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19|回复: 13

修行觀念六十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008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渴愛(或三種貪愛)是苦唯一的因,並且存在一條滅苦之道。
而此滅苦之道即是由實踐八正道,亦即中道來成就。
它是從念住的修習四念處下手而體驗身心的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2.
心王、心所可說是「識的狀態」,因此可以提醒我們心不是一個堅實或永恆的個體,只是一連串剎那生滅的識的狀態。
(事實上,我們整個世間→五蘊的世間→在每一剎那只是這些識的狀態之一而已。)如此看待此心(迅速生滅而不實),我見就不易起現行。

3.
心王、心所是出自佛法阿毗達摩(分析的教法),而阿毗達摩的要旨就是將身心分析成更微細的功能和部→然後去觀察每一部份皆無我。

4.
只有念住(正念)是不夠的。正念必須配合正知,正念和正知要一起運作。正知即知道坐的、站的是色身非「你」等等,聽的、看的是心非「你」等等。太多念住(正念)而沒有正知,事實上是不好的→導致偏定,而隱蔽了智慧。

5.
防止生起喜歡(貪)或不喜歡(嗔)→而因此可以改變我見(癡)。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能防止喜歡或不喜歡,就不是四念處的修法。

http://hk.geocities.com/dhammachanda_1/ttm/t60.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
佛法的修持,其實可以簡單地定義成把身心當作不斷變化的事物來觀照(明覺)。

7.
整體存在的感覺,也只是每一剎那生起其中一個心態,而且下一剎那迅速地被另一個心態所取代而已。

8.
佛法實相的定義變成身心和覺悟→或者用巴利文表達即是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對於佛法而言,這四法都是實相,這表示這四法在宇宙都是「真實的」→亦即它們不用透慨念去了解。

9.
佛法立前三法(心王、心所、色法)的目的是要證明「你」實際上由許多部份組成(迅速生滅的心和迅速生滅色身),因為沒有任何一部份是「你」,他們所共同組成的也不會是「你」。

10.
我們對佛法下的定義就是這些實相(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才是佛法→ 真正的佛法。

11.
五蘊真正是苦諦,是苦因的果,苦因是渴愛。身心真正的創造者是煩惱,煩惱是渴愛。也唯有煩惱才能創造身心。因(煩惱)和果(五蘊)都有三個特質→無常、苦、無我,這是自然的法則,沒有任何一個有情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2.
什麼是佛陀所教導滅苦的方法呢? 中道或八正道是滅苦的唯一的道路。中道意即避免欲樂和苦行兩種極端的行為:自我苦行可以去除貪愛而自我放縱可以去除瞋恨,中道也有避免貪瞋的意思。

13.
八正道當中的戒、定、慧是一起修的而不是一次修一樣。就像一顆藥丸有三種成份:我們是一次吞下去的。

14.
世界上所有的哲學,只有佛法談到滅苦的智慧。好好的遵循八正道就可以斷除苦的因→煩惱。而煩惱唯有用智慧才能斷除。

15.
什麼是涅槃?涅槃是短暫道剎那的所緣。涅槃是實相,或者自然事物的真實狀態。道剎那以涅槃為所緣能斷除煩惱而滅苦。苦是我(身心)。如果沒有「我」(身心)就沒有諸如老、病、死等等的苦→ 因為涅槃的狀態是沒有五蘊的(或五蘊暫停活動)。五蘊是真正的苦(苦諦)。

16.
修四念處和修八正道是相同的,可以引發實相般若並滅苦。。(佛陀說的三十七道品都是中道法)

17.
根據佛陀說,正確的修法:
(1)可以導致去除對身心的執著。
(2)可以導致無執。
(3)去除煩惱。
(4)完全去除貪欲。
(5)可以穫得正確的知見或道路。
6)可以體証四聖諦。

7)導向涅槃(滅)。

[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1-1-2008 11: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8.
照見身心三法印的智慧稱為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可以斷除煩惱。

19.
耳聞聲時煩惱會認為「我在聽」,而毘婆舍那提醒我們是「心在聽」因而消除煩惱。

20.
所有的姿勢都是為了對治前一姿勢的苦。


21.
保持在當下自然是具足戒、定、慧。

22.
正念和正知去除貪和瞋→引發實相般若而破除無明(癡)。 如理作意、正念和正智是思慧,正念正智配合得恰到好處就會轉變成實相般若。

23.
實相般若的作用就是去除煩惱,不管它是從何處生起的。
煩惱的朋友是快樂,而他的敵人就是苦,快樂使智慧忘記了苦的事實。
煩惱像一個盜賊,要逮到他,必須知道他的巢穴。
而且你必須知道他長得什麼樣子
(如果你不知道他的特性和他長得什麼樣子的話,你怎麼可能斷除煩惱呢?)
你也要知道他什麼時候在家。
煩惱有六個巢穴:眼、耳、鼻、舌、身、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4.
要在煩惱生起之處滅除煩惱。

25.
錯誤修行動機可能會是一種煩惱。如果一個人修行是要滅苦、了生死的話,這種動機是正確的。但如果一個人修行是為了其他理由,諸如想成就等等,這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堅忍地修習禪定→即使這是一種善法→他也不能滅苦的。

26.
生死輪迴的善法:戒(戒律)→定(禪定)奢摩他修法→慧(世間的智慧)。
斷生死輪迴的善法:戒(八正道)→定(八正道)→慧(八正道)。

27.
中道祛除或止息了喜歡或不喜歡,執取或厭惡。

28.
如果你能具足正念正知地活在當下,喜歡或不喜歡就無法生起了。

29.
我們不要坐到疼痛完全消失,因為這樣會產生煩惱→以為我可以控制疼痛的邪見。
(事實上,身心皆無法控制,它們是無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0.
保持「如理作意」以防止煩惱介入。不要想從任何姿勢得到舒適或快樂。因為每一種姿勢都是不實的:無常、苦、無我的。

