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8|回复: 4
|
陸挑戰西方製藥霸主地位 去年新藥上市數量遠超歐盟
[复制链接]
|
|
彭博社近日報道稱,全球生物製藥行業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正從曾經的仿製藥大國崛起成為挑戰西方創新製藥主導地位的新力量。
根據彭博社分析的數據,中國2024年進入研發階段的新型藥物數量激增至1250多種,不僅遠超歐盟,還幾乎追平了美國的1440種。數量之外,中國研製的新型藥物還不斷獲得全球最嚴格的藥品監管機構和西方製藥巨頭的認可。
報導指出,2015年中國啟動藥品監管制度改革時,僅有160種新化合物進入全球創新藥物研發線,占比不到6%,落後於日本和英國。但改革簡化了藥品評審流程和效率,強化了數據質量標準,提升了透明度。同時,《中國製藥2025》將生物技術藥物新產品列為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受過海外教育和培訓的科學家與企業家也加入了這場熱潮。
報道分析,中國生物技術企業的關鍵優勢在於其研發效率和成本優勢,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快速地開展從實驗室實驗、動物測試到人體試驗的每個研究步驟。從零開始研發一種新藥耗時耗力且成本高昂,而中國龐大的患者群體和集中式醫院網路成為重要的加速器。對藥物各階段測試所需時間的分析也表明,中國醫生可以更快地招募試驗對象。
而成本差異意味著中國公司可以同時進行多個試驗,以快速找出成功者。根據數據分析和咨詢公司GlobalData的數據,自2021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發起臨床研究最多的國家。 |
|
|
|
|
|
|
|
发表于 15-7-2025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仗功成万古枯,感谢中国底层无知人民为世界做出贡献。
- 中国,患者多、入组快,但对知情权认知有限,依赖医生主导;试验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
- 中国的临床试验单位成本低30–60%,特别是在CRO服务、试验用药、患者补贴方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7-2025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话的应该比`中国底层无知人民`更无知
疾病是不看你的身份地位教育程度的。王子王妃也不能幸免。
很多国家病人也很多,但是医疗太贵,很多患者只能等死的,别说入组快不快,连入组机会都没
世界第一强国如老霉,一场病就让人破产的cases 很多。 很多人都去墨西哥看牙看病。
美加医院做手术等床位,有的等到死了。入组快,那是中国医疗比西方效率高(救灾也是) 虽然反中胶死要面不承认。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7-2025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陸挑戰西方製藥霸主地位 去年新藥上市數量遠超歐盟
我就知道这样的新闻一定会让青鸟傻伯破防的
ji年前台湾一个孩子有了罕有的病需要很贵的药,结果台湾太贵负担不了,去了中国得到很好的医治
结果菜政府说了风凉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7-2025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
缺藥頻傳⋯領胰島素只能回醫院 專家籲仰賴進口藥品給優惠措施
2025-07-16 17:48 聯合報/ 記者
/台北即時報導
日前才傳出國內唯一口服「鋅補充錠」缺藥,近期又爆出多款短效型胰島素供貨吃緊,近年因國際情勢,地緣政治等原因,國際藥物供應不穩,國內連帶受到波及。藥師表示,政府應該及早掌握可能缺貨情況因應,專家則點出,國內藥品多數仰賴國際供應,即使有自產能力,也必須由國外進口原料藥,更容易受國際情勢牽動。
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指出,政府應及早掌握必要藥品供應情況,若同成分藥品生產執照在5張以下者,若只剩3家生產,就必須開始因應,但近年每次遇到缺藥議題,衛福部「總是以一句不缺貨帶過」,或提出「有許多替代選項」,而非積極備戰避免缺藥困境。
前食藥局長、陽明交大食安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特聘教授康照洲說,糖尿病相關藥品,隨慢性病普及,全球使用者增加,國際上本就存在供貨不足情況,國內應盡快盤點,全數仰賴進口,或國內只有單一製造廠商等「容易限貨、缺藥產品」,應透過給付優惠、鼓勵措施等,協助國內自製相關產品,「不過,最大危機是國內原料藥也仰賴進口。」
除國際供應問題,新型胰島素藥品被許多民眾將其藥品作為減重藥物使用,導致大量新型胰島素流向減重市場,成為「瘦瘦筆」。康照洲說,主因是這類藥品與傳統減重藥品相比副作用較少,不過,使用新型胰島素來減肥,仍會造成肌肉流失等副作用,目前已有改善此類副作用,專用於減肥的藥物正在研發。
康照洲表示,預期改善副作用的減重新藥上市後,可減少減重人士使用新型胰島素,於此期間,仍建議醫師開立處方時應更謹慎把關,避免減重民眾過度使用,反導致糖尿病患無法用藥,畢竟減重還有很多其他方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