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82|回复: 0

德是萬福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9-2008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人無不在有限的人生中
不停的追求著幸福。
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在哪裡?
世俗中有許多人認為
金錢能給人帶來幸福,
所以窮其一生都在拚命的追求金錢。
俗話說:「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有些人雖然貪慾心很強,
在生活中使盡了損人利己的手段,
卻由於命中無德,始終都與金錢無緣,
一生都在貧困潦倒中掙扎;
也有許多人通過投機取巧、
欺詐隱瞞等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金錢,
但是卻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
折磨與因果報應的天理,
金錢在給人帶來了短暫的快樂之後
也給人帶來了無盡的是非與煩惱,
它並沒有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
由此看來,即使擁有了物質財富,
也並不意味著就擁有快樂與幸福。

其實,
一個人發自內心幸福與快樂的時候
通常不是得到物質財富的時候,
而是在精神上超脫一切物質的
束縛與煩惱的時候,
或能抑制自己的七情六慾,
而不被其奴役的時候;
這時,即使他在物質上一無所有,
也仍然可以得到長久永恆的幸福與快樂。
因此,
古往今來也有許多有信仰的修煉人
不以追求物質財富為人生的目標,
而是以廟宇或道觀為家,積德行善,
以苦為樂,最後功成圓滿,修成正果。

人的幸福與物質財富無關,
卻與人的道德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中國五千年輝煌的傳統文化
都與道德有關,中華文化就是道德文化,
道德修養才是做人的根本。
不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
其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
「德」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他和「道」字組成一個整體,
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
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德潤身」、
「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
「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觀點。
所言「仁者」,意即道德高尚之士。
「壽」則有兩層含意:
其一是指人的實際壽命;
其二是「死而不亡謂之壽」。
也就是說,
有些人他們的實際壽命也許並不很長,
但他們的功績和英名卻可以傳之久遠,
其壽可以遠超過常人。
道家的老子則主張「少私念,去貪心」,
認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一個在物慾上貪得無厭的人,
必然會得隴望蜀,想入非非,
甚至損人利己,自己也會終日神不守舍,
因心理負擔過重損害健康
而與幸福和快樂無緣。
老子的經典著作以《道德經》命名,
可見道德也是道家思想的精華。

人世間的大善莫過於修德。
有德之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
能保持心性善良的人,不容易生病,
也不容易受到天災人禍的侵害,
德是萬福之源。
而德行不好的人,
即使服用靈丹妙藥也無法延長其壽命。
自古以來,道德一體,
修道就是修德,修德就是修道。
只有大德之士才能擁有大智慧,
大智慧是對宇宙真理的認識和把握,
沒有大德,永遠不可能達到大智,
這是人的思想境界所決定的。
對於人來講,
最可怕的莫過於心靈成為頑石,
一顆只能聽懂私慾召喚的心,
乃是萬惡之源。
同化宇宙的真理就是一個得道者,
真心修道修德之人就能成為大德之士,
而通過修煉成為大德之士
就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3:58 PM , Processed in 0.10301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