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61|回复: 0

如何区分外道之善与佛教之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09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上常因外道之善问题激烈争论,主要是没有把外道之善、佛教之善、内道之善区分清楚,末学愿抛砖引玉。
        首先,什么是外道之善,凡把善当手段,目的是为获取人天福报、利益、健康、神通、升天、成仙的,这一般都是外道之善。外道之善也是很智慧的,因为一切利益在根本上皆源自于善。和不顾社会利益,纯粹为利而取利的,利欲熏心的贪婪商业、黑心政治、腐败学术相比,外道之善也是极难能可贵的,是不应否定的。

        佛教也是讲功德、福报、利益、感应的,两者怎么区分呢?
        佛教里,凡宣说通过念经、念佛、行善积德,以获得衣食丰足、富贵吉祥、端正相好、疾疫不临、远离灾横的,这些都是方便教法,即所谓“先以利勾牵,后令入佛智”,这“先以利勾牵”之善都是相对之善,佛教方便善法与外道善法是否有区别,主要取决于学修者,如果学佛人在念经咒、放生、布施、供养后真心回向给别人、众生,那佛教方便善法就是比外道善法要高明得多,但如果学佛人一心想通过念经咒、放生、布施、供养而升官发财,那佛教方便善法就与外道善法没有本质区别。

        佛教认为,凡心外求法,皆属外道,那什么是佛教内道之善呢?
        所谓“后令入佛智”之佛智,就是内道之善,即无我相、无任何目的、不讲任何条件的纯粹纯净之善,这就是究竟的内道之善。不思不想,没任何目的,只纯粹地愿度一切众生,愿帮助一切众生,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为人类、为众生做实际贡献。
        所以,出离心非常重要,把外道之善的求利之心一出离,即成内道之善。

        总之,佛教之善分方便善和究竟善,修方便善是为修究竟善作铺垫,不经方便善,是很难达到内道善的。而在体会到究竟的内道之善以后,即使已不再为我执目而行方便之善,也绝不要否定方便之善。此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您到岸了,但不能把船给拆了,因为尚未上岸的人还需要修这方便善之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5-2024 08:32 AM , Processed in 0.05805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