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朋友说过一句话,当你伸出一根手指,指责他人的时候,仔细看你的手,同时间你也有四根手指是朝向自己的,这意味着什么呢?也许,我们无法阅读自己,就连我们要用眼睛来观看自己,也必须借用镜子的功能。有些人了解自己的缺点,有些人对于自己做了让人讨厌的事情仍然蒙昧无知,有些人却不肯正面对自己的缺点,谁人不想看到美好的自己,不希望被他人喜爱呢?所以要牢牢记住,当你在嫌弃他人的时候,想想自己是否真的有那么好呢?所以体谅别人的不一样,还真的是生命中的一大学问,当然这也是一个让�不一样�的人共同存在舒适区的方程式。
当初我听到这个伦理的时候,脑海里有种思绪,简单的动作与事件,也许背后也隐藏了一些智慧,只是往往让人有所忽略,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一堂课,用心感受生命,用生命学习,当中可有许多的宝藏学问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等待我们去挖掘呢!
世上,没有一个人天生希望被人讨厌或嫌弃的,有天,你发觉到某些人的行为特让人讨厌,尝试观察,很多类似的人,本身都不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是让人感到厌恶的,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认为身边的人不接受皆因大家有不同志道,身边大部分的人与他不一样。
接受他人与自己的不一样,一直都是生命的学习课题,当然也有某一些人也许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对的,甚至会给他人带来一些困扰,同时间他们也选择自我性的逃避面对自己的缺点,我想,这是种自我叛逆,自我排侧的抒发,别忽略了,这一族群的人也会有孤独的感觉。
我常觉得,悟性需要机缘,不强求,所以从未强求改变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要改变一个人,是很累的。自我的悟性是最高境界,比备受任何一个人事物影响或启发更为高超,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偶尔,一个想法,一句话,一件事无意间让自己豁然全开,视野开阔,那种自我开窍,茅塞顿开的感觉挺好的。
还有一种了不起的影响力,我感受过,也明白好与坏的因素都拥有感染他人的能量,至于感染的力量则需视定感染者的抵抗能力,也视定自身的本质,抉择性吸收好的因素或者坏的因素。
曾经认识一位同事,我常觉得他是个智者,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懂得用真善美的心灵看待一切事与物,也许正是他这样宽宏的胸襟,让身边的人明白何谓谦虚,珍惜及感恩,而这股好因素仿佛是面镜子,让身边的人借用这面镜子阅读自己,天性的良心自有分辨是与非的能量, 面对自己不足时自然而然的感到羞愧,进而自我改过迁善。
所以,我相信这是一种自我的能量,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悟性度,用心去活的生命永远是最动人的,所以,我不觉得拥有家财万富或无欲无求的生命是完美的境界,反之,用心看待生命,方是完美人生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