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玛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与众多比丘游化,到达卡拉玛族人名为克萨普塔的城
镇。
这时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听说沙门乔达摩是释迦族的出家人,现在已抵达克萨
普塔,那位乔达摩大师美好的声誉,有如此的传闻:『世尊是阿罗汉,圆满觉
悟者,明慧戒行具足,善逝,世间智人,无上调驯众生的首长,人天的导师,
觉者,世尊。他教化世间诸天人、恶魔、梵天,及当时的沙门、婆罗门、人天
等,是有证智的现证者。其教授的佛法於开首、中间、结尾皆美满完善,义正
辞严,显示梵行圆满清净。』能见这般阿罗汉是一美事。
那时,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诣访世尊。其中有人致意礼敬世尊后,坐於一面;
其中有人与世尊互相问讯,友好寒暄后,坐於一面;其中有人向世尊恭敬作
揖,坐於一面;其中有人则默然而坐於一面。这时卡拉玛人对世尊说:
“尊者!有些苦行沙门、婆罗门众来到克萨普塔城,他们宣说他们自己宗派的
教义,而对於其他宗派的教义则予以诋毁、弹劾驳斥、糟蹋丑化。但另有一些
苦行沙门、婆罗门众来到克萨普塔城,他们亦宣说他们自己宗派之教义,而对
於其他宗派的教义则予以诋毁、弹劾驳斥、糟蹋丑化。尊者!我们对这些享誉
的苦行沙门所说,感到惶惑并生疑,他们谁为真实?谁为虚诳?”
“你们觉得惶惑是理所当然的,卡拉玛人,你们生疑亦是理所当然的。此有惶
惑之处,令你们生疑。卡拉玛人,注意!你们
一. 勿尽信传说;
二. 勿尽信代代世袭的传统习俗;
三. 勿尽信流言吹嘘、宣传布道;
四. 勿尽信经书圣典;
五. 勿尽信基於逻辑推理的理论;
六. 勿尽信基於哲学的理论;
七. 勿尽信自己的深思熟虑、常识判断;
八. 勿尽信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
九. 勿尽信讲者的权威名望;
十. 勿尽信你心目中以为,这宗教师是我归依的师傅。
但当你们能自知自觉:此法不善,此是违法背理的,此法是智者所诃斥的,此
法若依着去做、即能引来伤害与痛苦的。像这样的话,你们应舍弃他!”
“卡拉玛人,你们意下如何?当一个人有贪、嗔、痴生起於他的内心时,对他
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尊者,对他是有害的。”“卡拉玛人,此有贪、
嗔、痴之人,他受贪、嗔、痴所克制,他的心念受其控制,因而杀害生命、不
与而取,违法邪淫、妄语诳骗,他像这样作为、亦劝诱他人像这样作为。此人
是否长期地招引他本身的损害与痛苦呢?”“尊者,是的。”
“卡拉玛人,你们意下如何?这些起心动念与作为,有益抑或无益?”“尊
者,是无益的。”“违法背理抑或不违法背理?”“尊者,是违法背理的。”
“是智者所诃斥抑或称赞的?”“尊者,是智者所诃斥的。”“此法若依着去
做、是否即能引来损害与痛苦呢,如何?”“依我等所见,此种种若依着去
做,能引来损害与痛苦。”
“卡拉玛人,正因如此,我等宣说:
一. 勿尽信传说;
二. 勿尽信代代世袭的传统习俗;
三. 勿尽信流言吹嘘、宣传布道;
四. 勿尽信经书圣典;
五. 勿尽信基於逻辑推理的理论;
六. 勿尽信基於哲学的理论;
七. 勿尽信自己的深思熟虑、常识判断;
八. 勿尽信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
九. 勿尽信讲者的权威名望;
十. 勿尽信你心目中以为,这宗教师是我归依的师傅。
但当你们能自知自觉:此法不善,此是违法背理的,此法是智者所诃斥的,此
法若依着去做、即能引来伤害与痛苦的。像这样的话,你们应舍弃他!”
“卡拉玛人,注意!
一. 勿尽信传说;
二. 勿尽信代代世袭的传统习俗;
三. 勿尽信流言吹嘘、宣传布道;
四. 勿尽信经书圣典;
五. 勿尽信基於逻辑推理的理论;
六. 勿尽信基於哲学的理论;
七. 勿尽信自己的深思熟虑、常识判断;
八. 勿尽信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
九. 勿尽信讲者的权威名望;
十. 勿尽信你心目中以为,这宗教师是我归依的师傅。
但当你们能自知自觉:此是善法,此是不违法背理的,此法是智者所称赞的。
此法若依着去做、即能引来幸福与快乐的。像这样的话,你们应遵办!”
