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5|回复: 0

最近的一篇帖子,引爆了新西兰本地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25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帖子题目是:“我的男朋友从美国搬到新西兰后,会在我们床头柜里放一把刀睡觉。”







下面是具体的描述:



01

床头柜里放把刀



“我已经跟他说过这让我觉得很不安,而且在新西兰根本没必要这样做,但他坚持说这是为了我们的安全。

“昨晚我在打扫的时候发现了那把刀,就把它拿到厨房去了。

“他回家后很不高兴,说我不该把刀从床头柜拿走,因为他不认识新公寓里的人,觉得有刀才安心。



“虽然我们的卧室门有锁,他还是觉得有人能踹门进来。



“我们住在顶楼,也没有从外面能进到房间的可能。

“他在上一个公寓的时候也这样,甚至把刀放在枕头下面睡觉,直到我妈来了发现了,才告诉他在这里不该这么做。
“昨晚我彻底爆发了,说如果他继续把刀放在床边,我就要搬走。



“现在他很不开心,不理我,说我应该先问他再把刀拿走。

“我知道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美国有些地方确实危险,但他来新西兰已经一年多了。

“他也知道新西兰很安全,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

“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02

外国人:“我懂他的感受”

帖子下的留言区,有美国人发言,表示自己理解这样的情况:

“我是美国人。不幸的是,这在美国其实是很常见的做法,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你能理解他是怎么想的。



“别误会,我同意你的看法,在新西兰这样做完全没必要。你觉得害怕是对的,因为你生活在新西兰,知道那里有多安全。

“在美国,人们经常随身带刀,特别是在那些不安全的地方(大多是城市),或者在一些刀子很常派上用场的地方。

“背后的心态是:亮出刀子会让对方立刻停下来,而真正使用它是最后的最后手段。

“实际上,我一个朋友就在两天前不得不对着一个人亮出了刀。那人立刻转身走了。这就是人们随身带刀的主要目的:它是一种威慑。



“美国人往往因为社会环境而受到很大的心理创伤。

“我希望多理解一点背景,能帮你找到一些办法。比如安装安保系统或者加几道锁,可能会让他愿意放弃带刀的习惯。”

还有美国人说道,美国人认为“自卫是一种基本人权,法律也支持”,但是在新西兰情况则不一样。







“我也来自美国,在农村地区把枪放在床头柜里并不罕见,而且它在那里的含义和在新西兰的不一样。



“在美国,很多人认为,在自己家里用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武力保护自己,是一项基本人权。法律也支持这种立场。



“有人闯进你家,你可以开枪甚至打死他,屋主不会有任何后果。



“不像在新西兰,在美国很多州没有关于武力限制的相关法规。







“不是所有州,但大多数州都有某种形式的城堡法则(Castle Doctrine),在入室盗窃时允许使用致命武力,因为枪支更普遍,而闯进来的人更有可能携带枪。”



来自南非的移民也表示理解:



“我原本来自南非。



骚乱过后的街头一片狼藉。



“我没法告诉你,当时我花了多长时间才在新西兰睡得安心(安全),因为卧室正好在车道旁边,马路上没有大门,窗户上也没有栏杆。那让我感觉非常暴露。”



也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移民母亲,30年来床头一直放着一把刀。



03

美国新西兰差异大



其实美国和新西兰,在安全方面确实有很大差异,例如对于警察的态度。



此前发现君就采访过一位美国移民,他在新西兰居住两年,每次开车看到警察,都会胆战心惊,吓得要死,让新西兰人觉得大惊小怪。



被问起会说“这是在美国生活过的后遗症,美国的警察不是闹着玩的。”



因为美国警察极度讲求配合,如果不服从有反抗,可能会带来性命之忧。



2011年6月11日深夜,拥有新西兰国籍的22岁的小伙Christian Glas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开车回家。







在车子遇到问题被卡在路上,叫来警察求助,警察到达现场时,他因为恐惧不愿下车,甚至还和警察比心。







警察拿起枪口对准了车里的他,出于恐惧,他挥舞着用于石头勘测的刀子和锤,最后警察打破车窗,他仍旧拒绝放下手中的刀,最后他被警察射杀。







从2019年到2021年,美国出现至少178起警方枪杀求助者的事件,这些求助者因为心理问题或者酒精影响等,无法配合警察的行动,然后就被杀掉。



图片



所以美国人来到新西兰,依旧惧怕警察也就情有可原了。



04

在美人士转战新西兰



相比于美国的紧张氛围,新西兰就显得平和很多。



近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把目光投向了新西兰。



美国企业家、作家和金融专家Alejandra Rojas,走遍世界多国后,选择了再陶朗加的Papamoa定居。



图片



她选择这个不到四万人口的小镇,是因为它安静、舒适,却又距离大城市陶朗加不远,开车十分钟就能到。



既不会感到与世隔绝,也不会被快节奏吞没。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令人敬畏:



干净的海滩、整洁的公园,人们对环境的尊重几乎体现在每一个细节。



图片



除了美国本地人,预计会有一些身在美国的移民,在近两年转向这里。



特别是近日美国H1B工签幺蛾子不断。



先是9月19日大公司让持有H-1B签证的外籍员工立刻返美,被称为“烽火戏牛马”。







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申请H-1B签证的申请人征收10万美元的费用。







搞得人心惶惶,让很多居住在美国多年的华人深感苦恼。



而此时新西兰的移民政策开始有“松动”,例如本地硕士即将满足6分等,相比美国的政策,算是稳定、轻松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排除有些对美国心灰意冷的人,转战新西兰。







虽然新西兰在经济体量上难以与美国匹敌,但是其平和的生活环境、友善的人文氛围、纯净的自然生态,也会成为加分点。



这个不需要床头放刀也能睡得安稳的国家,吸引力依旧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0-2025 09:20 AM , Processed in 0.127218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