于三宝,从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义章》卷十说:「归投依伏,故曰归依。归投之相,如子归父;依伏之义,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 希愿领受外在的助力,从他力而得到救助,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义,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为皈依的最深意义、最终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 即如佛陀在涅槃会上教诫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的皈依真义。 这明示了弟子应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学,依自己的佛性,自己能成佛故。 因此自己身心之当体,即为正法涅槃。 能够有这样的认识,这才是皈依的真正意义。
星云大师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12: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虽我看了不是很懂, 但也很谢谢您能找出宝贵的资料给我分析。相信您修佛的境界一定会越来越好! 加油!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09: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
|
|
发表于 22-5-2012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不介意我帮你补充一点资料吧。是我师兄的开示
皈依不是单纯的仪式而已,皈依有很深的涵义。皈依是一种反应,当你遇到烦恼或是苦的时候,你心中第一个念头是想到三宝,而不是惊慌失措或是胡思乱想。为什么呢?因为你那时已经是很确定佛是教导出离苦的导师,而法就是协助你减轻甚至摧毁烦恼的方法,再来就是僧是协助佛陀传递离开苦恼方法的人。如果你在遇到苦恼的时候,没有想到三宝,那么你的皈依的修行还不够,需要加强了。
为什么要训练这个呢?因为人会轮回是因为心念的问题。如果你能把持得住你的心,那么你就有机会可以轮回到比较好的道或是净土。死亡的时候,人的心念会因为身体的四大分离而混乱、恐惧、彷徨等等,如果在那一刻,没有把持好,就会因为心念乱了而生起烦恼,一旦烦恼升起的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皈依,可以说是基本但是必须的修持。人是善忘的,所以皈依文要常念,然后要长思考皈依方面的事情。常常提醒自己应该皈依的对象是什么对自己的修行会有很​​大的帮助,最起码的是你会更加感受到三宝给你一个心灵上的shelter,让你的心不被烦恼和苦扰乱。
其实,很多人不怎么去在乎平常要修持皈依的做法,而是直接修其他的法门,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是有风险。其中一个风险就是会执着自己修的法门,因为他/她会忘记修法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再来就是,因为他没有训练自己的心,所以当烦恼或是苦来袭的时候,他/她来不及第一时间选择三宝当着shelter。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5-2012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不介意我帮你补充一点资料吧。是我师兄的开示
皈依不是单纯的仪式而已,皈依有很深的涵义。皈依是 ...
夏绿蒂 发表于 22-5-2012 12:00 PM 
谢谢补充,挺好的,感谢。 |
|
|
|
|
|
|
|
|
|
|
发表于 23-5-2012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