“卡拉玛人,你们意下如何?当无贪、无嗔、无痴起於人的内心时,对他是有
益的还是有害的?”“尊者,对他是有益的。”“卡拉玛人,此无贪、无嗔、
无痴之人,他不受贪、嗔、痴所克制、他的心念不受其控制,因而他戒杀害生
命、戒不与而取,戒违法邪淫、戒妄语诳骗,他戒禁像这样作为、也像这样劝
戒他人。此人是否长期地招引他本身的幸福与快乐呢?”“尊者,是的。”
“卡拉玛人,你们意下如何?这些起心动念与作为,有益抑或无益?”“尊
者,是有益的。”“违法背理抑或不违法背理?”“尊者,是不违法背理
的。”“是智者所诃斥或称赞的?”“尊者,是智者所称赞的。”“此法若依
着去做、是否即能引来幸福与快乐呢,如何?”“依我等所见,此种种若依着
去做、能引来幸福与快乐。”
“卡拉玛人,正因如此,我等宣说:
一. 勿尽信传说;
二. 勿尽信代代世袭的传统习俗;
三. 勿尽信流言吹嘘、宣传布道;
四. 勿尽信经书圣典;
五. 勿尽信基於逻辑推理的理论;
六. 勿尽信基於哲学的理论;
七. 勿尽信自己的深思熟虑、常识判断;
八. 勿尽信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
九. 勿尽信讲者的权威名望;
十. 勿尽信你心目中以为,这宗教师是我归依的师傅。
但当你们能自知自觉:此是善法,此是不违法背理的,此法是智者所称赞的。
此法若依着去做、即能引来幸福与快乐的。像这样的话,你们应遵办!”
“像这样,卡拉玛人,彼殊胜弟子尽除贪欲、尽除憎念、尽除迷痴。正知所作
所为、常能提起正念。他以与乐的慈心偏布於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
方。像这样,上下横贯,无所不在,于自己及十方众生,他以与乐的慈心偏布
於世间,无边无量,尽除敌意及憎念。
他以济苦的悲心偏布於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
贯,无所不在,于自己及十方众生,他以济苦的悲心偏布於世间,无边无量,
尽除敌意及憎念。
他以随喜的喜心偏布於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
贯,无所不在,于自己及十方众生,他以随喜的喜心偏布於世间,无边无量,
尽除敌意及憎念。
他以平等的舍心偏布於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
贯,无所不在,于自己及十方众生,他以平等的舍心偏布於世间,无边无量,
尽除敌意及憎念。”
“卡拉玛人,当这殊胜弟子的心意能毫无敌意,尽除憎念、不含杂染、纯一清
净,他於现世已获得四种保障。
第一种保障是:若有轮回,若有善恶业的果报,我身坏死后,则有可能得往生
於善处天界。
第二种保障是:若无轮回,若无善恶业的果报,则至少於此生中,我活得快
乐,无敌意及憎念。
第三种保障是:若恶人有恶报,像这样,因为我对他人毫无恶意,不作恶业,
我何来烦恼痛苦?
第四种保障是:虽或许作恶者不受恶报,然而不论轮回与业报属实与否,当下
我本身已获得清净。”
“卡拉玛人,当这殊胜弟子的心意能毫无敌意,尽除憎念、不含杂染、纯一清
净,他於现世已获得这四种保障。”
“世尊!即如所说!善逝!即如所说!当这殊胜弟子的心意能毫无敌意,尽除
憎念、不含杂染、纯一清净,他於现世已获得这四种保障。”
“善哉!尊者!恰如将倒翻者扶正起来,隐蔽者令的披露,迷途者为的指点出
路,又如黑暗之中持来明灯,使有眼者能见诸形状,如是乔达摩大师以种种法
门开示诸佛法。”
“我们现在皈依乔达摩大师、佛法、及比丘众僧伽。请世尊接受我们从今日起
终生皈依为在家弟子。”
摘录:
1. 李绍裘 译自 菩提比丘 之 英译 南传巴利本 (Revised July 8, 2003)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 An anthology of Suttas
from the Anguttara Nikaya.” –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Nyanapodika Thera & Bhikkhu Bodhi)
2. 黄荣辉 译《卡拉摩经》(The Kalama Sutra,Anguttara Nikaya III,
65) (July 2003)
參考:
1. 卡拉玛经(http://www.jcedu.org/fxzd/ah/1/20.htm)
2. 伽蓝经 (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三集·大品·六十五)
http://www.dharanipitaka.net/2011/2008/sutra-stotra/kalama.pdf |
|
|
|
|
|
|
|
发表于 15-9-2011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5-9-2011 08:50 PM 编辑
基本上卡拉玛经是佛陀在用方便法, 引导这些多疑的卡拉玛外教徒入佛教的第一步
这些多疑的卡拉玛外教徒对事事都没有信心,佛陀只好用他们多疑的特性来作引线
但真正的佛第子在学佛法时是须要有确信的正见的,对佛陀的品德智慧,对佛陀所说的正见,要有一定的确信的。 |
|
|
|
|
|
|
|
发表于 15-9-2011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iwi82
佛陀的教导是正确的, 经的起怀疑的才是真理, 因为它是可証知的, 就如人饮水知其冷暖, 所以佛讲这经的时后, 对自己所証的法是信心十足的, 世间所有的宗教之师, 唯有佛陀能真样讲. 那些只是读书和信仰的还没有証知的, 内心永远都有一个问号, 但又怕被怀疑, 因为自己也不能确知. |
|
|
|
|
|
|
|
发表于 16-9-2011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实相印 于 16-9-2011 12:40 AM 编辑
回复 3# 三法印
但您对菩萨道的魔化既没有体证(您还没悟道),也不读书(不懂学术)。如此做有何企图?