31.
不要想從修行中得定,禪定會使我們以為有一個可以控制的自我,而且會使我們覺得寧靜和快樂。但事實上是沒有樂的,只是暫時離苦罷了,如果沒有苦我們是不能體會到苦的,苦諦是佛教的真理,但是並沒「樂諦」→沒有快樂的聖諦。因為樂是無常的,是會變苦的。

32.
修行不要存著想成就、開悟、看破的心理。只要按照四念處正確的修法去修。修行不要存著要成為一個老師的念頭,這個念頭會造成貪欲而障礙發慧。修行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滅苦。

33.
正念正知是同時運作的。 正確的修法是,「現在我們在坐」把「我們」拿掉,換成「現在是坐的色身」。這個重點和日常生活認知各種動作的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將「我們」在坐的邪見拿掉而已。

34.
因緣法是自然律或自然法則(因果定律)。
它存在於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而佛陀發現了這個真理。它有三個特性:
(1)諸行無常(一切因緣合和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2)諸行是苦(一切因緣合和的事物都是苦的)。
(3)諸法無我(所有的事物都是無我的)。
刻意走的很慢就不自然,而自然的法則也就被隱蔽了。

35.
修行者應該要了解修四念處的作用是要斷除喜歡和不喜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6.
身心一直是無常和苦的,因此它們是無我的,無法控制的。它們不是「我」。你能見到這一點時,就見到法了:你所見的法就是苦。並且可以導致體證苦諦,苦諦就是你只能暫時地對治身心的苦。身心迅速的生滅,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

37.
會讓人感到快樂的定,並不是四念處的定,因為這種定並不單純,這種定與煩惱相應,雖然這種定可引發樂受,但確不能破除顛倒妄想(並下能滅苦)。

38.
修行的目標是用精進、正念、正知三心來拔除貪瞋。如果修行者喜歡定,那是貪:但是妄想來時又討厭妄想,那又落入瞋。偏於任何一邊的話,他就無法斷除貪瞋。所以不要喜歡或討厭妄想。

39.
現在的身心,事實上是從過去的無明、愛、取和業而來。

40.
身心迅速不斷的生滅,剎那剎那變異。


41.
念住必須透過中道來實踐。如果起了歡喜或不歡喜,修行者就無法行於中道。因此,修行之前要先了解這一點,否則修行就不會正確。 冷漠(捨)不是中道,有人要使他們的心即不愛也不憎,這是不對的。這樣是「捨念」生起;一切法無我(無法控制),因此不能這樣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2.
打妄想的是「心」而非「你」。妄想也是法。如果正念、正知保持在當下,你就不會打妄想。

43.
佛說世上唯苦無樂。世間的真理是一切事物只是色法和心法,沒有其他的東西,而且都符合三法印。

44.
毗婆奢那的修法,是要得到智慧來破除我們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要把身心當做無常、苦、無我的東西來觀照。

45.
即使一點點舒服都是煩惱,那是貪愛。

46.
具足正念正知的覺照力活在當下的時候,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是不會起現行的。

47.
你不是活在當下,就會對過去未來打妄想。

48.
防止貪愛生起是很重要,貪愛會以每件事物為對象,非常微細、迅速而且精明。 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就會隨之而轉。

49.
你不想聽到鐘聲的干擾,但是正確修毗婆舍那的知見是我們一定會聽到聲音的。因為有助緣(聲和耳)存在的時候,就聽得到聲音,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心聽到聲音的作用是無我的,不要覺得煩擾。只要注意觀照心在聽,你會發現根本沒人在聽,也不是你在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0.
修四念處每一剎那都注意觀照時就是定。要知正在看的是定,認知心在看的才是正知--慧。體會到存在的本來面目--三法印,這就是真理,也就是智慧。

51.
如果你沒有保持當下,就會打妄想,但是如果你發覺心在打妄想的時候,那一剎那即是當下。

52.
妄想來的時候,要記得妄想是心。(是心打妄想,不是你打妄想)你真正了解妄想的時候,表示你已經見到法了。因為你體會到妄想是心而非你。

53.
一切法除了色心二法之外就沒有其他東西了。法一直在起現行,法一直在顯示無我、無法控制的特性。

54.
煩惱不起現行,般若智慧就能照見實相。煩惱即身見起現行。如果你沒有保持當下,就會與煩惱相應。

55.
聽到聲音的時候,正念正知觀照心在聽,因此不會生起喜歡或不喜歡的念頭。

56.
色身苦,而非你苦。

57.
每件事物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而色心二法即一切法。法是非男、非女、無我的—法只是如其本然而已,天地萬物無非是法的現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08 1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8.
法是無人所能主宰的,它是無我的,所以你要能如理作意,你才能夠見到法。

59.
即使是打妄想,如果你知道妄想是心--你就會知道妄想是無法控制的。

60.
妄想是無常--妄想是苦諦--苦的真理,妄想是四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08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修行观念,写得很好。

认真学佛的人,应该理清自己的观念十则或以上。
为什么不全部呢?因为有些初学佛的,还不明白但是却也认真,所以十则实在是个比较好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08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念处的修法是一种超越世间禅定的法.
而戒永远是道的根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08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顶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8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頂.

paiseh. 考到 0/60 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1-2024 03:51 AM , Processed in 0.12476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