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回复: 0
|
中秋之苦:这个中国人逃亡台湾,如今却干一件凝聚百万国人血泪的大事!
[复制链接]
|
|
岁岁年年有今朝,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又是一年家家户户盼团圆的日子。 很多人年少不懂何为“乡愁”, 直到长大离家才知其中滋味, 而思乡之苦有多苦? 回家之路有多远? 对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来说, 这是此生最大的苦, 这是今生走过最长的路。 他曾九死一生逃出大陆, 如今却又承载着100多万中国人的希冀, 费劲心血也要干这样一件大事! 他,就是高秉涵。
1936年, 他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小村庄, 一个革命世家, 外祖父宋绍唐是民主革命先驱, 父亲是三民主义坚定拥护者, 而姐姐、姨妈, 则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然而一切, 就在他13岁那年永远改变了。
1947年,父亲在战乱中去世, 母亲忧心父亲是国民党的身份, 会影响他的未来, 便将他送去南京国民党的“流亡学校”。 临别时, 姥姥把一个大石榴塞进他手里, 母亲拧着他耳朵嘱咐: “要一直跟着人群走,要活着回来, 妈妈会一直等你。” 可当时他正拿着石榴吃得津津有味, 完全没听到母亲之后又说了什么, 后来他含泪说: “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吃石榴了。
” 因为当时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 自己会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声音, 这一别,竟成永别! (高秉涵和母亲) 他来到南京短短数月,学校就解散了, 13岁的他孤苦伶仃, 跟着大批流浪的人, 踏上一条九死一生的逃亡之路! 在瓜洲他得了急性肾炎, 没药只能苦苦熬着; 在闽南,他的小腿不慎被烫伤, 来不及治疗竟溃烂到露出骨头。
不知是不是母亲的惦念感动上天, 他竟奇迹般活了下来! 就这么带着伤一瘸一拐逃亡, 他足足走了2000多公里路, 终于来到厦门, 接着他又被人流裹着, 挤上开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 在台湾, 一个14岁的孩子孤身一人, 没有住的地方,他就露宿火车站, 没有吃的他就去垃圾场找, 有时候狗都不想吃的东西, 他都要捡起来吃掉, 在风餐露宿的生活里, 一个坚定信念支撑着他: “为了妈妈,我一定要活下去, 才对得起她,我要活着见妈妈!” 幸而,他遇到一名同乡, 在同乡资助下,23岁的他, 顺利考取台湾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系, 毕业后, 他成为金门驻军军事法庭的法官。
可他审的第一个案子, 就因为自己秉公执法, 而当了一次“刽子手”! 1963年冬天,发生一起士兵逃亡案, 这名逃兵是厦门人, 父亲早逝母亲半身不遂, 在给母亲买药路上, 被强行抓到台湾当兵, 这名士兵每天看着厦门, 似乎能听到母亲绝望的呼喊。 于是值岗时冒险抱了一只轮胎, 跳入金门海峡想游回厦门, 可惜游了一整夜, 被回流的海水又冲回金门, 一上岸就马上被逮捕。 而这件案子由他负责审判, 律法无情士兵被判了死刑, 他万般不忍却也无能为力。
(金门海峡) 临刑前, 士兵把几年前买的药交给了他, “希望有朝一日, 你能帮我带给我妈妈, 告诉她,儿不孝……” 他紧紧握着那些几乎碎成粉末的药片, 再也忍不住,痛哭出声…… 而他痛恨自己: “你竟然变成了一个,变成了一个, 杀死想要回家探母儿子的刽子手!” 士兵的思念之苦他感同身受, 因为他也一样, 从没有停止过, 想念远在山东的母亲! 来台湾那些年,每年大年初一, 他都要跑到北投大屯山, 对着大陆方向大声痛哭一场, 他永远是个见不到妈妈的“孤儿”。 (高秉涵妻子石慧丽)
有一次,一位移民国外的学姐, 从大陆探亲返回,专程来台湾, 给他们带来最珍贵的礼物: 一大箱家乡的烧饼, 还有一包菏泽泥土。 他只分得一个烧饼和两勺泥土, 他如获至宝般把一勺泥土珍藏, 另一勺则分七次掺在水中喝了, 咽下去的水化作满脸热泪, 那是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痛到骨髓的泪! (一袋子故乡的泥土) 1979年, 他第一次离开台湾去英国开会, 满怀期盼写下一封家书寄出, “亲爱的娘,儿提起笔, 真不知从何处说起, 热泪挡住了我的视线,久久无法落笔, 娘,你要等着我活着回来……” 这封信漂洋过海飞至山东菏泽。 经过近一年漫长的等待, 他终于收到了回信: “春生(他的小名),自从你离开家以后, 我们家里几乎没有笑声, 除夕晚上这一餐,妈妈几乎没吃过饭, 都是泪流满面,在妈妈旁边, 餐桌上放一个碗放一个筷子,留给你, 妈妈总说:‘春生,不管你活着没活着, 过年了,你就陪妈妈再吃一餐吧。’”
然而这封信带给他慰藉, 也带给了他最害怕的消息, 他的母亲, 终究没能等到,惦念了一辈子的孩子, 带着最大遗憾, 耗尽生命的母亲已在一年前去世了! 他悲痛万分,跑到山上, 对着大陆方向撕心裂肺地喊: “娘——我在想你—— 娘——我在想你——” 然而,这声声泣血呼唤, 母亲再也听不到了……. 而饱尝相思之苦的又何止他一人, 在台老兵有100多万, 同样为思念亲人、 思念家乡而肝肠寸断, 为了打开一条回家的路, 1987年, 老兵们再次走上了“战场”! 1987年5月2日,年近花甲的老兵们, 向政府发起了请愿行动, 他们都穿着白衬衫, 上面写着“想家”,“妈妈我好想你”! 他们高唱着《母亲你在何方》, 一名老兵泣不成声: “我,何文德, 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 死也要回大陆! 你要抓、要杀、要活埋, 听清楚,动手吧!” (何文德) 几经艰难斗争拼了性命去呐喊, 老兵们用殊死抗争, 终于敲碎封锁的坚冰!
