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48|回复: 0

随缘领众 扪心自问 自己做到几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5-2009 10: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缘是一种解脱、无着与智慧的表现。领众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能善观因缘而随机诱导的智慧。
它看起来不着痕迹,也没有任何勉强;胸有成竹,可是却不固执的去执行既定的计划;有所努力与坚持,可是又丝毫没有患得患失的不安。事成了,只是淡淡的欣慰,而没有过激的兴奋与成事后的我慢;事不成,也只有坦然的接受,而没有难堪的懊恼追悔。总之,在谋事之时,虽然尽力而行,却能随顺因缘而不勉强;在事情过后,会检讨得失,又不会为成败而喜、忧。这些多少是随缘的相貌。 只是随缘常常被人误解为随便、不努力或麻木不仁。在这些人的观念里,所谓的“随缘”不过是无能、逃避或懈怠的藉口罢了,岂是真正随缘的智慧? 所谓随缘,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与经验,以检别因缘、选择主法。虽然不执着一定的模式,但却尽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安排一组最理想的因缘组合,而不是随随便便地任由因缘发展。 随缘是一种不计成败,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斗。虽然没有成败、得失的执着,但在事情完全定案之前,仍然会努力地沟通与修正,直到无著力点为止。而不是毫无努力,将就从事,使整个事情的安排、发展与完成,显得粗制滥造、缺乏用心。
随缘是一种积极的面对,虽然不强求,但那是在运用智慧与经验的分析判断之后,了知一切人、事、物、境内在因缘的不可抗逆性,从而避免了无谓的抗衡与勉强。他既已了解事件内在的因缘性,当然也就不再做不必要的扭转,这是放下,而不是无能或懈怠。由于已经大略明白了事件有因缘组合,同时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对于事情可能的发展结果,多少也能事先了然于心。于是对于成败、得失也就不再执着,这是坦然的面对,而不是逃避或麻木不仁。 理想是如此,可是在实际的领众过程中,随缘的心态与做法到底要如何拿捏,确实非常不容易!除了足够的经验累积与冷静的观察分析以为事用外,实修的道德感召,以及无我奉献的菩提心默化,更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条件。要做事就得有组织,而有组织就得有适当的人事安排,可是人事的安排往往最费神:有人不适任,可是却卡位不放;有的人颇适任,可是却又不发心;有人能做事,可是却一意孤行,难与配合,沟通枉效;有人虽能做事,也能沟通,可是思想水准不高,佛法理念不深,只能从事基层;有人虽具领导人风格,可是福德不足以服人,或做事尚欠成熟圆融……总之,要么人不适任,要么职务无人;要么工作不力,要么难以沟通。面对着这些,到底那种缘该随、那种缘该转?那种缘该等、那种缘该断、那种缘该进、那种缘该退?凡此种种,面于因缘的把握与调整,到底要做到怎样才算无过与不及,才算符合中道义?这其中,不只是世俗谛的善巧把握而已,无我奉献的真心,是做一切事皆能与法相应的先决条件;而实修的道德与福报乃至实证的感应与感召,更是事情能够顺缘、如法成就,甚至绝处逢生的最根本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5-2024 08:41 PM , Processed in 0.06766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