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9|回复: 1

《谈古论今,不忘初心》斗争精神|重生之我在大清告洋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3-2025 12: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告洋状,归根结底是大清国缺乏现代行政能力,无法公正地处理日益稠密的人口的冲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人行贿,有的人依靠血缘关系,有的人依靠科举功名,最后一批一无所有者干脆去投奔西洋教会。

  告洋状,说明大家还愿意在和平地解决问题。大清帝国丢点脸就丢点脸,至少不会闹出大事。如果哪一天大伙不告状了,那大清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谁是大清的朋友,谁是大清的敌人了。

  历史上的事实也是如此,你义和团再打出什么扶清灭洋的招牌,宣誓自己对于大清的耿耿忠心,一点用也没有。大清稍微迷糊了一会,就迅速选择和洋人媾和,用洋枪洋炮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底层人民往往会基于生存境况选择谋生最合理的方式,他们在生存困境的长久煎熬中世代积累传承下来的,是生存的智慧。

  在晚清时期,中国人就形成了告洋状的传统,这比我们现在社会的很多所谓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传统还要早得多。很多人言必称要维持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现在你们怎么对传统不满意了呢?

  洋人传教士,当然是对华经济文化军事多重入侵的一部分,总体上看,特别是从中外交往不平等基础上看,当然对整个大清是有害的。但与此同时,告洋状之所以在晚清成风,恰恰是因为在局部上告洋状是最优解。集体和个体的利益在这里是剧烈冲突的。

  大清想要自救,必须完成行政系统的现代化,整饬社会秩序,让群众不必找洋人也能解决需求。

  从地方司法瘫痪到官僚群体集体失能,清朝行政体系的低效不仅是技术性问题,更是制度性溃烂。这种系统性失效,造成列强侵略、民众反抗与统治集团内耗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大清的消亡。

重生之我在大清告洋状
IMG_6153.jpeg IMG_6154.jpeg IMG_4795.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25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篇大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5-2025 11:34 PM , Processed in 0.156575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