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48|回复: 1

蓦然回首,马航当年的举动并没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7-2015 08: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年,咨询公司BinaFikir乘虚而入,公司同年刚成立,便捞到第一单大客户,即老马担任财政部长的属下机构,并受托重组马航债务。当时BinaFikir创办人就是现任国库机构(Khazanah)总裁阿兹曼莫达,及现任马航区域航程高贵班机总裁莫哈末拉世丹。这对活宝设计马航第一轮拯救行动,业绩反弹只是昙花一现,两人赶快退隐市场避锋芒。现在第三次拯救马航,两人重现江湖,兵分两路,各借国库、亚航平台,再来调戏落难的马航,大家要看准将要玩出的把戏才好。

当初BinaFikir的拯救方案,是叫“资产普遍分拆”,或称Widespread Assets Unbundling,短称WAU,与马航企业标识马来风筝(Wau)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要记得,分拆资产手法根本老套,与当年政府为拯救马来半岛火车机构(KTM)一样,先把债务迁入一个特别任务公司,让火车机构不必在账簿上承担累计负担,然后再向特别任务公司租赁及融资,继续营业。

所以,从老马当年宣布以一块钱卖掉火车机构,到现在还是无人问津,你就知道分拆资产,把垃圾债务扫入黑房地毯手法只是权宜之计,垃圾债务始终还是存在及膨胀!

拯救计划失败

“风筝”WAU计划,BinaFikir先把马航所有的飞机卖给特别任务机构马来西亚航空有限公司(PMB),使马航变成一家空壳、虚拟的航空公司,必须向PMB租赁客机,也必须依赖国库融资,从此套上生命支持系统(Life-Support System),成了废人。

过后,BinaFikir 再对马航这病人进行割除重要的好器官,将航班餐饮子公司当成非核心业务,卖给前任首相伯拉胞弟掌控的公司,然后再与它签署25年长期合约,以更高价格提供马航国内外航空餐饮。

马航第一轮拯救计划是在2002年展开,敲锣打鼓过后,2005年业绩还是亏损RM125.16亿,风筝还是断线了!


当年2002年,aviation financing还很新
现在,人人都走aviation financing之路

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 ... CNKBS0OV0R020150615

Fernandes在路透看到的上述信件中称,亚航计划在菲律宾和印尼的关联公司各最多发行1.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今年可能出售然后回租最多20架飞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7-2015 09:0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坏孩子的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6-2024 08:20 PM , Processed in 0.097380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