同年10月,台局通过探亲法案, 至此长达38年的戒严令,解除了! 1991年,整整煎熬42年后, 他终于第一次回到故乡山东, 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时, 他已经55岁了。 而母亲唯一留下来的, 只有一件衣服,当他想念母亲时, 就用袖子拂拂脸,年过花甲的他, 用娃娃般的声调喃喃道: “我需要温暖,需要妈妈。” 他前半生饱尝战火辛酸, 又历经九死一生饱受别离之苦, 他是一个遭遇大悲大痛的人, 可他却有颗至诚至善的心, 因为他的后半生, 决定承载起一个感天动地的重大使命! 他说:“我妈妈当年去农村教书, 是希望让黑暗的地方有一点光, 那我想,她对我的希望也是一样, 既然我活了下来,我也要做点什么, 让这一生发一点光。” 当年在台的很多老兵, 因为人已年迈归乡遥遥无期, 还有的在台湾孤苦一生, 到死没能回故乡。
于是很多老兵, 就把回家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嘱咐他: “老弟啊,我是没有希望回去了, 你还年轻有机会, 如果我死了,你有朝一日能回家, 一定要把我的骨灰带回去……” 还有的说: “你现在不能死,一定要等我们死了, 把我们‘送回家’后才能死。” 就这样,一个、十个、五十个…… 他肩负了很多深情嘱托, 从答应老兵们开始, 抱老兵骨灰“回家”, 就成了他最庄严最重大的人生使命! 他说: “对于父母,我的‘孝’交了白卷, 因为我没有机会, 但我现在要尽孝,我要带老兵们回家, 我要把我的孝转给社会,转给家国!”
这之后,从1992年开始, 他就频繁往返于两岸, 将200坛台湾老兵的骨灰, 送回了故土安葬, 每个骨灰盒都重达十公斤, 而每次那一路上, 他都紧紧将它们抱在怀里。 他把“丈夫”交给了妻子 把“父亲”交给了儿女 把“儿子”也交给了母亲。 回家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为了“送老兵回家”他费尽心血, 柴静采访他说: “这点念想就那么重要吗?” 他说:“对我们来说,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时代曾让他痛哭, 他为自己哭,为母亲哭, 为死去的老兵哭! 而为了眼泪能更少一点, 也为了团圆能更早一点, 他要替这些老兵们完成使命, 让更多老兵们落叶归根! “我抱着那一坛又一坛的, 不是老兵的遗骨,而是满满的乡愁。 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 把海峡填满吧, 让以后回家的人路不再遥远。” 而他不仅完成了老兵们的遗愿, 更是极力在维护着祖国的团圆! 2012年,他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奖, 颁奖词这样写道: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 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 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 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 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 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 是啊!他承载着的, 不仅仅是几百个老兵们的遗愿, 更是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希冀! 而这几年,目睹蔡英文的种种举措, 他气愤大骂: “蔡英文比李登辉陈水扁更坏!”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认识到, 永远只有一个中国。 2016年夏天,他一家三代回到大陆, 他带孩子们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要让她们知道, 中华民族最自豪的最壮美的河流, 永远是长江和黄河! 大陆和台湾, 是隔不断的永远血浓于水的亲人! 如今,他已经83岁高龄, 仍在践行着“送老兵回家”的使命, 今年8月,他还荣获第一届, 亚洲华人之光社会公益服务热心奖。
他说:“我们这代人煎熬几十年, 如今我最大的愿望, 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见到海峡两岸统一!” 人间诸事,悲莫悲兮生别离, 天涯赤子,身离祖庭心犹系, 高秉涵老先生的一生, 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 经历过的坎坷和艰辛, 思念,是他们此生最大的苦, 回家,是他们走过最长的路。 曾经他们用最强烈的思乡情, 敲开两岸寒冰,今天两岸民众, 都在期盼着祖国的和平统一,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 任何组织、任何政党、 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 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 从中国分裂出去!” 这六个“任何”, 是中华民族最坚决最强硬的态度, 它铿锵有力,响彻全球!.\\
https://www.1688.com.au/world/china/2019/09/17/655459/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