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513|回复: 2
|
国阵执政砂州的悲哀
[复制链接]
|
|
|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04/12/179.html
这就是国阵执政砂州的悲哀。
这边新颖砖屋·那边残瓦败楼 同村不同命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晚上九时二十八分
(斯里阿曼12日讯)成邦江州选区长屋村庄两极化,靠近市区村落没有电流及水源供应,而从大路需要步行约30分钟且较内陆的地带,入夜时分却灯火通明!
两个同样名字的德米安村(Kg.Temiang),却有两种不同的命运。靠近大路的德米安村没有电流及水源供应,而离开大路且需要步行30分钟,才能抵达另一个德米安村,却不愁没有电流供应问题。不过,这两个长屋村庄至今仍面对没有水源供应的困扰,居民仍需依赖山水供应才能度日。
距离斯里阿曼市中心需要约45分钟车程时间的德米安村长屋,每当入夜时分需依靠发电机发电,否则就伸手不见五指。虽然电灯柱在村旁边,不过却没有任何电线衔接到村里,村民需用发电机才能提供电源供应。
《光华日报》记者与这个德米安长屋居民了解时,才发现从村庄里有电灯柱已10多年,但是迟迟不见有电流供应予村里。这长屋村庄不仅没有电流供应,也缺乏水源供应,村民只能自制输水管道来衔接山水使用。
此外,据记者现场观察,靠近大路的德米安村长屋区屋长的屋子比较新颖,而该村庄居民则是居住在比较残旧的木板长屋,两种屋子是非常强烈对比。仅有5户人家的长屋不仅家徒四壁,而大部分窗口则是以塑料布块掩盖而已。
饮用山水靠发电机 长屋村庄严缺资源
在斯里阿曼两天的时间,记者跟随当地人进入长屋区勘察,除了上述两个比较靠近市中心及大路的村庄外,而另外3个村庄则是需要经过超过1小时的“奔波劳累”车程才能进到。
这3个村庄都没有水电供应,村民都是自制水管衔接山水,即使是靠近这3个村庄的学校也需要用发电机。要进入这5个长屋区都没有完善的柏油路,最好的路面状况是红泥土路,因此一旦下起大雨,路面就烂泥一片。
另外一种路面情况则是惨不忍睹,由于路面布满石块,因此从大路进到该长屋区,大约需要1小时的车程。即使是使用四轮驱动车,仍然需要颠沛流离地才能达到长屋区,整个路面情况,如同乘小船乘风破浪的感觉,不仅需要经过陡峭的斜坡,还需要接受烂泥挑战。
泥泞满布寸步难行 居民只求政府供石铺路
讲得一口流利华语的依班族的洛西蒂(Rositi ok Subing)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说,希望政府能给予居民石块,以便能铺满从大路进入长屋村庄的大路,避免在雨季来临时,孩子无法到学校上课。
洛西蒂是住在比较内陆,且拥有电源供应的德米安村长屋区。她说,每当下大雨时,从长屋区直到外头的路段都无法经过,因为处处都是烂泥,孩子要到学校上课都成问题。“我们只是希望,政府能给我们一些石块来铺过整条道路。”
她说,政府在10年前曾经建了一条吊桥衔接两岸后,就没有再进行任何工程了。“在还没有那条吊桥前,居民们是以木板搭起木桥才能度过两岸,否则就需要渡河才能回到家里或者是出外到城镇。”
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希望能拥有一条比较完善的道路,能让孩子可以轻轻松动地上学,而不需要因天气变化而无法到学校上课。
累积10年割胶费 今年才建新长屋
尽管另一个德米安村长屋有电流供应,但是却没有电表计算用电量,更没有水源供应!
从首个德米安村长屋区再步行约30分钟,再到了另一个同样名为德米安村长屋区,在入夜时分完全不用担心没有电流供应的问题。据知,这长屋村是在1990年才拥有电流供应。据记者观察,该长屋区的居民有电冰箱,所以这意味着长屋区是24小时拥有电流供应。
虽然长屋区拥有电流供应,但是却没有电表计算,只有一个空空的电表板钉在该处,而居民需自己衔接电线,才能解决电流供应的问题。尽管有电流供应,但从大路要步行进入这长屋区,沿路都没有路灯照明,当地居民要以手电筒照亮路面才能顺利进入村庄。
沿路可以看到很多电灯柱矗立在路旁,不过却没有任何电线,电灯形同虚设。这个长屋的设计属较现代化,屋子是以砖块所建造而成。据记者向该长屋居民了解,这是居民经过10年慢慢累积割胶所获得的款项,才在今年搭建了新颖的长屋。
采访手记:相较乡下居民艰涩生活 苦过方知甜
踏入长屋区后,我才深深地了解我是多么幸福,从小不需要攀山越岭才能到学校求学,过着小康之家的生活,可以随意地朝向目标前进。
我是土生土长的槟城峇都茅人,在还没有敦林苍祐大道时,需要乘搭2小时巴士才能从峇都茅到光大市中心。那时的心情总是很懊恼,为什么我住得那么远,为什么我总是需要花上比一般人更多的时间才能到市中心。
但是,在抵达斯理阿曼2天后,经过探访多个长屋区居民后,看到长屋区居民的生活,再回头想想以前需要搭乘2小时巴士的往事,根本是微不足道。长屋居民多数是属赤贫人士,家园几乎没有电流及水源供应,而且只有少数居民拥有交通工具,所以大部分长屋居民都是徒步到市中心去做买卖或办事。
从长屋区到大路需要30分钟车程,而从大路到市中心则需45分钟。但是,这些居民在没有交通工具代步下,需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从市区来回家园。更甚的是,从长屋区到大路的路程,并不是完善的柏油路,反而是铺满小石粒、红土,甚至是凹凸不平石块的路程。
不轻易言弃
这样一来,让原本徒步到市区的居民更是步步为营。从一个村庄徒步到另一个村庄,根据当地人描述只需要15分钟的时间。但是,我这位城市人,与大队一起需要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才能抵达另一个村庄。
在一些比较内陆的长屋区,单是车程都需要超过一小时的时间,而且漫漫长路都是凹凸不平的石块,车子根本都难于行驶。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都是要徒步约一小时的时间,而且不是平坦道路,需攀山越岭才能到。所以,当我们要从一个村庄进入另一个村庄时,特地从远方村庄到来招待我们的依班人非常开心无比,因为他们可乘搭顺风车回家,不需要顶着艳阳徒步。
虽然这两个长屋村庄附近有所小学,但是最靠近的长屋区都至少需要徒步超过半小时才能抵达,所以试想想在更内陆的长屋区呢?那些学生到底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学校呢?每天这样的颠沛流离到底是否会让他们提不起对读书的兴趣呢?
可见,他们是那么的坚强,尤其是比起城市的草莓族,在无法面对的生活压力时就选择轻生的年轻人,他们显得更坚强,不轻易言弃。从这次进入长屋之后,我回头看看自己,原来从峇都茅搭2小时的巴士才能到光大市中心,比起长屋居民需要徒步且必须攀山越岭才能到市镇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
|
|
|
|
|
|
|
|
|
|
发表于 13-4-2011 0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请别纯粹转贴,请写出感想和引言。要看报纸新闻哦我们会自己看 |
|
|
|
|
|
|
|
|
|
|
发表于 13-4-2011 0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