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86|回复: 1
|
读完 《原来大家都这么文学过》 反思
[复制链接]
|
|
在阅读完这篇文章我就觉得不好奇为什么我国的书架上,年轻人写的书籍,故事少之又少,( PS:如果你把三十五岁归列为年轻人的话)。不是我嫌啦,只是此乃现实。大部分我国本地书籍应该只有马华文集较为活跃不过 写了一大堆我看不懂,应该说不想懂的东西。我只想看一些我喜欢的故事,难道这么难?唉~~~ 人生的无奈莫过如此,之后我便想到一些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为什么很少时下年轻人写的书集:
1。当然是墨水不够啦
2。 大家都跑到中国台湾出书了?
3。大家怎么不提笔投稿呢? (其实我自己也是,不知怎么投稿 〕
4。我国印刷书的 ink比较贵,怕销量不够不划算,那就 import 中国的书吧
大多数人对待文学的热潮会在各种打击下愈渐减少,那一句 “吃饭都有问题了,还搞文学,你是TMD的有病!”等老的时候,你的孩子,孙子问你关于那些鲁讯文集,唐诗三百首的东东时,你还会兴奋说,“这个,这个爷爷/奶奶读过!很好看噢!”你会要他们去读吗?
大家都有对文学倾心过,付出过,然而唯有那些历尽风霜的”有经验的人“才有出书的机会,老实说这是他们应得。只有支撑到最后的人才会知道收成的果实是什么味道。文坛不活跃并非一朝一夕,也许这阴霾也吞噬了许多有才华的人,我为无能读到他们的作品感到惋惜。每天庸庸碌碌的忙着生活,似乎唯有这样才能够麻醉自己那曾经的梦,与现今已是如恒星般遥远。
这篇文是写给大家,也是写给自己。如果你对文学还抱有热诚的心,希望你不要放弃。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说 “我曾经也这么文学过”。。。
执笔点字莫虚时
书中可筑金楼榈
发至白鬓方悔恨
流年已返天上门
惜之~
[ 本帖最后由 冷雨湘 于 29-11-2008 12:52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30-11-2008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冷雨湘 于 29-11-2008 12:50 PM 发表 
大家都有对文学倾心过,付出过,然而唯有那些历尽风霜的”有经验的人“才有出书的机会,老实说这是他们应得。只有支撑到最后的人才会知道收成的果实是什么味道。文坛不活跃并非一朝一夕,也许这阴霾也吞噬了许多有才华的人,我为无能读到他们的作品感到惋惜。每天庸庸碌碌的忙着生活,似乎唯有这样才能够麻醉自己那曾经的梦,与现今已是如恒星般遥远。
这篇文是写给大家,也是写给自己。如果你对文学还抱有热诚的心,希望你不要放弃。不要等到老的时候才说 “我曾经也这么文学过”。。。
执笔点字莫虚时
书中可筑金楼榈
发至白鬓方悔恨
流年已返天上门
惜之~
这一段说得好。让我们
一起加油!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