您没有体证,也不读书,如何知道阿罗汉道是佛说,菩萨道就是魔说呢? |
|
|
|
|
|
|
|
发表于 16-9-2011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印兄,其实不管菩萨道是不是佛说,只要出发点是好的我们都不能批评。一切都是缘,就算有人信了邪教,这都是他们的缘。 |
|
|
|
|
|
|
|
发表于 18-9-2011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8-9-2011 04:32 PM 编辑
人类在寻找宇宙的真理过程中,从原本的来解释真理过程中分化出三个分支,他们是宗教,哲学,和 科学。
世俗的大多数宗教只,它不是一个理性的科学,最多它是接近理性的哲学。
佛法有这三种特性,有一些部派是近信仰宗教(信门派),一些部派是近理性的哲学(各论藏),一些部派是近理性的科学(唯识学派) |
|
|
|
|
|
|
|
发表于 18-9-2011 1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卡拉玛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与众多比丘游化,到达卡拉玛族人名为克萨普塔的城
镇。
这时克萨普塔的卡 ...
wiwi82 发表于 15-9-2011 07:26 PM 
英文的翻译不用“尽信”这词,而用“轻信” simply believe |
|
|
|
|
|
|
|
发表于 18-9-2011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iwi82
佛陀的教导是正确的, 经的起怀疑的才是真理, 因为它是可証知的, 就如人饮水知其冷暖, 所以 ...
三法印 发表于 15-9-2011 11:08 PM 
 |
|
|
|
|
|
|
|
发表于 18-9-2011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真正的佛第子在学佛法时是须要有确信的正见的,对佛陀的品德智慧,对佛陀所说的正见,要有一定的确信的
清池 发表于 15-9-2011 08:42 PM 
我想向你讨悉达多的电话,如不是亲口听他所说,我是不能“尽信”那些又巴黎文翻译成梵文又在翻译成英文而又错译成华文的”正见“。 |
|
|
|
|
|
|
|
发表于 19-9-2011 10: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9-9-2011 11:03 AM 编辑
回复 9# kalama.sutta
学佛入门的基础是要依佛陀的正见(梵语samyag-drsti,巴利语 samma-ditthi),
正见是指佛陀的观视、推度之义。指由眼所见或推想,而对某事产生一定之见解。意谓见解、思想、主义、主张。
正见是正确的见解,亦即离诸邪痴颠倒的如实知见,是八正道之一。
在分别缘起禄胜法门经:有一个第子问佛陀:世尊!云何正见?世尊说:所谓现观前方便慧,正现观慧,及与现观后所得慧;超越所知方便圣教诸邪解行。
经论中多依推度之义,将‘见’分为二见、七见、十见等各种类别。(一)二见:有见与无见,或断见与常见。此乃五见中之边见。(二)七见:(1)邪见,否定因果之理。(2)我见,执实我之见。(3)常见,执于身心常住不变。(4)断见,执于身心断灭。(5)戒盗见,又作戒禁取见,执着不正确之戒律。(6)果盗见,执着由邪行所得之结果为正确。(7)疑见,怀疑真理。(三)十见:五见加贪见、恚见、慢见、无明见、疑见等,则成为十见。
正见 - 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系八正道之一,十善之一。为‘邪见’之对称。即远离或有或无之邪见,而采取持平正中之见解,如远离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之见解皆属正见。故广泛言之,凡为佛教所认可之道理,皆属正见。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顺正理论卷六、]
佛陀的正见就是不偏二见(断见与常见),不有邪见(否定因果),不持我见, 不持戒禁取见(持错误的戒律),不疑见,不贪见、不恚见、不慢见、不无明见。
请问若你不能确信佛陀的正见,你要如何入佛门学佛法??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